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月】中秋佳节忆父亲(散文)

精品 【柳岸·月】中秋佳节忆父亲(散文) ——回忆父亲临终前的日子


作者:秋天的芬芳 秀才,1279.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21发表时间:2024-09-16 10:56:12
摘要:父亲平静的样子就好像昨晚的事根本没有发生一样。他再三催促我不要久留。离开病房时,我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第一次感觉到人是那样的脆弱,顷刻之间就会生离死别,心里充满了恐惧和依恋。但每一次回头,看见父亲深陷的眼窝里那慈祥的目光,和善亲切的笑容,我的心里又感到温暖:毕竟父亲逃过了一劫,在生死路口徘徊了一阵子又回到我们身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坚信父亲会好起来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更思已故人,音容笑貌依旧在,难忘慈父养育恩!
   公元1991年9月22日,农历8月15日,我的父亲与世长辞。这年中秋节,成了我父亲的忌日,也成为我终生难忘的日子。父亲已去33载,但记忆中的往事却历历在目,如同昨日发生,思之令人潸然泪下,尤其是父亲临终前的那段日子。
  
   一、
   公元1991年1月4日(阴历1990年11月19日)深夜,父亲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他的心脏病发作了。我弟急匆匆跑去敲开村医党镇生的家门,振生叔和我弟一路飞奔到我家。进入房间后,父亲挣扎着从背靠的被子上挺直身子,给叔叔打招呼。振生叔边给我父亲号脉边询问我父亲的感觉,父亲喘着气,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症状。
   号过脉之后,振生叔给他扎了几针。他感觉似乎好了一些,呼吸不再那么急促。渐渐地平静下来后,他笑着对叔叔说:“半夜三更的,打扰你睡觉了,真不好意思。你的针还真管用,现在感觉好了点,你回家还能睡会儿。”
   振生叔走后,父亲大概平息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又一阵一阵地咳嗽,弟弟看着他难受的样子,和他商量去医院看病,父亲不肯,并安慰他说:“你叔叔扎针兴许还挺好的,先扎针治疗看看。”弟弟觉得也有道理,他便一直陪在父亲身边。
   父亲有些难受,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弟弟握着他的手按压虎口穴位,以减轻他咳嗽时的痛苦症状。整整一个晚上,父亲和弟弟都没有合眼。
   第二天,振生叔给父亲又扎了针,然后开了中药。姐姐给父亲煎服,他感觉白天稍微轻点,但晚上又十分难受。但他还是硬扛着,21岁的弟弟实在不忍心看着他受折磨,坚持要带他去医院,父亲摇了摇头,说:“刚吃了中药,再等等看,也许会好点。”他心慌胸胀,但极力地克制着不让自己呻吟,脸憋得通红。夜深的时候,他劝大妹夫和弟弟轮流着休息,不要慌了手脚。
   凌晨两三点的时候,他强烈地咳过一阵后,用轻微的声音给我弟说:“看来大(陕西部分地方对父亲的称呼)这次病得有点不同往常,有些事需要给你叮咛一下,咱们家还欠信用社和个人两千多元的帐,这些年日子过的紧巴巴的,我没有还清,你记着将来一定要还给人家,做人要清清白白的,不能欠别人的情。”
   父亲要弟弟拿来笔,让妹夫帮忙记下。弟弟和妹夫告诉他不需要笔记,他们肯定记得清清楚楚的,一点也不会有差错。父亲还是坚持要留下笔迹才放心,然后交代弟弟以后要按缓急程度逐一还给别人,而且一定要记着别人的好,永远不要忘记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说了很久话,他长长地喘了一口气,闭上眼睛休息了一会儿。然后接着说:“明天叫你妈回来吧!本来不想让你妈知道,你二姐刚出月子,你妈在她那边就挺忙的。现在看来,你妈不在家不行。天亮后,你让人传话将你妈叫回来,你妈在跟前有事好商量。还有,别告诉你二姐我病的事,免得她焦急,月子里她的身体虚。你们只是让你妈知道就行啦!”
   第三天大清早,我弟的好友守杰和茂杰得知我父亲病了的消息后,立刻骑了6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专程到韩城告知我们有关我父亲病了的消息。尽管他们说得轻描淡写,但我敏感地猜到我父亲一定病得不轻。我了解自己的父亲,不到万不得已,他肯定不会开口叫我母亲回家的。于是,我和我爱人商量决定一定得回家去看看情况。
   当时,从韩城开往合阳仅有两趟公共汽车,早上下午各一趟。我们中途还需要倒两趟三轮车才能到村里,交通极为不便。从韩城到我家,大约55公里多,开车需要一个半小时,步行最快需要10多个小时。我们回家要带着母亲以及襁褓中的孩子,骑自行车和步行都不现实。茂杰和守杰弟找到我家的时间已经是下午4点左右,发往合阳的公共汽车已经没有了,我们心里非常着急。
   时间紧迫,事不宜迟,我和我爱人便商量去求助校长帮忙,想借用一次学校的公车送我们回家。于是,收拾好东西后,我们硬着头皮,第一次为了自己家的私事去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
   在校长办公室,我们说明了来意,校长一再强调说:“学校公车不能私用,何况快到下班时间了,晚上司机行车不方便,也不安全。”我不停地恳求说:“开车到我家一个多小时,天黑前就可以返回。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可想,只能请学校帮忙了!”
   谢天谢地,在校长那里软软的磨了半个多小时,校长终于答应打电话给司机师傅,派学校的工具车送我们回家。我们千恩万谢,离开校长办公室。
   晚上6点左右,车子终于很快到达我们村口。司机师傅停好车,说:“到村口啦,你们在这里下车吧,我就不去家里啦!巷子里比较窄,很难开进去。”
   我们心里过意不去。到吃晚饭时间了,一定要请师傅吃过饭再走,师傅不肯,我们实在无法挽留,只好看着师傅掉过车头将车开走了!
   回到家,我立刻走到厨房,看到炕上因病痛折磨显得更加苍老而羸弱的父亲,禁不住泪如泉涌。我难以相信这就是一个多月前担着几十斤重担子走了几公里路到我家的父亲!也就仅仅在40多天前,我坐月子的前十天,父母早早就送来给我月子里用的东西:吃的手工挂面、小孩被子、棉衣棉裤、尿布等等用品。几经转车到我们学校附近的大路上,没有车可乘坐,是父亲用预先准备好的扁担挑起几十斤重的大包裹走了几公里送到我家里的,那时的他还笑脸盈盈,可眼前的他和几十天前的他判若两人!
   父亲见我抱着孩子,他双臂用力支撑从靠着的被子上直起腰,嘴角略过一丝淡淡的笑,伸出一只手,用微弱的声音说:“我没有什么大碍,吓着你们啦!天气冷,赶快抱孩子上炕吧!”
   我极力抑制住泪水,将孩子抱给他看,他高兴地说道:“比一个月前出生时我见到他长大了不少。小孩子长得快,变化很大!”
   我随即问了他的感觉,他还是不愿意去医院。大约晚上11点左右,强烈的咳嗽抢得他呼吸极为艰难,瘦小的脸因为憋气难受而显得更加青紫,一根一根的青筋突出,显得更加瘦骨嶙峋,加之几天没有睡觉,他极度疲劳,连坐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
   我们商量立刻要送父亲去我工作地点附近的医院。姐夫说他有一个同学刚买了一辆新的小型面包车不久,是跑合阳县城到莘村一线的,于是他匆匆出门去联系车子。
   深夜两点多,也就是1991年1月8日凌晨,即父亲病后第四天,我们才几经周折找到车准备送父亲去医院。
   深夜的天空,月亮格外明亮,又清又冷,淡淡的、柔柔的,如同流水一般撒在树枝上。隔着窗户,父亲望着高悬在空中的圆月说:“天气很冷,你们都穿暖一点。”然后,叮嘱我要给宝宝灌好暖水袋,包裹好孩子,让我穿好大衣。
   临出门前,父亲挣扎着想用力从厨房炕沿上站起来,他的腿怎么也不听使唤,姐夫、我爱人、妹夫及弟弟将他抬着轻轻地放在母亲早就铺好被子的架子车里。由于巷道比较狭窄,小面包车不能开近我家门口,我们只好用架子车将父亲送到车跟前。
   刚要出门时,远处猫头鹰的尖叫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其叫声极度刺耳,更加刺心,我们都觉得特别瘆人。一种不祥的感觉涌上心头,我们谁也不敢出声。父亲则平静地对我弟说:“不用慌,遇到任何事都不要慌,你看看架子车轮胎气饱不饱,如果气不饱就打好气再出门。”
   父亲的话使我们再一次感到心酸:他自己都病成那个样子,还在安慰孩子,操心架子车打气的事儿!
   小面包车徐徐驶出了村庄,朝韩城方向疾驰。一路上,父亲不断地提醒我将孩子包好,免得受凉。深夜天寒,外面更冷。
   车子快开到去韩城矿务局医院附近时,父亲建议我们先去找一下我的二舅,他在韩城工作时间长,有熟人可能入院快一点。我们觉得这样也好,因为天马上也快亮了。
   在舅父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办理了入院手续,父亲住进医院进行治疗。
  
   二、
   1月8号上午,父亲在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医生断定父亲是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随后,护士给他输液用药,父亲感到轻松了不少,加之医院有暖气,他的呼吸顺畅了许多。下午,父亲便让我姐妹、姐夫、妹夫及弟弟都回家,让母亲留下陪护。大妹夫担心母亲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建议其他人都回,他和我大妹也留下。
   接下来的两天,父亲的病情渐渐趋于平缓,他的咳嗽也减少了许多。10号下午,父亲催促大妹和妹夫一定要回家,千万不能因为他的病耽误了学校的事。他说自己基本可以下床,有母亲一个人陪护就够啦!
   大妹和妹夫回家后,姐姐很不放心母亲一个人陪护父亲,她又从家里到医院。大约晚上8点左右,父亲躺在床上又一次剧烈地咳嗽,上气不接下气,母亲和姐姐想扶他坐起来,他没有丝毫力气。他极为痛苦,说不出话来,嘴角直打颤,可能突然发作的病痛使他难以忍受,他费力地拔掉了手上的输液针头。姐姐慌忙跑出去叫来医生。
   医生进入病房时,父亲已经昏迷休克。医生摸了摸我父亲的脉搏,然后回办公室开了病危通知书,告诉我母亲和姐姐做好心理准备,老人的脉搏已经停止跳动了。
   接过病危通知书,犹如晴天霹雳炸响,姐姐被震得说不出话来。呆立了片刻,姐姐恳求医生再给父亲打点强心针,做最后的努力。医生说他们会尽力抢救,但生的希望甚微,让家人尽快回家准备后事。
   医生让护士给父亲注射肌肉针,再观察等待。母亲催促姐姐想办法告知家人。在没有电话通信也不发达的那时,只能靠人口传信息。在医院里,在紧急情况下,姐姐突然想起几天前在医院里做保洁的一位大姐王淑琴,她是我们村第10组雷全兴大哥的爱人,他们家住在医院附近的建安处。姐姐急匆匆敲开她家的门,请求王姐回家一趟告知我家人。
   王大姐毫不犹豫当即答应下来,然后她和他爱人一起骑自行车连夜赶回东宫城把消息告诉我弟。
   当时,我弟正在他好友国庆家帮忙。国庆弟第三天要结婚,他家里正忙着准备他婚前请客事宜。得知我父亲病危后,国庆弟和在场的几个好友决定立刻先帮我弟的忙。当时的交通极为不便,找车实在不易。国庆弟有一辆三轮车,他决定开三轮车连夜出发去韩城接我父亲回家。我弟很是感激,但心里直犯嘀咕:国庆很忙,要用他的三轮车,也只有他才会开。不用他的车,当时的他们也都20岁刚出头,其他人没有车,更何况国庆结婚在即,他的父母会同意他天黑跑那么远的路吗?
   国庆弟看出了我弟的心事,他直言不讳地说:“兄弟的事就是我的事,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老人家待我们那么好,我们不接他回家谁去接?好了,就这么定了!你们都不要告诉我父母,就说我出去有个事情一会儿就回来,等我们回来再告诉他们。”在周围的茂杰、彪儿、林林等好友也决定一同前往。
   我弟感动万分,但他还是很理性,毕竟农村人的很多风俗习惯不可不遵守。他考虑片刻之后,说:“将我家的架子车放在三轮车里,我姐夫带你们过去时坐三轮车,回来时国庆开车回,其他人帮着用架子车将我父亲接回,我在家里准备后事。”
   国庆弟开三轮车到达医院时,时间已是深夜两点多,即1991年1月11日凌晨,(阴历1990年11月26日)。他们将车停在病房下面,轻轻地走上三楼。我姐夫带着国庆等几人直接走到我父亲住着的病房门口。
   隔着门玻璃镜往里看,姐夫看见我父亲正靠着床头的被子坐着,母亲和姐姐正坐在旁边的一张空床上。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几个兄弟也都伸头往里瞧,的确如此!病房里静悄悄的,坐在那里的人真的是我的父亲!父亲还活着,姐夫和几个兄弟心里都非常激动!
   姐夫轻轻地推开门,几个兄弟跟着进去。母亲和姐姐站起来扶起虚弱的父亲,父亲稍微挺直了身子,微笑着说:“让你们虚惊一场,你看,深更半夜的,我把你们都折腾的不轻。”
   原来,在护士打过那次针后,父亲休克了很长时间后渐渐清醒过来。听着我姐姐的叙述,在场的人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都为我父亲转危为安而高兴!
   看到父亲暂时没有生命危险,我姐姐建议姐夫和几个兄弟将架子车放在我家的煤棚以防万一,然后让来的人都坐国庆的三轮车返回。
   一月的冬天,夜晚格外寒冷,加之大雪过后,路面比较湿滑,姐夫及几个好兄弟到家时天色已经蒙蒙亮了!
   得知前一夜父亲所遭受的一切,我痛彻心扉,再也无法入眠。天亮后,我给孩子哺过乳,便即刻步行前往医院看望父亲。
   见到父亲,我喜极而泣,虽然我极力克制和强忍着不想落泪,但还是禁不住泪如泉涌。父亲拉着我的手,指着我被雪水浸透了的棉鞋,说:“你怎么来啦,天寒地冻的,你刚出月子,把孩子放在家里怎么行呢?你看,鞋子也湿透了,月子里伤的毛病会落下病根的。”
   父亲催促我不要停太久,赶快回去照顾孩子。他安慰我说:“我这里没有什么大碍,你妈和姐姐就可以啦!孩子小,一小会就饿,别让他哭!我这会儿好多了,病好需要一个过程。着急没有用。你再不要来回跑了,四五里路,地湿路滑,跑一趟很费事。曙光上班忙,你要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共 922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深情的笔墨,回忆了“我”的老父亲在临终前那些日子,经历的人生最后岁月。公元1991年1月4日深夜,“我”的父亲突然心脏病发作,此后,病情时好时坏,有时在家吃药,有时被送到医院,可无论父亲在哪里,身边总是围绕着亲人,家中的兄弟姊妹悉心地伺候着病榻中的老父亲;即使当时不在身边,也想尽一切办法及时回到家中看望父亲,让病重的父亲享受到亲人们的最后关爱,让浓浓的亲情围绕在老父亲身边,陪伴他走完最后的岁月;老父亲面对生死看的很淡然,他把自己身后事交代给孩子们,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嘱咐孩子们要好好做人,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老父亲豁达宽广的胸襟深深感染着子女们,也为他们树立了人生的榜样,让子女们受益一生!在父亲患病的日子,也得到了来自领导和邻居们,儿子的同事们的关心照顾,反映出老父亲很好的人缘,浓浓的亲情、友情、邻里情洋溢其中,无处不在!散文塑造出一位朴实善良,和蔼可亲,刚毅坚强的老父亲形象,讴歌了可歌可泣的亲情故事,读之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引人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9025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4-09-16 10:57:00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4-09-16 10:57:40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老百        2024-09-16 11:21:11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4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4-09-16 18:25:47
  感谢刘社精彩编者按,感谢您的辛苦付出,遥祝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5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4-09-16 18:32:05
  感谢老百社长的推荐,支持和鼓励!遥祝中秋快乐,人圆月圆事事圆!
6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4-09-16 18:45:04
  创建:老父亲离开我们三十三年了,这三十三个中秋节都是我们倍感伤心和思念的时节。二姐多少次颤抖的手把握不了手中的笔,眼泪冲淡了书写的文字。最为痛心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老父亲吃尽人间苦,未享一天清福!略微心安的是我们都沿着他老人家的意志和心愿去做人,这不正是老父亲生命的延续和传承吗?当我听到本村很有威望的长者评论他老人家是东宫城一块丰碑,还有人说他老人家是一坐大山,一本厚厚的书,他是东宫城的村魂的时候,我为之自豪!他们称赞老父亲带领东宫城人度过难关,遮挡了狂风骤雨,谱写了时代篇章时,我为之感动。一个人,能为那么多人所铭记,实在难得!父亲老人家离开我们,但他的谆谆教诲和言传身教永远刻在我们心中,活在我们眼前!
回复6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4-09-16 18:48:58
  写出来,我心里就释然了!不再纠结于过往!人的肉体可以消亡,但精神和德行永存!欣慰的是父母的孩子都活成了他们想要的模样,大概父母都可以安息了!
7 楼        文友:因为有你        2024-09-18 20:04:09
  父爱如山,文友的文字是对父爱的一种思念,也是对父爱的一种情怀,更是对父爱记忆的一种诠释!欣赏佳作,遥祝安好!
因为有你,娱乐自己!
回复7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4-09-19 10:37:45
  感谢文友关注留评!在艰难岁月里,父亲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切以孩子为重,把爱无私地奉献给孩子,令人终生难忘。我的父亲有病时,正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找车花了130元,住院费630多元,安葬费是我年幼的弟弟的伙伴拼凑的,260多元钱是你几元他几元合起来凑够的,至今思之,令人伤心难过不已!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磨砺,倍感父爱之深沉和伟大。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父亲虽然已去,但德行永存,精神永存!好在后代们都很争气,都活成父母所希望的样子,唯有以此告慰父母在天之灵,也聊以自慰。生死无常,一切顺其自然,活着,就要好好地活,就要感恩所遇到的所有美好,知恩图报,不负自己,不负时光,给后代做出榜样,用爱和温情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遥祝快乐!
8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4-09-19 11:37:07
  小猪他爸: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辞世泪湿巾。今忆当年老父恩,激励晚辈勤奋进。
9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4-09-19 11:40:17
  小猪他爸:任何人的艰难困苦与费心竭力都没有白白的经历,你父亲的人格魅力品行操守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生活的磨难与当时的現实,令人不堪回首。没有他老人家的言传身教,就没有你们姐弟的今天。铭记于心,珍惜当下,适应潮流,传承遗志。就是对父母亲的最好怀念。
10 楼        文友:槐花满山        2024-09-30 14:48:25
  有幸看到合阳老乡的好文,甚尤亲切,也看到老师感人肺腑的真情流露,让人感动不已,时而回荡心里
回复10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4-10-01 15:14:02
  感谢文友关注留评!这篇文章是我33年以来就想写,但却无法如愿写出来的。多少次下笔,都无法抒怀,难以自抑。写出来,觉得释然了!父爱如山,他自己身体力行,教会我们做人做事,把爱无私地奉献给儿女,把苦留给自己,没有享一天,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感恩父亲,用自己的辛苦和爱成就了我们,让我们终生难忘,思念永在。能在柳暗花明社团认识,很有缘,再次感谢您。遥祝国庆节快乐!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