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走进息烽集中营(散文)
一
9月1日,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花溪区直机关工委为缅怀先烈,增强信念,组织单位党员干部到贵州息烽集中营开展“主题党日教育”活动。
来到息烽集中营门前广场上,一下子就被广场中央耸立的一座主题为《忠魂曲》的巨大红色群雕深深吸引。我们走进一看,雕像正面充分展现了革命先烈身披锁链,目光坚定,誓与反动势力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后面以监狱高墙造型为背景,显示此地曾经是国民党军统残害革命志士的人间地狱。周围植有翠柏青松,庄严肃穆,寓意英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永垂青史。在雕塑前,解说员刘佳丽向我们简要介绍了集中营的有关概况。
息烽集中营地处息烽县城南面,1938年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在此设立了全国最大的秘密监狱,用来关押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为掩盖罪行,监狱大门前挂牌为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 这里先后关押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上千人,其中六百余人被残忍杀害或折磨至死,四百多人去向不明,解放后,幸存者仅有几十人。当时, 著名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杨虎城、张露萍、许晓轩等就囚禁于此。
1997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把息烽集中营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随后又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十三家单位确定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15被评定为国家四A旅游风景名胜区。之后,这里逐步变成了烈士遗物保存、展示、研发革命历史及各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红色旅游融为一体的爱国主义学习教育阵地。
听了刘佳丽的介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们立马排好队列,在革命先烈雕像前肃立默哀,向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抛头颅,酒热血,舍身为国为民的英雄们致敬。随后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紧握拳头,重温入党誓词,表示要向革命先烈们那样,坚定信念,对党忠诚,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随后,跟着解说员,走进了位于广场左侧的集中营纪念馆展厅。
据介绍,息烽集中营纪念馆于1997年建成,占地三千八百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二层楼房。馆内活动面积较大,有六千多平方米,分为序厅、四个展厅和放映厅等六个部分。馆内除陈列展出各类珍贵图片三百五十余幅外,还有烈士衣物、皮箱、文稿等历史文物一百六十余件,并配有声、光、电等现代科技设备,现场氛围浓郁,感染力强。
接着,我们一边认真观看,一边详细了解各展厅陈列的内容。在序厅,我们慢慢移步,看到墙上以“烽火不息”开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纪念馆各展厅作了提纲挈领的叙述。在其它四个展示厅,我们分别看到了军统在息烽的历史背景和息烽集中营的历史沿革,狱中关押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的生平简介,中共地下党支部领导狱中党员和爱国志士同国民党反动派抗争等光辉史绩。随后我们来到了设置在二楼的缅怀厅,观看了专题片《烽火不息》。
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烈士遗物,一幕幕精心动魄的视频画面,无不在诉说着着那段悲壮的历史。感物伤怀,深感是无数革命先烈胸怀共产主义抱负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在非人的折磨和血腥屠刀面前毫不退缩,与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才换来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才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
从纪念馆出来,我们走进了位于广场南面,占地数万平方米的息烽猫洞集中营旧址。进门后,穿过一条窄窄的蜿蜒曲折的小路,就到了位于山下斜坡上的牢房。举眼一看,这里山险崖陡,有湖有洞,监房前古树参天,十分隐蔽。监狱内分为办公区和牢房两部分,监狱共有两排木房,四周是石头堆砌的两米多高的坚固围墙,墙顶上布有锯齿型的铁丝网。围墙上写着不少“天堂地狱,惟人自择” “迷津无边,回头是岸”等迷惑人心的标语。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监狱中的牢房和院子。每间牢房不到十平方米,低矮潮湿,阴暗简陋,屋内只有一张冰冷的通铺和两个木桶。房前院子狭窄,光线较暗。当来到曾关押过著名革命烈士张露萍的监房门口时,解说员用极为低沉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了她的英雄事迹。张露萍于1921年出生于四川崇庆县,1939年受党组织派遣到重庆南方局,打入国民党军统局内部,领导电讯处秘密党组织,为我党获取了大量情报。1940不幸被捕后关押在此。在狱中,她面对老虎凳、烙铁等毒刑拷打和精神摧残,始终咬紧牙关,宁死不屈,丝毫没有泄露党的任何机密。
1945年7月14日,穷凶极恶的国民党特务对外谎称,要将张露萍等七人送至重庆关押,但在距离息烽集中营三公里处的阳朗村一个名叫快活岭的地方,将他们七人残忍杀害。张露萍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张露萍被关押在息烽集中营期间,因消息隔绝,人们误以为她叛变了。直到1983年,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终于查清事实真相,上级有关部门为她平反昭雪,张露萍被追认为国家一级革命烈士。1984年,息烽县委、县政府在张露萍等七烈士遇害处,修建了“张露萍七烈士陵园”。
在监狱房后面,我们目睹了一个隐蔽极深的天然岩洞,当地人称它叫“猫洞”。 在此,很多革命志士被刑被逼供,秘密杀害。这个洞穴潮湿阴暗,非常隐蔽,即使受刑者在洞中发出撕心裂肺的喊叫,外面也听不到。在洞里, 解说员用手指着洞内展示的铁链、烙铁、铁钎等刑具对我们说,尽管监狱内管理严格,杀人如麻,但关押在此的产党人毫不惧怕,采取各种方式与敌人周旋,展开英勇无畏的斗争。
让人特别敬佩的是,曾担任过中共川西特委书记和四川省委书记的罗世文,被关押后,公开对反动派说:“我加入共产党多年,信仰绝不会改变。” 他在狱中成立了秘密党支部,领导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还有早年在东北军任职的黄显声,因其共产党员身份尚未暴露,便以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担任起了宋绮云、徐林侠幼子 “小萝卜头”的老师,教他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在他的培养下,“小萝卜头”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常用俄语。特务对小孩管理较松,再加上小萝卜头机智勇敢,时常在监舍之间传递情报及物品。“小萝卜头”原名叫宋振中,父母都是中共优秀党员,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1949年9月,眼看新中国即将成立,宋振中一家三口却被穷凶极恶的反动派杀害于重庆,当时他年仅八岁,是解放战争时期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
令人非常愤慨的是军统特务们居然掩耳盗铃,把息烽集中营称为“大学”,称重庆望龙门看守所为“小学”,重庆白公馆监狱为“中学”,而军统抓捕的革命志士,需先经过“小学”“中学”的“教肓”后,再送往息烽集中营“继续深造”,这一过程叫 “升学”,被处死则被称为“留学”。 这里的牢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字命名,分别叫什么“忠斋” “仁斋”“义斋”等。而铁的事实证明,这里就是国民党统治者玩弄权术,变着法戏残害共产党人的地狱魔窟。
三
走出集中营,我们乘车来到了位于息烽县城东面峡谷之间的玄天洞,此洞穴天然形成,位于两山峡谷中的山崖之上,洞口宽大奇特,成半圆形。远处观望,它像一头张着大嘴的巨狮,卧伏在悬崖边上。走近一看,它又好似一口铁锅,反扣在半山边沿。据介绍,洞顶最高处十多米,最宽处五十余米,深度一百多米,洞内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洞两旁的山峰顶上设有监视岗亭。因洞穴四周岩壁陡峭,隐藏极深,就被国民党军统利用来关押“重犯”, 成了息烽集中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玄天洞洞内,仿佛让人一下子从光明踏入了黑暗,令人胆战心惊。站在洞中,感到寒气袭人,潮湿阴暗。洞壁顶上掉落下一滴滴的水珠,将地面弄得湿滑不堪,行走艰难。大家借着微弱的点点光亮,在洞中静静观望一圈后,来到洞口边的平坝上,怀着极其沉重的心情,倾听解说员叙述爱国将领杨虎城被关押在此的悲壮故事。
1938年,杨虎城一家被蒋介石政府秘密转移到这里关押起来。他们居住在洞中破旧不堪,四面透风,寒气渗入的木房里,过着与世隔绝,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艰难日子。长久以往,他身体每况愈下,双目无神。其妻子也在此环境的折磨下,憔悴不堪,神志恍惚不清。
然而,阴险狡诈的军统头目戴笠却暗中指使看管人员李家杰,千方百计羞辱和虐待杨虎城一家。李家杰心狠手辣,时不时会突然闯入杨家人的房间,故意挑起事端。有时还用恶毒的语言辱骂杨虎城一家人,说他们是党国的叛徒、败类。甚而动手殴打杨家人,直打得他们鲜血淋漓、遍体鳞伤为止。有一次,他用皮鞭抽打杨虎城的妻子,打得她伤痕累累,疼痛难忍。同时,戴笠又在洞外设下各种圈套,试图引诱杨虎城主动投降。使其杨虎城一家内外交困,无力应对。
听到这里,在场的人无不触景生情,为杨虎城一家所受之苦心痛不已,有的泪眼汪汪,有的泣不成声。这时,解说员停了一下,用更为低沉的声音告诉大家,由于长期处于惊恐担忧的状态,杨虎城妻子不幸患上了精神病。1947年,杨夫人含恨离世后,杨虎城悲愤交加,每晚抱着妻子的骨灰盒才能入睡。由于杨虎城因囚禁玄天洞长达八年之久,长期引用不干净的山水,患上了肾结石病。病情十分严重后,看管者才不得已送他到医院治疗。1949年9月6日,杨虎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戴公祠,终年五十六岁。
鉴往事,知来者。如今,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但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自当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