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乐亭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乐亭】写好律诗的“道”与“术”(随笔)

编辑推荐 【乐亭】写好律诗的“道”与“术”(随笔) ——在利川市团堡镇诗联课堂上的讲课发言


作者:黄金山 进士,8538.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2发表时间:2024-09-19 09:37:59

团堡镇的诗人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我们进入课堂的89期学习。我们在这一课堂里,将要传给大家一个写出一首七律好诗的秘诀,这个秘诀是很有用的,尤其是对坚持写诗的人来说最有用。题目是:关于七律诗的“道”与“术”。
   古语说:“道法自然”。越是自然就越是有道,越是得道。有的诗友写的诗总是别扭,总是疲沓,总是涣散,总是枯燥,其原因就是没有得道。
   做什么都要有道,做人要有道,赚钱要有道,同样写诗也要有道。没有道,即使你的品位、等级、待遇都高,但是写出的诗就会档次不高。同样,当农民要有技术,当工人要有技术,做泥瓦工也要有技术,没有技术你做的产品就不好看,就做不好。同样写诗也要有技术,不讲技术,你的诗就不会灵巧,不会豪迈,不会秀美。因此“得道”与“得术”是写好七律诗的关键。
   关于这一点,我全是自己几十年写诗悟出来的,也是从坚持学习中得出来的。因为一般的大诗人、高级诗人都是不会传给你真正有用知识的,他们只是在收取钱以后,按照写诗的一般常理,糊弄你一阵罢了,真正的写诗诀窍,那是他的“看家宝”,决不会轻易外传的。但是我这个人一辈子老实,有了好东西都爱和大家分享。因此今晚决定把写诗的“道”“ 术”传承给大家,希望大家坚持写诗,写出好诗。
   早在2011年春,也就是我第一个诗集出版的时候,当时《中国人民教师》杂志总编刘连志先生给我写序,序言中刘先生从我的诗集中就提炼出关于我的写诗秘诀,那就是:诗要写天地精神,是要写山水情怀,是要写草木本性,是要写百味人生,诗要写出诗人的真本性,不矫情,不做作。所以作为诗人,要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多角度的审美,去摄取诗魂精华。这既是对我的总结,然而更是刘先生的深情指导,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就按照刘先生指出的“道”,去练写诗词,得到的是最快的提高。这是我写诗的第一次“得道!”
   “道”是什么?就是写诗的基本原则。作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就是要坚持以上提出的几个方面。“道”是什么?就在于“以极其普通的语句,写出不俗的气象”,做到这一点,你的诗就差不到哪里去了。许多人不了解这个“道”,专门去追求语言的华丽,物象的堆砌,对仗的工稳等这些,但是这些虽然不可少,但不是主要的。写的诗就是要有人喜欢,朴实无华人们就是最爱。诗要有回味,要有生活气息,要有社会透视,要有人生哲理,要有耐品的情趣,这样的诗就算是得道了。因此,诗要注意创新,不要拾人牙慧,不要年年都唱四季歌,一写就是“东风吹”“乐逍遥”“谱新篇”之类,那真是老掉牙齿了。
   再次强调:用极其通俗的字,写出不俗的境界,那你的诗也是得道了。我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陆游的诗句“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句境界不俗,但是用的字却是非常普通,“柳”“暗”“花”“明”“村”这些字都是人人知道的。陆游把它一组合起来就写出了山重水复后的豁然开朗,使人精神一震,这就是不俗的境界!还举一个例子,那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用的字都是寻常的“山”“雨”“ 风” 楼”一类平常的字,一经诗人组合,就给人风云激荡的感觉。那就是进入了不俗的境界了。“道法自然”,不要造作,不要弄一些读起来不通顺的文词,毛泽东是深得道的诗人,他把“红军”“不怕”“远征难”一排列起来,把“百万”“雄狮”“过”“大江”这些通俗好懂的词句一排列起来,就成了优美,有气势的好诗。我们写诗当学习伟大领袖。诗写天地精神,写山水情怀,写草木本性,写百味人生,写出人的真本性,用通俗的字词写出耐人回味的境界,那你的诗就算是得道了。
   下面我们来说写诗的“术”。“术”也有高深,也有低浅,孙悟空法术高明,猪八戒只有三十六变,法术不算高,但是猪八戒的“术”也有他自己的精彩之处,你绝对不能说猪八戒没有用,他没有用还掌管天上水军,还成为“元帅”。所以我说,你只要掌握一点低浅的“术”,你就写诗入门了,你写出的诗就要比一般人高明。写诗掌握了“术”那就能在诗海里自由游泳了。
   “术”就是写诗的常用方法。话不多说,我就告诉你几个常用的写诗之“术”吧。律诗,其实就是按平仄格律的套路规则“随便写”就是,很是灵活的,只要你东拉西扯组合得好,就是好诗。(这些话一般不敢公开透露的。)
   我的法术,基本只有三点,掌握了这三点,你就自己去自由发挥,写出来的诗至少就有点味道了。这三点是:(1)情景交融,(2)虚实相间,(3)夹叙夹议。诗要有真情实感,诗要虚实结合,诗要有叙有议。读读那些好诗,都是这样的。无情不成诗,太实在也不是诗,不会议论也不是好诗!大家都是有学历的,有社会经历的人,自己去体会升华吧!这里就不多展开说了。
   (1)情景交融。首先写景,有写虚景和写实景两种。实景就是实际景物的描写。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虚景就是虚托的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不多举例,大家自己阅读诗词理解就好。)那么“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样的句子就是情景交融了,在写景中自然抒情,把对事物的情感饱含在景物中。懂了吧!
   (2)虚实相间。写一首诗,两种写景都要用进去,才显得手法灵活。这是技术,也是艺术。一首律诗共八句。写实景二句,写虚景二句,就占去一半,其他只要起承转合安排就好。这样就成了虚实相间。举一首唐诗的前四句为例:露白风清夜向晨,小星垂佩月埋轮。银河浪浅休相隔,沧海波深尚作尘。一二句写的“露”“风”“夜”“小星”“月”是真实景象,那么三四句的“沧海波深”“银河浪浅”就是虚构的景象了,这样的写法就叫“虚实相间”,很灵活的,你想怎样安排都行,八句中的位置随便你安排,都是可以的。你看写律诗就是这么的自由。
   (3)夹叙夹议。叙就是叙述,议就是议论。一首诗可以先记叙后议论,也可以先议论后记叙。议论就是你发表看法,点出诗的哲理和重点,让读者好理解。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前边两句记叙写景物,后边三四句议论,点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活在山里的人看惯了,是当局者迷惑了……这样把意思加深起来的。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我们自己多去阅读一些诗词,就会理解更好,不再多举例了。
   总之:写诗的“术”说起来很多,各有所长,但是我以为主要就是上面三种,写景物注意“远近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动静结合”“古今结合”。今晚,请大家记住,我的“写诗之道”和“写诗之术”就讲完了。关键是自己去领悟,去练习。祝贺大家写出好诗来,让你的老年生活不庸俗,不低俗,让你的老年生活放出生命的光芒,写出好诗,修炼出你的美好人生。今晚学习就到这里。谢谢!晚安!
   2024年9月19日卧薪斋原创首发
  

共 27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作者在当地诗联课堂上的讲课稿,写得相当朴实,很实在。为了传承诗词文化,作者不惜老迈年高,每个星期都要给诗联会员上一次网课,循序渐进的引导会员们学习,这种奉献精神很是感动人,会员们根据作者的讲课,坚持写作诗词和对联,已经在《清源诗联》《清江诗词》《湖北诗词》等诗刊上发表作品500多首,可见效果还是很好的。这一课是第89期的讲课内容,主要给会员们交流写诗的“道”“术”。写诗要得道,要用自然朴实的文字写出富有境界,不俗的诗篇,关于写诗的“术”作者也传授了主要的三点:(1)情景交融,(2)虚实相间,(3)夹叙夹议。这些都是写诗的精要,讲课很实在的从授了知识,没有花里胡哨的虚伪,因此很受会员喜欢!文章朴实,内容实在,讲课和谐交流,看得出正是有了这样的,坚持不断的讲课,会员才有提高。作者是义务讲课,讲得很实在,又用,这种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推荐欣赏,都来学习!【编辑:野山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4-09-19 09:39:13
  这是一篇作者在当地诗联课堂上的讲课稿,主要给会员们交流写诗的“道”“术”。写诗要得道,要用自然朴实的文字写出富有境界,不俗的诗篇,关于写诗的“术”作者也传授了主要的三点:(1)情景交融,(2)虚实相间,(3)夹叙夹议。这些都是写诗的精要,讲课很实在的从授了知识,没有花里胡哨的虚伪,因此很受会员喜欢!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4-09-19 09:48:31
  传承文化精华,我们都要努力,谢谢编辑老师鼓励推荐!秋安!
2 楼        文友:野山梅        2024-09-19 09:40:09
  一贯坚持义务讲课,这种精神也是可贵的,向作者学习!传承中华文化!
回复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4-09-19 09:49:23
  谢谢鼓励,只要有一点气力,就要顽强坚持!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4-09-19 21:24:19
  传承国学精典是老人的使命,也只有文化自信的老人去传承,无私奉献在这里不是空话,不是吹牛,就是真实的干。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4-09-19 21:24:25
  传承国学精典是老人的使命,也只有文化自信的老人去传承,无私奉献在这里不是空话,不是吹牛,就是真实的干。
活到老学到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