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断弦谁听】帮闲祭祖

精品 【断弦谁听】帮闲祭祖


作者:天涯伊人 进士,643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2发表时间:2010-04-05 21:57:55

【断弦谁听】帮闲祭祖 说来惭愧,我的所谓祭祖,其实只是帮闲“代祭”他人的祖先而已。
   二0一0年四月五日,市阳光艺术团四十余人,驱车百余里去x县x镇为“彭氏宗族清明祭祖会”作助兴演出,笔者应邀随行。彭氏宗族理事会热情有加,力推我与会致词,却之不恭,只好逢场作戏,支离破碎地临时拼凑了几句说词。汗颜!
   兹录于后:
   杨柳新芽今又开,旧事故人常在怀;红烛渺渺墓头照,子孙阡陌祭祖来。
   值此彭氏家族清明祭祖大会之际,且让我致告天地神明暨彭氏列祖列宗神前:
   春光明媚,风和日丽;青山峻美,绿水依依;莺飞草长,清明佳期;彭氏族人,祭祖涕泣。彭祖圣明,劳苦迁徙;辛勤耕作,垦荒贸易。哺育子孙,家训严谨:读书念经,修身养性;春种秋收,不误农耕;经商贸易,诚信为本;从政为官,廉洁清明;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为人处世,谦虚谨慎;天地人和,万象更新。今跪吉地,呈奉祭品;祭祖扫墓,告慰先魂:建祠修谱,相继相承;家族美德,昭告世人。祈望神灵,恩泽子孙,保佑后人,锦绣前程,合族兴旺,万代昌盛,永世和谐,共享太平。
   祝彭氏先祖地下安康!
   祝彭氏后人发达兴旺!
   祝彭氏家族清明祭祖会圆满成功!
   二0一0年四月五日
   彭氏宗族清明祭祖会规模宏大,隆重而热烈。此前一天,彭氏宗族理事会虔备香烛财帛、三牲素果,率长辈族亲、头面人物及老中青代表约两百人,蜿蜒山间迤逦前行,来到先祖墓前,在香烛缭绕中,跪拜祷告,一堆又一堆的纸钱、冥币被呼呼燃烧,火光冲天,烟尘蔽日。五日,又倾全族各家代表一千二百余众,在广场祭拜集会狂欢。主席台的红色底幕中央,用金色丝线绣着以鼓为中心图案的彭氏图腾,旁列彭氏“历代祖宗”之牌位。宽阔的广场上,整整齐齐排列着覆盖着一色洁白桌布的一百五十张大圆桌,这是当日族亲们用餐联谊的所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个个都喜笑颜开,认识的,不认识的,见了面都彼此招呼握手,家长里短天南海北地拉话聊天。仪程庄重而有序,从延请族长、理事、旺亲、贵宾上台就座,到宣告大会安排、纪律;从默哀鞠躬,到族长讲话、建祠修谱策划说明、来宾致词,面面俱到。
   族长已届古稀,面色红润,个头健硕,一袭白髯。他口齿灵利,声若洪钟,让我称羡不已。他的讲话颇具特色:先从清明国假的“重大意义”发端,然后从国际到国内,从“两会”到民生改策,从中央人事更动到“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从反腐倡廉到亲民理念,从国家这个大家到千家万户的小家,从家族史到家族现状、发展远景,从祭祖尽忠到孝敬父母公婆……他特别强调:我们有了强大的中国,有了好的日子,享受了“三农”优惠,种地不纳税,读书不交费,医疗有保险,一定不要忘了国家功劳和祖先操劳;养了儿子,还要记得祖宗老子,忠孝的事要两全其美。他在大会上高分贝地表扬、批评本族内孝与不孝的典型,赢得满堂喝彩。他甚至还将晋文公和介子推君臣的故事娓娓道来,告诉大家寒食节、清明节的由来。他说: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晋国太子申生的弟弟重耳,被逼迫流亡逃难,忠心耿耿跟随他的,最后只剩下介子推等少数几人。一次,重耳饿晕过去,介子推就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充饥。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在论功行赏时,猛然记起旧事,就亲自登门去请介子推出来做官,不料介子推却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三天三夜,想把介子推逼出来。大火灭了,仍然不见介子推。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大柳树,已活活烧焦。晋文公哭拜一阵,安葬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脊梁紧紧抵着树洞,原来洞里有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伤心极了,就下令把绵山改叫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和祭祀的清明节……
   会场自始至终,安安静静,午餐时也无酗酒滋事的情况发生。整个下午是艺术团的演出,有才艺的族亲,不时自告奋勇地登上舞台,来上一段金钱板、方言、川剧清唱、对歌之类的小节目,台下黑压压的观众不时爆发出礼貌的掌声。一切都超乎我事先想象,和乐而美好——是家族的号召力,还是族长的威势、魅力使然?
  
   “祭祖”归来,意犹难平。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参加如此规模的清明会,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为别人帮闲祭祖。
   在我的脑子里,族权一直是十恶不赦的封建四大绳索之一,化钱、跪拜皆属迷信、封建,当为现代正人君子、唯物论者所不屑。今日观之,清明会的活动并不就等同于低俗迷信,似乎还真可以将它们和传统文化、和谐社会相联系。家族,是中华民族古老而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社会的基础细胞,族群观念是一种极牢固的粘合剂,极具效力的润滑油,如果引导得法,古为今用,它们完全可以成为一笔社会管理的可靠资源,完全可以成为和谐社会的一大基石,如此看来,我的“旧观念”须得更新了。置身祭祖的现场,我更深为族亲们的虔诚而感染。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是仁之核心,祭祖化钱,作揖跪拜,在特定的环境,以这种特殊的形式,表达对已故前辈宗亲的怀念,庄重而严肃,简单而富于深意,实在无可厚非。而人人尽孝,上行下效,代代相因,不就可以由家庭而家族而全社会,达至和谐的境地了吗?
   改革开放没有尽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也没有尽头。以清明节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为契机,像我这样自诩的硬梆梆、冷冰冰、很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也正在有些软化、有些人性化而不再彻底,我的过时观念似乎正开始与时俱进了。
   于是,我毅然决定,在清明节里,自己也要为遥远的祖先和故去的亲人干点什么。
   清明节的人文精神,无非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拥抱新生,春耕春种。从今往后的清明节,我也会五体投地,诚祭神灵;更会满怀欣喜,迎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季的到来。
  
   2010年清明

共 23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帮闲祭祖?这个词倒是很新鲜,但经由作者细细诠释,方恍然大悟。其实既是帮闲祭祖,无非替别人壮大声势,而最不能原谅的,是那些数典忘祖的人,因为别人的祖先大概比自己有钱有势,便投靠卖身,以致于忘了自己的老祖先。作者此文从另一角度来讲清明轶事,然后引申开来,令我们会心微笑的同时,不禁欣赏作者别样的思路,同时,也对那些数典忘祖者敲响一记响亮的警钟。祖先不可忘,清明去上坟。这或许也是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最大的意义了罢。感谢天涯此文,给人许多反思。推荐一读。——小人鱼在天堂【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00406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ran.t        2010-04-06 15:24:53
  有一种误解是凡是传统的都要打倒,凡是封建的全属糟粕。作者此文相当程度上纠正了这种偏见,让我们看到一种追思背后的孝道的绵延。
2 楼        文友:小人鱼在天堂        2010-04-06 22:27:49
  欣赏,大长见识。。。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