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忆】诗社文蕴(随笔)

精品 【宁静·忆】诗社文蕴(随笔)


作者:李旭 秀才,144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50发表时间:2024-09-26 15:26:06
摘要:古代诗社记载中的一些诗坛轶事

提起诗社,很多人自然会想到《红楼梦》中的“海棠社”。《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一回中,宝玉接到了探春的信笺:“妹探谨奉二兄文几:……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妹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馀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妹则扫花以待。谨奉。”这就把结社的起因和动机写得清清楚楚了。于是,就把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及李纨等召集来,选举李纨为社长,迎春、惜春为副社长,诗社正式挂牌成立。
   为什么叫作“海棠社”,书中也有一段交代:“宝玉道:‘到底要起个社名才是。’探春道:‘俗了又不好,忒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看来这诗社的名字不图刁钻古怪,又要不脱俗,务求一个“真”字,到有生活趣味和底蕴。
   “海棠社”的成员除了贾宝玉,其余都是女孩子,且以十四五岁者居多。于是,曹雪芹就扮演这一众角色,为他们一个个作起诗来。
   海棠社的第一次活动规定,以白海棠为咏物,以“十三元”中的“盆”“魂”“痕”“昏”四字为韵,各人作一首诗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品评。依这四字为韵,自然是相当于和诗中的步韵了,比依韵要难得多,再加上这四个字连起来看,每个字都有凄婉哀怨的意境,作起来难度就更大了。不过,曹雪芹让大观园里的孩子们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既然敢依险韵出题,自然有连连步韵的能力,于是这些公子小姐一个接一个展露才华,创作出了一首首风流别致,含蓄浑厚的诗作。
   后来曹雪芹又安排这海棠社活动了几次,最灵动的情节是咏菊,以及后来的咏桃花。于是,“海棠诗”“菊花诗”和“桃花诗”就成了《红楼梦》中最富文采的几组诗章,也算是作者曹雪芹律诗成就的集中反映了。
   从《红楼梦》中的海棠诗社不难看出,在豪门大户家中,少爷小姐们聚在一起,起诗社咏物抒情,虽然和下棋、弹琴、写字、画画一样体现的是一个“玩”字,但这些孩子却玩出了知识、玩出了学问,也玩出了品味。这些孩子们玩的和刘姥姥的外孙板儿玩的截然不同,这些孩子在吟诗作赋的时候,板儿和小朋友们不是相互配合着上树掏鸟窝,水沟里摸鱼,就是帮衬着父母挖野菜捡麦穗。说来也令人产生哲学上的深思,小时候如此不同的玩法,大了之后结局却都难以预料。谁能想到,最后大观园里玩大的王熙凤的女儿巧儿,尽然成了这个板儿的老婆。这不知是曹雪芹的初衷,还是高鹗对社会的重新解读。
   最近浏览了一本《中国古代的诗社与诗学》,才知道曹雪芹为什么会在小说中设计出一个诗社来,原来中国古代结文社、结诗社是一种非常普遍且为文人们所青睐的文学活动。明朝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说:“元季国初,东南人士重诗社,每一有力者为主,聘诗人为考官,隔岁封题于诸郡之能诗者,期以明春集卷,私试开榜次名,仍刻其优者,略如科举之法。”可见至晚在宋末元初,诗社就在民间开始流行了,按照李东阳的说法,这种诗社,完全是文学交流目的,有点像今天的诗词征文活动,要评出一二三来,好的还要刊刻发表,不啻是一种奖励。
   文人们结社的目的不外乎三个,一个是政治目的,一个是文学目的,另一个也就是和《红楼梦》的“海棠社”一样,就是为了玩,是一种文娱活动。
   明末后期有个叫陈子龙的,自幼聪颖,才华横溢,崇祯十年进士及第,分配到绍兴做了一名推官,之后被提拔为兵科给事中。可惜,命令刚刚下达,明朝就灭亡了,这命令如果早下达几个月,兵科给事中,一定会在崇祯皇帝的身边参赞军事,陈子龙有可能就和崇祯皇帝一起赴难了。清兵占领南京后,未来得及到北京上任的陈子龙在太湖地区坚持开展抗清活动,时间长达四年,抗清失败后投水壮烈殉国,年仅40岁。
   这个陈子龙后来和文天祥、史可法一样,被赞誉为“民族英雄”,抵抗了一辈子清朝,到乾隆年间,皇帝为他的忠义节操而感动,赐予他“忠裕”的谥号,与清政府赐予吴三桂的“贰臣”名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陈子龙兼工诗词书画,被誉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明代第一词人”,对清代的诗词发展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陈子龙就先后参加过“复社”“几社”等几个诗社。“复社”就是《桃花扇》中阮大铖提到的那个“复社”,一个具有反清复明政治目的的诗社。在“几社”中,陈子龙是骨干,“几社”的办社宗旨是“绝学有再兴之机,而得知其神之义也”,这就具有了明显的复古意味。姚希孟在《壬申文选序》中说几社:“近有云间六、七君子,心古人之心,学古人之学,纠集同好,约法三章。”可见“心古人之心,学古人之学”确实是几社的宗旨,这就有了彰显文学精神的深刻含义。从后来几社的发展看,他们的文学复古宗旨,也具有强烈明显的政治倾向,是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手段,这已经不是一般以“玩”为主的文学诗社可以比拟的了。
   陈子龙有一首《渡易水》:“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燕赵悲歌,复国无奈,字字悲叹,句句忧愤。再看《红楼梦》中宝钗的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玩中抒发的是“灌苔盆”“露砌魂”“玉无痕”“日又昏”,一腔诗情,终究还是没有绕出大观园,没有绕出薛宝钗的闺怨情长。大观园中的潇湘馆、怡红院怎么也不能与燕赵大地上的“并州刀”“易水河”相比拟,也不可比拟,因为诗人立社宗旨不同,所发的心声自然就不相同。
   陈子龙也有花间派风格的词作,他的《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看似花间派的风格,其实满纸的故国情怀,满纸的梦里相思,当一位勇士准备为国殉难的时候,这“胭脂泪”又为谁而流淌?
   看曹雪芹为贾宝玉作的海棠诗,其中也有泪痕:“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远笛送黄昏。”一派凄凉的空无意境,“冰影千愁”“黄昏泪痕”,同是“愁”同是“泪”,曹雪芹的诗,与陈子龙的诗让人有了不同的感慨。
   现在的诗社就太多了,官办有之,私设也有之。有的诗社能有几百人之众,不仅有微信群、公众号,甚至还有自己的刊物和培训班。不过诗社规模越大,似乎诗作质量越差,良莠不齐一定会在人多的时候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我有几个朋友,在春暖花开的四月,组织了一个“四月诗社”,只有十来个人,每年活动一两次,活动期间以文烹茗,以景愉情,以诗佐酒,以心会友,很有点《红楼梦》海棠社的味道。这个诗社没有什么宗旨,但关于诗的意境又都是宗旨,在一个“玩”字上作出了诗的花样文章,作出了诗的慧心灵性,每每读他们的诗,都会感到飞扬的文蕴以及恬淡的田园生活心境。莫颦眉的“参差老柳绕春池,半亩海棠花尚迟。应趁农时犁沃土,诗芽今日种一畦。”月上西楼的“缘何四月每相逢,结社桃林诗共情。懒理嚣尘名利事,一锅鱼宴煮春风。”如果说这是古代某位诗人留下的杰作,难道会没有人相信?不少人有意加入他们的行列,可惜,这个小小的闲人雅集上,不欢迎滥竽充数者来闲逛,于是都只好作罢,不过他们的诗赋是一直敞着大门的。
  
   2024.9.14
  

共 30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这句话。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唐诗、宋词、元曲分别代表了唐代、宋代和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中国很早就有“诗”,可唐代的诗称得上五言和七言的巅峰时期(包括绝、律);之后的宋代就比较擅长填词;到了元代就是以杂剧和散曲为主,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更具观赏性。作者借古典名著《红楼梦》里的“海棠社”引出“诗社”这个词,从而介绍了红楼梦里的一些小故事,继而把诗社与中国诗词文化的底蕴相结合,使得整篇文章更具耐读性。当今社会,随着网络的普及,全国各地也兴起了太多的诗社,还出现了好多流派。诗社多了,自然出现了鱼龙混杂现象,偶尔还会有人在诗社里滥竽充数。我想说的是,无论怎么发展,最好别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弄没了,大家一起维护好中国文化的底蕴。【编辑:想飞的企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0005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4-09-26 15:31:11
  说了一达通,其实我就是在某市诗词协会里一个滥竽充数的人。我不会写诗,只是偶尔打油而已,一不留神就成了“诗人”。可笑不?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回复1 楼        文友:李旭        2024-09-27 07:28:14
  老师谦言,虚怀若谷。
2 楼        文友:李旭        2024-09-27 07:25:40
  谢谢老师!您辛苦!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9-27 09:54:00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4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9-27 10:24:25
  一篇洋洋洒洒的随笔,从红楼梦的海棠诗社写起,上下千百年,几多诗社,几多文韵,都在字里行间飘过,清新富含哲理,读罢如沐春风。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4 楼        文友:李旭        2024-09-29 08:59:03
  谢谢老师阅评!您的留言就是对我的鼓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