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古诗词六首(古韵)
庆建国七十五周年
锣鼓声喧震九霄,天安门上彩旗飘。
万家畅饮庆华诞,四海琴鸣奏月娇。
社稷显扬传后世,江山成就胜前朝。
挥毫皆把神州赞,伟大复兴铭志标。
谒金门·暮秋
寒夜雨。又是一年秋暮。
雁返南方人字布。凄凄飞远去。
半世浮生若许,不晓高年圆否。
满是怨情愁几处。而今心内苦。
浣溪沙·感秋
秋雨微寒树叶凋,丹枫零落水中飘,
菊黄篱外竞妖娆。
秋水残时无翠盖,青山深处有红桥,
感知身是景中陶。
思远人·念亲
光洒龙江丹桂月,邀友菊花饮。
有千言万语,倾杯高举,皆醉酒轻品。
别乡数载乡思浸。此刻泪难禁。
叹父母早离,念情深处,忧心怎能寝。
踏歌·有感国庆节
足迹。我中华、血雨腥风急。
乌云卷、不断风波袭。感前途暗淡危危岌。
苦觅。向前行、奋勇歼顽敌。
党纲领、唤起人民力。望九州光耀祥和吉。
迎国庆,贺政绩。康庄路、经济腾飞日。
七十五周年,摆宴同欢集。改革开放春风溢。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文章,这一组诗词以不同的词牌和主题,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与内涵,共同为建国七十五周年献礼。“庆建国七十五周年”一诗,开篇以锣鼓喧天、彩旗飘扬的热闹场景烘托出国庆的喜庆氛围。“万家畅饮”“四海琴鸣”生动地描绘了全国上下共庆华诞的欢乐景象。后两句则从社稷江山的角度,强调了国家成就超越前朝,以及伟大复兴的志向,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与自豪之情。“谒金门·暮秋”以寒夜雨起笔,营造出暮秋的凄凉氛围。雁返南方的景象更添几分孤寂,作者借景抒情,抒发了半生漂泊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内心的愁苦。“浣溪沙·感秋”通过描写秋雨、丹枫、菊花等秋景,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美丽。“感知身是景中陶”一句,流露出作者在秋景中的陶醉之感,有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思远人·念亲”在丹桂飘香的月光下,作者与友饮酒,却因思乡念亲而泪难禁。叹父母早离,深刻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踏歌·有感国庆节”回顾了中华大地曾经的血雨腥风,党带领人民奋勇歼敌,迎来了如今的祥和与经济腾飞。七十五周年之际,人们欢聚庆祝,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了繁荣昌盛。总体而言,这些诗词情感真挚,题材多样,举国同欢,上下同庆,既有对祖国的歌颂,也有个人的情感抒发。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情感,是一组富有韵味和意义的作品,为建国七十五周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情感色彩。整篇文章立意高雅,用词贴切,思路开阔,描写生动,词语飞扬,属上佳之作,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9300004】
1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4-09-28 23:34:02
欣赏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国庆节快乐,祝笔丰!!!
回复1 楼 文友:秋日枫红 2024-09-30 09:39:50
感谢精美编辑,问好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