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夕阳,可否红起来(小说)

编辑推荐 【晓荷】夕阳,可否红起来(小说)


作者:青李子 秀才,112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26发表时间:2024-09-29 13:36:31
摘要:10月6日,她想在回京途中拐一个弯儿,去A城。A城有一个同名同姓的“只要不把自己忘了,就不会忘了你”的他。

10月6日,她想在回京途中拐一个弯儿,去A城。A城有一个同名同姓的“只要不把自己忘了,就不会忘了你”的他。
   二十多年前,在她即将告别共同的专业,跨行进入另一个全新的领城,离开共同生活五年的城市,奔赴一个全然陌生的大都市时,她问他:往后不会再有业务及人情上的交集,他会忘了她吗?他当时拍着胸脯说:只要不把自己忘了,就不会忘了她!就这一句话,让她泪眠婆娑。就是这句话,让她至今念念不忘。她没有给他为她擦干泪水的机会,毅然转身,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这一离开,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也没再联系过。他说过,只要她需要,他就在。不知是怎的,今年突然想见他了。
   “最近还好吗?许久没联系了”。
   “托你的福,还行,还想着退休后一起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呐,哪能轻易倒下。”他以一个偷笑的表情,为他的回答作了结束。
   “太好了!退休后一起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好期待哟。”一句回复,让她再也无法平静,脑际也响起“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还会远吗?”
   简单聊了几句,她慌张地发出再见的表情,结束聊天。知道他6号备班,心里不禁拐了弯,升起一个期待,而这个期待,像一个引子,勾起曾经那些久远的回忆。
   想起他们的初识,她忍不住扑哧一笑。入学后,第一次在阶梯教室上大课。讲课老师在讲台上提问了一个问题,然后说“请朱玉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听到老师提问,坐在前排的她慌忙站起来,还没来得及回答问题,教室里响起哄堂的笑声。她不知道大家为何发出这么响的笑声,回头看的瞬间,她也忍不住笑了,原来,中间位置上还站着一个瘦瘦高高的男生,看来问题就出在这儿了。老师笑着说:大家不要笑,女士优先,那就请女朱玉回答这个问题吧。回答得对不对,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清清楚楚地记得,好事的几个同学把他俩围住,七嘴八舍地问东问西,这时她才知道,他俩不但同名同姓,竟然还是老家相距不远的老乡,不但是老乡,生日还是同月同日,只是他比她大了一岁。知道了这个巧合,同学们起哄:哦,哦,是不是还可以再培养出一个良缘哟。
   缘不是靠培养,而是前世修来的。虽说为免大家起哄,尽量避开一些供他们产生“哄料”的机会,可是共同的兴趣与爱好,还是让他们于不知不觉中越走越近。上大课,她给他在相距不远的地方占个座位。复习资料,偷偷与他共享。图书馆的角落里,不时射出彼此对望的眼神。她把每月剩下来的粮票,偷偷塞进借给他的书里。两年分流后,她们又当了三年的同班同学。一天一天升温的情感,终于确定了恋爱的关系,谁知毕业前的实习打破了这一切。
   她被分到山西晋祠去实习,而他被分到了云南边陲。她们靠通信诉说彼此的思念,交流实习生活的心得。可是,不知咋的,突然就失去了他的音信。多少次不眠的夜里反省,也没有找到原因。直到实习结束,才知道他“爱”上了另一个女孩——他们同学宁夏的妹妹。宁夏是跟他们同界中全云南藉唯一的大专生,家里只有这一个男孩。实习,男朱玉和宁夏被在同一个小组。在一次采集山石标本时,朱玉被一块石头拌了一下,差点摔倒,吓得宁夏赶紧向上去拉他,谁知刚下过雨的山石混滑,他急中失足,一个趔趄摔了下去。这可是轰动当时的一个大消息。看他摔下去,朱玉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跳下去,所幸山不高,他只是摔伤了腿,而宁夏是仰面摔下,伤了后脑,终于不治。后来,他请假去了他的家里,才知道为了供出这么一个大专生,那个单亲家庭付出了多少艰辛。为了省掉一份学杂费,宁夏的妹妹宁秋主动辍学,照顾母亲,侍弄田地。于是,他决定要娶他的妹妹,为他的母亲养老送终。她知道他的父母早亡,是姐姐带大了他。
   他们所读学校是定向培养,遵照分配原则,他们俩被分到同一个单位。待一切都安排停当后,他又去了云南,把宁秋母女接到自己所在城市-A城的家里,一起生活。通过自己的亲戚朋友为宁秋找了一份小时工的工作,主要是让她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他知道她的理想是当一名会计,他要助她一把力。
   两个朱玉在单位低头不见抬头见,又引起同事的诸多打趣。他一如既往地笑着跟她打招呼,可她能觉出来那招呼变得寡淡,少了她熟悉的味道。一年下来,看他对宁秋的心思,她终于受不了,动用一切关系,跳槽到另外一个城市,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从此,他们失联。
   家里让她来到的新城市,有着自己的目的,那就是这儿有一个邻村家的男孩子郭建,他们两家想撮合他俩。
   还没从失恋中走出的她,开始对这个男孩子是抵触的,常常有意无意疏远他。他却像完全不明白似的,总是很热心地来到她身边,给她梳理新工作的思路,找来用得着的所有制度,给她讲解。为了给她解闷,周末常带她去转市场,给她买来两条小鱼,又买了一盆茉莉,反正是买东买西的,变着法儿地哄她开心。他送给她的东西,偏偏又都是她喜欢的。他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呢?夜深人静时,她开始想一些跟他有关的事。
   过年了,他俩一块回家,细心的他还给她的父母买了礼物,这是她没有想到的。还有她没有想到的,就是两家的父母早就决定趁着过年把亲定了,来个双喜临门。
   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朱玉和郭建有了一个女儿。在女儿九岁那年,单位分流减员,郭建同意领导的安排,以新建部门二把手的身份,先带一部分人去内蒙打前站,留下朱玉在家带孩子。
   宁秋是个懂事的孩子,她只把朱玉当成亲哥哥相处。她把家里打整得干干净净,每天把饭做好,只待朱玉一到家就端上桌来。宁秋也很争气,不到一年时间,就考下会计师的资格证,聘到一个小的私人公司正式上了班。宁秋的母亲说不好普通话,不愿扎人堆,偶而捡点废品藏在院里一个隐秘的角落,积攒到一定程度就卖出去,赚点菜钱。跟朱玉住在一起,已经让她很过意不去了,本来孩子的死那是他自己的命,跟人家孩子有啥关系啊。当初,把自己从偏远的山村接到大城市已经不易,还供他们母女吃喝,这得是多大的情分啊。好在小秋现在能自己挣钱了。可天天一起出出进进,不会影响孩子的婚姻大事吧。她看出朱玉是个好孩子,心里很满意,可是孩子心里有小夏这个影子,他们怎么可能幸福呢?小秋这孩子到底咋想的呢?
   “秋啊,妈想说一件事,朱玉是个好孩子,他在咱老家说的事,你是咋想的?”
   “妈,我只把朱玉当亲哥哥,您不要再想了。”
   “孩子,妈也是这样想,朱玉是个好孩子,怕你哥的事在中间隔着,你们也不会幸福。”
   “妈,我是这么想的。哥的事,其实跟朱玉哥哥一点关系也没有,把咱们接来,是人家的心意,咱也不能总赖在这里。之所以坚持到现在,一是我没正式工作,二是咱们也租不起房。等条件好一点,咱们就去租房住。朱玉就是我的亲哥哥,常来常往就好。”
   “孩子,你能这样想最好。朱玉在咱们最难的时候帮了咱,那就是咱家的大恩人。可惜,你哥哥……”
   “妈,你可别在朱玉哥哥跟前提我哥哥的事啊。”
   “妈能不知道吗?”说着,赶紧擦干流下来的泪水。
   正在这时,朱玉推开门进来。感觉气氛不对,慌忙问怎么了。宁秋抢着说今天她正式拿到了第一笔工资,母亲竟然高兴地哭了。“妈,您说您也真是的。往后我月月拿钱呢。”
   原来是这样啊,妈,夏秋也是挣工资的人了,咱们得庆祝一下。朱玉的这声妈,一直叫得特别自然而亲切。
   “哥,有个事想跟您说。”
   “说呀,啥事?只要是哥能办的,都没问题。”
   “哥,同事给我介绍了一个朋友,我觉着还行。想征求一下哥的意见。”
   朱玉和夏秋妈的眼珠子瞪得就差点掉到地上了。七嘴八舌地追问:“啥时候的事?对方是干啥的?人品咋样?可靠不可靠……”
   “我觉着人挺好的,也是从农村来的。”夏秋的脸上映出一片彩霞。
   朱玉没再追问,“咱们先吃饭,这事慢慢说。”
   “哥,我决定了,我想跟他一起生活。”
   朱玉那顿饭没有吃好,心里翻起波澜。只是在一个瞬间,他想起了那个她。
  
   女朱玉的境况不是特别好。不知是工作太忙,还是内蒙的风沙磨硬了郭建的心,亦或是内蒙的偏远,把郭建的心也带远了,反正,在不知不觉间,联系越来越少,恨不得只有他需要买药的时候,才给她留一条消息。
   朱玉没有闹,她不想因为他们俩,闹生分了老家儿的关系,十里八村的谁家跟谁家又不是亲戚呢?又有多少农村人是不喜欢看热闹的呢?就这样,女朱玉坚持一个人带孩子,上完了高中,上大学,再出国留学。在孩子身上,郭建倒也没有小气,该支持的钱财会按时给,有时给的比她朱玉还要多,但从来没有主动给过朱玉钱,也从没问候过她的父母。
   十几年过去了,郭建退居二线,再也不用去内蒙了。回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和朱玉去了民政局,二人心平气和地领下了离婚证,瞒着所有的家人。
   离婚后,朱玉的生活一如既往,没有任何不适。眼见国庆要到了,她突然想起同名同姓的他。他一直没有结婚,送走夏秋的妈妈后,就一个人生活,一心扑到工作上,现在已是省直单位的处级领导了。“只要不把自己忘了,就不会忘了你。”他心里一直有个她。
   晚霞映红了西山。双方的心里都升起了期待。
  

共 36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个交织着波折、回忆与变迁的动人故事。女主人公朱玉在回京途中计划去 A 城见曾经的恋人。二十多年前,她与同名同姓的他相识相恋,诸多巧合让他们的缘分看似天定。然而实习中的意外使他决定照顾同学的妹妹,美好被打破,两人逐渐疏远。尽管后来在同一单位,他态度的转变让她最终离开。朱玉来到新城市,对邻村的郭建起初充满抵触,但郭建的热心关怀让她改变,两人结婚生女。然而工作的变动、距离的隔阂致使感情生变,最终离婚,朱玉独自抚养孩子。另一边,朱玉曾经的旧识宁秋与朱玉一家相处和睦,朱玉对宁秋母女照顾有加。宁秋懂事努力,考取会计师资格证并工作,有了新的感情。多年过去,朱玉想起了心中一直有她且未曾结婚的同名同姓的他。整篇小说中,人物命运相互交织。既有青春时期纯真美好的爱情,又有因责任而做出的无奈割舍;既有生活带来的无常变故,也有在困境中展现的温暖与成长。复杂的情感贯穿其中,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捉弄和人生选择的艰难。这段经历充满遗憾,却又无比真实,它引发我们深入思考人生中的各种抉择,感慨命运的无常,同时也让我们对朱玉和他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不知他们能否再续前缘,弥补曾经的遗憾。非常不错的一篇小说,小说人物脉络清晰,情节生动。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9-29 13:36:47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9-29 13:37:08
  这是个波折又动人的故事。女朱玉曾与同名的他相恋,因意外分离。到新城市后与郭建结婚生女又离婚。宁秋与朱玉一家相处好,有新感情。多年后朱玉想起未结婚且心中有她的他。故事命运交织,情感复杂,令人感慨期待。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青李子        2024-09-29 16:19:53
  感谢老师辛苦编辑!预祝您及家人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4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09-30 08:17:58
  这篇文章情节丰富动人。以两个朱玉的情感纠葛为主线,穿插众多人物的故事发展,情感真挚,展现出命运的波折与人性的美好,很是引人入胜。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