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风过风电场(散文)

精品 【晓荷·奖】风过风电场(散文)


作者:萧垦 举人,4096.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58发表时间:2024-10-02 10:40:19

卫辉正阳风电场坐落在大片玉米地里,玉米叶秆青翠,腰间斜杵着胖大的玉米棒子,像一个个酣睡的娃娃。风不断吹过,玉米秸秆有节奏地摇摆,发出轻微地声音,好像在为即将到来的丰收欢唱。风是流动的客人,也像顽皮随性的孩子,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从不预约。风也是自由的,来去不留痕迹,好似我的脚步,自由飘忽,四处流荡,面对人生无尽的未知,不知觉间竟然又闲暇三月之余。如今来到这里,看着广阔的原野,无尽的绿色,感受风带着秋阳的温热从脸上拂过,我的内心涌动着无法诉说的滋味,不知是感谢还是欢喜。
   田地里的玉米带着风的抚慰和人们的想望忠实地守卫着大地。越过玉米地和村庄、树林,西边远处是太行山脉逶迤的曲线,模糊的轮廓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风电场向北的门前是一片桃林,主人忙着给桃树剪枝,风同样没有避开它们,掀起绿色的波浪。风不仅让玉米和桃林飘动,也让风电场院内路灯上的风向标快速旋转,螺旋上升的叶轮仿佛没有尽头,循环往复间如同生命生生不息。不停旋转的还有风电塔的风叶,不知从何时起,它们逐渐成为大地上随处可见的风景。
   玉米地里散布着数十座高大的风电塔,紧挨风电场东侧就有一座。远观这些风车,感觉很像小时玩过的纸风车,只不过纸叠风车是四个叶轮,这些风车是三叶。一百多米高的风电塔柱,搭配着长长的高强度纤维风叶,如此庞然大物在风力作用下转动却轻巧灵活,发出虎啸龙吟般的声音,令身处其中的我感到强烈的压迫。风让世界飞舞,变成能源和动力,源源不断的带给世界光明与活力,给我略显滞重的脚步似乎也带来丝丝活力,血液的流速好像也有些加快。许多时候,我总感觉缺乏前行的主动,只是被生活挟裹着前进,没有风的坦荡,缺少奋争的欲望。我渴望在擅长领域平静且有节奏的工作,可生活从来不会按照我设想的剧本演出,总会增加许多突然的挑战。如今面对新领域和未知的困难,我能否学会像风一样权变融合?风电场的负责人时不时设置一些障碍,增加了施工难度。图纸设计者纸上谈兵,没有勘察现场,坐在办公室里凭经验画图,许多地方和实际不符,导致施工不能流畅进行。甲方项目管理人员经验欠缺,沟通协调能力差,材料也不能及时到场,同样造成施工难度。不仅如此,秋老虎的余威仍在,烈日炙烤着庄稼的同时,也鞭挞着我们的身心。难得的是时不时起风,在平原上酣畅淋漓地刮过,抚慰着庄稼,触摸着大地,同时让我们获得舒爽。
   积聚了一个春夏的能量,秋天的风有时总会毫无道理的猛烈,吹起地面的灰尘、落叶,蚂蚁却能自由行走,它们好像拥有天然的抗风能力。蚂蚁是最容易被人类忽视的存在,可它们却是无处不在的劳动模范,风电场院内水泥路上随处可见它们奔走。看到一个长方形的塑料块,我随手捡起罩住奔走的蚂蚁。有些蚂蚁很聪明,在塑料方块的围牢中来回走动,用触角探寻,几个来回,就可以翻爬出来;有些怎么努力也逃不出来,只是在围牢里慌乱地团团乱转。逗弄得时候差不多了,我拿起塑料方块,还逃不出去的蚂蚁自由。这时,我像无所不能的上帝,左右着蚂蚁的命运,而人类的命运却不知被谁左右。蟋蟀不在风里逞能,利用草丛的疏密有致,悠然地穿行,白天听不到它们地吟唱,我只观赏着它们油亮的赭褐色身体,不愿意费工夫捉弄。灰的绿的蚂蚱不时飞起,风中的身形有些倾斜趔趄,看上去前进艰难,最后也能如愿到达想去的地方。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风雨都是生活的常客,我们和这些昆虫一样,总要学会坦然迎接面对。
   风电场南侧围挡里是变压区,变压器引线的高塔与横杆连接处有一个喜鹊窝。时不时有喜鹊往来,在风电场和田野间飞行,站在窝旁的横杆上鸣叫,看来它们不仅对旋转的风叶没有恐惧,反而把此地当作生息之地。喜鹊的飞鸣有时会引来一些麻雀和它们嬉闹,玩乐得高兴,麻雀就在场院内乱飞,不时在综合楼、油品库和库房的屋顶停留。我曾听闻一些关于风力发电的负面消息,说风电塔巨大的风叶旋转产生的强大的气流极具破坏性,飞鸟经过很容易被旋转的叶片杀死,不仅改变了局部的生态平衡,对环境影响很大。我看到的场景倒是和听闻完全不符,鸟雀们不仅没有害怕,反而自在从容的生活其中,已然将此地当成它们的家园。眼前的真实和道听途说截然不同,许多时候,跟随人云亦云和铺天盖地的碎片化消息,让我们的思考和判断力近乎停滞,身体和思想随之变得懒惰,对许多事情的看法也变得迟钝麻木。挨着风电场外玉米地不远处就是一排高大的白杨,喜鹊不在白杨树上垒巢,竟然把窝筑在钢铁之间。这种现象不仅推翻许多传闻,还让我产生思索,为何喜鹊放弃近在咫尺的树林作为栖息地,却选择了人类的钢铁安家?它们抛弃绿荫惟一的合理解释是看中了钢铁的坚固,遭受不到狂风的伤害。虽然我喜欢风的自由和舒爽,也愿意像风一样步态轻盈,可如今的风似乎变得越来越让人捉摸不定,特别是台风,造成的破坏力巨大。去年台风杜苏芮过境,泉州一带遭到严重破坏,我家门前枫杨树上的喜鹊窝竟被吹落。台风来得总是一次比一次猛烈,不断刷新着历史记录。前些日子,超强台风摩羯登陆,海南的灾难现场形同战争破坏,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人间如此,鸟兽的世界又该经受怎样的劫难?或许,我所见到的鸟雀都是聪明灵异的,所以,眼前的这对喜鹊才会做出看似不合常理的选择,其实它们的决定又是多么高明的顺应形势发展。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灾难面前,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喜鹊经历过太多的风雨摧残,劫难令它们饱经创伤,也许它们经历过丧子之痛,也面对过家园毁灭的打击,才会做出现在的决定。我现在和眼前的这对喜鹊多么相像,面对不可捉摸的世界,强烈的感受到人生的不确定性,拼命想把握住当下抓住未来,可手中握住的只是流动的风,心中时常是茫然的忐忑。
   生活纵然有太多的不确定,也要像风电场里的喜鹊,学会适应且快乐坚强地生活。经过卫辉风电场的光伏施工后,转战汤阴鑫贞德风电场时,面对相似的困难,我们的施工进度却明显加快。不同于正阳风电场的是这里地处丘陵,舒缓的坡地上全被太阳能板做成的光伏阵占满,其中间杂分布着数十座高大的风电塔。西边距离太行山脉很近,站在风电场院内屋顶上可以一览无余。已是白露时节,太阳的威力虽然持续降低,可劳动时的汗水输出始终没有减少。风的威力加剧,几乎没有不刮风的日子,伴随着呼呼的风声,风电塔风叶旋转发出的轰鸣声终日不绝。每当走过监控室和综合楼间的草地时,青的褐的蚂蚱依然在风中欢快地蹦跶。李宁无意间抓住一只肥大的青蚂蚱,体形如同王者,如果被鸡群见到不知该欢喜成啥样?李宁和工人戏耍赏玩蚂蚱好久,拍照留念后又将它放归草地。劳动的间隙,有时抬头可见风电塔上空盘旋的鹞鹰,还可听见光伏阵下养殖的白鹅此起彼伏地叫声。目光所及的山川原野,可以毫无距离的交流,循着延伸的太行山让思绪走向远方。此时,我还是应该感谢生活的慷慨,感谢自然的宽厚,于忙碌繁杂中带给人的总有惊喜,虽然生存的微茫让内心时常笼罩黑暗,可总会留下许多光的缝隙。
   大家整日爬上爬下,把屋顶光伏板安装完成,准备转移到地面施工电缆并网时,天气陡变,傍晚时台风贝碧嘉挟裹着浓云暴雨铺天盖地袭来。我们慌张地回到宜沟镇住处,刚刚换洗完成准备出去吃饭,刘工打电话过来说监控室楼顶的光伏板被强台风刮移位了,赶快过去抢险。我们立马开车赶到现场,夜色里昏暗的灯光下,只见监控室屋顶的光伏板连带支架已被台风吹到女儿墙边,有几个水泥基墩顶在女儿墙上,弯曲的支架上光伏板已经变形散开,地上有三块脱落损坏的光伏板。综合楼顶上的光伏板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刘工一边拍照一边打电话向公司领导汇报现场情况。看着现场一片狼藉,我惊讶设计的不负责任竟然会带来如严重的后果,水泥基墩加上钢管支架和光伏板的重量将近十吨,在强台风下居然不堪一击,整体向南位移接近两米。贝碧嘉如同任性的孩子,再次和我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浓稠的黑夜里,雨在风中继续凌乱地飘落,风电塔顶的红色警示灯在风叶旋转发出的轰鸣声中明灭,如同一双双惊恐而无助的眼睛。此刻,我听不见光伏阵下白鹅的叫声,那些蛰伏在草地间的蚂蚱恐怕正在瑟瑟发抖,它们的好日子可能逐渐远去。我突然想起正阳风电场里的那对喜鹊,不得不佩服它们的选择,面对一次次灾难,经过实践检验,它们早已练就抵抗一切风险的能力,筑就安稳如山的窝巢。只是不知,我该为那对喜鹊高兴还是为我们哀伤。
  
   2024.10.2日.夏庄

共 33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领略了卫辉正阳风电场以及汤阴鑫贞德风电场的景象,感受到了其中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复杂的施工状况。作者不仅仅描绘了风电场的自然风光,如玉米地、桃林、远处的太行山脉,还深入到风电场施工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像图纸设计与实际不符、甲方管理不善、材料供应不及时等。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看似宏大且充满希望的新能源项目背后,也有着诸多人为和现实的挑战。从昆虫和鸟类的活动中,我们能得到很多启示。蚂蚁在围牢中的不同表现,反映出生命个体应对困境的能力差异;喜鹊在风电场筑巢,这一违背常规却又充满智慧的选择,体现了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也引发了我们对生存策略的思考。而那些在风中努力前行的蚂蚱,不管身形多么趔趄,依然能到达目的地,这也像是一种生活的隐喻,无论面临多少困难,只要坚持就能前行。文中的台风是一个强大的破坏性元素,它对风电场的光伏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害,这也让我们意识到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我们人类的设计和应对显得有些无力。然而,我们也看到了人们在灾害面前的积极应对,如在台风贝碧嘉来袭后的抢险行动。这种应对不仅仅是对物质损失的补救,更是一种在自然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总的来说,这篇文章通过风电场这个微观世界,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既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有在自然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努力,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人类在面对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时,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态度和策略,去适应并积极地生活。感谢赐稿晓荷,力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03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02 10:41:54
  这篇文章以风电场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施工状况、生物百态以及对生活的思考。文中对风电场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从玉米地的丰收景象到风电塔的雄伟,再到台风的肆虐,每个场景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对蚂蚁、喜鹊等生物的描写充满了趣味与哲理,使文章富有深度。作者还能将施工中的困难与生活的不确定性相联系,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萧垦        2024-10-02 11:59:54
  感谢老师精彩编评,节日快乐,天天开心!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02 10:42:55
  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在描绘风电场景色的同时,揭示了背后的施工难题和生活哲理。从风的自由到生物的生存智慧,再到台风下的应对,层次分明。我们看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交织,以及在这种交织中所产生的思考。文字清新流畅,描写生动形象,将风电场这个看似单调的场景描绘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挑战的世界,让读者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又能获得对生活的新认识。
回复2 楼        文友:萧垦        2024-10-02 12:00:40
  再次感谢老师辛苦编按,问好,敬茶!
3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10-02 10:46:22
  作者通过对风的描写,巧妙地引出对施工挑战、自然生态和生活哲学的思考。文章中,风不仅是自然的力量,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喜鹊在风电塔上筑巢的细节,展现了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智慧,引发对人类适应性的深刻思考。台风来袭的描写,更是凸显了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性和人类的脆弱。整体上,文章以小见大,通过风电场的窗口,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和生活的真谛。好文,拜读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萧垦        2024-10-02 12:01:36
  非常感谢芹芹森老师评赏鼓励,祝节日快乐,生活顺遂!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0-02 13:10:41
  这篇文章展现了卫辉和汤阴风电场的景象,包括自然风光和施工困难。文中通过昆虫、鸟类活动与台风灾害,反映人与自然关系。让我们看到新能源项目背后的挑战,意识到自然力量强大,也体会人类在其中的努力和不屈精神,引人思考应对之策。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4 楼        文友:萧垦        2024-10-02 15:12:50
  谢谢小雨老师评赏鼓励,节日快乐,天天开心!
5 楼        文友:何叶        2024-10-03 20:45:47
  恭喜精品!恭喜征文获得第一精!佳作点赞!节日快乐!
何叶
回复5 楼        文友:萧垦        2024-10-04 08:22:08
  谢谢何叶老师鼓励支持,问好,敬茶。
6 楼        文友:零余者        2024-10-03 21:36:26
  恭喜老师精品!
一个九零后,拥有七,八零后的思想。
回复6 楼        文友:萧垦        2024-10-04 08:22:31
  谢谢老师鼓励支持,节日快乐。
7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4-10-06 21:47:59
  拜读老师佳作美文!欣赏老师才华!问好老师!
回复7 楼        文友:萧垦        2024-10-07 17:55:47
  谢谢老师评赏鼓励,问好,敬茶。祝天天开心!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