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晨曦】美哉!中国(散文) ——我心目中的美丽中国
山脉纵横,平原辽阔,河流滔滔,田连阡陌,千万姿态汇聚于此,这里,就是中国!
我心中的美丽中国应该是这样的: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澄江如练,大河奔涌,天朗气清,绿野无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只色彩斑斓之笔,绘就大美中国多彩华章。
一、自然风光的壮丽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时,一幅幅壮丽的自然画卷便缓缓展开。中国的自然风光,是大自然最为慷慨的馈赠,从北国的万里雪飘到南疆的四季如春,从东海之滨的波涛汹涌到西域高原的雄浑壮阔,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岁月的沧桑巨变。站在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脚下,仰望那高耸入云的巅峰,仿佛能触摸到天空的边缘,每一块岩石都诉说着地壳运动的传奇;漫步在九寨沟的五彩池边,碧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四周的青山翠林,仿佛步入了一个遗落人间的仙境;而当你站在钱塘江畔,目睹那壮观的潮水如何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地奔涌而来,你会感受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力量与韵律。不仅如此,中国的自然之美还在于它的多样性与包容性。既有桂林山水的温婉细腻,也有张家界地貌的奇特险峻;既有内蒙古草原的广袤无垠,也有西双版纳雨林的生机勃勃。这些自然景观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之上,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生态版图。在这里,每一种生物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栖息之地,每一种自然现象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共同编织出一幅生生不息、和谐共融的自然交响曲。
二、历史文化的深厚
一个拥有超过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长河,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从甲骨文的神秘起源,到四大发明的智慧光芒;从长城的蜿蜒起伏,见证历史的风雨沧桑,到故宫的金碧辉煌,彰显皇家气派与工匠精神;每一砖一瓦,每一墨一笔,都是时间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走进西安的古城门,仿佛穿越回唐朝盛世,那繁花似锦的市井生活、开放包容的国际胸襟,至今仍让人心驰神往;驻足苏州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水池巧妙布局,一步一景,无不透露出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极致追求和哲学思考;而在敦煌莫高窟前,那些精美的壁画和雕塑,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见证,讲述着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与融合的故事。中国的历史文化不仅体现在物质遗产上,更在于那些无形的精神财富。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自然哲学、佛家的慈悲为怀,这些思想体系如同三条河流,交汇融合,形成了中华文化独特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它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使得中华民族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坚韧不拔,在和平时期又能温文尔雅,展现出一种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文化特质。
三、科技进步的显著
进入21世纪,中国以其令世界瞩目的科技进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面貌。从“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的落成,让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眼睛更加明亮;到“嫦娥”探月工程的成功,实现了古人“上九天揽月”的梦想;再到“北斗”导航系统的全球组网,为中国乃至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服务,每一项成就都是中国科技实力的象征。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中国科学家同样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家居、远程医疗……这些曾经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如今正逐步变为现实,极大地提高了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度。科技创新不仅推动了产业升级,也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比如利用大数据优化城市交通管理,减少拥堵和污染;通过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助力环境保护。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确保科技成果能够惠及广大民众,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比如,通过“互联网+教育”,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帮助农产品打开销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这种科技向善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在快速发展中不忘初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
四、人民生活的幸福
幸福,是每个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在中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幸福感不断增强。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内陆,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完善,还是公共服务的提升,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发展带来的红利。在城市,高楼林立之间,公园绿地星罗棋布,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地铁、公交网络密织成网,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智慧医疗、在线教育等新兴服务的普及,让生活更加便捷高效。而在农村,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业现代化、农村环境美化、农民素质提升同步推进,乡村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成为了许多人心中向往的田园牧歌。此外,中国政府还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教育公平、加强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努力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社区养老、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健身等项目的推广,更是让幸福触手可及,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五、生态环境的和谐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从北方的京津冀协同治理大气污染,到南方的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系统治理的新阶段。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湿地恢复……这些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契机,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不仅保护了珍贵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自然遗产。同时,推广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行垃圾分类等举措,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履行环保责任,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承诺并提前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展现了大国担当。通过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各国分享生态保护经验,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六、社会治理的创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中国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力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智慧城市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让城市运行更加智能高效。网格化管理则将社会治理精细化到每一个社区、每一个网格,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温度和精度。
六、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在世界舞台上,中国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展现其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合作共赢;从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承诺,到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提供援助和支持,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中国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焕发新生机,孔子学院在海外落地生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三体》等文学作品赢得国际读者的喜爱;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这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美丽中国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壮丽、历史文化的深厚、科技进步的显著、人民生活的幸福、生态环境的和谐、社会治理的创新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表达。在这条光辉灿烂的道路上,中国正以稳健的步伐向前迈进,书写着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