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云林画秀风骨峻(散文) ——秋日访倪云林祠
秋日的早晨,我居住的无锡城东亭镇,沐浴在柔和的阳光中。天空湛蓝,云朵如棉絮般飘浮。镇中的树木已染上秋意,银杏金黄,枫叶火红。街道上,行人悠然漫步,享受着秋日的宁静。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让人心情舒畅。这里,有一个长大厦村,在元末的历史风云中,曾诞生过一位超凡脱俗的高士、才情四溢的大画家——倪云林。如今,东亭镇上已难觅倪云林故居的踪影,仿佛岁月的大手悄然抹去了那些曾经的绚丽,只留下一抹淡淡的怅惘,如丝如缕地在时光中飘荡。
而在京杭大运河畔的惠山古镇绣璋街上,却静静矗立着一座倪高士祠。祠堂面阔五间,坐北朝南,祠宇三进,面对锡山。那是康熙三十年,倪云林的裔孙倪凤来等奉檄而建。在这桂子飘香、金菊初绽的美好时节,我与一行人怀着满心的崇敬与期待,缓缓步入古镇。我们仿佛是一群穿越时光的旅人,去追寻那位元代著名画家的传奇足迹,向他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踏入古镇,那古老的石板路、斑驳的墙壁,仿佛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我在心中默默勾勒着倪云林曾经生活的画面,想象着他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足迹,那该是怎样的一种诗意与洒脱。走进倪高士祠,古朴的建筑散发着庄重的气息,瞬间让我的心沉静下来,如同投入了一湾宁静的湖水。
倪云林,生于1301年。名瓒,字云镇,号云林,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无锡梅里祗陀村人。他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小沐浴在文化的氛围中,家中的大量藏书,如同知识的宝库,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
站在倪云林的画作前,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的构图采用平远两段式作法,近景往往是平坡、小丘,上有树木数株或茅舍、茅亭;远景山峦起伏;中景一片空白,代表浩渺湖水。这看似简单的画面,却蓄蕴着深邃意境,充溢着山色湖光。那平坡上的几株树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宁静;茅舍、茅亭,则像是隐者的居所,散发着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息。山峦起伏的远景,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仿佛连接着天地之间的神秘力量。而那中景的空白,如同心灵的留白,让人在欣赏画作之时,能够感受到一种空灵之美。
倪云林对自己要求极严,在书的海洋中畅游,汲取着先人的智慧。他特别喜爱祖先收藏的历代名人字画,那些笔墨之间流淌的神韵,仿佛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呼唤。他如痴如醉地学习临摹,终日不懈,对我国国画的传统技法领悟极深。为了追求艺术的真谛,他按照古人“师法自然”的要求,经常外出写生。无论是春日的繁花似锦,还是夏日的绿树成荫;无论是秋日的金黄稻田,还是冬日的银装素裹,他都用心去感受,用画笔去记录。
在他步入而立之年时,画艺已臻成熟,自成一格。倪云林的绘画风格,与他的个人情感紧密相连。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元朝末年的社会黑暗,政治腐败,让他对现实充满了失望和无奈。他的画中,那平坡、小丘和树木,象征着他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他渴望找到一个宁静的角落,远离尘世的纷扰。茅舍、茅亭则是他心中的理想居所,代表着他对淡泊名利、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远景的山峦起伏,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波澜壮阔。他对这个世界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山峦的起伏就像是他内心的情感波动,有对人生的感慨,有对命运的思索。而中景的空白,则是他内心的一种寄托。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他无法找到真正的安宁和满足,于是他在画中留下了这片空白,让人们在欣赏画作时,能够自己去填补这份空虚,去寻找内心的宁静。
倪云林的画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他的一生,孤独地行走在艺术的道路上,不为权贵折腰,不随波逐流。他的孤独,是一种高尚的孤独,是对世俗的一种反抗。他用画笔表达着自己的孤独,那平坡上的几株树木,仿佛是他孤独的身影,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守望。茅舍、茅亭则是他孤独的心灵港湾,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他独自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他的画中还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太湖的水、无锡的山、江南的田园风光,都成为了他笔下的素材,被他赋予了生命和灵魂。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在他的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美,这种美来自于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倪云林的画,不仅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他的画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的心间,让我感受到了那份难得的宁静与淡泊。我想,他的画之所以能打动人心,不仅仅是因为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更是因为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他用画笔描绘出了自己内心的世界,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倪云林的一生,并非只有艺术的追求。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的心中还燃烧着强烈的民族情感。元朝末年,惠宗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荒淫无道,在大都的皇宫中开挖了一个庞大的“洋碧池”,并在池上架起三座装饰华丽的浮桥,还建造了高耸云天的“飞楼”。为了附庸风雅,他派了许多钦差,拿着专用的龙笺,到各地去找知名的文人墨客,索取诗文和字画,准备布置和收藏在他的“飞楼”之中。
无锡倪云林当时已是名播神州的画家,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为四大画家。来江南的钦差自然首先来找他们。这位钦差到无锡时,早就知道倪云林是从不给人作画的,尤其是对于达官贵人,求画的一概拒绝。于是,钦差抱着一副礼贤下士的态度,来到倪云林的门上,拿出元惠宗的龙笺,讲述洋碧池旁的飞楼是多么的宏伟,收藏到这座飞楼中的字画如何的身价百倍,并能永垂后世。可倪云林再三推托,说他现在的身体不好,不能作画,待他身体好了,再行考虑。那个钦差本想板起面孔,用抗旨的罪名来逼他。可又知道这个可杀不可辱的画家脾气。只得约他在身体允许时作画送到官衙再专程送京。
倪云林不肯为元朝皇帝作画,不仅仅是因为他不为权贵和富人作画的高洁品性,更因为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感。从他凭吊岳飞墓写的一首《岳王墓》诗中,我们就可以感触得到:
“奸任忠诛转缪悠,鄂王功业浩难收。
出师未久班师急,奸相翻为敌国谋。
废垒河山犹带愤,悲风兰蕙总晾愁。
异代行人一洒泪,荒坟落日重回秋。”
在这首诗中,倪云林表达了对岳飞的敬仰和对奸臣的愤慨。他看到了岳飞的忠诚和功绩,也看到了元朝末年的腐败和无道。他用诗歌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也表达了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他对元朝末年的民族压迫加剧、苛政愈来愈猛的情况也深感愤怒和不满。在一首《素衣诗》中,他进行了揭露和控诉:“载伤迫隘,中心怔营。彼苛者虎,胡恤尔氓。视氓如豕从,宁辟犬之后……”他看到了百姓的苦难,看到了元朝统治者的残暴。他不能为这样残暴无道的皇帝作画,他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民族的热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于是倪云林乘坐一叶扁舟,避入太湖深处。
倪云林尽管遁迹于太湖之中,但还是躲不过权贵们的毒手。有次他的小船在太湖行驶时,遇到了一艘官船。官船上乘坐的是投降后被元朝封为平江王的起义军首领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他正在船中与一班歌伎们寻欢作乐。突然,船舱飘进来一股奇异的幽香,他问随从香从何来,随从说是从船旁驶过的一只小船上散发出来的。他的一位师爷还补充说,无锡倪云林在吟诗作画时,总要焚这种香,莫不是倪云林就在那只船上。张士信一听,马上吩咐船夫掉过船头追赶,赶上后派人上船一看,果然是倪云林。他立即让人将倪云林拖过船来,恶狠狠地说:“上次我派人用重金向你求画,你居然不赏我的脸面。如今落到我的手中,看我怎样来收拾你?”说着令爪牙将倪云林拖翻在船头,用棍棒一顿毒打。倪云林被打得遍体鳞伤,才被甩进小船。小船的船夫一面给他洗伤口,一面问:“先生被打成这样,怎么熬得住不喊一声痛?”倪云林回答说,“要是在这种人面前喊痛,岂不是失去了我的人格!”
倪云林是个有风骨的高士。他高洁、孤傲,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宁可遭受毒打,也不愿失去自己的人格。他的民族情感,如同燃烧的火焰,照亮了他的人生道路。他用自己的画笔和诗歌,表达了对民族的热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倪云林不仅在绘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那不屈的民族气节更是令人钦佩。在元朝末年那个动荡的时代,面对荒淫无道的皇帝和权贵的逼迫,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权贵折腰,不为名利所动。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民族气节,什么是高尚的人格。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
倪云林的精神追求更是让我深感钦敬。他一生追求淡泊名利、自由自在的生活,远离尘世的纷扰,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他的茅舍、茅亭,仿佛是他心中的世外桃源,承载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更是让人动容。他终日不懈地学习临摹,外出写生,不断探索和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他的精神追求,不仅仅是对艺术的热爱,更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
太湖之畔,倪云林的故事如同湖水的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他的画,他的诗,他的民族情感和个性特征,都成为了江南文化的一部分,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无锡的美景,与倪云林的美画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那太湖的波光、山峦的起伏、田园的风光,都仿佛在诉说着倪云林的故事。他的画,如同江南的烟雨,朦胧而美丽;他的诗,如同太湖的波涛,激昂而深沉。
在古镇中漫步,我的思绪依然沉浸在倪云林的世界里。他的画,他的诗,他的民族气节,他的精神追求,都让我深受启发。我想,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也应该像倪云林一样,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梦想,不随波逐流,不被世俗所左右。
我们应该在喧嚣中寻找宁静,在浮躁中寻找淡泊,用自己的行动去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岁月的长河中,倪云林的传奇将永远流传下去。他的画,将继续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他的诗,将继续激励着后人;他的民族情感和个性特征,将继续成为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
而我,也将带着对他的崇敬和感悟,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