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扬州赋(散文)
曩昔,吾游扬州,时维春花烂漫,遂作《青砖布瓦扬州城》以志之。今重游,虽非阳春三月,然秋景亦美不胜收。今之扬州,号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可谓更上层楼矣。
扬州,古称广陵,亦名江都、维扬。其地广袤,纵横六千六百余里;其民殷繁,世居者四百万有余。城以文昌阁为中心,四方延展,虽敦实而不显高耸。导游曰:“扬州属今,属未来,更属古。”
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于此,历史与现代交融,新风润古城,古韵立潮头。扬州之人,善守祖宗之绿水青山,以青砖黛瓦,诠释历久弥新。
文昌阁,古扬州府学之遗构,尊师重学之象征,承先启后之标志。或曰文汇阁,或曰魁星楼,争辩无伤大雅。扬州之人,寓古于今,系情于心,自信厚重,继往开来。
登斯楼,四街八景尽收眼底。四望亭,建于南宋,与文昌阁遥相呼应,地位显赫。“四望亭,三层阁,让在亭上探马脚,马脚到,吹角号,打得清军往回跑。扬州城有红头军,吓得清兵不敢到。”导游小郑,声情并茂,以民谣串联千年。
瘦西湖,个园,东关古街,亭亭阁阁,引人入胜。个园,面积约三十亩,结构精巧,曲径通幽,叠石为胜。园主爱竹,遍植园内,竹叶形似“个”字,故名“个园”。
扬州与苏州相比,苏州之繁荣,或以舍弃厚重历史为代价。而扬州,二十四桥依旧,早水晚皮,依旧徜徉于田阡陌,心海洋。
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绿水青山,定是金山银山。走向未来,当知何去何从,有责有义,将青砖布瓦绵延万代千秋。
今人又辞黄鹤楼,秋高气爽到扬州。孤帆远影,江水滔滔。扬州人最有资格告慰诗仙太白。何园、个园、文峰塔、瘦西湖、鉴真、朱自清,皆存。
“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瘦西湖与扬州城,婷婷玉立,美若天仙,绝世而独。传承与发展,非宿敌也。放下忙活,闲日懒散,心穿越时空,待明月升起,邻家孩童嬉戏。
旧有扬州八怪,今朝古韵依扬。余无理由,无借口,不潜游汶河,不沉醉青砖布瓦。时间虽短,历史悠长,走过路过,未看够。扬州吊胃口,期待再来,留待来日方长。余虽学无竟,敢说古论今,真乃恬不知耻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