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比干庙(散文)

精品 【晓荷·奖】比干庙(散文)


作者:萧垦 举人,3898.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0发表时间:2024-10-05 17:20:58

早上去风电场干活不到一个小时,天下起大雨,我们只好从工地下班返回后河镇住处。难得有此闲暇,我和李宁决定去离此不远的比干庙赏玩。
   随导航指引,开车不到半小时,经过比干大道,穿过高大的蓝色琉璃瓦建筑的石牌坊,就看见比干庙高大的仿古单檐大门,烫金的斗拱间一个阔大的金色牌匾,楷书“比干庙”三个金色大字。此时雨却停了,好像专门为我们留下游玩的空间。买票从偏门进入,眼前出现一个宽大的圆形广场,近处有一颗金光闪闪的发财树,远处高台上耸立着比干石雕塑像。比干,本名子干,商朝沫邑(今卫辉市北)人,封于比邑(今汾阳市),故称比干,为商王宗室。比干忠君爱民,敢于直言劝谏,适逢商纣王无道,淫乱国家,比干力荐,被剖心而亡,成为千古谏忠第一臣。在小说《封神演义》中,比干被封为文曲星,后来在民间比干也被奉为文财神。
   天地间有阴阳黑白之分,人间自古就有忠奸好坏之辩。比干身处的时代,恰逢殷商气数将尽,作为王朝的宗室重臣,比干没有选择苟活,而是心系家国,做出凛然义举,最后虽然不能挽救危亡,其行为却振烁千古,得到历史的肯定和人民的铭记。
   高大的石雕塑像静然穆立,托付着比干不灭的英灵仿佛悲怆地诉说着久远的故事。万事万物都逃不掉从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商王朝同样最终面临覆亡之灾。箕子过殷墟时作“麦秀”之歌,发出山河破离、宗庙倾覆的悲音。只可惜他的哀叹和比干的忠烈之举一样,挽救不了王朝的命运,也改变不了历史走向。望着高大的比干雕像,我慨叹时间的无情,周围高大的树木披着寂静的绿色,好像和天地一起在沉思。
   绕过比干雕像,迎面下台阶是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后面是神道,分列着石人石兽,两边外侧是青碧的柏林。神道过去,又是一座比干石雕塑像,衣着朝服,手执佩剑,形象相较前面的雕像显得更加朴素。在比干雕像的东西两面不远处,分别立着林则徐和妈祖的石雕塑像。比干作为林氏先祖,林则徐和妈祖林默作为林氏中的杰出人物代表,自然当之无愧的位列其中。经过这个比干雕像广场,前面长长的一堵红墙中间,高台上一座单层绿色琉璃瓦飞檐的古建,拱形庙门之上楷书“比干庙”三个镀金大字,才真正到了比干庙的核心所在。
   身旁不时有游人往来。李宁说,你看前来比干庙朝拜的人应该多为求财,还有就是考学时前来求取金榜题名的居多,像我们这样纯粹赏玩的人似乎很少。
   我回应道,功名利禄几乎是人人所追求,无可厚非。比干作为神的存在,恰好满足世间众生的需求,算是英名世俗化,至于他的谏诤正气,好像不是寻常人的追求。
   说话间我俩就进进入院内,一行行不是很高的柏树密实地掩笼着院子,左边有一块无心菜,还有两块七窍玲珑心般的太湖石分立中间过道左右。关于七窍玲珑心和无心之间的故事其实更多的是悲伤,比干纵有经天纬地之才,面对行将暮落的趋势也是回天无力。院子东侧是财神庙,庙前的香炉里香烟缭绕,不时有人在香炉边的金蟾石雕旁拍照留念,似乎不愿放过任何和财气有关的相遇。院子西侧室内,售卖各种纪念品,还有些和比干相关联的书画作品。我大致浏览了一下,并未看到专门争对比干研究的著述。
   穿过比干庙前殿,沿台阶走过悬挂“谏臣极则”匾额的门楼,来到中院。院子里的柏树比起前院的高大许多,看上去有了年月。有些柏树已经倾斜,用钢管支撑加固,像上了年纪的老人,流露出对于时光的无奈。院子通往两旁的走廊连着东西走廊墙壁间镶嵌着碑刻。这些碑刻和比干一样,是我最关注的存在。我在走廊间慢慢走过,仔细看着碑刻上面大小不一形体各异的字体。雄浑俊秀,灵动飘逸的题诗,是历朝历代的名人对比干的凭吊祭拜,是具象的历史,可以清晰地听见他们说话地声音。有些碑刻由于年代太过久远,或许是遭受到各种劫难字迹变得模糊,好像说话的声音也变得苍老凝重。相对保留清楚的是明清两代碑刻,我摘录出比较喜欢的两首。
   六七贤君政不修,美人歌舞醉琼楼;伤心抱器存殷祀,浪迹佯狂作楚囚;犹幸阳明或一悟,岂图臣直表千秋。(乾隆庚子十月.襄平卢崧)
   茫茫千古鬰忠魂,逆耳批鳞第一人;危殿凌风喧桧柏,荒丘落日莽荆榛;江山寂寞无殷社,宇宙馨香有谏臣;家亦椎心伤国事,天涯痛苦与谁论。(光绪二十五年.大梁王廉)
   时光虽然一直快速前行,透过这些文字,仿佛依然可以听见那些一直没有消逝的心声,这就是历史的魅力,也是比干可以一直活着的原因。
   关于殷商王朝,实在太过久远,带给世人的有太多的神秘,让人无法看清它真实的面目。关于比干,历史留下的记载也很简短,通过这些碑刻上的文字,似乎能够更好的感受到他曾经的气息。我不太关心比干是不是文财神或者文曲星,我更喜欢的是他在家国危难时表现的忠贞气节。一个家族的兴旺是因为有勇于担当的人存在,一个国家的兴盛更是因为有无数仁人志士的担当奉献。比干是王朝倾倒时悲剧的代表,他做出的努力却是家国危亡时最顽强不屈的抗争。向秀在《思旧赋》中道: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历史在轮回中循环往复,总有人发出相似地叹息声。也许,比干在选择时已经知道结局,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做出了决定。死是生命的必然,选择如何死却是许多人无法达到的高度。我愿意在这些碑刻文字间停留,尽可把有限的时间和历史长河进行交融,然后带着无尽的回味和浸润迎接接缓慢前行的岁月。
   我浏览完长长的碑林,经过“殷太师庙”门楼,眼前的院子开阔许多,依然是高大丰茂的柏树世界,给人寂然肃穆的感觉。前方正对的是供奉比干的正殿,门楣正中上书“丹心千古”四字,左首是三公殿,右首是妈祖殿。没有过多停留,我从正殿左侧转过,道路旁是精致的钟亭,背后有茂密的竹林作为屏障。钟亭的后面就是比干墓,墓前正中的龛阁里用玻璃罩着一块墓碑,隶书四字“殷比干墓”。四字皆有缺失,唯有“墓”字缺损最多。旁边石刻上简介说此碑为孔子剑刻,是其留存世间的惟一真迹,鉴定者为乾隆皇帝。比干墓碑刻是不是孔子手刻真迹令人存疑。比干庙屡有损毁,历史上最后一次重修是明朝弘治时期,碑林中唐宋以前的碑刻尚且不能有效保存,更加久远的孔子碑刻又如何能够独存?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春秋时期尚未形成隶书字体写法。有些事情经不起推敲,人们更愿意相信威权者建立起的华丽包装,之于比干和他所处的生息之地俨然不是坏事。当然,作为忠正诚直的比干,地下有知,或许并不乐意这种毫无根据的附会。
   绕着巨大的比干墓冢慢走一圈,凸凹的石块让我行走的脚步并不平稳。周围的柏树林里,鸟雀不停地飞舞鸣叫,显得墓园更加幽谧。殷商时代,称为“三仁”的微子、箕子、比干,独有比干的盛名广为流传,在历史的天空波谲云诡的变幻中,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比干为江山社稷留下的浩然正气使然吧。
   从比干墓转回比干正殿前,有些游人正在上香。其中一人手拿点燃的香柱,趿拉着拖鞋,穿着很是随意,行为中连起码的敬意都没有,不知所求为何。李宁说,财神庙里比干神像旁的一副对联写得真好:无私心身公正尽掌天下财富;有德品心虔诚赢得世间清风。
   听着李宁说话,我品味着这副对联,觉得的确有境界。比干庙作为众生的心目所在,来来往往所求不一,看到的和感受的自然也不会一样,知者可以共语,不知者也不必强求。
   行到最前方比干塑像广场西侧的树林间,道路旁有许多林氏名人简介,还有官员廉洁教育的宣传标识。一棵茂盛的国槐树下,立着一座长长的画卷册页式的石刻,上面用工整的楷书镌刻着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庙里游人往来不断,香烟缭绕,这里却静悄悄的。
   王安石《金陵怀古四首》其一中有云: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他的抒怀或许也曾是比干地叹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却常常有惊人的相似。“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所幸,比干之后的华夏,有屈原、岳飞、辛弃疾之类的英雄人物不断涌现,也有如比干庙碑林中无数仁人志士的心曲,才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土壤越来越深厚广博,民族的脊梁也越来越坚硬挺拔。

共 32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关于比干庙游览的文章,不仅是一次游览的记录,更是一次对历史、文化与人性的深度探寻。比干庙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见证了比干这位千古人物的传奇一生。比干身处殷商末年,那是一个王朝走向衰败的时代。他忠君爱民,直言劝谏,最终被剖心而亡。这一事件不仅是殷商历史的一个重要片段,更是中国传统忠义文化的典型体现。从文章中我们看到作者对比干事迹的详细描述,这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遥远的殷商时代。比干庙中的各种建筑、雕塑、碑刻等,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像那神道两侧的石人石兽,还有众多朝代名人留下的碑刻,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这些碑刻上的文字,无论是乾隆时期的题诗,还是光绪年间的感慨,都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对比干的敬重与缅怀,它们串联起了历史的长河,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比干的精神在岁月中的传承。比干在历史上具有多重身份,在小说《封神演义》中被封为文曲星,在民间又被奉为文财神。然而,作者更关注的是比干在家国危难时展现出的忠贞气节。比干作为殷商的宗室重臣,他本可以选择苟活,但他心系家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精神是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在历史的长河中,家族和国家的兴衰交替是必然的过程,殷商王朝最终覆亡,但比干的浩然正气却永远留存。他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的历史天空中闪耀着光芒,激励着后世之人。无论是后来的屈原、岳飞还是辛弃疾,他们身上都有着比干般的担当和忠诚。这种精神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精神土壤不断深厚的重要原因。文章也展现了比干庙的现状。如今,比干庙成为众多人朝拜祈福的地方,有人求财,有人求金榜题名。这种现象反映出比干庙在现代社会中的世俗化倾向。财神庙前香炉里缭绕的香烟,人们在金蟾石雕旁拍照留念,都体现出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然而,作者也发现比干庙中在文化研究方面的不足,如没有看到专门针对比干研究的著述。此外,对于比干墓碑是否为孔子剑刻真迹的疑问,也反映出在历史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人们容易相信权威者的论断,而缺乏深入的考证。但同时,比干庙中对林氏名人的展示以及官员廉洁教育宣传标识的设置,也表明比干庙在现代社会中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意义。文中提到的一些游客行为也值得深思。比如,有些游客在上香时穿着随意,缺乏起码的敬意。这反映出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很多人来到历史文化圣地,但他们对这些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理解程度参差不齐。比干庙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人们的行为也反映出他们内心的价值观。但正如文章中所说,知者可以共语,不知者也不必强求,这也体现出一种包容的态度。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0010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05 17:22:34
  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游记。作者在游览比干庙的过程中,将比干的历史故事、比干庙的建筑风貌以及自己的思考感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比干形象的解读深入而独特,不仅仅停留在大众所熟知的财神或文曲星的层面,更强调了比干的忠贞气节。文章还通过对比干庙现状的描述,引发了对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思考,富有深度。
回复1 楼        文友:萧垦        2024-10-05 18:26:44
  非常感谢老师精彩编评,问好,敬茶。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05 17:23:39
  这篇文章写得相当出色。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比干庙中的建筑、碑刻等景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文章穿插对比干历史事迹的叙述和对其精神意义的探讨,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在描写游览过程中,还不忘对现代游客行为和比干庙现状进行观察与思考,展现出作者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关注,是一篇值得一读的佳作。
回复2 楼        文友:萧垦        2024-10-05 18:27:37
  再次感谢老师辛苦编评,祝生活愉快,天天开心!
3 楼        文友:上卿张娟        2024-10-05 17:26:05
  在这篇作品中,萧老师能将一篇游记和自身在观光中的感受写的淋漓尽致。历史文化奠基了社会及现代文明的发展,但萧老师却把他写的作品让读者很轻松易懂的读完了,这很了不起。
张娟
回复3 楼        文友:萧垦        2024-10-05 18:28:56
  感谢张娟老师评赏鼓励,问好,敬茶!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0-06 11:26:35
  此篇文章以比干庙游览为切入点,深度探讨比干的传奇一生及其精神传承。既展现了比干庙的历史文化价值,又揭示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世俗化倾向与存在的问题,还反映出游客对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4 楼        文友:萧垦        2024-10-06 17:26:59
  谢谢小雨老师评赏鼓励,问好,敬茶!
5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10-06 15:07:19
  虽然没游览过比干庙,但老师此篇比干游记,写得细腻而丰润,且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欣赏学习了。
回复5 楼        文友:萧垦        2024-10-06 17:27:45
  非常感谢老师评赏鼓励,问好,敬茶,祝假期快乐!
6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0-06 15:19:06
  “自古忠将难善终,唯有小人长戚戚”,但历史上依旧有诸多忠臣,为国泰民安,冒死进谏,彰显我中华儿女的民族大义。看着萧老师这篇偶然的游记,《封神榜》比干被挖心这一集剧情历历在目,通过笔者事无巨细地描写,从而对这位忠臣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好文点赞,拜读学习。
回复6 楼        文友:萧垦        2024-10-06 17:28:26
  非常感谢冬阳老师评赏鼓励,问好,敬茶,祝假期快乐!
7 楼        文友:何叶        2024-10-13 00:24:18
  恭喜精品,晓荷有你更精彩!
何叶
回复7 楼        文友:萧垦        2024-10-16 07:16:24
  谢谢何叶老师鼓励支持,问好,敬茶。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