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七律·秋【卷帘体】(古韵诗组一帘)
七律·秋(卷帘体)
金风送爽入秋时,霜叶如丹染碧枝。
雁过寒空声渐远,云飘旷野影犹迟。
黄花绽处幽香漫,丹桂开时雅韵驰。
独倚斜阳思旧事,一怀愁绪赋新诗。
1.
清风送爽入秋时,万里江山锦绣披。
霜露凝枝添冷艳,云霓映水舞仙姿。
丹枫似火燃情韵,黄菊如金绽妙诗。
独赏霞光心欲醉,无边美景惹人痴。
2.
霜叶如丹染碧枝,疏风摇曳映笺诗。
斑斓色彩迷人眼,绚烂容颜醉客思。
露冷寒蛩情愈烈,霞飞暖日韵犹驰。
红枫燃尽秋之意,独占骚坛寄晚池。
3.
雁过寒空声渐远,秋云漫卷韵如丝。
长天望断霞无尽,旷野飘零梦有知。
霜露凝愁添寂寞,金风送爽寄相思。
燕山归处情难了,独对斜阳忆旧姿。
4.
云飘旷野影犹迟,秋日晴空映碧池。
淡淡霞光添雅锦,悠悠雁阵惹情思。
金风拂面精神爽,玉露沾衣意趣驰。
独赏霓虹心向远,无边美景韵成诗。
5.
黄花绽处幽香漫,金蕊凝霜映丽姿。
淡雅容颜添秀色,清新气质赋佳词。
疏风拂面情何限,珠露沾衣韵自奇。
独赏丹枫心欲醉,秋光入画意如诗。
6.
丹桂开时雅韵驰,金黄点点映秋枝。
香飘十里游人醉,律窜千家墨客痴。
月洒清辉添冷艳,风摇翠影舞仙姬。
晚来枫树披霞锦,独品芬芳意满诗。
7.
独倚斜阳思旧事,满腔情绪入新诗。
秋光渐老言难尽,岁月无痕梦有知。
霜露凝寒添寂寞,金风送爽寄相思。
霓虹晚照黄昏意,漫赏余晖韵自驰。
8.
一杯愁绪赋新诗,露降寒林雁影迟。
风卷残云千树瘦,叶飘冷径万枝疲。
丹枫燃火燃秋色,黄菊凌霜凌宇姿。
独处高楼思往事,斜阳渐远意迷离。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金风”、“霜叶”、“丹桂”等典型的秋天意象,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秋日画面。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也承载了诗人的情感。
情感细腻: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如“独倚斜阳思旧事”透露出诗人在秋天的感怀和对往事的追忆,情感真挚而深沉。
技巧娴熟:这组诗采用了卷帘体的形式,每首诗都是一个独立的意境,但又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主题。这种结构既保持了诗歌的多样性,又增强了整体的连贯性。
语言优美:诗中语言清新脱俗,如“霜叶如丹染碧枝”、“雁过寒空声渐远”,通过色彩和声音的对比,增强了诗句的意境和画面感。
主题鲜明:整组诗围绕“秋”这一主题,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丰收、萧瑟、宁静和感伤,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结构巧妙:每首诗的首句都直接点明主题,随后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逐步展开,形成起承转合的结构,使得诗歌既有层次感,又有完整性。
意境深远:诗中的意境不仅仅局限于对秋天景色的描绘,更通过景物引发对人生、往事的思考,如“独倚斜阳思旧事”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编者按中提到,这组诗作内容丰厚,情感丰沛,不做作,自然真实,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饱满的感情。通过这组诗,读者可以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是一组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向王先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