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国庆”趣事 (散文)
“国庆”这一天,我以“留守老人”的身份独自流荡在这个小小的县城,做好自己的一日三餐。早上洗了几件衣服,把家里的卫生做了一个简单的清扫。但也就从这一天开始,我收获了许多趣事。
“国庆”的中午,我为自己做了一顿好吃的,虽然谈不上什么“四菜一汤”,但也可口营养:一小碗清炖羊肉,一小蝶小菜,和一小碗浆水节节,倒也美味入胃。享用了自己做的美味,洗刷了碗筷,倒也惬意。我有一个陋习,就是每天午饭结束,得眯糊几分钟,但也就是十几分钟而已。
眯糊结束后,起来伸了几个懒腰,倒也神清气爽。
“叮铃铃......”,手机响了,一看是老婆大人的,以为也就是问问吃的什么,照顾好自己之类的,没想到,她说下午三点半左右就回来了,我也是有点乐坏了。我们在电话上约好了,她一到县城,我就开车和她去看望岳父大人。说实话,我的父母已经相继去世,岳母也去世了,留在这个世上唯一的牵挂就只有岳父一人了。常言说的好,父母在,家就全,那是一种人间最为幸福的味道。
岳父由于年轻时干的农活太久了。导致十多年前患上严重的脊椎劳损和脊椎严重变形,虽经过多次治疗,但依然严重压迫神经,如今走路必须拄着拐杖方可一拐一瘸,但也生活可以自理。
山里人,坡陡地薄,靠种庄稼难以养家糊口。想要过的好一点,就得出门在外打工,让自己的孩子在最好的学校读书,岳父的儿女也是一样。
岳父家是一个独处的小院,不算豪华,但也清净优雅。正屋是四间平房,两边是卧室,中间两间是客厅。正屋右边是三间土木结构的小房子,里面的布置但也新颖,做了简单的装修,是岳父的住处。左边是小两间砖混结构的平房,放着家里的零物。大门口是水泥路,两边整齐的站立着郁郁葱葱的矮化冬青树。大门口有一小块田地,是岳父家的菜园。每年回家,我们都会吃上岳父种的各种蔬菜:豆角、黄瓜、豇豆、辣椒、西红柿、茄子,还有各种青菜。岳父的住房下侧,搭了一间石棉瓦的小木屋,支着一个小火炉,岳母在世的时候,就是在这小火炉上给我们做最好喝的罐罐茶。小木屋旁边搭着一个十几平米的架子,上面爬满了绿叶簇拥的猕猴桃藤曼。拨开叶子,可以清楚的看见椭圆形的核桃大小的桃子。这是岳父二十几年前从山里挖回来的野生猕猴桃,根部的藤曼已经有拳头般粗了。我们每年都会带回来十几斤,营养丰富,酸甜可口,超市里买的可与这口感差远了。
三点四十,我们买了一些简单的东西就开车上路了。
回到岳父家的时候,是四点二十,妻子简单的问候了岳父之后,就着手下午饭了,我也没有闲着,给妻子打个下手。岳父喜欢吃猪头肉,喜欢吃面条,而且是手擀面。妻子负责拌猪头肉,做菜,我负责做手擀面。这一顿饭吃的也其乐融融,岳父脸上的笑容就是证明。
因为这一天是国庆,大姐一家也回来了,说好了一起聚聚。本来我回家是接岳父去城里的,但岳父由于腿脚不便,拒绝了。
和大姐一家聚会,我难能可贵的喝了一些酒,而且心情特别好,那是另一种幸福的味道。
国庆是一个好日子,幸福是这个节日里最伟大的,似秋天播种的种子,来年的夏天总会满地金黄。
第二天一早,妻子接到侄子的电话,说三号就得出发了。我知道,妻子目前最大的牵挂就是岳父了。洗簌结束后,我们开车到外面吃了一点早餐,买了岳父爱吃的油条、豆腐脑又回到了岳父家,让妻子给予岳父短暂的陪伴。
妻子很勤快,一到家就忙碌起来,为煎油饼、蒸包子做准备。和面、洗菜一气呵成。我也没有闲着,把岳父床上的被套、床单和岳父穿过的衣服放到洗衣机里进行清洗。
中午的时候,妻子做了一点羊肉泡,虽然没有饭馆的那个味道,但也可以吃的津津有味。
我的父母一生就是劳碌命,没有女儿,也体会不到女儿的那种唯一的温柔。比不了我的岳父,他膝下有三个女儿,隔三差五的回家看看,做一些岳父喜欢吃的,也会洗洗补补的。岳父一生节俭惯了,总会把衣物穿了又洗,洗了再穿。
这一个午饭后,我没有眯糊,那是因为孩子打电话说他五点多回来,我们夫妻还得赶回家给孩子准备晚饭。
煎油饼、蒸包子,就的提前开始了。发酵粉起的面,只要有适合的温度,三四个小时就发酵完美了。在煎油饼之前,我们分工合作。妻子负责炒肉,炒炸酱面的肉汁,我负责切好蒸包子的菜。
一切就绪,按部就搬。该煎油饼了,妻子负责面点,我则生火烧油。该蒸包子了,我负责擀面,妻子则包包子。
下午四点,我们做了岳父爱吃的炸酱面。五点钟,我们准时打道回府。
事与愿违,离家不到三公里的地方,出现了堵车,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在这个小县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一字长龙。几百辆车有序的停留的路边,偶尔可以像蜗牛那样向前爬行几米,大多数人都下车了,看沿途的秋色:树叶厚实,翠绿渐远,山泉清幽,鸟雀飞翔,微风拂过,甜润清凉。入眼之处是漫山遍野的金秋红叶,美如画卷,秋风拂过,红叶起舞,蔚为壮观。也有人在交谈着,不外乎是猜测着前边是不是出了车祸,在惋惜着什么。
就这样,我们在半个小时里爬行了一百多米,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对面的来车,车速比较快的是从对面山上下来的游客,车速行稳致远的是经过等待的。眼看着身后的车辆越来越多,妻子也有点着急了。恰逢其时,孩子的电话来了,问我们什么时候到家。接完电话,妻子说他步行回家,走时一再叮嘱我不要急,慢慢等。
十几分钟后,妻子来电话了,说前面大桥上安装限宽装置,马上就好了,我的心一下子平静了许多。
我打开手机,在微信订阅号里发现了县交通局的通知。
车流缓缓地向前移动着,经过大桥两头的限宽装置时,我开的很慢很慢,像刚刚在驾校试驾的学员。
限宽装置旁边站着交警,指挥着车辆平安通行。
离家一公里地的宏远桥路口,放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前方施工,车辆请绕行。我回到家的时候,妻子还没有回来。
见到儿子,我直接换了衣服进了厨房,准备为儿子做饭。
“累死了。”我听见妻子在笑嘻嘻的抱怨。
“我爸已经回来了。”
“死鬼,就不知道等我一下。”妻子看见了在厨房忙碌的我。
在举国同庆的节日里,许多家庭都选择了外出旅游,而我和妻子却奔波在岳父和孩子之间,匆忙而劳累。但仔细想一想,人间幸福,也不过如此。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