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岁月】南方,北方(散文)

精品 【金文·岁月】南方,北方(散文)


作者:笑君 举人,490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6发表时间:2024-10-07 21:36:18
摘要:合肥,位于华东内陆,长江北岸,巢湖之滨,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

合肥,位于华东内陆,长江北岸,巢湖之滨,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
   经常在大江南北穿梭,听说我是合肥人,就有人叫道:“合肥呀,南方嘛!”也有人说:“啊,合肥,北方哟!”
   听在耳朵里,也就记在心中了。我时常想,在祖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沧桑热土上,合肥算南方,还是算北方?
   合肥,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处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之间。非要认定是南方,还是北方,应该说是不科学的。站在淮河以北看,毫无疑问,合肥就是南方。若站在长江以南呢?合肥自然就是北方了,一点点偏差都不会有。
   合肥人,无论站在合肥的哪个点上,向北遥望,就是在承接着北方的风韵。向南看去,不就是下江南最好的路径吗!
   一座城市,自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方向,合肥自然也不例外。
   巍巍大别山,绵延数百里,其东向的余脉,与合肥相递接。合肥是座无山的城市,却有山的韵律与气息。大别山给合肥输送了好几条河流,比如:东淝河、南淝河、派河等。这三条河流,都发源于肥西县西北部的江淮分水岒地区。东淝河、南淝河又在合肥市区的北部合二为一。故,合肥就是源于东南两淝河的汇合而得名。汇合后的淝河,穿合肥而过,又蜿蜒地下巢湖了。派河自西向东,在合肥市区的南侧,一路欢歌,一路跌宕,也去了巢湖。淝河、派河,都在巢湖稍作停留,归入长江,直奔东海而去。
   合肥,一座古城,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改淮南国为九江郡,辖合肥县,合肥之名烙在典籍上了。三国时,合肥县属魏国淮南郡,为扬州治。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汝阴县为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合肥属庐州,始为州治。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将合肥县改属中书省直隶庐州府,是为府治。庐州府的驻地设于合肥,庐州也成为合肥的又一个名称。同时,合肥也被称之为庐阳、淝上等。
   据说,随朝时便开始营建合肥城。到明朝中叶,合肥城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了,便以“三国战城,包公故里”“江南唇齿,淮右襟喉”闻名于世。古城的核心区,就是今天的一环路以内,一环路便是当年城墙的地基。城墙高10米,城基宽4.5米,内外用古砖砌成,中间夯土,墙头宽1米有余,绕城一周约7华里。全城开有威武、时雍、南薰、德胜、西平、水西、拱辰等7座城门。城墙四周,有护城河围护,成为古城天然的屏障。
   合肥距离淮河、长江都不是太远,南北都有马路与水路交通基础。合肥到长江更近,不足100公里,马路有多条直达,水路经巢湖可通江达海,战略地位非常明显。
   千百年来,在历次的政权更迭中,只要出现南北分治这一局面时,合肥几乎就是割据双方的战略前沿。
   三国时期,合肥是曹魏的势力范围,却也是曹魏与东吴相互争夺的战略要冲。公元215年,孙权乘曹操西征之际,亲率10万兵马进攻合肥。合肥城内仅有张辽、李典、乐进及薛悌等率7000余人驻守。两军对峙,众寡悬殊。
   曹操预先写了一道命令,封于木函中,交给护军薛悌。要他“贼至乃发”。当孙权兵临城下之际,薛悌与诸将打开木函,见命令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看罢命令,疑虑重重。张辽拍案而起,曰:“曹公今远征在外,若坐等援军来救,即便援军来到,吾等也早被吴军击破。现当乘吴军立足未稳之时,主动出击,方能挫其锐气,守住城池矣。”乐进等闻听张辽之言,犹豫不决。张辽怒曰:“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若疑,吾张辽独决之。”李典素与张辽不和,见张辽如此坚决,亦慷慨陈词:“此国家大事,既然将军主意已定,奋不顾身,吾等能以小私而舍大义乎?”众将遵从张辽之见,连夜征募敢死之士800人,设宴犒飨,以壮军威。次日晨,天刚亮,张辽披甲持戟,率军一路猛攻,直至孙权的主帅旗下。孙权大惊,军将手足无措,不知所为,望风披靡。当孙权和甘宁等骑马逃到逍遥津桥时,桥南板已被拆除丈余而不得过。眼看着张辽已追至马后,危急关头,吴将谷利急中生智,于孙权坐骑后猛着一鞭,骏马奋力一跃,飞桥而过。孙权落荒而逃,幸免于难。
   这一战,让东吴军将闻风丧胆,战场就是今天的逍遥津。因此,张辽威震逍遥津,成为一个历史典故。张辽止啼,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初创,“重整旧山河”的事业如火如荼。合肥古城没有保留下来,有些可惜。没有古城又怎么会有新城呢?合肥古城是合肥新城的基础,是合肥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的起点!
   合肥不囿于古城,由古城向四周拓展,使得合肥的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路走来,合肥的地域面积已达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接近1000万,已然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不可或缺的重量级城市。
   合肥,是江淮分水岭的标志区域。何谓分水岭?就是南北水系在此切割的一条分界线。去北之水入淮河,向南之水直下长江。合肥,又成为全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节点城市。江淮大运河,主要工程有三段,即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其中合肥段,是从巢湖提水,选择派河为主河道,自南向北,由下而上,逐级送出。最复杂的,就是穿过江淮分水岭,桥梁之多,泵站之密,工程之巨,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合肥不负重托,新思维,全局观,大手笔,完成了国家期望的目标。眼下,江淮大运河已基本建成,清澈的流水哗哗地向北流去,呼呼的轮船、游艇日夜不停地奔跑着,一幅江南水乡的图景呈现在江淮之间。
   我的祖祖辈辈都是合肥人,呼吸的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一方乡野之气。常常,我在大街小巷里行走,听到的完全不是本土的乡音。有意思的是,合肥之外,无论南北,口音一听便知,即便分不出具体是哪里人,却可以认定不是合肥“土著”。这些人越来越多,几乎达到了无处不在的程度。
   惊讶吗?这么多不是合肥的人,却又生活在合肥。我们天天见,天天听,不是合肥人也成合肥人了。
   合肥,被北方的豪爽与不羁熏陶着,让南方的温婉与细腻浸润着。开放与包容并蓄,发展与提高共存。不容你不信,一座大都市就屹立在古城之上。
   合肥,自在一方!
  
   2024年9月22日写于合肥巢湖北岸
  
   原创首发

共 24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介绍合肥的非常有内涵而且感情深厚的散文。作者历史知识丰富,选材非常精准,结构布局非常合理,语言运用非常娴熟,文字功底深厚,既有说明,又有叙述,既有抒情,又有感叹,是一篇非常难得的优美散文,文笔细腻,感情充沛,有情怀,有高度,有哲理有意境,读后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感谢作者老师赐稿,推荐阅读欣赏,并建议申报精品。【金文编辑 王金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000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07 21:38:34
  精彩美文,欢迎品读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07 21:38:57
  感谢老师赐稿,祝福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笑君        2024-10-08 09:13:01
  谢谢王社长的倾情编辑,辛苦了。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4 楼        文友:笑君        2024-10-08 09:13:40
  谢谢王社长的鼓励。上午好!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0-10 21:07:30
  感谢投稿,文字朴实,文风自然,好文欣赏!创作辛苦,敬茶秋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0-10 21:08:24
  谢谢王社长敬业编辑,辛苦了。致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 楼        文友:笑君        2024-10-11 08:08:14
  谢谢晚秋社长的关系。上午好!!!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8 楼        文友:笑君        2024-10-11 08:08:39
  谢谢鼓励。上午好!!!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