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梦港河的梦(散文)

精品 【晓荷·奖】梦港河的梦(散文)


作者:风中求静 秀才,184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2发表时间:2024-10-08 09:27:37
摘要:每条河都有自己的梦想。自它从细泉处流出,当它还在山岭中流淌,它就带着流向远方的梦想。可是,我觉得这条名字中自带有梦的河流,它的梦想可不仅仅是流向远方。

其实,每条河都有自己的梦想。自它从细泉处流出,当它还在山岭中流淌,它就带着流向远方的梦想。可是,我觉得这条名字中自带有梦的河流,它的梦想可不仅仅是流向远方。
   这条河叫梦港河。孕育梦港河的源头是抚州市临川区南部的那片山岭,无论是三坊岭,还是攸源岭,还是其它地图上看不到名称标注的山山岭岭,它们葱葱茏茏,绿意盎然,它们是梦港河的源,是梦港河之梦的源,所以,毋庸置疑‌,梦港河的梦首先是绿色的。
   梦港河有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曲曲弯弯从头到尾只有百来里长,这相比于它孕育两岸的那么多著名古村落的能量,我总惋惜它的长度短了点,否则它的功绩应该会更大。但它是执着的,一路向北,经过了临川的荣山、河埠、东馆、嵩湖等乡镇,然后在一座叫大仙岭的小山西侧,投入到了抚河的怀抱。这一路行程,看上去并没有跌宕起伏的变奏,仅是在极为舒缓的大地上流淌,它不需要山溪水的叮叮咚咚,不需要湍流的淙淙潺潺,可是,它却在看似的平淡无奇中,将自己绿色的梦,播种在它流过的河道两岸,造就了这一带土地的肥沃,成就了这一带村落与众不同的繁衍生息。没错,在梦港河的滋润下,这里的田地都是农人最喜爱的良田,适合生长绿油油的稻禾,能够奉献丰收的喜悦,从而造就了这里古村落的辉煌。
   我们可以想象,当梦港河的春水流淌下来,它两岸的田野立即从枯黄变成青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的,梦港河所经过的地方,肥沃的土地被划分为一块块,它们拼凑在一起,就像一块长条的七巧板,七巧板上最适合栽种水稻。当田里的稻禾绿油油的时候,人们感念梦港河水给予大地的滋润。那稻田里的青葱翠绿,那一阵风吹来绿浪翻滚的波涛,不正是梦港河的绿色之梦吗?
   大地因有河流的滋润而肥沃,庄稼因有河水的浇灌而茁壮,因有梦港河,这一带的临川乡村成为了产粮基地,梦港河畔就像是一座百里长的大粮仓。
   说到粮仓,东馆镇的玉湖李家村,还真保存了一座古代的大粮仓。
   梦港河从玉湖李家村西侧流过,好像村子伸手触碰了河的身体,梦港河一个小小的向西摆尾,甩出了一块小河滩。玉湖李家,在梦港河畔的诸多村庄中,说规模,论历史,并不算是最显山露水的,但它被冠以“青莲门第”,说是寻根问祖与诗仙李白有血脉之缘,正如那栋鼎鼎有名的官宅资政第上的对联所言:“仙根世胄玉带源远,诗礼家声青莲门第。”难怪这里古来人才辈出,村兴人旺,从至今仍然保存在那里的古建筑,我们可以想象它曾经的富足与辉煌。
   “紫气东来”“紫气凝祥”“登龙望钟”“纱笼第”“大夫第”“资政第”这些宅院,一栋比一栋气派、宏大,它们的正门上大都有美观的门罩,内部都是木结构,古色古香,有的还有精美的雕饰。如资政第,虽然门楼看上去比较简单,似乎与它的身份有点落差,但内门的门罩和屋内的梁柱、牛腿、雀替等都精雕细刻,让人感觉有点奢华。哦,用奢华来形容资政第,我细想还真不过分,它有108间房,有18个天井,而那古粮仓只能算是它的“后花园”。
   资政第坐北朝南,古粮仓在它的最北端,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庭院,中间是青石板铺设的露天大院,北、东、西三面是一座座木结构的架空小粮仓,足有20个。资政第旁有一条如今因杂草丛生而显得狭窄的小河,小河贯穿整个村子然后通入梦港河,像是一条两头系在梦港河上的绳索,将资政第等大部分古建筑都套住了,好像要将它们与梦港河紧紧地、亲密地拉扯在一起。其实这条小河是当年的一条运粮通道,丰收的粮食在小河中装上船,然后从梦港河,经抚河,运往抚州等地。
   当“枫叶芦花秋兴长”时,村子四周这大片的稻田,由夏季的青绿,来到秋霜后的金黄,金灿灿的喜庆,是农人们的喜笑颜开。当我们溯源玉湖李家的富足与辉煌时,历史告诉我们,这里果然是“因粮而兴”的,是梦港河水浇灌了这里金色的喜悦和金色的梦想。
   如玉湖李家一样,梦港河沿线的村庄,都是因为梦港河而稻穗金黄,而丰衣足食,并借助梦港河将丰收后的粮食和其它物产运销出去。所以秋天来到的时候,梦港河的七巧板上,就像是被一双神秘的金色大手拂抹过,从青绿变成金黄,这不正是农人追求的丰收梦,这不就是梦港河金色的梦吗?
   那天,我从南到北在梦港河东的几个村庄游访了一趟,目的是寻访这一带的古村古韵。因为我知道,这一带许多的村庄里,就像玉湖李家一样仍然珍藏着许许多多古建古物,它们的古色古香与墨黛含香是我一直十分喜闻乐见的。
   在荣山镇的新街村,那十字街上的“迎恩第”“外翰第”“州司马第”“登科第”等古建筑气势恢宏,尽显名门望族的气派。在河埠乡的周家村,那“爱莲第”“川岳呈祥”“平园世泽”“理学名家”等大型古宅一字排开的架势,令人叹为观止。在嵩湖乡的田南傅家村,那“版筑遗徽”“风高云泽”“忠简名家”“厚德传家”“清直传芳”“徽遗台云”“金玉家风”等古民居,密集成片,突显这里曾经文仕与商贾的济济。还有嵩湖乡的下聂村,就在大仙岭的南山脚下,这里村前那两口圆圆的水塘,好似两只水汪汪的眼睛,是村人向天看世界的明眸。
   梦港河畔如此众多古韵悠悠的村庄,莫不古朴典雅、古韵悠扬也是梦港河之梦的应有之意?我想,是的,千万年的河,孕育一些百年、千年的古村是不在话下的。令人惊叹的是,经历了时光的荏苒,饱受了风霜的摧折,这些村落还能珍藏如此丰富、可观的古韵,梦港河难道还是一根韧性十足的纤绳纽带,能将渲染古韵的时光挽留?所以,我决定将古韵悠悠也归纳、填充在梦港河的梦中。
   梦港河经过这些村庄,虽然没有大的起伏,徐徐缓缓的,但毕竟是河流,免不了本性中的甩尾、弯拐,就像人们追求梦想的道路,总是曲曲折折。梦港河如此流过大仙岭后就完成了使命,它把追求梦想的接力棒交给了抚河,交给了更大、更长、更澎拜浩瀚的大河大江,也把这片土地上的人追求卓越的梦想带向了远方。
   我隐隐约约地觉得,梦港河是携带着一种特殊基因的,这种基因让它孕育下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有了一个最为渴望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临川才子”。
   比如下聂村是北宋名臣聂昌、明代书画大家聂大年的故里。聂昌是北宋末年大臣、将军,原名聂山,因宋钦宗赞赏他有“周昌抗节之义”,遂将聂山改名为聂昌。面对金兵大举南犯,他坚决主张抗战。聂大年是明代官员、文学家,他博学多才,能文善诗,还是明代书画大家。下聂村后有一长条的湖,叫做船湖,寓意船湖托底,聂村“水涨船高,五谷丰仓”。历史上,有北宋钦宗、南宋高宗、清同治、清光绪等四位皇帝为下聂村的历史人物题词。
   比如田南傅家,自从明朝万历年间迁居此地,历来重视耕读传家,贤能辈出。古时村里涌现的众多进士和才子,让它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子之村”“礼仪之村”,这里现代也是人才济济,有“临川才子之林”的美誉。
   又比如从荣山镇走出去的李绂,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由编修累官内阁学士,雍正年间历任广西巡抚、直隶总督等。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在《驿南铺不寐》中说:“十年梦想公车路,支枕连宵白发生。”这是临川人艰辛求学求仕的最好印证。
   其实,临川也是抚州的古称,故而不妨仍用“临川”来泛指整个抚州。我们的视野也从梦港河畔,扩展到古临川区域,就像从一扇小窗窥视,到推开一扇大门看世界。临川自古文风昌盛,人才济济,其英才辈出的特征是多么的壮观,是多么的震古烁今。“才子之乡”也应该是梦港河的梦想,而成为“临川才子”正是临川人的梦想。
   古往今来,临川人具特有的地域气质,“乐读书而好文辞”“风流儒雅,喜事而尚气”,就像曾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所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临川人最基本的人文素养就是读书求进,并且成绩斐然,当地有谚语:“金石台分宰相出,文昌堰合状元生。”
   带着梦港河的梦想,带着盱江抚河的梦想,临川人求学求仕,为学为官。其中晏殊、王安石是最出类拔萃的代表;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是最赫赫有名的著作;另外还有“临川四大才子”:章世纯、陈际泰、罗万藻和艾南英;“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汪革、饶节、谢逸和谢薖;“临川三大名士”:丘兆麟、祝徽与帅机等标志性人物群组……他们一个又一个人的才子梦,如此集腋成裘,“名儒巨公,彬彬辈出,不可胜数”,就这样成就了临川“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特别标识。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冰霜林里争先发,独压群花。”“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诵读着这些临川才子们的优美词句,心中涌动着对他们的敬佩与羡慕,无论是“文昌桥上赏文章”,还是“文昌桥上赛文章”;无论是“文昌桥上卖文章”,还是“文昌桥上晒文章”,“临川才子”文化是多么地风流与潇洒。
   田南傅家“因河而兴”,河埠周家“因埠而兴”……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时代,梦港河沿岸的村庄,哪个不是“因河而兴”呢?梦港河虽小,但它也是一条母亲河,孕育了大地上的不息生命,孕育了希望与梦想,而当岸畔人们的梦想与母亲河的梦想意气相投的时候,一个富饶美丽、风流蕴藉的临川就呈现在世人面前。
   梦想是一种对未来的期望,是心中想去努力实现的目标。梦港河的梦想,应该都实现了吧?难怪我看到了梦港河畔一幅山水相依、田畴沃野、四季叠彩、人文重墨的水墨画卷。

共 37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梦港河,这条看似平凡却蕴含无尽梦想的河流,贯穿了整个故事的脉络。从它在山岭间发源起,就如同一个怀揣着希望的行者,带着绿色的梦前行。它虽然短小,却在这百里的流淌中,将生命与活力注入了两岸的土地。梦港河是大地的滋养者,它用自己的河水浇灌出肥沃的土壤,孕育出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成就了一个个如粮仓般的村庄。这些村庄因河而兴,玉湖李家村、新街村、周家村、田南傅家村、下聂村等,它们宛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梦港河畔。每个村庄都有着独特的古韵,那些古老的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过去的辉煌与荣耀。古粮仓、气派的宅院,它们不仅是物质的留存,更是文化与梦想的寄托。这些村庄的繁荣背后,是梦港河默默地奉献,它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是将古韵传承至今的关键。梦港河孕育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精神的传承。临川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临川才子” 的名号熠熠生辉。从梦港河沿岸的村庄走出的聂昌、聂大年、李绂等杰出人物,到整个临川地区的晏殊、王安石、汤显祖等,他们都是梦港河梦想的延续者。梦港河仿佛将一种崇文好学、追求卓越的基因注入了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灵魂深处。如今,站在这片土地上,看到的是梦港河梦想实现后的美好画卷。山水、田园、人文在这里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文化底蕴的水墨画卷。梦港河的故事告诉我们,一条河流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孕育生命、传承文化、激发梦想。它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礼物,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愿我们都能从梦港河的故事中汲取力量,珍视身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0010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08 09:28:26
  文章妙笔生花,生动地描绘了梦港河及其沿岸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读来如身临其境,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08 13:00:48
  谢谢老师的辛勤编辑,尤其感谢置评鼓励!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08 09:29:25
  这篇文章以梦港河为线索,串联起临川地区的自然、人文和历史,内容丰富详实,文笔流畅优美,让人对梦港河及其周边地区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向往。
3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4-10-08 09:58:15
  老师的文字,写的是魂牵梦绕的梦港河,以它为载体,叙述了关于这片热土上,地理的,历史的,人文的诸多故事,文章叙述流畅,文字优美,很好的一篇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08 13:03:02
  临川是著名的才子之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感谢老师置评鼓励!
4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0-08 10:30:03
  梦港河像一支神奇的画笔,从起笔到落笔,为读者缓缓描绘出了一幅山清水秀,田园风光,人文地理,历史故事,以及文化传承的巨型画卷。让我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又感受到它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好文点赞拜读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08 13:04:10
  金秋时节,这里一派丰收的景象,确实很美。感谢老师置评鼓励!
5 楼        文友:水中天        2024-10-08 10:47:09
  文章以梦港河入手,写尽了百里河道的人文和物阜民丰,从人杰地灵中让人看到了那种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似梦非梦。文章语言精炼、优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向老师学习致敬!
回复5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08 13:04:58
  谢谢老师阅读小文,特别感谢置评鼓励!
6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0-08 11:25:04
  梦港河平凡而不凡,它滋养两岸土地,孕育众多村庄。村庄古韵犹存,是历史见证。临川人才辈出,延续梦港河的梦想。如今这里山水田园人文融合,展现美好画卷。梦港河力量无穷,启示我们珍视自然文化,追逐梦想。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6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08 13:05:53
  这里的许多村庄都入选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感谢老师置评鼓励!
7 楼        文友:何叶        2024-10-13 00:23:42
  恭喜精品!佳作点赞,精品点赞!
何叶
回复7 楼        文友:风中求静        2024-10-13 07:32:33
  谢谢何社长关心!
8 楼        文友:上卿张娟        2024-10-13 08:24:52
  写的太好了,拜读佳作。
张娟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