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相约秋天】生命的吟唱与诗意的坚守(赏析) ——评伍培阳《挨着季节的丝瓜藤(诗歌外四首)》
生命的吟唱与诗意的坚守
——评伍培阳《挨着季节的丝瓜藤(诗歌外四首)》
田冲
在伍培阳的《挨着季节的丝瓜藤(诗歌 外四首)》这组诗歌中,我们仿佛步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的诗意世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为我们展现了季节流转中的乡村画卷、生命的起伏以及人性的复杂。这组诗歌犹如一曲悠扬的田园牧歌,又似一幅饱含深情的生活画卷,让人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自然之美与季节流转
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周末氛围。诗人坐下来,呼吸着理顺一根根丝瓜藤绽放的小黄花,那“繁复,热闹”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活力。即使渐凉的风经过,诗人仍对丝瓜藤在深秋之后是否还会继续开花充满了期待。这种对自然生命的关注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季节流转的敏感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在《黄昏来临的村庄》中,夕阳嵌在树杈上,奶奶的背影被渐渐拉长,道路蜿蜒曲折,爷爷的喜悦与忧伤交织。村姑在池塘浣衣,摆动着一匹喧响的丝绸,柳树也在思考着脱下夏装。这些细腻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村庄,感受着黄昏时分的温暖与宁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和乡村生活的节奏,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生命的坚韧与无奈
《面对》一诗中,诗人以草根的洁白象征着民间的光线,山岭矮下去,落叶纷纷离开枝桠,却携带阳光和风声。一枚新鲜的蝉蜕上仍能听见尖叫,跛子叔站在山坡中央,衣衫褴褛,拐杖不由自主地举过头顶又放到腋下。而一只硕大的蚱蜢正悄悄卸下跛子叔的左腿,却暂且保留右腿,坚持走完面前的一片洼地。这些描写充满了象征意义,展现了生命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无奈。无论是跛子叔还是蚱蜢,他们都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人性的复杂与坚守
在《习惯》一诗中,诗人通过一个人的自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他练习了许久,却总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全都闭上,要么全都睁开。然而,在射击场上,手握短枪或步枪,面对确切的靶子,他却能扣动爱,扣动恨。这首诗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和复杂性,同时也表达了在特定情境下,人们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情感。
感恩与生命的意义
《感恩》一诗中,树叶安静地匍匐在枝桠上,一遍又一遍梳理脉络。诗人感慨春已过,夏已过,难以承载秋天之重与秋天之轻。天空高远,云朵漏下大雁的叮嘱,北风凛冽。树叶集体喧哗,依依惜别,不断念叨着杨树、槐树、柳树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恩之情,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树叶在季节的更替中,经历了生命的轮回,它们用自己的方式感恩着大自然的赐予,同时也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伍培阳的这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感动。诗人通过对自然、生命和人性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在他的笔下,乡村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充满了诗意和温情。这组诗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和生命的坚韧,也让我们思考了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意义。
从艺术手法上看,伍培阳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例如,在《挨着季节的丝瓜藤》中,诗人将丝瓜藤绽放的小黄花比作“繁复,热闹”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在《面对》中,将草根的洁白比喻为经过民间的光线,赋予了草根更深的寓意。同时,诗人还注重诗歌的结构和布局,使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总之,伍培阳的《挨着季节的丝瓜藤(诗歌外四首)》是一组优秀的诗歌作品。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诗意世界。这组诗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和生命的坚韧,也让我们思考了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意义。相信这组诗歌会在读者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当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田冲,男,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华辞赋》《四川文学》《延河》等国内外报刊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迷局》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第三届签约作家,西安市作家协会理事,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