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红红的柿子浓浓的情(散文)
一
这次回老家,后院的柿子树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炬,映红了深秋的天空,让我不由得想起儿时生产队那阵子摘柿子、分柿子、吃柿子的情景。那浓浓的柿子情如一瓶刚刚启封的美酒,其醇香之味瞬间涌遍了全身,记忆的闸门也随之打开,带我回到那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我的村子和所有秦岭脚下的普通村子一样,沿秦岭山呈慢坡状北移的一道土塬,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天然屏障。我的村子就依靠着这道天然屏障,经历了数不清的春夏秋冬,生活了一代又一代的窦姓子孙。而那绕坡生长着一溜密密麻麻的柿子树,足足有一公里的距离。在那个物质匮乏,粮食紧缺的年代,它们可是我们村近百户人家赖以生存的保障之一。
秋天,当柿子成熟的时日,整个坡底就成了柿子的世界。“秋林霜后红,恰与染来同。”远远望去,满树的柿子就像一个个小红灯笼,挂满了枝头,把整个村子装点得格外喜庆,而我所在的学校,正好紧挨着村子,也在柿子树的包围之中。因此,火红的柿子在装点村子的同时,也装点着我的学校,把我们每个小学生的心情装点得格外舒畅。不用走出校门,我们便能尽情欣赏这秋日的盛景。那红彤彤的柿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们招手,诉说着丰收的喜悦。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校园的地面上,为校园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祥和。
课间休息时,同学们纷纷来到校园的角落,仰望着那满树的柿子,眼中满是憧憬和欢喜。有的同学在讨论着柿子什么时候会成熟落下,想象着那甜蜜的滋味;有的同学则在静静地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感受着秋天的气息。偶尔有一片树叶飘落,如同一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引得同学们一阵欢呼。
每当下午放学,我们总要拐到柿子林边,近距离欣赏那挂满枝头的红彤彤的柿子。多少次,我们都想悄悄溜进柿子林,摘几颗柿子尝尝鲜,都被看护柿子的大爷呵斥得不敢近前;多少次,我们站在远远的地方,捡起小石子向柿子树掷去,看能否碰掉一两颗火红的柿子,可距离太远,小石子无法到达树梢,我们只能望柿兴叹;多少次,我们像打游击战似的和看护柿子的大爷捉迷藏,用尽所有战术,却从未成功过一次。无奈,我们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生产队统一摘柿子的那一天。
二
也许那个年代,柿子对于粮食紧缺的人们来说太过重要,摘柿子也不是随便选个日子去摘。人们会仔细观察柿子的成熟度,等待着最佳时机。当柿子的颜色变得更加鲜艳,果皮微微发软的时候,大家就知道,摘柿子的日子快要到了。
“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鲜。”在决定摘柿子的前几天,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开始准备好各种工具,如梯子、篮子、绳子等。我们这些学生们也兴奋地叽叽喳喳,跑来跑去,期待着这个盛大的活动。
在那个特别的日子里(一般都选在星期天),摘柿子的场景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在整个村子里徐徐展开。
清晨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为村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村子里的柿子树仿佛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藏,红彤彤的柿子挂满了枝头,沉甸甸地压弯了树枝。大人们早早地准备好了梯子、篮子等工具,摩拳擦掌地准备迎接这场丰收的盛宴。
只见大人们扛着长长的梯子,来到了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下,小心翼翼地将梯子靠在树干上,反复确认其稳固性后,才开始慢慢地攀爬。每一步都格外谨慎,仿佛在进行一场高难度的表演。当他们终于爬到合适的高度时,脸上露出了专注的神情,轻轻地伸出手,握住一个熟透的柿子,那柿子圆润饱满,色泽鲜艳,仿佛是一颗璀璨的宝石。他们动作轻柔得如同在抚摸婴儿的脸庞,生怕一不小心就把柿子弄破了。他们缓缓地转动手腕,将柿子从树枝上摘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入篮子里。
树下,我们这些学生们围成一圈,仰着头,眼睛紧紧地盯着树上的大人们,脸上满是期待和兴奋,眼神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有的双手紧握在一起,不停地为大人们加油助威;有的则张着嘴巴,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树上的情景。当看到一个柿子被成功摘下放入篮子里时,便齐声欢呼起来,那清脆的声音在村子里回荡。
大婶大姐姐们也没闲着,她们在树下忙碌地穿梭着,将装满柿子的篮子小心翼翼地搬到一旁,动作娴熟而利落,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时不时地,还会抬头看看树上的情况,提醒大人们注意安全。
整个村子弥漫着柿子的清香和人们的欢声笑语。摘柿子的场面紧张而又热烈,每个人都在为这场丰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那一个个熟透的柿子,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村民们辛勤劳作的结晶,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摘下来的柿子被集中放在一起,然后按照人口进行分配。这是大家最期待的时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分到柿子的人家,把一部分柿子用温水脱涩后吃,香甜清脆;把另一部分柿子摊开放在阴凉处,慢慢变软了吃,沁人心脾。
用温水脱涩,也要方法得当。否则,脱不了涩不说,还会脱坏柿子,无法食用。正确的脱涩法是:将新鲜采摘的柿子装入洁净的缸内(忌用铁质容器),最好是陶缸或木缸。然后倒入40-45℃的温水淹没柿子,缸口用棉被盖严,并在容器下边生一个火炉用以保持温度,也可隔一定时间掺入一些热水。一般经过1~2天即可脱涩。
不管是脱涩后的柿子还是变软的柿子,都是当时补贴粮食的最佳食品。脱涩后的柿子,用刀切成四瓣,一瓣瓣地吃,比苹果还甜脆,非常耐饿,顶一个拳头大的玉米面馍馍;软柿子就更不用说了,剥去薄薄的一层表皮,放在碗里,再泡上一个玉米面馍馍,搅均匀了吃,如蜂蜜般香甜柔软,跟过年吃大肉一样解馋。那阵子,我们一帮小学生,每次上学都要拿两个脱涩后的柿子或软柿子,走在路上相互交换着吃,看谁家的柿子脱涩得脆甜,谁家的柿子放得甜软。那情景,就像一次次美馔佳飨的盛大比赛,别提有多开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回忆儿时的欢乐,总是醉人般美好。
在那个年代,柿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人们的勤劳和智慧,象征着团结和互助。人们在摘柿子、分柿子、吃柿子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三
随着岁月的流逝,生产队的日子渐渐远去,柿子树也随着土地的承包和私有变得越来越少,但那浓浓的柿子情却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应有尽有,但我依然对柿子情有独钟。每到秋天,我都会买一些柿子回家,品尝着那熟悉的味道,回忆着儿时的美好时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柿子,承载着对故乡的思念。
柿子,不仅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承载着我对故乡的思念,对儿时的回忆,对那段艰苦而又美好的岁月的怀念。那红红的柿子,就像一把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我的心灵。
柿子树,静静地伫立在我家的后院,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诉说着那些古老的故事。它的枝干日益粗壮,树叶愈加茂密,而那满树的柿子,如往年一样红彤彤的,让人陶醉。我轻轻地抚摸着柿子树的枝干,感受着它的坚守与坚韧。它就像一位忠实的朋友,陪伴着我不常居住的家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
秋天的风,轻轻地吹过,带来了一丝凉意。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过去的故事。我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思绪也随之飘远。我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柿子树下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村子里。那时候的我们,是多么的无忧无虑,多么的快乐幸福。
我扛起一把梯子,搭在粗壮的柿子树杆上,慢慢爬上去,摘下一个软软的柿子,轻轻地咬了一口,那甜甜的味道瞬间在口中蔓延开来。这熟悉的味道,让我仿佛回到了儿时,回到了那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我就这样一个一个地摘着那成熟的柿子,那满树的柿子,不仅给我带来了美味的享受,更给我带来了心灵的慰藉。让我感受到那浓浓的乡情,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红红的柿子,浓浓的情。我会把这份美好的情感永远珍藏在心中,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二〇二四年十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