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美好家园(小说)
一
天刚翻起鱼肚白,魏敏就起床了,趿着鞋准备往外走,还在睡觉的丈夫李春见了,斜睨了她一眼,嘴里嘀咕着:
“才六点钟,着啥急呀?”
“小区文明检查,我得早点去。”魏敏随口说。
“老是检查来检查去的,有啥意思?后天就是五一小长假了,过个节还不太平。”李春又嘀咕几句后,翻过身去。
“睡你的觉,与你不搭界。”魏敏白了丈夫一眼,走出了卧室。
卫生间里,魏敏洗漱完毕,整了整头发,然后找出一支口红,往嘴唇上涂抹了几下,原先干燥苍白的嘴唇,一下子变得滋润和妩媚起来。她又看了看上衣,觉得有些老土,便又回到卧室,打开衣柜,找了件浅蓝色的高腰时装试了试。
“哟,媳妇,你平时穿得像只灰喜雀,今天打扮得倒像只金凤凰,反差咋这么大?”李春揶揄。
“没办法,这是街道领导要求,说要给上面来人,留下一个好印象。”魏敏说。
“女人嘛!平时是要打扮得好看些,但打扮归打扮,跟检查有啥关系?”李春嗤了一声。
“好了好了,屁话咋这么多?你也可以起床了,去给女儿买点早点,我该走了。”魏敏蹙了下眉,将手机往包里一塞,下楼骑着小电驴走了。
二
魏敏没有私家车,并非买不起,而是准备买车时,突然被上级派到“华新”居委会工作,担任党支部书记一职。工作所在的华新一村,是个老小区,人口密度高,停车地方捉襟见肘,为了不占用居民有限的车位,魏敏只能将买车的计划往后推,每天骑着红色小电驴,从家里赶到居委会上班。
到达居委会后,魏敏一看手机时间尚早,其他工作人员还没到,于是趁早买了早点,吃完便开始忙碌起来。打印材料、准备茶水、打电话联系……等一切忙得差不多时,居委会其他工作人员陆续上班了,于是,她又赶紧召集大家开了一个短会,落实了一些具体事务,然后分别检查各个小区环境,把守小区门口,只等上级领导检查。
魏敏虽然担任过社管中心某科室的副科长,但缺少居民小区的管理经验,担任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对她来说实在是赶鸭子上架,有点强人所难。还好,她不缺勤奋,也善于调查下面的情况,以勤补拙,没几个月便熟悉了居委会工作,也很快掌握了管辖小区所有情况。
在魏敏眼里,居委会工作,比在社管中心工作忙太多,譬如环境卫生、志愿者服务、防盗防火、居民纠纷等等,事无巨细,啥都要管,啥都要落实。除之以外,还得应付上面各种文件报表,各种检查验收,因此,居委会工作说到底,就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都要往居委会这一根针孔里穿,实在是强人所难,所以,有时候,她不得不以应付了事。
再说,一切准备就绪,居委工作人员加上志愿者,挺起胸振足精神,在华新一村和华新二村大门口分别站岗。然而,大家眼巴巴地等了一个上午,还是没见上级来检查。
瞥了一眼眩目的天空,魏敏不由得焦急起来,背着手不停地来回踱步,额头上都冒出了微汗。她想给她的上司社管中心主任杜贵山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可几次拨号几次又摁下,心里犹豫不决。到了下午,全体工作人员又在两小区门口站岗,眼看日落西山,都快到了下班时间,上面还是没来人,她蹙着眉不得不撤了岗,让所有人下了班。
可巧的是,刚撒岗不久,就驶来一辆白色SUV车,在华新一村小区门口来了个急刹车。车门一推,下来一位秃顶腆肚的中年男子。魏敏一看,正是她的直接领导杜贵山,忙灿烂着笑脸,叫了一声:“杜主任,您来了?区领导啥时候到?”
“区领导不来了,到其他小区去了。”杜贵山漠然道。
“啥,不来了?既然不来了,总得事先跟我们说一声吧?害得大家都等了这么长时间。”魏敏不悦道。
“这是区里临时决定,我也不清楚。不过,像你们华新居委会,也真有点不像话,不管区里来不来人,你们总得坚持到底吧?万一区里来人了怎么办?”杜贵山批评道。
“杜主任,这怎么说呢!大家都等候这么长时间了,腰酸背痛的,而且都到了下班时间。”魏敏苦笑着。
“算了,我就是这么一说。”杜贵山瞥了魏敏一眼,“你们华新一村也不争气,这么多年小区创文明工作还是原地踏步,没有一点起色,难怪上面对你们没兴趣。”
魏敏本不想顶撞上司,可杜贵山这句话刺痛了她,她没好气道:“杜主任,虽然我才来没几个月,但华新一村的情况,您又不是不知道,它是六十年代老小区,各方面硬件都不如其他新小区,您让我们怎么做?”
“华新二村怎么就能评上区文明小区?”杜贵山反问。
“华新二村是两千年代的建筑,独门独户,小区建筑与建筑之间,距离间隔很宽,绿化卫生都很容易,硬件好,当然容易评上文明小区。”魏敏解释。
杜贵山顿时无语,抱着胳膊沉思片刻,瞅了魏敏一眼:“这样吧!你明天召集一下居委班子开个会,找出华新一村与二村的差距,争取让华新一村明年上一个台阶。”说完,他迅速上车走了。
“那区领导今天肯定不来了?”魏敏追着问。
“不来了。”杜贵山摆摆手。
魏敏眼瞅着杜贵山的白色SUV逐渐远去,无奈地叹息了一声,心想:看来今天算是白忙活了,早知道这样,何必这样瞎忙?老百姓有口头禅说得一点不错:“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看来确实这样,自己就像电子游戏里的闯关者,闯着闯着,却在十字路口迷失了方向。
三
在魏敏眼睛里,华新一村的硬件,与华新二村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华新一村九百多户人家,至今还是合用厨房和卫生间,建筑老人口密度大,而华新二村正好相反。这好比黑与白,两者之间怎么找差距?拿什么比?这岂不是笑话吗?但牢骚归牢骚,第二天,她还是召集居委会全体人员开了个会,会后形成一个决议,书面报告给杜贵山,总算完事。魏敏对创区文明小区早已心灰意懒,常在私下发牢骚: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我总不能变戏法,变一个文明新小区吧?
时间很快来到第二年的春季,有一天,杜贵山突然来电话,通知魏敏马上来社管中心开会。通常,开会都是提前通知的,且都是社管中心人员发书面通知,而今由杜贵山亲自通知,还是第一次。什么事情这么紧急?魏敏心里犯起了嘀咕,但不得不如约而去。
会议是在社管中心培训教室举行的,里面坐满了来自各个居委会的书记主任。杜贵山亲自主持,会议从头到尾就他一人在讲话,内容紧紧围绕有关创建文明小区展开。杜贵山在会上再三强调,为了搞好文明创建,市里准备拨专项经费用于这个项目,并给这个项目,取了一个很动听的名字:“美好家园”。
一听到市里要拨经费,魏敏顿时来了精神,会议刚结束,她就要往外走,想在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全体居委会人员,然而,杜贵山会后却突然留下她,说要单独找她谈谈,她只能遵命。
办公室里,杜贵山捧着茶杯,乐呵呵地问:“怎么样啊?小魏,文明创建内容都清楚了吗?”
“当然清楚了,市里能拨经费简直太好了,我们没理由不去做好。”魏敏开心地说。
“我单独将你留下,就是要对你强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过去你总是强调困难,现在钱有了,事也好办了,你要全力将这项创区文明小区,哦,不!创市文明小区工作做好,别再拖街道的后腿了。”杜贵山严肃道。
魏敏心里掠过一丝不快,心想:怎么就拖后腿了呢?没达标的又不止我们一家,但嘴上没说,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回去开个会,立刻成立‘美好家园’工作领导班子,确定项目,然后报上来……”杜贵山吩咐。
“杜主任,我插一句,‘美好家园’工程资金有限定吗?“魏敏问。
“当然有限定,不是你要多少给多少,市里哪来这么多钱?”杜贵山漠然道。
“照这么说,报项目只是个参考?”
“也不能这么理解,但所报项目不能乱来,要实事求是,上面要审核的。”
杜贵山一番说辞后,魏敏告辞了。平时开这样的会,她都是提心吊胆参加,愁眉苦脸离开,今天不同,头一次满怀喜悦回去。
四
半个月后,魏敏将“美好家园”项目报给了杜贵山。她是这样报的:华新一村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所以报的项目也多,譬如:给每一幢老房子外墙刷一层涂料、扩建绿化地,弄个漂亮的草坪、扩建老年活动场所、增设一排阅读报刊栏等等,一共十二项;华新二村因为硬件完善,欠账不多,因此,她只是锦上添花式地报了一些凑数。
一个月后,工程项目在魏敏的预料中批下来了。她看了看批文,心里还是吃了一惊,华新二村所拨资金,竟然和华新一村一样,都是八十万元。看来所谓报项目只是个形式,资金还是平均分配。她猜不透上面这样做的意图,但她明白,都是为创文明小区考虑。
这样也好,省得以后两小区之间摆不平。魏敏心想。
纸头批文下来了,资金却还没到位,当然,这并不妨碍‘美好家园’项目先前的准备。魏敏和其他成员,整天忙着找工程队、看材料、谈价格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就在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资金到位时,却发生了一件节外生枝的事情。
这天上午,魏敏和班子成员,正开会商量有关“美好家园”工作,突然闯进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朝魏敏直嚷嚷:“魏书记,听说这次小区‘美好家园’项目,你们准备搞什么草坪和报栏?有你们这么搞的吗?华新一村现在最缺的不是这个,缺的是送温暖。你们这样做,纯粹就是花架子,居民得不到实惠,你作为居委主任,难道不知道?小区现在几乎每幢楼的楼顶,下雨天都在漏水,你们怎么不去修一修……”
朝魏敏直嚷嚷的老人,魏敏认识,是华新一村三十二号二零三室的鲍友生老先生,七十多岁,平时爱管闲事,人称“包公”。魏敏赶紧让他坐下说,“包公”却倔倔地站着,始终不肯坐下说,魏敏只好客气一番后由他去了。只见“包公”唾沫星子乱飞,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会儿,没等魏敏解释,又转身走了,弄得开会的一班人啼笑皆非。
然而,“包公”的一番话,给火热的场面浇了一盆冷水,魏敏不免有些尴尬。可又觉得鲍老先生的话,话糙理不糙,竟一时无法反驳。她考虑了下后,建议大家搁置原先的话题,先讨论一下鲍老先生的意见。
副主任小刘却对此颇有微词:“包公虽然说的有些道理,但‘美好家园’项目已木已成舟,你想改也改不了。”
“是呀,都已形成了项目,上面也批了,干吗要听他的?”班子成员小李嘀咕着。
“华新一村居民楼楼顶漏水,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问题,想修没那么容易,所有的楼都必须修,钱从哪里来?即便八十万资金全部投进去也不够,除非再向上申请……”另一位班子成员小赵冷笑着。
大家地都谈了自己的意见,唯独坐在魏敏旁边的副书记老张没吱声。魏敏拍了拍他:“张师傅,你是居委会的老将,说说你的看法?”
老张推托:“我没两年就退休了,脑筋不行,就算了吧?”
“诶,张师傅,没关系,你就说说吧!听听你的高见。”魏敏又拍了他一下。
“真要我说,那我就说了,你们可不要有啥想法?”老张咳嗽了一下,“我以为包公的意见很对,很符合华新一村的现状。我们搞‘美好家园’工程,确实不能搞花架子,要切合实际。现在华新一村积累的问题很多,我们不去解决,却先去刷涂料,搞什么草坪报栏,这像啥话?当然,做这些项目本身也没错,但华新一村现在最需要的,是解决屋顶漏水问题,而不是草坪报栏……”
老张的话,让魏敏脸上一阵发烧,有些挂不住,但不得不承认华新一村就是这么个情况。她忽然感觉自己在‘美好家园’工程上,确实考虑得有些粗糙,没听取广大居民的意见,项目也定得太草率。于是,班子会议结束后,魏敏和老张又分别召开了全体党员会议,以及楼组长会议,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会上,居民反映问题最多的,除了楼顶漏水,还有自来水压力过小、地下自行车停车库上下坡度太陡,存在安全隐患等等,一共六项问题。听着居民反映的这些问题,魏敏心里愈发沉重,她觉得这几个月,自己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都是一些皮毛的东西,还没有真正深入下去,应付上面检查的多,解决居民实际问题的太少。
面对这些问题,魏敏心里一直在忐忑:要不要对已定的项目重新评估,再重新立项?而重新立项,杜贵山他会不会批?她陷入了左右两难之境,但经过再三权衡,她决定还是先写一份非正式报告,给杜大领导看看再说。
五
杜大领导工作确实忙,很难找到他,魏敏是于第三天的上午,在社管中心的大门口将他拦住的,顺手递上了报告。杜贵山简单地看了一下报告,却非常恼火,将报告往魏敏怀里一塞,没好气道:“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美好家园’项目不是儿戏,说改就改的?屋顶漏水,自来水压力小,这跟创文明小区有关系吗?这些问题应该找物业公司,或者找业委会解决,你找我干吗?”
“杜主任,华新一村维修基金很少,不足以解决这么多问题。”魏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