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岁月】命运究竟谁决定(散文) ——我心爱的印度电影《流浪者》
在电影的浩瀚银河中,印度电影《流浪者》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部诞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主题、动人的情感纠葛和精彩的艺术魅力,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永远难以磨灭的印记。
真正的爱是跨越阶层跨越时空的。《流浪者》这部电影,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少年时代的我,深深地被拉兹和丽达的纯真爱情所打动。拉兹和丽达之间的爱情,首先建立在少年时代的纯真无暇,没有掺杂任何社会世俗的东西。小时候,他们的爱唯美温馨。丽达过生日的时候,拉兹没有钱给丽达买礼物,丽达让拉兹给她一朵鲜花做礼物。这样的细节让人特别感动。在丽达的心中,没有家庭地位的贫富悬殊,只有心灵之间的爱慕。长大后,纯真善良而且才华横溢的丽达,恰如一位女神,降落到人间,优雅而且高贵,美丽而且有身份有地位,但是丽达从来没有嫌弃过拉兹,而是用坚贞不渝的爱去温暖拉兹、关心拉兹。即使拉兹成为罪犯,丽达依然没有放弃,依然用纯真的感情深深爱着拉兹。这唯美的爱情故事,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依然在我的记忆里历久弥新,常常如浪花奔涌,激荡我的情怀,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流浪者》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印度社会的复杂环境中。影片围绕着主人公拉兹的命运展开,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法律的公正与偏见以及人性的善恶。拉兹出生于贫困的家庭,却被命运的洪流卷入了犯罪的漩涡。他的人生轨迹,既是个人的挣扎与奋斗,也是对整个社会制度的拷问。
影片开场,便以一段激昂的音乐和壮丽的画面展现了印度的城市风貌。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社会不平等。拉兹的父亲是一位法官,他坚信“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的荒谬理论。这种偏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固化,也为拉兹的命运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影片的开场是审判罪犯拉兹的法庭。当法官询问拉兹是否需要辩护人的时候,拉兹回答说,他没有辩护人。法官要给拉兹指定辩护人时,拉兹回答说不要辩护人。这时候,随着一声“我来给拉兹辩护”,从观众席里走出来一位风度翩翩气质优雅的美女,她就是拉兹深爱的姑娘丽达。丽达是初次担任辩护律师,他在法庭上要求法官拉贡纳特回忆年轻时候是如何将妻子里列赶出家门的,于是影片才正式开启了大幕。
拉贡纳特年轻的时候就是一名法官。他非常固执地认为: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由于这一理念始终在他心里顽固不化,因此他在判案过程中把扎卡的父亲判了重罪,而当时的扎卡并没有犯罪,拉贡纳特却把扎卡判了罪。因此扎卡后来成了一名罪犯。扎卡出狱后,为了报复拉贡纳特,也为了证明拉贡纳特理念的错误,就在船上绑架了拉贡纳特的妻子里列。扎卡既没有奸污里列,也没有侮辱里列,而是在绑架里列一周后将里列释放了。里列回到拉贡纳特身边,本以为会破镜重圆,获得拉贡纳特的关爱。但由于拉贡纳特的家人听信了村里人的风言风语,说里列被扎卡强暴后才放回来的,里列肚子里怀的是罪犯的儿子,拉贡纳特出于错误的判断,就把怀孕的妻子里列赶出了家门。离开豪门的里列在污水沟旁生下了拉贡纳特的儿子拉兹。为了养家糊口,里列给人洗衣服艰苦度日。即使条件艰苦,里列也省吃俭用,让儿子拉兹去学校读书,希望儿子好好学习,将来像他爸爸一样做法官。在学校里,拉兹和丽达互相萌生了好感,建立了纯真无邪的感情。由于生活在底层,拉兹经常遇到街头的流浪儿。为了减轻母亲的生活压力,拉兹有一次去给人搽皮鞋。因为迟到的原因,被学校开除了。成了流浪儿的拉兹,遇见了报复他父亲拉贡纳特的罪犯扎卡。扎卡给他说,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去杀人去放火去偷去抢。拉兹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被一群流浪儿暴打了一顿回到了家里。那时候他的母亲里列躺在床上发高烧,母亲说锅里有饭,你去吃吧。吃完给我盛上一碗。拉兹揭开锅一看,什么都没有。母亲发着高烧又急又饿,已经糊涂了。拉兹走上街头,想从面包店老板那里偷一块面包拿回去孝敬母亲,没想到却被老板抓住,因此拉兹被法庭判了十二年徒刑。十二年后,出狱的拉兹,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英俊潇洒,但他已经加入了盗窃犯罪集团。在一次偷车过程中,拉兹跑进了自己少年时代的女同学如今已经是法学院学生马上毕业就要做律师的丽达家里。两人从此堕入爱河。然而,他们的爱情却面临着重重阻碍。丽达的养父拉贡纳特也就是拉兹的亲生父亲却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认为拉兹是一个不明身份的年轻人,不可能是一个好人。拉兹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矛盾。他渴望得到救赎,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个过程中,拉兹逐渐认识到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的巨大。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也开始质疑父亲的理论。最终,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磨难后,拉兹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一个人的品质不是由出身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决定的。拉兹决定离开扎卡领导的犯罪集团,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正当拉兹走投无路的时候,扎卡找上门来,要求拉兹重新加入犯罪集团。拉兹的母亲里列坚决反对,扎卡拿出刀子威胁里列,拉兹和扎卡在搏斗过程中,杀死了扎卡。拉兹被关进了监狱。在此过程中,拉兹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拉兹认为这一切的痛苦都是因为拉贡纳特的理念“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造成的,因此拉兹越狱,并手持匕首去刺杀拉贡纳特。结果由于怯惧自己的父亲拉贡纳特,反而被拉贡纳特擒获。影片的开头就是审判拉兹刺杀拉贡纳特这起案件而展开的。与此同时,丽达始终没有放弃对拉兹的爱。她坚信拉兹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被生活所迫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她不断地鼓励拉兹,帮助他重新找回自己。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拉兹和拉贡纳特在法庭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拉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驳斥了父亲的荒谬理论。他的言辞深刻而有力,让人们开始反思社会的偏见和不公。
我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一直对影片中拉兹在法庭上的最后陈述那段台词特别欣赏,现摘录如下:
“我小的时候,也是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我的母亲经常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我也曾经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法官,为正义而战。但是,生活却给了我沉重的打击。我的父亲是一个大法官,他却因为偏见和固执,将一个无辜的人判了罪。这个人就是拉贡纳特,我的养父。他的遭遇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法律的不公和社会的残酷。我决定离开这个家,去寻找真正的正义。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人,他们有的善良,有的邪恶,有的贫穷,有的富有。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他们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财富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善良和正义。最后,我想说的是,法律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而存在的,而不是为了惩罚无辜的人。我们应该用法律来维护正义,而不是用法律来制造不公。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您们可以审判我,但您们想一想那些孩子,想一想你们自己的孩子,想一想那些成千上万在苦难中挣扎的孩子!”拉兹这些发自内心的呐喊,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救救孩子!”的呼吁,不仅深入人心,而且振聋发聩。
最终,拉兹虽然被判刑,但却从轻处罚,只判了三年有期徒刑,同时拉兹的行为因为丽达成功的辩护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理解。拉贡纳特也在这个过程中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并到监狱看望了自己的儿子拉兹。
《流浪者》通过拉兹的故事,不仅揭示了犯罪根源究竟来自哪里的深刻主题,也深刻地反映了印度的种种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阶级歧视、司法不公等。影片以其深刻的主题、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表演,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拉兹在贫困的环境中长大,尽管他善良、聪明且充满正义感,但社会却没有给他公平的机会。他为了生存,不得不与贫困和饥饿作斗争。在学校里,他结识了美丽善良的丽达。出狱后,丽达的出现,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拉兹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和温暖。他们之间的爱情,纯真而坚定,成为了影片中最为动人的情感线。
拉兹的犯罪并非出于本意,而是被社会的不公和贫困所逼。他的遭遇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选择,更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影片通过拉兹的故事,呼吁人们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反思社会制度的不公。
《流浪者》在人物塑造方面非常成功。拉兹这个角色饱满而立体,他既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梦想,又有在困境中挣扎的无奈和痛苦。他的善良、勇敢和对爱情的执着,让观众为之动容。而丽达则是美好与善良的象征,她的温柔、聪慧和坚定的信念,为影片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此外,拉兹的父亲法官这一角色也具有深刻的内涵。他的固执和偏见,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保守势力,而他最终的转变,则体现了人性的觉醒和对正义的追求。
在这部电影里,既表现了坚贞不渝纯真唯美的爱情,也表现了地位悬殊之间的差距;既反映了认知理念给人们造成的苦难,也反映了印度各阶层之间的生活对比。事实上,凡是富有人性和感情的文艺作品,都是心灵相通的。我们之所以特别认同电影《流浪者》的深刻思想,是因为我们从骨子里也反对等级制度,反对王侯将相就是天生的贵族。我们也曾经经历过以身份定命运的苦难和灾难。
影片的音乐激荡人心,特别感人。《拉兹之歌》和《丽达之歌》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印度风情。这两首歌不仅成为了影片的标志性音乐,也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唱。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影片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增强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记得我们少年时代,自从看了电影《流浪者》之后,街头巷尾,到处都可以听到《拉兹之歌》和《丽达之歌》的歌声。我们不仅喜爱音乐,更喜欢拉兹的坚强,丽达的青春魅力。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流浪者》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拍摄风格。影片中的场景真实而生动,展现了印度社会的各个层面。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影片中的舞蹈和音乐也为其增添了丰富的艺术色彩,使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印度文化的独特魅力。
《流浪者》的社会意义深远。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的电影,更是一部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影片通过拉兹的命运,批判了社会的阶级偏见和不公正现象,呼吁人们打破阶级壁垒,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当时的印度社会,这部电影犹如一声惊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刻思考。
另外,《流浪者》这部电影,非常注重细节刻画人物。在影片的片头,是拉兹作为流浪儿坐在夜幕下的街头路灯之下,这时候跑过来一只流浪狗。拉兹丝毫没有嫌弃流浪狗,而是给流浪狗喂食一些东西。这样的片头,可以说在字幕闪烁过程中,几乎很少有人留心,但电影制片人的细心,却令人非常敬佩。这段流浪儿爱抚流浪狗的细节,映照了流浪儿和流浪者的孤独落寞和互相之间的感情交流,也反映了底层人的生活现实。
即使在今天,《流浪者》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提醒我们,社会的进步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努力。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消除阶级偏见,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影片中所展现的人性的美好和爱情的力量,也让我们相信,在困境中,善良和坚持终将战胜邪恶。
总的来说,《流浪者》是一部充满人性光辉和社会批判的电影。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困境中挣扎的年轻人的勇气和坚持,也让我们反思了社会的种种问题。这部电影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它以其深刻的社会主题、精彩的人物塑造、优美的音乐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