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油渣炒豆豉(散文)
油渣炒豆豉,这是一道菜,在食品匮乏的七、八十年代,那可是一道又香又美味的下饭菜。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油渣,就是用猪肥肉或板油炼出来的。那时候还很少有香油、菜籽油,更没有什么精炼油、调和油等等。家家户户都会买一些猪肥肉或板油,回家切小了在锅里炼成猪油,储存起来,炒菜煮汤吃。而炸干油的油渣,就是炼油的副产品,吃起来香、脆,可以炒菜、煮汤、包饺子、包子等等。家家户户集思广益,创造出各种菜肴来,以填补食物的匮乏。
小时候,母亲每年都会炼一大锅猪油。首先,把买来的板油切成小方块,放进锅里,加一些水,灶里加柴火,烧旺,慢慢用锅铲搅动板油以防止粘锅。慢慢的,在水份蒸发同时,锅里滋啦滋啦地响起来,白色的油脂渐渐收缩,变成黄色或透明色的渣,猪油的香味也随之飘溢出来。水蒸发完,剩下的完全是油了,温度很高。这时,把油渣捞出来,盛在大碗里。等猪油温度降下来,在没有凝固前,母亲用各种容器盛放。我们自家吃的,就用一个有盖锑锅盛放,其它的用玻璃瓶或土罐装好。冷却凝固成白色后,可以吃很长时间,也不容易变质。母亲把炼好的猪油,一瓶给外婆,一瓶给奶奶,一瓶给生活拮据的小姨家,还有外婆家附近的那个五保户刘阿婆。剩下的油渣就是我们改善伙食的好东西了。油渣可以直接吃,嚼一颗,又香又脆,嘴里冒着一点点油,霎时唇齿留香,还想吃第二颗、第三颗......油渣可以煮汤,在菜汤里加几颗,吃起来有猪油的香味。油渣也可以炒菜,在没有肉吃的时候,油渣可是荤菜哟。最好吃的就是油渣炒豆豉了,香脆的油渣配上咸辣的豆豉,那真是好吃到无法形容,有这道菜的那顿饭,我们都要吃好几碗饭。如果油渣多,母亲也会用豆豉炒好,用瓶子罐子装好,带给外婆和刘阿婆下饭,方便又好吃。当然,没有油渣时,猪油拌饭也不错哦。挑一点猪油放进刚煮好或蒸热的饭里,加点盐(也可以用酱油)、油辣椒,拌匀了,吃一口,那叫一个香啊!
记得有一次,差不多要到晚饭时间,母亲刚炼好猪油,炒好一大碗油渣炒豆豉,我们正馋得用手偷抓油渣吃,就听见有人敲门。小妹离门近,就去开门看,我们也去看是谁。只见门口站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右手拿着一根棍子,左手拿着一个破碗,身后跟着一个同样衣衫褴褛的孩子。母亲走过去,就听女人说她们好几天没吃饭了,能不能给点饭吃。母亲把她们让进门来,拿过她的碗,让我盛饭去。我皱着眉接过那个脏兮兮的大碗,还是舀水冲洗一了下,去刚蒸好的饭甄里盛了一些饭。这时,母亲走进来,见我没盛满,又加了一勺,然后把炒好的油渣豆豉也扒了一半在米饭一边,端出去,递给女人。女人眼睛闪着光,边咽口水边接过碗,掏出一双筷子,递给她女儿。那小姑娘端着碗张大嘴猛扒拉一阵,直噎得打嗝才住口,把碗递给她妈。女人也是端起碗快速吃了几口,才喘息一阵。这时,母亲已端来了水,女人和小孩喝了几口水后,继续把碗里的饭吃得一干二净,才停下来。母亲问够吗,不够再盛。女人点点头说够了。然后,母亲去厨房舀了一些米装进一个买菜用的布袋,又装了一瓶猪油和一瓶油渣炒豆豉,拿出来给那对母女。女人感动得泪流满面,边擦着泪水,边拉着女孩给母亲鞠了一躬,嘴里不住地说着“谢谢,谢谢,您真是大好人!”,然后拿着米、油等转身走了出去。而我历来有洁癖,马上把她们喝过水的杯子擦洗了好几遍。一边和妹妹嘟着嘴嘀咕:“油渣都给完了,我们自己快没有的吃了。”母亲走进厨房边继续做饭边说:“你们看看她们母女俩多可怜,那样子真是多少天没好好吃饭了。我们还有其他菜,少吃一次油渣也没事。她们可能吃了上顿就没下顿了。在这世上,人一定要行善积德,不能嫌贫爱富。遇到有困难的人,能帮一点是一点。指不定哪天我们自己遇到困难,也需要别人帮助呢?”我红着脸点点头。现在想想,如今这世道,真正要饭的乞丐有几个?大多数只要钱,有时给少了还不高兴。还有很多是骗子,人们也都不大相信沿街乞讨的人了。但是,为了引导孩子与人为善、积极向上,我情愿相信那些沿街乞讨的人,大多数是真的乞丐,而让孩子去给他们盒子里投入几元钱,让他也感受一下做好事的愉悦心情,也体验一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还有一次,母亲炼了猪油,装了一瓶猪油和一瓶油渣,带着我送去奶奶家。原本奶奶和爷爷盖了房子和四叔家住在一起,被四婶那个悍妇欺负得爷爷心脏病频发。我父母就把他们接来我家住。爷爷有冠心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病,常常要打针,母亲每次都让我陪着他去医院。父母还天天好吃好住地供奉着爷爷奶奶,给他们买衣物鞋袜等等,做好尊老爱老、孝敬老人的本分。不知厉害的奶奶咋想的,几年前没有通知我父母悄悄就卖了老房子,父亲的所有兄弟姐妹都赶回来分钱。要强的母亲硬是到处借钱买下老房子的一半,辛辛苦苦盖成后来的家。现在奶奶觉得不好意思面对我父母?不好意思住在我家?反正住了没多久,四叔四婶又来喊爷奶去下馆子。那次后,爷爷奶奶就搬出去租房住了。那天,母亲带我去给爷爷奶奶送猪油和油渣。奶奶倒是笑眯眯地把我们迎进屋,说咋炼猪油都想着他们,他们什么也不缺,叫父母专心工作、照顾好三个孩子,不用随时挂念他们。小姑坐在一旁,撇撇嘴嘟囔着说:“就是点猪油油渣么,用得着那么表现嘛!”奶奶训斥她道:“你说什么怪话?成天就知道回来蹭吃蹭喝,也不见你拿点什么回来?你还别忘了,要不是你嫂子帮你调回来,你现在还在山里挖煤呢!不知感恩的东西,在这儿说三道四的!”母亲说:“算了,妈,别和小美置气,她也是随便说说。你们缺什么就说一声,还有爸身体不大好,就不要操心各家的小事了,一定要保养好身体!”说完,母亲和奶奶点点头,就带着我走了出去。到了门外我还隐约听到小姑说:“妈,你那么偏袒她干嘛?她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在政府工作么,也不会帮我调个好工作,去什么针织厂嘛!”“嘘,你声音小一点,她们还没走远呢。能把你调回来已经很费力了,你咋还不知足......”不知走在前面的母亲听见了没有,我听了好气愤。我追上母亲说:“妈,你听见小姑说的了吗?她嫌你帮她调的工作不好,她凭什么挑三拣四的,你也没有当官!奶奶不在我们家住肯定也是她.....”母亲回过头来,镇定地看着我,打断我说:“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怎样。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就不要想着回报,哪怕一个‘谢’字,要不就违背了助人为乐的本意了,做了就行了。”我当时不大明白,后来成长过程中慢慢明白母亲的苦心了,她也一直在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后来母亲过早地离世也和她操心太多有关吧!
我们家现在都还会去买点肥肉来炼成猪油贮存起来。剩得的油渣还是用来炒老家买的豆豉,还是那熟悉的味道,仿佛让我回到了童年时光,老公和儿子也都很爱吃。虽然现代的饮食营养观念在争执:到底是吃动物油健康,还是吃植物油健康?但我觉得,只要量不多或交叉着吃,应该对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对我们云南人来说,炒菌子时加猪油是必须的,因为猪油不仅有解毒的功效,炒出来的菌子味道还特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