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四方城的记忆(散文)
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感觉,有些地方哪怕是初次去,可感觉就好像去过,并且过去好长时间,还忘不了当初的感觉。我那次在南京四方城的游历,就是这个样子。
那是一个春末夏初的季节,我和领导去南京开会,住在风光秀丽的钟山风景区内。那天到宾馆已是晚上七点多了,天空飘着丝丝细雨,翻开宾馆指南,发现周边景点有四方城,紧邻宾馆一二百米。莫非就是那个有名的四方城?抽空去看看。
江南雨的缠绵,周围的寂静,使我足足享受了一夜的安眠。第二天,小鸟悦耳的叫声,早早地把我唤醒。从宾馆的侧门出去,很快就到了四方城。因为还不到正常游览时间,又起得早,几乎没人。只远远地听到低沉的笛声,透着几分幽怨。路边灌木的叶子上,静静地滚动着雨珠,小鸟的鸣叫也不自觉低了不少。周围残垣断壁,斑驳着历史的沧桑。我循着笛声轻轻走上前去,一个鹤发童颜的武者,在舞着太极剑,不远处,一个红衣女子,横着一把笛子,吹着幽幽的曲子。这幅景象映入我眼帘的那一刻,我的心悚然狂跳,是虚幻,还是巧合,发生在这江南雨后的清晨,在这历史悠久的四方城,一种怀古凭吊的苍凉心情,油然而生。
我沿着甬道静静地走,两边的石兽、石俑,或立或卧,好似浮现出生动的表情,迎接我这唯一的游人。来到四方城,一只巨大的赑屃驮着一幢巨碑,这是明成祖朱棣为明太祖朱元璋立的功德碑。具体碑文因年代久远,有些模糊。大体内容是后来我在网上了解的,碑文分六部分,讲述了朱元璋生于凤阳,为句容大族,为民请愿,发迹定远,定都南京,以及废除旧制,选贤唯能,分封诸侯,平定天下的事迹。朱元璋同历代帝王一样,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但总体上是一个明君,有洪武之治的美誉。而这位明成祖朱棣,是一个有名的暴君,诛侄篡位,不是继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废除建文年号。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并且废除建文成法和官制,诛戮建文旧臣,就连官女也不放过,活剐宫女三千。尽管后来留下一部《永乐大典》和郑和下西洋的史迹,也改不了篡位暴戾的历史。
四方城,原来有个象征性城楼,碑亭顶部原为重檐歇山式,覆盖黄色琉璃瓦,后来被太平军烧掉了,仅存四壁。神功圣德碑,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依然矗立在这里。
我立在碑前想,朱棣立这块碑不仅仅是为了歌颂他老子的功德吧,是不是还在证明他的正统,掩盖他的罪恶历史呢?回溯历史,有多少人生前不干好事,却拼命树碑立传,但不都是被历史这个无情的判官,钉在了耻辱柱上了吗?
正陷于沉思时,一阵嘈杂打乱了思绪,游人来了,寂静的四方城又回到五光十色的现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