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岁月】岁月长河里的人生悲歌(散文)

精品 【金文·岁月】岁月长河里的人生悲歌(散文) ——我喜爱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王金启 举人,368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09发表时间:2024-10-12 08:06:26
摘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洪流汹涌澎湃。个人在时代的大潮袭来的时候,究竟何去何从,充满了不确定的变数。那无边的忧愁,恰如滔滔江河,永不停息,日夜奔腾,将我们的追求、梦想、人生、命运,都逐渐化为生活的浪花,渐渐远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洪流汹涌澎湃。个人在时代的大潮袭来的时候,究竟何去何从,充满了不确定的变数。那无边的忧愁,恰如滔滔江河,永不停息,日夜奔腾,将我们的追求、梦想、人生、命运,都逐渐化为生活的浪花,渐渐远去。
   少年时代跟随着父亲,看过很多电影,大部分都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化为过眼云烟。但是有一部电影,曾经深深打动过我的内心,让我感动,让我流泪,让我深思。这部电影就是老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中国电影历史的长河里,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永恒的光芒。这部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电影,以其宏大的叙事、深刻的主题、精湛的表演,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电影由蔡楚生、郑君里导演并编剧,由著名影星白杨和陶金联袂主演,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映,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社会百态,深刻地揭示了那个动荡年代中人们的命运沉浮。
   故事以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为主线。上海某纱厂的女工素芬和夜校教师张忠良相识并相爱。男主人公张忠良原本是一个质朴善良的青年,因为东三省沦陷而义愤填膺。为宣传抗日,给东北义勇军募捐,引起纱厂温经理的不满。没多久,素芬和张忠良结婚了,一年后有了一个儿子。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张忠良因参加救护队离开了上海,与亲人告别。
   素芬带着孩子、婆婆回到乡下。但农村已被日寇侵占。素芬和婆婆、儿子在沦陷区过着艰苦的生活。她们忍受着饥饿、贫困和侵略者的欺凌,却始终坚守着对张忠良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素芬靠做帮佣维持生计,她辛勤劳作,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只为了等待丈夫的归来。
   忠良的弟弟张忠民和教师婉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父亲因向日寇要求减少征收粮食,被吊死。素芬又和儿子、婆婆回到上海,到了难民事务所。
   张忠良在参加抗战过程中历尽磨难,好容易逃出到了重庆,但无依无靠,为生活所迫,他去找在抗战前认识的温经理的小姨王丽珍。已成交际花的王丽珍在干爸庞浩公的公司里给张忠良找了份工作。渐渐地,张忠良经不起堕落生活的诱惑,终于和王丽珍结了婚。在困惑和失落之中,他渐渐迷失了人生方向,开始追求享乐,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在家乡苦苦等待的妻子家人。张忠良在王丽珍的影响下,变得世故、圆滑,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张忠良的妻子素芬,在抗战后方,既要带着孩子抗生,又要照顾公公和婆婆,还要参加抗日活动,生活非常艰苦。但素芬却十分贤惠,并在无限的思念中等待着抗日的胜利,等待着丈夫的归来。素芬和婆婆过着非常艰难的生活。
   张忠良当上了庞浩公的私人秘书,终日来往穿梭于上层社会的人群中,将素芬等早已抛置脑后。而抗战胜利后,素芬还盼望着得到丈夫的消息。张忠良回到上海后又和王丽珍的表姐何文艳发生了关系。
   经过战争的残酷劫掠之后,素芬的日子更加艰难。在公公被鬼子吊死,张忠良的弟弟参加抗日之后,素芬带着抗生和婆婆无法在农村生活下去。他们决心到大城市里去寻找张忠良。素芬和婆婆、儿子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得知张忠良在上海。素芬为养家糊口,到何文艳家做了女佣。不久素芬收到张忠民的来信,张忠民已与婉华结婚,并祝兄嫂全家幸福。一次在何文艳举行的晚宴上,素芬认出了自己的丈夫张忠良。满怀喜悦的素芬本来以为丈夫会像从前一样对待家里人,关爱自己,没想到当素芬相认张忠良的时候,却发现张忠良的心早已经变了。当素芬亲眼看到张忠良与王丽珍在一起的奢靡生活时,她的心彻底碎了。她无法相信那个曾经正直善良的丈夫如今竟变得如此自私而且冷漠无情。直到这时候,素芬才将实情告诉婆婆。张忠良的母亲找到儿子,当面痛斥忠良,但懦弱的张忠良却贪图荣华富贵,依然不思悔改。在绝望和痛苦中,素芬投江自尽,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滚滚的江水波涛汹涌,它不仅吞噬了可怜可爱的素芬,而且吞没了无数人的希望。望着滔滔江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无限的忧愁。我们不由自主地会向这残酷吃人的社会发出质问:这悲剧的根源在哪里?我们情不自禁地想想那一代曾经豪情满怀追求奋斗的人们发出撕心裂肺的天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日日夜夜奔流不息的江水啊,你流去的不是江水,而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眼泪!
   电影的叙事结构宏大而严谨。它采用了双线并行的方式,一方面展现了张忠良在重庆的堕落生活,另一方面则描绘了素芬在沦陷区的艰难处境。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残酷。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立体。张忠良的转变令人痛心疾首,他从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个自私、懦弱的人。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个人的堕落,更是时代的悲剧。在战争的摧残下,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张忠良的迷失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无奈。
   素芬则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她善良、勤劳、坚韧。在丈夫离开后,她独自照顾公婆和孩子,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她的等待是一种执着的信念,也是对爱情和家庭的坚守。然而,当她最终得知丈夫的背叛时,那种绝望和痛苦让人感同身受。
   张忠良本来是一个热血青年,曾经为了抗日救国而豪情万丈,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为什么他本来正直善良最终变得冷漠怯懦而且自私?假如我们处在那个时代,我们处在他的位置会变成什么样子?影片不仅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深思。素芬是多么贤惠而坚贞的一个好妻子啊,她不仅有才华,而且能吃苦,不仅照顾全家,而且对未来充满憧憬,对丈夫忠贞不渝,她历尽千辛万苦,从一个才华横溢的女青年变成一个在富人家帮佣的下人,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在素芬跳江的那一刻,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流下同情的眼泪。
   这部电影的表演堪称精彩纷呈。特别是张忠良的扮演者陶金、素芬的扮演者白杨,母亲的扮演者吴茵,王丽珍的扮演者舒绣文,何文艳的扮演者上官云珠,表演达到了细致入微、炉火纯青的地步。无论是生活细节还是动作眼神,都演得精益求精,非常传神。
   除了张忠良和素芬之外,影片中的其他人物也各具特色。王丽珍的虚荣、自私,张忠良的母亲的善良、坚强,都为故事增添了丰富的色彩。这些人物形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社会画卷。
   这部电影的主题深刻而沉重。它不仅仅是一部爱情悲剧,也是一部人生命运的悲剧,更是对战争的控诉和对人性的反思的感情剧。战争不仅摧毁了人们的家园,也摧毁了人们的心灵。在战争的阴影下,人性的丑恶和善良都被放大,人们在挣扎中寻找着生存的意义。
   优秀的艺术总是跨越时代,穿透心灵。这部电影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而且在后世也一直被人们传颂和研究。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也让我们反思在时代的变迁中,我们应该如何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对于那些以各种理由发动战争的战犯,对于那些把百姓推入战争苦难的那些人,我们任何时代都必须高度警惕。战争会摧毁无数家庭,战争会毁灭无数生命,战争会改变我们无数人的人生命运,战争会造成无数人肉体和心灵的伤害。在当今社会,我们回顾《一江春水向东流》,依然能从中获得许多启示。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铭记历史,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而付出巨大牺牲的人们。我们应该深深思索,在时代的大潮面前,我们个人的命运,究竟又有多大的力量?同时,它也让我们思考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本心,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部电影拍摄于1947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电影。我是在少年时代看过的这部电影,如今几十年过去,依然刻骨铭心。它的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隧道,至今依然熠熠生辉。这部电影,让我感动,使我流泪,让我深思。我深深地感到,只有触动我们内心深处具有人性光辉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是真正的优秀作品。
  
  

共 31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王老师这篇散文,犹如一首深情的时代颂歌,引领我们走进了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波澜壮阔又饱含沧桑的世界。作者开篇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将个人置于时代洪流之中,凸显了命运的无常与不确定性,为后续对电影主题的探讨埋下了伏笔。“无边的忧愁,恰如滔滔江河”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生活的波澜与无奈,瞬间抓住了读者的心,让我们对即将展开的电影评论充满了期待。当作者深入阐述电影的情节和人物时,我们仿佛能看到纱厂女工素芬和夜校教师张忠良的爱情在战火纷飞中绽放,又在动荡岁月里凋零。作者对故事主线的简洁勾勒,让我们对那个特殊年代中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命运的捉弄和人性的挣扎。王老师对电影的喜爱,不仅仅源于其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表演,更在于它所展现的深刻社会洞察。这部电影宛如一面镜子,反射出了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社会百态,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迷茫、痛苦与希望。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能深刻体会到电影所揭示的命运沉浮,以及它对人性的深度剖析。整篇散文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作者以自己少年时代的观影经历为切入点,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部电影跨越时空的魅力和影响力。它不仅在当年触动了观众的心灵,也在岁月的流转中,持续引发着后人的思考。如今,当我们回首这部经典之作,依然会被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力量所打动。那滔滔不绝的一江春水,带走的不仅是岁月的沧桑,更是无数人心中无法言说的忧愁。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未来。【金文编辑:东夷三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0021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10-12 08:08:29
  精彩的回忆,永不消逝的电影,时时荡漾在我们的心头,好的散文,值得一品!
2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10-12 08:09:38
  王老师连续佳作不断,令人敬佩,向您致敬!秋日安康!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12 09:40:49
  感谢东夷三子老师敬业编辑,祝福老师愉快
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12 09:42:39
  东夷三子老师的编者按写得专业而又精炼,精准而又精确!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0-12 18:01:06
  王社长文思敏捷,佳作频出,金文高产作家,向社长学习致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0-12 18:05:55
  感谢东夷三子老师敬业编辑,奉献精神令人敬佩!编按精准到位,深刻详实。读文认真,才能写出如此精准的按语。辛苦了!敬茶夏秋,致敬老师!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6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12 21:13:01
  致敬老师,感谢老师
7 楼        文友:安然小静        2024-10-13 16:24:23
  点赞老师的优秀佳作,欣赏学习!
回复7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13 20:20:50
  谢谢老师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