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黄金饼(散文)
大一那年,母亲来学校看我,给我拿来三个金黄的饼子,她说这是黄金饼。
黄金饼是玉米面掺杂白面烙的,是在一食堂卖饭的艳春姐给拿的。她之所以给母亲拿黄金饼,是因为母亲把自己的工作让给了她。听说母亲把工作让给她,我和母亲急了,这份工作可是父亲好不容易给母亲争取的,而且试验期六个月之后,就可以转为正式职工的。这份工作可是父亲单位的同事的父亲退休家里没人接班,同事就把这个指标给了我母亲。而且这份工作不累,只是简单的划卡打饭。
“你干嘛不干!让给她呀?”我问母亲。
母亲和我讲了艳春姐的事,艳春姐刚出生时,就被狠心的父母扔到医院,只因为艳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医院说要治好她的病,需要一大笔钱,艳春姐的父母是偏远农村的农家人,本身生了闺女就很不满意,一听说昂贵的手术费就抛下她跑路了。是医院的勤杂工汪大娘出钱救了她,并把她抱回家里。汪大娘的男人也是个心地善良的人,眼瞅着年纪也一大把了,也没个孩子,就把她当成自己闺女养。艳春姐一天天长大成人了,长得愈发漂亮,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汪大娘还在村里,给她订了一门知根知底的亲事,也收了人家一些彩礼钱,就等着办喜事了。结果,艳春姐却失踪不见了。闺女丢了,汪大娘老两口急得满村人家找,找了好些日子,也没有艳春姐的音信,老两口因此双双病倒在床上。
艳春姐失踪后,老两口四处奔波,电线杆子上贴满了广告,结果还是音信皆无。一年后,艳春姐被在外做买卖的李拐子用驴车拉回来了。但人完全变了模样,瘦成了皮包骨,而且精神也不正常了。时常砸家里的东西,还经常拿着菜刀追着村里人打,闹得村里人心惶惶。汪大娘给她请来村里的中医于医生给她看病,她也不配合呀!而且于医生给她把脉,她对于医生又揪又打。于医生撂下一句:“这病人我看不了!”说完转身走了。于医生可是村里有名的中医,他看不了的没人敢看。汪大娘和男人也力不从心了,也实在管不了她,也只能每天任其她疯癫胡闹。
奶奶最见不得别人不好,她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这事咱们必须管!”因此,她就让父亲请来了他同事祖传中医的父亲。那天,奶奶让父亲和大爷拿着绳子跟在她身后,领着老中医就去了汪大娘家里。艳春见家里来了生人,眼睛里放着仇视的光,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还抄起家里的棍子就抡。奶奶见状,急忙对身后跟着的父亲和大爷喊道:“把她捆起来!”
父亲和大爷一起上手,把艳春捆了个瓷实。艳春见被捆了,挣扎了几下,突然间就变老实了,乖乖地躺在床上。医生给她把了脉,开了中药。医生走时说:“就这么捆着吧,等喝完了我开的这几副中药,慢慢见效果了,再把人松开。”
老中医开的中药有许多煎药步骤,有严格的要求。奶奶怕老两口听不明白,就把药拿回家,让母亲把药煮好,给送到汪大娘家里。然后,亲自喂完药再回来。在此期间,一有空闲时间,就会去家里看望。做了好吃的,也会给端过去。当奶奶听说,艳春姐爱吃青椒馅饺子时,会隔三差五,让母亲买了精肉青椒馅饺子给送过去,细心地喂她。十二天后的一天,艳春姐突然对前去探望她的奶奶和母亲说:“你们松开我吧,我自己吃药,我自己吃饭,我不会打人了。”
奶奶听后乐了,马上帮她打开了绳子。松开绳子后,艳春姐扑进奶奶怀里大哭起来。原来一年前,村里来了一个走街串巷的小木匠。艳春姐经不住他的花言巧语,和他偷偷好上了。但汪大娘已经给她订了一门亲事了呀!小木匠就和她说,带她回家,和她好好过日子。艳春姐就答应了,两个人坐了几天的火车,又坐了进村的马车,才到了小木匠说的地方。是一个破落不堪,四处环山的小村落。到的当天,小木匠给她领到一户人家,家里只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和一个七十来岁的奶奶。然后说他要出去办点事,人就不见了。当晚那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就成了她的男人。男人说他花了五百块钱买的她,小木匠把她卖给了他。她不听话,男人就把她捆绑起来抽打她,一年里,她受尽了各种委屈,人也变得疯癫憔悴了。男人看她疯了,也就不那么严加看管她了。她有一天偷偷逃出村,四处流浪,后来被同村做买卖的李拐子看到了,就把她送了回来。
听了她的经历,奶奶落泪了。奶奶不停地数落骂着那个小木匠不是东西,是个害人的人贩子。这种人贩子必须抓起来!奶奶还领着艳春姐,去了当地派出所报了案。后来,艳春姐又吃了二十多副中药,人彻底好了。
那时母亲正在一个工厂工作,她也求母亲帮她介绍一下,她也想进工厂工作。但母亲干的工作都是重体力劳动,就她那体格也干不了呀。但艳春姐却央求母亲,她就想干点重体力活,这样才能把过去受的伤害忘掉。她要多挣一些钱,补偿她继母和继父对她多年来的养育之恩。另外,她要把以前订的那门亲事,人家给花的钱还回去,不然她会心不安的。母亲经不起她说,就给她介绍了和自己一样的工作。艳春姐也去了工厂,干起了苦力。艳春姐毕竟身体刚刚恢复健康,那么重的活儿也承受不起呀!但是她也硬咬牙坚持着,从没喊过累。但有一天,她还是累病了,晕倒在工地被人抬回家里。
母亲去家里看她,她和母亲说,她不会半途而废的,休息两天还会回去工作的。她要和我母亲一样担起家的责任,努力挣钱养她父母,不辜负他们的养育之恩!
那时父亲的同事刚刚给了母亲去食堂工作的指标,母亲还没有去报道。母亲经过反复考虑,就把这份工作让给了艳春姐。
艳春姐去了食堂工作后,知道我家生活的困难。每次在食堂打饭,她都会把自己饭卡打的饭,馒头或者一些发糕,包子之类的饭,留一些给我家送来。当她们食堂新推出黄金饼这道美食时,只要食堂做黄金饼,一准会打黄金饼送到我家。但食堂有规定,每次职工打黄金饼只能打三个。因此,只要食堂做黄金饼,她就每天打三个。自己从不舍得吃,给我家送来。她拿来的黄金饼,奶奶和母亲吃过两次觉得很好吃,就再也舍不得吃,她们惦记着远在省会上大学的我,就留着等母亲来省会看我时拿给我。奶奶说:“我大孙女在外地上学,让她和她的同学也尝尝她艳春姐给拿的黄金饼。估计这个黄金饼就咱们承德人会做。”
奶奶说得没错,我在学校食堂还真没见过母亲拿来的黄金饼。食堂也有相似的黄金饼,但吃起来不是那么喧腾还口味不一样。
母亲每次来看我,都会给我拿来黄金饼。每次我让母亲吃,她都说吃过了。而且说是天天吃,都吃腻了。给我拿来的黄金饼,我自己吃一个,其他的会分给宿舍的同学吃。她们吃后,都说好吃,说比大商场买的糕点都好吃……
我大二时,母亲突然病逝了。母亲出殡那天,艳春姐来了。她跪拜在母亲墓前,哭得撕心裂肺。然后,她从怀里掏出三个黄金饼摆放在母亲墓前说道:“茉莉阿姨呀!我给你拿来黄金饼了。我知道我每次给你拿的黄金饼你从没舍得吃一个,都留给你闺女叶子了。这次我给你拿的,是我学着烙的,你一定要吃呀!你快尝尝还是热乎的呢!”
母亲走后,艳春姐一有空了,会坐一宿夜车会来学校看我。每次她来,都会给我拿来我爱吃的黄金饼。她说她听我母亲说过,我最喜欢吃黄金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