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月满中秋(散文)

精品 【晓荷.奖】月满中秋(散文)


作者:范明秀 秀才,106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80发表时间:2024-10-15 15:45:19

熬过了炎热的夏天,秋天的脚步慢慢靠近,她带来了凉爽的风,带来了丰收的果实,也带来了天空那轮最亮的月亮。天空一天比一天高,月亮一天比一天亮,代表团圆和思念的中秋节到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外打工三个月的时间,我的心理建设已经达到了极限。一天一天的数着手指头过,在归心似箭的煎熬中,我变得焦躁不安。每天盼了天黑盼天明,日常三餐变的索然无味。终于假期到了,一夜都没有怎么睡觉,清早提起早已收拾好的行李箱向车站急步走去。走在大街上我的心就像打开了一扇门一样敞亮,虽然太阳还没有升起来,我的心里却早已一片灿烂。车站里人来人往,每个人行色匆匆。有年轻充满活力的学生,背着双肩包带着耳机一脸的惬意。有穿着入时的青年男女,带着简单的行李,左手拿着一杯奶茶,右手拿着一部手机,大有两耳不听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淡定。她们平静从容应对着来来往往,分分聚聚的双城生活。更有很多穿着朴素拖着大包小包行李的中年人,他们疲倦歪在座椅上打盹,可能是刚下了夜班,也许是平常繁重的劳动没有空闲放松休息吧。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谁不是被生活所迫而忙碌奔波,谁不是拉家带口头顶上压着一大堆任务呢。我们被时代的脚步裹挟着不敢懈怠,人到中年又加入南征北战的打工大潮中。多少次背起行囊背井离乡,又有多少次为了一家团聚,行李箱里装满无尽的牵挂和期盼,日夜兼程的奔向家的方向。也许我们以后真的和候鸟一样,必须接受这种迁徙的生活方式了。那种儿时一家子一辈子长相厮守的生活,只能留在深深的回忆当中。
   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足,自给自足还是没问题的。在农村人们特别讲究年节,过了传统的大年,我们就盼着中秋节了。在农村中秋节不仅象征着团圆,更多的寓意着丰收。儿时的中秋节是忙碌的,地里的棉花白了,树上的小枣红了,田野里玉米、高粱都饱满起来,秋天的果实香了。无论多忙节日还是要过,蒸冬瓜猪肉馅的大包子是我们老家的首选。大冬瓜泛着白白的霜,憨憨的惹人喜爱。不用去集上买,自家地里多的是,选一个品相好的过节吃。一个夏天我们也吃不到什么肉,父亲说夏天的肉容易坏味儿不好,因为我们小时候没有冰箱。其实不吃肉和有没有冰箱没多大原因,没钱才是真的。所以我们就盼着八月十五才能吃到肉呢。中秋这天母亲不再下地干活,过节了好好在家给一家人做顿好饭,晚上还要准备上供的东西。清晨,母亲早早起来发面,切冬瓜馅,猪肉是提前集上买的,提前调好入味增香。我们下地回来包子刚好出锅,那个香啊!那是儿时记忆里吃过最香的包子。晚上月亮升起来了,笼罩在月光里的村庄静谧安然。父亲和母亲开始一起收拾供品,有月饼、包子、葡萄、石榴、烧鸡、炸好的鲤鱼,白酒等摆置在屋门外东侧,这个位置叫天地台,这个仪式叫圆月。月饼和包子代表团圆,葡萄和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烧鸡寓意大吉大利,鲤鱼寓意年年有余。父亲母亲虔诚的跪在地上,焚烧着纸钱嘴里念念有词。父亲轻声念叨着,老天爷啊,过八月十五了,保佑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保佑一家老小平安,大事小事顺顺当当。然后一家人都出去跪下,父亲恭恭敬敬斟满一杯酒,举过头顶再倒在地上,磕头起身,圆月仪式才算圆满完成。我早就馋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了,眼巴巴的等着哥哥们把供桌抬进屋里,我赶紧去吃个鸡腿解解馋。一家人围着桌子开开心心地品尝着美食,享受着团圆和丰收的喜悦。
   儿时的大年和中秋对于我来说,无非就是一顿解馋的好饭。小时候我们一个家族都生活在一个村里,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家都在前后院,姥姥家姑姑家都在邻村。我们每天都能看见自己的亲人,想哪个亲戚了骑个自行车半个小时就可以见到。那个年代的思念是甜蜜的,无论什么感情都是触手可及的。虽然日子过的清贫,但是我们不用受离别之苦。我们的上一辈人甚至一辈子都是长相厮守,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生中没有生离只有死别。那时候日子很简单,福也很简单。记得我小时候看的第一本,书名是《吕小刚和他的妹妹》,却怎么也理解不了,去奶奶家为什么要坐车,更弄不懂夜里怎么会有通往远方的列车。后来长大了思想跟着时代的脚步不断的前进,我从农村走向城市,脚下的路越来越长,距离越来越远。感受生活富足和优越的同时,也尝尽了离别的苦楚和远行的煎熬。人到中年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家人团聚成了生活中最渴求的奢侈。
   一路的思续随着车轮的转动,终于到达目的地,拥挤的人流把我拉回了现实。多少人脚步匆匆,奔波在路上的又何止我一个呢。我本无能既然改变不了现实,只好随波逐流。三个月的时间大人当然没有变化,小孙子从满地爬行,现在已经蹒跚学步了。一双机灵的大眼睛熠熠生辉,一张小嘴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都说隔辈亲,看见了孩子再累也值得。看见孩子的笑脸一路的劳累烟消云散。因为转天是孙子一周岁生日,当天夜里十二点儿子也赶了回来。
   我们充分利用每一天,给孙子过周岁,抓周,拍照,饭店聚餐,拍全家福。我每天给家人做着喜欢吃的饭菜,在忙碌中享受天伦之乐。珍惜这幸福的团聚时光,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儿子的假期结束了。孙子八月初一生日,儿子八月初八生日,成年人哪有太多的自由可以选择,儿子还是在他生日前一天返回单位。我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奔波劳碌,他又何尝不是为了妻儿老小奔波呢。又是一年中秋月圆,我再也找不到儿时一样无忧无虑没心没肺的感觉了,如今我和母亲当年一样为一家老小倾尽所爱。中午我还是按老规矩,蒸一锅冬瓜猪肉大包子,水果,熟食,尽量安排,做一桌子丰盛的家宴还是必须有的。只是少了圆月仪式,虽然少了传统的烧纸上供祈求美好,但是心里向往幸福平安的心情还是一样的。
   亲家的生日是八月十五,晚上她在饭店里订了一个单间,请我们去参加。同去的有她大闺女一家四口,还有大闺女的公公婆婆,还有她娘家的三个侄子。酒席桌上都是实在亲戚,自然十分热闹高兴。所有的亲人都在,唯独少了我儿子,我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都是为了生活,他生日也没在家过,又错过了中秋团圆夜,没办法呀!酒席散去我们走在滏阳河大桥上,为了让人们更好的赏月,马路上的灯灭了几盏,一轮朦胧的月亮挂在滏阳河上空,河水平静舒缓地向远方延伸,儿行千里母担忧,涛涛河水奔流不息,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无尽的牵挂和思念!远在他乡的儿子是否也对着一轮明月寄托对家人的思念呢。
   一个月的假期结束了,纵使有万般不舍,我依然还是默默收拾行囊,如果离别是不可回避的行程,我会选择在夜色苍茫中远行。黑夜里可以掩盖我呼之欲出的泪水,更可以伪装我脆弱的心情。我不想我熟悉的一切在阳光里一点点消失。更不喜欢在渐行渐远里把思念一寸一寸地拉开,所以我宁愿在黑夜里无声无息的远离。秋日的阳光也吹不干我潮湿的心情,当深夜来临广袤无垠的世界是安静的,就让这告别无声,就让这离别无风。期盼在每一次月升月落的日子里,想念在中秋月圆之夜,一位母亲对家的思念和牵挂又何止一个中秋之夜呢。
  

共 27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个中秋月圆之际,作者用细腻而优美的笔触,写出了一篇充满深情的文章。它讲述了一个关于思念、团圆和生活变迁的故事。从童年到中年,从农村到城市,从简单的生活到复杂的情感,无一不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成长。文章开头,作者用秋天的凉爽和月亮的明亮,唤起了中秋节这个充满团圆和思念的节日。她回忆了自己在异乡打工的艰辛,以及对家的深切思念。这种思念如同秋天的果实,随着时间的积累而愈发浓烈。在回忆中,作者带领读者回到了八十年代的农村,那里的生活虽然简朴,但节日的庆祝却充满了温馨和喜悦。中秋节不仅是团圆的象征,更是丰收的标志。作者详细描述了家中如何准备节日的食物,以及晚上的圆月仪式,这些细节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传统文化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从农村走向了城市,从简单的生活走向了复杂的情感。她感受到了生活的富足,也尝尽了离别的苦楚。这种变化让她对家的思念变得更加强烈,对团圆的渴望也更加迫切。文章的结尾,作者描述了自己如何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尽管儿子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回家,但她依然尽力为家人准备丰盛的节日家宴。在亲家的生日宴会上,虽然亲人都在,但儿子的缺席让作者感到了失落。这种失落和对儿子的牵挂,如同滏阳河的河水,奔流不息。最后,作者以一种无声的离别结束了自己的假期,她选择了在夜色中离开,以掩盖自己的泪水和脆弱。这种离别的无声和无风,正如他对家的思念和牵挂,永远留在心中。一篇语言流畅、主题深刻的作品,既是作者对家的深情告白,也是作者对团圆的渴望,更是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它让读者感受到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家的温暖和团圆的渴望始终不变。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16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10-15 15:46:57
  文章以中秋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作者从农村到城市的变迁,以及对家的深切思念。作品不仅展现了时代的变化,也反映了个人情感的丰富性。作者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深情的叙述,触动了读者的心弦,让人感受到无论身处何地,家的温暖和团圆的渴望始终如一。好文,拜读学习!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10-15 15:49:42
  这篇文章挺感人的,把我心里那些对家的思念和对过去的回忆都勾起来了。从农村到城市,变化真大,但不管走多远,家的感觉和中秋的月亮一样,总是那么亮堂。就是儿子没能一起过节,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不过,能通过文字把这份感情分享出来,感觉非常不错。为佳作点赞,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祝美女老师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范明秀        2024-10-15 16:02:24
  感谢芹芹老师在百忙中辛苦编辑,敬茶致谢!看到您的精彩编按我顿时泪目,人到中年太多的无奈,除了坚强无从选择。感谢老师,敬茶致谢。
4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15 16:54:34
  读完这篇散文,心中满是感慨。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感悟,将中秋的思念与团圆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在外打工的焦躁不安,到回忆儿时中秋节的欢乐场景,再到如今为生活奔波的无奈,每一个情节都触动着读者的心灵。文章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让我们思考着生活的意义。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强烈推荐给大家。
回复4 楼        文友:范明秀        2024-10-15 17:12:50
  谢谢小汪老师留评,人生不易,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我们,都在努力坚强的活着。像白燕升老师的那句话一样,大多数人都在绝望中平静的活着!生活成本高压力大,这是以后生活常态!感谢老师来访!敬茶致谢!
5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0-15 22:42:58
  令人感动的一篇美文。我也曾体会到在异地的思乡之苦,虽然只是短暂的几个月,读范老师这篇文章第一段,就有四个字迎面而来“回家真好!”相聚的时间是短暂的,快到恍若就在昨天。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生命的延续,为了家人更好的团聚,奔波在外地打拼。作者细腻的文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和相亲相爱的亲人们,以及儿子学习的思路。纵观全文,写满了多样的,深深的爱。好文点赞,拜读学习。
回复5 楼        文友:范明秀        2024-10-16 20:06:42
  冬阳老师高赞愧不敢当,希望老师常来常往,期待你留言雅正。感谢敬茶!
6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0-15 22:46:35
  修改我评论的一个小错误,哈哈!或许是方言口音问题“以及儿子缺席的失落”咋变成了“以及儿子学习的思路”或许错误也是冥冥中的安排,要不怎么能评论两次?嘿嘿!
回复6 楼        文友:范明秀        2024-10-16 20:04:10
  这说明冬阳老师和我有缘呗,这两句话拼音差不多,所以打快了就出错了。谢谢冬阳老师!
7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0-16 11:40:36
  这篇中秋文章深情动人,讲述时代变迁中个人成长与对家的情感。从农村到城市,从思念到团圆,有温馨喜悦,有失落牵挂。语言流畅,主题深刻,反思时代,凸显家的温暖与团圆渴望永恒,令人感同身受。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7 楼        文友:范明秀        2024-10-16 20:11:38
  谢谢小雨老师留评,我们做父母的时刻牵挂孩子,不知道将来孩子们会不会和我们一样。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现实中有很多无奈,都是不由人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两全!感谢小雨老师留评,敬茶致谢!
8 楼        文友:何叶        2024-10-16 21:09:00
  恭喜精品!绝对精彩!加油!
何叶
回复8 楼        文友:范明秀        2024-10-16 21:31:16
  谢何社鼓励!我继续努力!
9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10-16 21:47:44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10 楼        文友:赵声仁        2024-10-17 06:33:48
  于前后对比中抒发快乐与遗憾,在团聚和离别时感觉幸福与无奈。有哲思!
回复10 楼        文友:范明秀        2024-10-19 14:11:32
  感谢赵老师留评,敬茶致谢!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