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失而复得的亲情(散文)
一个月前,有一天儿媳妇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有一个中年的男人,已经来到社区,自称来自湖南,提你的名字,说是来寻找他奶奶的干儿子,问你见不见。我略一迟疑,然后就反应过来,赶紧斩钉截铁的说,见!让他过来吧。
其实,我的略一迟疑,不是在犹豫见不见,而是脑海里在紧急搜索:我有没有干妈。毫无疑问,我没有干妈,但是,我上山下乡期间,的确有一位可亲可爱的老大娘,像母亲一样关照我,我们虽然从来也没有举行过拜亲仪式,并且,我也是一直管他叫大娘。但是,我们之间不是干娘俩,却胜似干母子,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有血缘关系的亲密往来,也曾经被别人怀疑是干娘和干儿子。我估计来访者,就是他的孙子中的一个,既然知道了可能是谁,急于见面的心情也就而知了。
社区知道了我的态度,并且把我的电话告诉对方以后,一个湖南籍的电话就打进来了,机主确认了我的身份以后,立刻热情地管我叫老叔,说他已经到了我们小区,然后又急不可待的和我确认准确楼号,让我给他叫电梯。人来了,打开房门,我们相互之间毫无陌生感,虽然没有拥抱,但是两双男人粗糙的大手紧紧相握在一起,久久不愿意分开。他的第一句话好像是,老叔,是你,样子没有变,在街上,我也会认出你!当然我的面前,完全没有半个世纪以前那个孩子的形象,但是,清晰可辨的是他爸的身影。
提前他的爸爸,其实我们接触的次数屈指可数,因为他那时候就在湖南工作,并且因为单位是军工企业,保密单位,探亲的机会也不多,我就是在他探亲期间,被大娘和嫂子特意叫过去的,仅仅相处几天而已。他也就是听了自己母亲和爱人的介绍,受到我们情绪的感染,才待我亲如兄弟的。来访者现在的年纪,又和我认识他爸爸时的年纪差不多,相似的身材和面容,仿佛又看到了他爸爸。
他们家和我接触最多的,当然是我的大娘,也就是别人口中我的干娘。当时,作为贫下中农代表的她,不仅经常步行三里地,去“青年点”看望我们大家,也偏爱的经常单独约我,去她们家“打牙祭”,改善生活。刚开始,我还懂得客气地推诿,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我也就不拿自己当外人了,因为我如果去晚了,嫂子会摆好碗筷等着我,而让孩子们只能够远观,而不能够解馋。所以,孩子们也会一遍一遍的出门张望,我不能够总让大家都望眼欲穿啊!
大娘身形矮小,却精明干练,已过花甲之年的她,不仅行走如风而且待人热情,善于社交,要不然,也不会成为大队和我们知识青年的第一联系人——贫下中农代表。她还有第二身份,而且更厉害:是附近十里八屯最让人信服的助产士,不仅知名度极高,辈分也极高,很多和我年纪相仿的少男少女,都管她叫姥姥或者奶奶,因为不仅仅是她们,包括她们的爸爸妈妈,也是她接生来到这个世界的。她出门办事,也喜欢带着我(我曾经是青年点的点长和管理员,时间比较自由),我的辈分也水涨船高,“借光”成为了同年龄段人的叔叔和舅舅,因为她们都误以为我们是干母子了,很享受这个误会的大娘和我自然不会刻意地去解释。
单纯从我们这种关系来讲,也算“好景不长”吧!下乡不到二年,我就被抽调离开了农村,虽然也曾经不止一次地特意回农村去看过大娘一家,毕竟不能够经常见面了,而且又过了两三年,“哥哥”就来接她的家属去湖南定居了。得到消息我,我只能够再一次的,特意赶回农村,怀着复杂的心情,帮助她们打包行李和家具,然后恋恋不舍看着大娘、嫂子、三个孩子和哥哥一起走,随着列车远去,而淡出我的视野。
大娘虽然平时和我聊起来滔滔不绝,毕竟没有写信沟通的能力,我们都走出那个充满故事和记忆的农村后,我和她们的书信往来,主要靠同样待我如亲人的嫂子。因为哥哥忙于工作,没有多少闲暇时间来谈论家长里短,虽然我们曾经通信联系不断,也没有让时间的长河彻底冲刷掉彼此的牵挂,但是,却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
其实,也不是绝对的没有机会,十来年以后,我脱离了海上第一线,走上机关岗位,曾经有两次出差路过长沙,我第一次特意下车,准备去看看我的大娘,可是我知道的通讯地址是:湖南省长沙市71支局306信箱,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又不能够长期停留影响开会的报道时间,只好以后再说。以后又有一次,我又特意绕行到长沙下车,准备在车票有效期之内的两天里,去看看大娘,这一次费尽周折,终于有人确切的告诉我,他知道这个单位,但是:一,它不在长沙市内,地方很偏僻,不仅需要换火车和汽车,而且一两天也赶不回来;二,这个单位规模不小,是一个神秘的军工企业,你去了,也不一定让你接触。听到这些,我傻了,只能够垂头丧气的放弃寻找。
以后在通信中,嫂子证实了这些情况,并且也说到,因为单位特殊和管理的严格,我的信到达也需要延迟好几天,她们发信也不容易,可能都需要审查。渐渐的,时间的长河终于稀释了情感的联系,在我几次发信收不到反馈以后,这段情,似乎也无疾而终了。
听这个比我小11岁的侄儿说:他这一次回东北来探亲的计划中,虽然还有姑姑等其他人,我不是唯一的,但是,来锦州看我是唯一的,也是难度最大的。他的记忆线索中,只知道我在锦县的一个小镇,单位是捕鱼的。其实现在不仅锦县变成了县级的“凌海市”,小镇也早变成了锦州市的海滨区,连捕鱼的渔业公司也经历了繁荣和衰败,都成为历史了。他是仅仅靠着我的名字,通过一个一个地寻找派出所,查找档案,再看存档上似曾相识的照片,然后才被介绍到社区,最后社区才联系到我的儿媳妇,核实我有没有这个关系人,愿不愿意见,才有了以后儿媳妇联系我的事情。
我有一张照片,是我们分别以后,嫂子从湖南发给我的,她们的全家福。我拿出她们自己都找不到了的这张全家福,听他讲述,不仅他的奶奶我的最亲爱的大娘早不在了,他的爸爸妈妈我的哥哥嫂子也不在了,连他的弟弟,我的小侄儿也因为哮喘发作在31岁时离世了,唉,世事无常,感慨万千啊!
他的妹妹(照片上的小女孩,现在已经是一个外孙女都快上学的姥姥了)没有一起来,但是知道我们爷俩顺利见面了,也非常高兴,她们哥俩不仅送给我一个一千块钱的大礼包,也和我建立起了频繁的微信联系。一千块钱的礼包,已经超过了正常礼尚往来的规模,她们不辞辛苦,费尽周折寻找我的过程和心意,更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听你说,当时还完全是个孩子的你,还清晰的记得,我曾经对你们家的微不足道的帮助,就足以让我感动了,你们费尽周折,专程到锦州来找我,就更让我喜出望外,兴奋的心情到现在还难以平静,你奶奶如果地下有知,也会欣慰的。咱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普普通通的亲情,不仅仅是我们个人之间偶然的故事,它带着明显的时代的烙印,是当代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良好关系的缩影!
谢谢你们!是你们的努力,让我们当时的“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的友谊在半个世纪以后,还得以延续,让可贵的亲情失而复得!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种正能量的亲情继续发扬光大吧!
再一次谢谢你的鼓励!
祝愿老师再出佳作!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