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道滘镇(散文)

精品 【星星】道滘镇(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1063.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6发表时间:2024-10-17 12:42:40
摘要:原创首发

我和阿来决定在东莞道滘镇,租一间房子住下来时,济川广场上的黄花风铃木相约怒放。团团簇簇的黄花,远远望去金灿灿的耀眼,淡淡地香气包围着每一个造访者。租房隐匿在一片古朴典雅的民居中,周遭被一些参天古木掩映,房舍前边傍着一条河,有木船经常在清晨划走,落日余晖时,归来。河水清澈,远望碧绿色的水面,泊着一座座石拱桥,依河而居的道滘镇,如梦如幻,一幅绝美的画卷,立体呈现在东莞大地上。在东北做皮草生意失败,我们选择南漂,目的地就是这个镇,它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水乡人家,最重要的是它的企业居多:银禧、雄林、国立、沃府等等全是实力雄厚的产业体系,道滘镇地理位置特殊,且是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特色食品名镇、广东省园林城镇荣誉称号的大镇,全国最大的园林粤晖园就在镇上。那天,在道滘镇,简单购置了生活炊具,阿来左手拎着盛着瓶瓶罐罐的箱子,右手拉着我的手,走,带你去吃肉丸粥,道滘镇的特色美食。
   在一家小吃店,要了两碗肉丸粥,蛋卷,腊肠蹊径,腊肉焗饭,油鸭焗饭。问阿来,很贵吧?阿来说,价格适中,可以的。点这么多样,吃不了的。那就打包,苏苏,你快尝尝肉丸粥。阿来将古香古色的碗朝我面前推了推,一股肉味,淡淡地扑来,像一阵和煦的轻风,加上葱花,鲜鱼的香,足够诱惑,我拿起精致的勺子,舀了一口嫩白的汤汁,放入舌苔,绵软细腻,丝丝入魂。再咀嚼丸子,香儿不糙,越回味越有质感。我俩做生意走南闯北七八年,吃过不少地方风味,大多是过眼烟云,没什么很深的印象。独独这肉丸粥,令我难以割舍。它不仅做工精细,汤汁调得也很得人心,鱼片,瘦肉,所有的搭配恰到好处,满满地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而这些是我们漂泊在外的人,缺少的细节。
   不久,我与阿来,双双进了一家电子公司,下到第一线做工人。阿来读过大专,进公司后,工作很努力,有一次,一个同事失误,机器程序上少了一道步骤,导致一批开关质量不合格。车间主任想瞒天过海,就这么发出去,我拦都拦不住,阿来跑去经理办公室回报这个情况。主任被严肃处理,撤了他的职务,撵到一线做工人。那个同事直接被开除,黄主任恶狠狠地警告过阿来,叫他骑驴看唱本,走着瞧。阿来把脑壳伸给他,来吧,照这打。脑袋没了,碗大个疤,我阿来眨一下眼,就是你孙子!对方没叫嚣。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事后,我埋怨阿来不该出头,阿来说,见到这种事,不站出来,我跟缩头乌龟有什么区别?苏苏,你男人是胆小鬼,贪生怕死的,你也爱吗?
   在道滘镇一晃半年过去了,阿来表现突出,升了车间组长,我做了质检员。随着时间的挪移,道滘镇慢慢住进了我的心里,对它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我庆幸阿来和我的选择没有错,周末时,阿来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在道滘镇兜风,北道公园,江滨公园,粤晖园,政府花园,风轻云淡时,驾一只船,在河上漫无目的飘着,云朵似的,上岸后怎么着也去吃一碗肉丸粥,养胃,舒心,既治愈沉甸甸的乡愁,对道滘镇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与爱。
   2018年春天,我婆婆去世,上五年级的儿子小桐没人照看,公公一天到晚在镇里摆摊修鞋,我父母还要带孙子孙女,阿来说,要不,把小桐带到道滘镇读书?我有个计划,想在道滘镇买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将咱爹接来。道滘镇有发展前景,医药,住宅环境,教学设施比咱那里强百倍。
   我皱了皱眉头,关键是老人,年龄大了,落叶归根,换个地方生活,够呛适应。
   权衡利弊,我们还是把小桐带到道滘镇,在镇小学做了五年级的学生。老是给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我想自己当老板。阿来说,瞎扯。在公司只要努力做事,旱涝保收,另外也有补助和五险一金,假若辞职了,这些就都终止了。我当时有些犹豫,觉得阿来的话不无道理,外乡人在道滘镇打拼,真不易。得亏大环境,大趋势,大方向好,国家政策得当。我们渐渐将这里过成了第二故乡。又一琢磨,不行,不能故步自封。拼一拼再说,拼什么?道滘肉丸粥,以及各种特色美食。不会做,不打紧,学。我先辞职,打探到镇里有位做肉丸粥和腊味的手艺人。她家住独门独院,有院子。门前咬着牙站着两棵黄花风铃木,老态龙钟,树干皲裂斑驳,门是铁门,一根一根栅栏组合的,有花草沿着高高的白墙攀援出来,抻着脖颈,开一朵朵惊艳别致的花儿,给人惊喜,坦然。叩门良久,门缓缓开了,一个和母亲年岁相仿的女人,出现。眼神安详,与世无争的样子。操着当地的语言,和我说话。幸亏在道滘镇呆了一年,熟悉民间的一些方言,我喊她姨婆,她不介意,我想讨口水喝,姨婆好客,请我进屋。盛水的瓦罐,她家的物什都透着一种古老的气息,喝姨婆递来的水,有点甜,也有点软。说明来意,我开门见山。姨婆摇摇头,我不收徒。怎么办?我相信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第二天又去,一周后,恰逢道滘镇迎来三月一来的第一场大雨,也不算大雨,与东北的雨比起来,有些柔情似水。我走时没带雨具,下车后,要经过几条深巷子,结果就被雨湿透了,我像一只落汤鸡敲开姨婆家的门,姨婆赶紧找来干净衣服,催促我换上,那晚,我睡在姨婆家的竹床上。和姨婆说自己的老家,说爹娘,说村子里的风土人情。窗棂上的月亮,经过水洗之后,分外明亮。
   为了向姨婆学做道滘肉丸粥,腊味等手艺,我义务给姨婆做家务,她有一个儿子在国外读书,后来定居那里,隔三差五发个视频,或者打个电话给姨婆。姨婆年纪大了,原来开得道滘镇风味小吃铺,关门二年了,手里有点积蓄,姨婆又闲不住,继续做道滘镇风味小吃,做好了,有人上门取走,送给几个景区的招待所,酒店。我在姨婆这干着脏活累活,不怕吃苦,姨婆三点就起来做肉丸粥,我也起床,搭把手。久而久之,姨婆主动让我做,在一旁指点。在姨婆这一晃三个月过去了,2019年秋天,我们在道滘镇的苏来风味小吃铺,开始营业了,生意很不错,也许是得到姨婆手艺的精髓,大多是回头客。姨婆初一,十五的来铺里看看,也推荐她以前的邻居,客人来我这埋单。
   年末,我们一家三口,关了店门,回东北老家过春节,没料到被新冠肺炎疫情,堵住了返归道滘镇的路。四月初,阿来先回得道滘镇,一个月后,阿来拉着行李箱回来了。他说,在老家镇子开一家道滘镇特色美食店,让我在故乡的土地上发挥一下,东莞道滘镇学到的手艺,父母也是古稀之年,公公自从婆婆去世后,身体也不好,考虑再三,阿来将道滘镇的店盘出去了,回家乡发展。
   2021年五一节,这一天,我们的东莞风味小吃店在镇子最热闹地段,剪裁开业。双喜临门的是,阿来把姨婆接到家里,希望她在东北多住些日子,感受一下东北的风俗民情,同时,为我们的东莞风味小吃店助力。
   道滘镇成为我的另一种形而上的乡愁,恐怕一生也走不出与道滘古镇的情缘。
  
  

共 26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道滘镇》,写了道滘镇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它以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道滘镇位于东莞,是一个承载着近700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这里不仅有小桥流水、人家,还有丰富的美食和艺术文化活动,让人流连忘返‌。道滘镇以其古建筑和遗址见证了悠久的历史。走在古镇的街道上,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这里的古船在河上划过,河岸光彩倒映在碧波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此外,道滘镇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赞叹,山水景色和田园风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道滘镇的美食是一大亮点。这里的特色小吃和地道菜肴让人垂涎三尺。无论是街头小吃还是高档餐厅,都能满足你的味蕾。道滘粽、肉丸粥和油糍等地道美食,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道滘镇还有丰富的艺术和文化活动。无论是传统的手工艺,还是现代的艺术展览,都能让人感受到这个小镇的艺术气息。这里的艺术活动不仅展示了当地的文化传统,也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道滘文化的机会‌。本文是作者通过打工从而联想到创业,从而打探到镇里有位做肉丸粥和腊味的手艺人,向姨婆学做道滘肉丸粥,腊味等手艺的整个过程,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正如作者所言:我在姨婆这干着脏活累活,不怕吃苦,姨婆三点就起来做肉丸粥,我也起床,搭把手。久而久之,姨婆主动让我做,在一旁指点。在姨婆这一晃三个月过去了,2019年秋天,我们在道滘镇的苏来风味小吃铺,开始营业了,生意很不错,也许是得到姨婆手艺的精髓,大多是回头客。作者说:道滘镇成为我的另一种形而上的乡愁,恐怕一生也走不出与道滘古镇的情缘。道滘镇不仅美食丰富,还举办各种美食活动来推广其美食文化。这些不仅弘扬了道滘的美食文化,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好文推荐欣赏!【编辑:燕双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1900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4-10-17 12:43:22
  感谢作者赐稿星星,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