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拾柴火(散文)

精品 【晓荷·奖】拾柴火(散文)


作者:十月枫叶 秀才,1771.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93发表时间:2024-10-17 18:00:24

一周前,弟弟在家发了一次脾气,从小到大我从来没见他这么大声过。那天是因为我去红叶石楠树地里,把春天卖树剪下来的树枝都捆成了捆。黄昏时爸妈就让收工回家的弟弟开三轮车去拉回来。等弟弟进院儿,本来我们看着晒了几个月干透了的树枝,还都很兴奋。谁知弟弟车没停好就发起了飙,涨红着脸大声兴师问罪开了:“是谁让我大姐去拾柴火的?闲的难受是吧?真会没事儿找事儿。”
   爸妈都默不作声地互相看着偷笑,也不反驳。我也听出来了,自己这次又因“瞎勤快”,闯祸了。弟弟肯定是心疼我,误以为爸妈让我去拾的柴火。
   “小弟,爸妈没让我去,是我自己要去的。前几天推着爸爸去看树,见地里都是干柴就想收拾回来。好等冬天来了,早上天冷咱妈就可以烧地锅,前锅一起馏馒头、蒸芋头、煮俩鸡蛋、热两盒牛奶,一锅就成了。后锅也好温热水洗脸,多好?”我看着弟弟的脸,怯生生地微笑着解释说。
   “那要煤气和电锅、电磁炉干嘛?你没想想让妈锅上一把、锅下一把的忙活,多累呀。”弟弟又把矛头指向我说着,却转身去解了绳子,抱了一捆柴火下来。我默认自己太想当然,忙上前也抱下一捆柴火,紧随着弟弟进车棚子,把柴火都并排摆放在旧马车上。
   “哎,也是怪我没考虑到,早知道这一点儿柴火你们都惦记着,我就该发话让人家早拾走完事儿。”弟弟又自责道。我连连劝慰他说:“明天我不拾了,你干了一天活儿怪累的,回来我还不让你省心。”
   弟弟听了,又“噗嗤”一下绷不住笑了。我也知道他并不是真生气,就是不想让我干活。而我,年儿半载才回家一次,就总想多为家里做点儿事、尽尽心,无论嫁出去多少年,这里也永远是我的家,本来就不是客。
   我俩码放好八捆柴火,弟弟又把三轮车开进车棚。妈妈站在厨房门口叫我们快洗手吃饭,并埋怨着我们咋不戴手套。在练习走路的爸爸也停下来,坐在他的“太师椅”上,一脸关怀和慈爱地看着我们俩洗手,好像也要说点什么。弟弟自己洗完了手,又赶紧去给爸爸洗,为他脱下手套,用毛巾轻轻擦拭着。爸爸有病以来,只要弟弟在家每次饭前都会为他洗手,饭后漱口。也常抽空为他剃头、剪指甲。
   爸爸悠悠地对弟弟说:“以前你妈我俩拉着架子车,大老远跑到西山沟去拾柴火。起早去、摸黑回,一天也拾不了这么多。这么好的柴火都怄糟了多可惜。”
   “可不,那时候啥都少,山上树也不多,拾柴火的人却那么多。”我也符合着爸爸说。弟弟听了,也不好意思起来,又解释着说自己刚有点冲动了。
   上山拾柴火的故事,我们早听爸妈讲过多次了,也亲眼目睹了多年。那些大松针柴火捆,稻草绳,竹耙子,和高高的柴火车。以及爸妈每人一脸的汗水、满身的枯草屑,至今都依稀记得。
   每年的深秋季节,锄过越冬麦苗,秋风就愈加猛烈,落叶也纷纷飘飞。村里的大人们闲不住,就会十天半个月集结成队,上二十多里外的西山去拾柴火。八九岁那年的一个周日,我也去过一次。弟弟和妹妹都小,乖乖地和姥姥在家,而我早早醒了,就哭着非去不可。爸爸只好让妈妈给我围了围巾穿了大袄,抱我坐上架子车一起去。半路上我就后悔了,天又冷又黑,让人有些怕见鬼。尽管妈妈把我抱得很紧,她解开了自己的袄扣子,把我紧紧贴在她胸前。爸爸又把他的帽子给我戴上,我只露双眼睛,仰着头看天上稀疏的星星,分明能听见妈妈嘭嘭的心跳声。因为我误了事,爸爸拉着架子车紧赶慢赶了十多里地才追上大家。天亮以后就七拐八拐地进了山,集合在大小山包围的一个平滩处。就忙着分头去割怀草,妈妈把爸爸割的怀草抱到车子旁,陪我坐着搓草绳。只见她边搓边吐唾沫,三搓两搓,不大一会儿一根根长长的草绳就搓好了。
   太阳越升越高,感觉身上也越来越暖和。大家的话也越来越多,离架子车很远都能听见他们在叽叽喳喳的说笑。时不时总有人把柴火捆背过来,放在自家车子旁边。大家来来往往,我也不再老实呆着,就下了车去摘山坡上的野花。妈妈看到了,马上飞奔过来,好哄歹哄我也不愿上车待着,就只好背着我搂树叶。我听见妈妈累得喘着粗气,看见她的汗水湿透了头发,一缕一缕贴在面颊上。尘土随着搂起的树叶腾起,呛的人不时干咳,脸色通红。我忍不住责怪自己不懂事,并伸出小手为妈妈擦汗。还几次想对妈妈说:以后再也不来添乱了。我要下来,妈妈说草丛里有蛇,还有山蜈蚣和山蚂蚁,于是我就乖乖地回到了车子上。
   至今还记得下午那一次野餐,爸爸先搂了一堆蒿草点着,再放上些树枝。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的真实的篝火,比在电影里看到还兴奋。大家都翻出带的干粮,有馒头、饹饼和油馍,一起围在火堆旁烤着吃。待馒头烤得焦黄,就着山泉水下肚,一个个灰头土脸,却都笑得无比灿烂。
   太阳还有一杆子高时,浩浩荡荡的拾柴队伍,才唱着胜利的歌,满载而归。爸爸把垛得高高的柴火车子上,又用心地专门给我留了个窝窝,铺上了厚厚一层松软的干草,把我抱上去。我高兴地坐在上面,听话地两手拉着绳子,眺望层层的山峦,欣赏落日与晚霞。一行十几辆架子车,顺着曲曲弯弯的山梁,时而下山,时而爬坡。陌生的村庄旁炊烟四起,袅袅娜娜,牛羊咩哞叫着进村去。那片山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在一片白茫茫的薄雾里……我晃晃悠悠的睡着了。
   那一代人几乎所有人都上山拾过柴,每年冬春两季至少四五次。我常纳闷儿,种了那么多庄稼,为什么柴火总是不够烧?听爸爸说,因为每天都要给人做饭,猪煮食,隔三差五还要烧水洗澡,哪一天不用柴火呢?对了,还有我们上学也要背柴火,生火取暖。
   是啊,那时候农村人都不富裕,烧不起煤,柴火便是家家户户取暖做饭的主要燃料。每家院里院外都会有三两个柴火垛,像树叶和麦秸这些软柴火垛,树枝和玉米杆、棉花柴、豆杆、芝麻杆等都是硬柴火垛。谁家柴火垛大,都会招来人们羡慕的目光,那也是人勤劳、日子好过的向征。那时候,经常听人唠叨,烧的和吃的都同等重要,做饭少一根柴火饭也做熟不了。在长年的耳濡目染中,孩子也都会把柴火看的十分金贵,更是自然地学会了父母,勤猫腰、随手拾柴的习惯。
   拾柴是辛苦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快乐。而每到饭点,每家屋顶炊烟袅袅的烟火气息,更是难忘的记忆!每逢落叶遍地,草木枯黄的季节,望着漫山遍野的枯枝败叶,不免就心生感叹:多好的柴火呀!手也跟着痒痒,忍不住去弯腰拾起几片树叶欣赏,回忆也会再次回到那个年代。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取暖用上了暖气、空调,做饭乜用上了液化气、电磁炉、电饭钩、电饼铛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柴草树枝也早已排不上了用场,柴草垛也消失殆尽。可当年那些随处可见柴草垛和拾柴的情景,却依然让人记忆犹新。国家提倡青山绿水、低碳环保,社会主义新农村通了天然气;粮食秸秆都用来做了饲料或者送去了造纸厂,硬秸秆儿也实行了机器粉碎秸秆还田,这几年就都不再有人拾柴了。也难怪弟弟那么生气,可能一路招来了不少人疑惑的目光吧!
   而随意的我却总是后知后觉,就几年前我那次12月份回老家。见晚上爸妈生起炉子,还小孩似的赶紧拿了个馒头切成片,烤在炉火边。闻着焦香的气味,吃着有烟熏味道的馒头片,又和爸妈说起了小时候那次拾柴的事,还忍不住又一起大笑。那年屋外雪花飘飞,屋内家人围炉夜话的温馨,总是让人感觉岁月隐藏了许多刻骨铭心的温柔!
   第二天,二姨开着她新换的大三轮车带着小姨来了,院子里又顿时增添了多倍的快乐空气。我忙着剁馅儿包饺子,妈妈忙着发面,准备晚上炸油条。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我们聊着每一个亲人的近况,感觉每一个至亲至爱的人都是让人牵肠挂肚的。我们为亲人的顺利和健康而高兴,也时而为孩子们的婚事和工作而发愁!生活里有喜忧,人生里也难免曲折,但是我们相信所有忧愁也都能慢慢解决,觉得有亲人们的支持和牵挂,人世间就无比温暖。
   下饺子时,妈妈说:“今儿个咱烧地锅,有柴火了。”我们一致赞同,并一致觉得地锅下的多,大家吃一个锅里煮出来的饺子感觉更好。妈妈在大锅里添了宽宽的水,又抱了一捆柴火开始烧火,二姨和小姨紧挨着坐在旁边。妈妈又说起了头天弟弟因拉柴火发火的事儿,两个妹妹都羡慕起了她有这么孝顺的儿子。火光照着妈妈的笑脸像个泛着光泽的红苹果,柴火在火塘里也啪啪作响,燃得无比旺盛。我还是想把其他的柴火一块儿拉回来。这个想法一说出口,立即得到了小姨的赞同,并夸我想得周到。干活儿一向干净麻利的二姨更是说:“赶快吃完,我开着车,咱们一起去拉,这次都不让他知道。”
   下午,我们三个就高高兴兴地拉了两趟。车棚处都码不下了,我们又把旧猪圈里码得满满的。爸妈都一个劲儿的说:“别去拉了,剩下的不要了,这就够烧一冬天的了。”我看着两个姨又心生愧意:“您俩都六十多岁的年纪了,这样累你们真不忍心。”
   “这丫头说的啥话,咋这么见外,俺俩乐意帮俺姐干点儿活儿。”二姨笑着说完又哈哈大笑起来。退休教师小姨在一旁也腼腆地抿嘴笑着,整齐干净的头发有些凌乱,考究的衣着也沾染上了土,却也全然不在意了。
   傍晚,弟弟又收工从县城回来了,关切地询问二姨和小姨的近况。看到妈妈和我正在厨房忙碌着炸油条,忙来烧火,并小声安排明天杀只鸡,还说地锅炖鸡好吃。小小的厨房里,亲人们快乐地说笑着,弟弟抬头看着弯腰下油条的妈妈说:“妈,我明天在家,去给你把地里的柴火都拉回来,还是坐着烧火不太累是啵。”
   “下午你二姨和小姨,已经帮你大姐拉回来了两大车,其余的就不要了。让东院儿你四叔和西院的大爷去拉吧,老年人冬天都爱烧柴火,全身也暖和。”
   “哦,好,不但全身暖和,地锅里出来的东西味道也香。”弟弟说着笑起来,大家也都笑了起来。
   妈妈说:“我以后啊,夏天的时候用电锅做饭,又快又省事儿,人也不受热……。”
   “冬天我给您准备柴火,让你坐着烧火,暖和。”妈妈的话还没说完,弟弟接过来说。“有人来的时候也用地锅,吃得更香。”
   大家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飞出厨房,回荡在庭院。连炊烟都像是快乐的音符,源源不断地飘向湛蓝的天空。
  

共 39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如同一幅温馨的乡村画卷,缓缓展现在我们眼前。它以一次弟弟的发脾气为切入点,引出了对过去拾柴火岁月的回忆以及家人之间温暖的亲情。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上山拾柴火是生活的一部分。作者回忆起小时候跟随父母去拾柴火的经历,寒冷的清晨、妈妈温暖的怀抱、搓草绳的场景、热闹的野餐以及归家时的疲惫与满足,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那时候,柴火是家庭温暖和生活的象征,代表着勤劳与日子的好过。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柴草不再是主要燃料,但那些拾柴火的记忆却依然深刻。作者对柴火的执着,不仅仅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更是对家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弟弟的发脾气,看似是对姐姐拾柴火的不满,实则是对姐姐的心疼;二姨和小姨的到来,增添了欢乐,她们一起帮忙拉柴火,展现出浓浓的亲情;妈妈在厨房里烧火炸油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场景,充满了温暖和幸福。这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和家的温暖。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人之间的爱永远不变。它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亲人,铭记那些温暖的瞬间,让爱永远陪伴着我们。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1900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17 18:01:14
  《拾柴》是一篇充满温情的文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过去拾柴火的岁月以及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文章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从弟弟的发脾气到一家人回忆过去拾柴火的经历,再到二姨和小姨的帮忙以及妈妈和弟弟的对话,每一个情节都充满了爱和关怀。这篇文章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感受家人之间的温暖,是一篇非常值得一读的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10-17 18:10:56
  谢谢汪老师的经典按编,辛苦编辑【敬茶】。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17 18:01:43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亲情的世界。拾柴火的岁月虽然艰苦,但却充满了快乐和温暖。家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支持,让人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文章中的弟弟、妈妈、二姨和小姨等人物形象鲜明,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展现出了亲情的美好。这篇文章让我们明白了,无论生活如何变化,亲情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强烈推荐给大家!
3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10-17 18:08:46
  谢谢老师的支持和点评。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拾柴也寓意着亲情的热气腾腾。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0-18 11:50:21
  这篇文章以弟弟发脾气切入,忆起拾柴火岁月及温暖亲情。过去拾柴是生活常态,充满生活气息。如今虽不再依赖柴火,但回忆深刻。弟弟心疼姐姐,亲戚帮忙,家人围坐,尽显亲情温暖。它让我们感受亲情力量,提醒珍惜亲人与温暖瞬间。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4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10-19 15:13:46
  谢谢小雨老师支持,我们的快乐你不懂,你们这代人已经没拾过柴。
5 楼        文友:范明秀        2024-10-18 14:14:43
  有父母在的家是充满温暖和幸福的家,拾柴火的事我小时候也干过。在农村哪个家庭都离不了的,美女的文章把钱带回了我的少年时代,亲切感十足。那个年代虽然不富裕但是那是我们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问好老师,期待再次拜读!
回复5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10-19 15:12:32
  谢谢范姐的支持,农村给了我们快乐的童年,也给了我们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为70后的同龄人喝彩。
6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10-18 16:26:32
  拾柴火,我可没少干。那可是一段难忘的回忆呢!记得小时候,跟着家人去山上,一路上的欢声笑语,还有那暖洋洋的篝火,烤得馒头外焦里嫩,别提多香了。虽然现在家里都用上了电器,但那些捡柴火的日子,就像家的温暖,一直暖在心头。每次想起,都感觉好亲切,好温馨。谢谢美女的精彩分享!为你点赞,敬茶献花!
回复6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10-19 15:11:27
  谢谢芹老师的支持。那个年代的记忆永远是美好而难忘的,拥抱同龄人。
7 楼        文友:东辰        2024-10-19 13:06:48
  欣赏好散文,拾柴火。这样亲情文章真好。再赞枫叶好文笔。
回复7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10-19 15:10:28
  谢谢东辰老师的支持,向您学习。
8 楼        文友:何叶        2024-10-19 20:15:12
  恭喜精品!十月姐加油!
何叶
回复8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10-20 06:35:41
  谢谢社长支持。
9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4-10-19 22:08:10
  读枫叶老师的文,莫名感动,在过去的年代,柴火是仅次于吃穿的生活用品,没有柴火,饭不得熟。这都是过去所有人体验过的,老师的叙述,细腻而真实感人。好文,加精,祝贺!
回复9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10-20 06:35:07
  多谢一路顺风老师的支持,学生问侯老师早上好。朴实的农村娃,纯洁的七零后,只追求文如其人,还原生活本色,接地气,这是乡土给予的特点。极为欣赏老师的作品,质量高,有内涵,有文学范。
10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10-20 08:14:31
  拜读十月老师佳作!恭贺获得精品文!
静心读书,安心写字。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