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阳泉马湾出穷水?(散文)

精品 【东篱】阳泉马湾出穷水?(散文)


作者:红花草 举人,396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89发表时间:2024-10-22 11:08:26


   我儿时的居住地,是背靠苦坝山,面向渫水河。这里也是人人都瞧不起的穷地方——湖南省石门县袁公渡乡(因为移民,此乡现在已经不存在)。我住的村叫马湾村(后改为马鞍),往北过渫水河翻过一座高山往左是渡水乡,往右是维新镇(古时叫仙阳)。从我家门前的渫水河顺水往下过几个村就是阳泉。我从小就常听这样的顺口溜“金仙阳,银渡水,阳泉马湾出穷水”。说着说着也常说成“出穷鬼”。可见,我所住地方的“穷”,是有名气的。
   金仙阳,银渡水。这又是金又是银的,听着就觉得这两地方都是既出人、又发财的好地方。渡水,我不太熟,哪怕只有几十里路,没直系亲属在那里,我没去过,只知道位置。仙阳有亲戚,我的两个姑姑都在仙阳。我读高中也是在此就读的,比较熟悉。“仙阳的山俊秀,仙阳的水倒流”,这也是当地人都知道的一句话。都说“一江春水向东流”。仙阳的水却是打破常规,自东往西的流向,仙阳河不大,最宽处,包括河滩,沿河超过百米的地方也不多,河不是很深,许多地方过河,不用渡船,通过石墩就可以。水的流速不快,水也清澈,底下的石子一眼可见,水中的小鱼撒欢一目了然。水,不紧不慢到两河口的地方与渡水河里的水汇合,拐了小弯继续往西,绕山根转,掉转方向,加入渫水,便来到我家门前的河里,自西往东,然后汇入澧水,汇入洞庭。不得不佩服水的绕功与绵劲,即使有大山阻挡,也能绕过翻越一路进发。老辈人说,仙阳之所以是金仙阳,与逆流的水、与山脉的走向有很大的关系。我不懂风水,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反正仙阳也好,渡水也好,比我们这边确实要好一些,这是得到大家公认的。仙阳的集市在周边几个乡镇是最大的,石门四中就在这里。
   阳泉马湾出穷水,到底这水是怎么个“穷”法,我说不清,也想不明白。水,怎么会穷?穷的是人吧。我常听隔壁周奶奶骂她做事毛毛躁躁的孙女:“你咋做事一点也不磨细(仔细),说了多次,衣服的领口袖口要特意洗,洗干净。人穷,水也穷啦?那么大的一河水不够你洗这几件衣服?”我妈也常在一边说我:“人穷水不穷,钱是人的胆,衣是人的脸。衣服不求华丽,但要洗得干净。人要讲卫生。”从人们日常的话语中,虽然感觉是真穷,但还是有种不认输的味道。不然也不会常把“人穷水不穷”挂嘴边,对门前的渫水还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再里面。
  
   二
   门前的河水,很是湍急。特别是夜深人静,水的激流声尤为突出,数百米外也能直接感受到水的翻腾跳跃,听到像狂奔的野马群,发出声震山谷的呐喊,直接冲破夜空跃进数家数人的耳朵。我常常在睡梦中被这种浪涛声惊醒。醒后,有时候干脆竖起耳朵仔细聆听,倾听它们发出的神威。水的声音十分悦耳,也十分美妙,让我心跳加速,血液沸腾。这是专门用水演奏出来的旋律,用水弹奏大大小小的石头而发出的声响;它没有嗓门,却有高亢的嗓音,好像在为谁呐喊助威,为大山发声歌唱。不用鼓掌,他们也卖力演奏,汇成嘈嘈杂杂、大珠小珠的交响乐。这样的曲调很深情,很激情,很浪漫,很有战斗力,很有意志力,我是怎么也感觉不到有“穷”蕴含其中。思来想去,我想不明白。这么好的水怎么会是穷水呢?应该是人们理解错了。
   不过,我们的日子过得苦,普遍穷,确实是真的。那时食不果腹的时候多,没读书之前的男孩夏天是赤条条,说是父母给的皮衣穿不坏,可以省布料。男女老少,大部分都是夏天打赤脚,冬天穿草鞋。别处有了公路通了车,我们还是很窄的小路。出门无论远近,都是靠两条腿丈量。据我的长辈们说,他们到石门修铁路,百多里路,是靠走路翻大山过去的。修泥大公路,也是结伴走近路翻山到达。我们村泥土的土肉浅且瘦,庄稼收成低。苦坝山,是南山,是阴山,高且陡峭,太阳出来晚,下山早,日照不足,一切生物也就差了阳气,就应证了“苦”。
   “怪人不知理”。这些不足,都让水来承担,我觉得对门前渫水很不公。这黑锅甩得有些过分,太不厚道。穷,当从多方面找原因,不能耐在渫水河身上。相反,是渫水滋养了我们众生,它却从来没想到要得些什么回报,做人不能恩将仇报。
  
   三
   在我们十分贫穷的日子里,是渫水河给了我们帮助与安慰,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人们干了一天的活,实在太累,喝几口水,全身在河水里泡上一阵,仰望被大山阻挡的天空,异想连绵,尽情地让河水搓揉、按摩、冲洗,疲倦随水而去,精神回归,这是多么爽歪歪啊!哪天休闲,人们会自发组织,在渫水河来一场逆流而上的游泳比赛,与激流的浪涛拼搏是何等的刺激、过瘾。渫水河边长大的人,没人不会游泳,就连女孩子也会偷偷学。人们的勇敢精神、敢于挑战的精神就是在渫水的帮助下练就。当人们有什么心事,无处诉说的时候,就坐在河边的石墩上,卷着喇叭筒老烟,吞云吐雾,看着推波助澜的河水出神,目送它渐渐远去。心中的苦楚,很快就被河水稀释冲淡,心情变得美好起来。遇到干旱年,周围池塘里的水用完,人们想方设法将渫水河的水齐心协力车到田里灌溉,让粮食能多收一些。沿河的棒槌声,此起彼伏,人们的衣服、床单、蚊帐,甚至锅碗瓢盆等拿到河里洗,最容易洗干净……
   门前的河带给人们这么多便利,怎么还要说是穷水呢,就不能平心而论?它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最朴实的力量,有着坚强的性格。人穷,水不穷!你看,水遇到障碍物遭受挫折时,不会选择退缩,而是绕道而行,脚步不会因此而停下。它不会因为眼前的困难而放弃自己的使命。你听,水的声音,有时是轻轻的、柔柔的,像母亲抚摸自己的孩子,让人的心宁静舒坦,得到满足;有时是抑扬顿挫、激情澎湃的,它表达的永远是积极、乐观的心情,它总是那么高兴,他的字典里没有忧伤,没有愁苦。
  
   四
   水,不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其实,它最富裕,只是从不张扬,从不表露,哪里最低便往哪里去。它容纳万物,滋养生命。渫水河的水也是水,马湾、阳泉门前的水也是水,它同样是厚德载物,默默流淌,无私地奉献自己,养育沿河的生灵,从不表功领赏。无论人们说它是穷水也好,说是水穷也罢,不争辩,不计较,还是一如既往,默默无闻。用它自己的行动传递温暖与爱,持之以恒,以柔克刚。
   渫水河,其实是大自然特意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现在,马湾、阳泉等数个村,几个乡都已移民,离开生养之地,生养之河,但它的灵魂已深入骨髓,埋在心底,人们的梦境还常与渫水在一起。细听它的教诲,聆听它的旋律,感受它的追求。
   我们当以水为师,领悟它的智慧,学会包容、学会坚持,更要有奉献精神,让自己的人生如水流般清澈、灵动、富有力量,向着至善的境界不断迈进。
   渫水,不是穷水,我的乡亲们因为它,才移民到了更好的地方,去书写新的篇章,重新开启新的人生。
  

共 26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不富,因为水穷。这是一个多么荒谬的悖论。也难怪,古语就有“穷山恶水”之说。可在作者的家乡,金仙阳,银渡水,都是带着金银的字眼的。仙阳河,有着缠绵之功,作者为生活在这条水系中而感到美好。在作者的心中,门前的河水,奏响了生活的旋律,夜晚可在悦耳的水声中入眠,那么激情,又那么浪漫,无论如何也跟“穷”字挂不上钩。和河水嬉闹,在河水中洗刷,洗却了疲惫,洗出了阳气,于是作者认为人穷的根源不应该归为渫水,反而是渫水滋养了两岸的人们。回想曾经,日子贫穷,反而是河水给人们慰藉。喝水,泡澡,嬉闹,灌溉,洗刷,河水给人们带来多少生活便利。作者角度门前的渫水,看出了性格的力量,朴实,坚强,知进退,不停步,不放弃自己的使命,总是处于积极乐观的状态,多么像生活在两岸的人们。渫水,是自然地理恩赐于人民的宝贵财富,尽管沿河的居民已经移民,但人们的情感已经注入这条河,曾经的故事沉淀在河水中,永远移不出一代人的心底。水无穷,穷的是我们没有给这条河写下崭新的篇章。这篇文章颠覆了关于穷水的概念,写出一条河对于生活的意义,写出了河的性格精神。无法把贫穷的责任归为一条河不给力,想想曾经的生活,有多少,这条河都记得住。它从来不改奔流的节奏,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样子。文章表达出别样的乡愁,写出了对家乡的热爱。表达有深度,感情充沛,揭示深刻。力荐佳作,赏读为快。【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22003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0-22 11:12:16
  曾经,我们对山水的理解是“穷山恶水”,这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贫穷不应该归因为一条河,河是人们生活的旋律,河滋养了两岸的庄稼和人们,生活里,多少事都与河流有关,贫穷是另有原因的,做好山水这篇大文章,抱怨没有用,只有力量和智慧,才能在河流上弹起幸福的旋律。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遥握,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0-22 13:42:31
  老师辛苦了,发出去马上就编辑发表,老师的速度超快,谢谢老师的润色,精准编辑,感恩遇见!
2 楼        文友:枫桦        2024-10-22 12:31:59
  上善若水!我也最相信此说法!有好水才能滋育土地,洗亮山川!文章有自己的叙述角度,是令人赞赏的!昨天领略了怀才老师家乡的那条河,今天又来畅游老师家乡的河流!大美至极了!一条河的承载真的太多太多啊!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0-22 13:43:57
  谢谢老师,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话真好。水是最柔软的东西,却能一往无前。感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0-22 14:05:09
  文章写得非常机智,盯住“一个”穷“字大做文章,用了很多反问式的句子,突出渫水河的养育之情,倾诉了对母亲河的感恩之情。好文章,语言文字挥洒自如,文风尽显大拙藏美。拜读学习精彩佳作,问候老师,秋日大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0-22 17:33:50
  多谢韩老师鼓励。那个顺口溜,我们那一带的人都知道的。早就想写写,怕拿捏不稳,写不好。练笔吧。祝老师工作愉快!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0-22 15:30:39
  我要加一句,那里的“穷水”滋养了红花老师那生动深刻笔墨,感谢“穷水”。哈哈。文章接地气,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是写不出如此深刻的文章的。好文,点赞!遥握问安!
回复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0-22 17:37:13
  多谢湘莉老师谬赞,其实我们那一带的穷,是真的,我没有夸张。现在已经建设得很好了。什么时候还是要回去看看的,哪怕找不到曾经居住的地方,望一眼也可以慰心。感恩遇见,祝老师健康快乐每一天!
5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0-23 00:09:20
  这篇散文以渫水为线,颠覆穷水概念。它展现河的意义、性格与精神,强调河滋养人们,而非致穷。文中饱含对家乡热爱与别样乡愁,情感充沛,深度揭示生活真谛,是值得赏读的佳作,令人称赞! 问候红花草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0-23 06:01:04
  多谢龙老师点赞鼓励,感恩,祝老师工作愉快!
6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0-23 06:37:39
  非常有意思的文章,由穷水引出曾经家乡人民贫苦的生活,从水中体味生活的哲理,坚忍、追寻,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好文拜读学习了。问好花草老师,创编快乐!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0-23 18:54:21
  谢谢欣然花开老师鼓励,祝老师工作愉快!
7 楼        文友:黄金山        2024-10-23 09:40:10
  精彩!精道!精神!精深!祝福山水给人民带来幸福!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0-23 18:54:55
  谢谢黄老师的长期鼓励支持,祝您健康快乐!
8 楼        文友:野山梅        2024-10-23 09:45:16
  搬迁了,就离开了贫穷,到富裕地方幸福了。文章说明的道理很深刻!真的有专家专业水平!学习了,很好!
回复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0-23 18:55:25
  谢谢梅大师鼓励支持,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9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10-23 22:41:32
  小时候听老人讲,乾隆说我们这里“穷山恶水仇富刁民”。现在听不见这话了。看起来老师的故乡也不受乡民待见。但在老师心中依然美好,穷水不穷。拜读老师佳作,点赞学习!
回复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0-24 06:03:13
  确实是那样的,都是因为穷而不被待见,谁都想过好日子。谢谢老师鼓励,祝老师工作愉快!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