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劝导(散文)

精品 【东篱】劝导(散文)


作者:枫桦 举人,323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36发表时间:2024-10-26 06:24:42


   上午快九点时,来了一位骑摩托车的人,停在栏杆外面使劲按着喇叭,一副很着急的样子。
   我忙跑出去开杆,顺便看看那人,还认识。他是三道镇的人,姓汪,具体叫什么还不清楚。他岁数跟我差不多,苍老爬过了额头,已经慢慢地爬上头顶,看起来他比我更憔悴些。我们不是很熟悉,平时见面只是打个招呼,不过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故乡人罢了。
   他一脸的焦急,说话有些语无伦次,外加个山东口音,让我费了很大劲儿才弄明白,他是来这里找儿子的。
   说起找儿子,我的脑子里翻腾了一下,立刻闪现出来一个身影来。这些天,这里出出进进了许多人,虽有些杂乱,却都有个印象。今天一大早便有个半大小子,骑着辆自行车。还没等我开口说话,却见他哈着腰,把自行车从栏杆下拖过去,一骗腿蹬起来,像一阵风似的进去了。
   听老汪说,这两天这小子的情绪有些反常,不吃不喝不说,还把自己关在小屋里扯嗓子高喊来发泄情绪。
   为什么会这样?我不由一愣。
   他一脸的无奈,有些情绪低落地说,最近这两天,高考成绩放榜了,这孩子高考的成绩不太理想,分数低了些,不可能被自己心仪的学校录取,就开始发神经。
   作为父母来说,一直小心翼翼,不敢有太多的言语,生怕刺激到他,引起不好的结果。虽然不敢惹却也不敢放松,就怕他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今天一早,听见他的屋里没有了动静,去看看吧,却不知这小子什么时候溜了出去。忙到街上寻找,有人看见他骑着自行车朝着这个方向来了,便一路追来。
   我忙安慰他,不要着急上火,并指出孩子所去的方向,是后二道沟。
   老汪不再说什么,忙骑车追去。摩托车的声音短促而迅疾,留在山谷里的声音却清幽而绵长,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在不断地拉长着。看见忙三火四的他,我就想起了曾经的自己。
   不知为什么,我心里很是坦然。是凭经验来判断这孩子不会有过激的行为吗?是的!就算真有什么过激的行为,也不会跑来这十几里地以外的山谷里了结!以前,我曾见过这孩子来过这里游玩,今天又来,不过是来消遣散心罢了。
   我还是坚信,美好的大森林,只能散去人心头的郁结,不能起到帮凶的作用。这是我多多年与森林为伍的最大感受。
  
   二
   这条山谷的纵深处散布着几个曾经的鱼塘,这些鱼塘是有着灿烂与辉煌的。想当年,一位大名鼎鼎的老板在这里承包了沟系,意气风发,志向何等的高远。他在这里大兴土木,盖房挖塘,基础建设搞得风生水起,各种养殖统统上马。场地是平好了,架势也拉开了,只是等到撸胳膊绾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时,却没有了下文。
   没有多长时间,这里传出了爆炸性新闻,在当地引起轰动。这位大老板因偷盗木材而锒铛入狱。就算种的是棵摇钱树,也要等它长大了。人心不足蛇吞象,所有的项目想见到效益是需要时间的,都没有盗伐木材来钱快!守着这么好的森林,如同是枕着鱼儿睡觉的猫,怎么能睡安稳呢?
   如今,一片的荒芜取代了曾经的辉煌。在这个世界,凡是虚假的东西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当一切雨打风吹去,只有那些水塘与房屋在这里历经着岁月的洗刷,不过早已被野草拽入到沉年旧梦之中。
   留在山谷里的几片人工修建的水域,虽然没有进行过真正的养殖,这许多年却意外地滋育了许多的野生鱼,引来许多钓鱼爱好者的光顾。鱼趣让这里成为休闲场所,竟然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的心里憋屈,来这里散心也属正常范畴,钓饵抛出,那身心的愉悦,也随着一条条小鱼儿活蹦乱跳地钓上来。那鱼儿会一拱一拱地把闭塞的思路钻通,把清新的气息带进去,重新充实头脑。我倒是觉得,他来这里是件好事。
   父子俩没有思想上的沟通,是万万不可取的。关于跟孩子沟通这件事,我是深有感触的。现在的孩子,叛逆心是很强烈的,一言不合就走向极端,让人不可理喻。
   离我家不远有一户人家,是从外地刚搬来不久的。他家有一儿一女,年龄都在十几岁的样子。一家人平平淡淡地过生活,没有什么好与不好。谁知这天半夜,我正睡得迷迷糊糊,被嘈杂声所惊醒。忙趴到窗口去看,只见他家已经挂起了一盏灯,一台电刨子在不停地工作着……
   原来,他家出事了。女孩子向母亲要钱去买什么东西,母亲没有给,她一气之下,不知道在哪里讨来一包毒鼠强。她当着家人的面,像吃一袋糖豆一样,把它吃了进去。当父母知道真相,忙送去医院都来不及。那位母亲无限忏悔地跪在女儿的身边时,心都要碎了……
   我也是从这个阶段里走出来的。我的孩子也参加过高考,而且不是一次,是两次。
   我一直在想,现在的孩子们如果没有经历过高考的历练,是不是缺少了对人生的真正考验?这个想法不能肯定十分,却能确定是七分。一个人只要进入高考程序,就会变成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他一个人变成机器不算,还要把许多人拉进去。
   中国的高考时间是最沉重的,也是最让人刻骨铭心的,恨不能一分一秒都能让你生死离别,望眼欲穿。都说经过一次高考的孩子就被活剥了一层皮,而我的孩子却被剥过两次皮!
   我的孩子第一次高考,成绩不理想,他要求复读,去追求心中的梦想。那天我还记得,父子俩面对面,就如同在桌面上互相摊开心里的底牌。
   我心里空虚,不敢把自己的底牌亮出来。孩子的高考成绩不是很差,去普通本科是可以的。亲朋好友的劝诫在耳边回响,不能复读,就怕那时候的成绩还不如现在。那时,我却妥协了,因为我在孩子的眼里,发现了一些平时看不见的东西,那是一股神奇的清亮,如同一股清澈的泉水一样,灌输到心田之中。
   我始终相信有一种力量,只有父子之间可以传输。这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平时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却总是在需要的时候,降临到心怀之中。这是一股自信的力量,我在那一刻在孩子的眼里看到了坚定与果敢,我就知道他已经得到了这份力量。而这个时候,我期待老汪就是要把这份力量传输出去,让孩子得到它,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老汪走后,我突然反思起来,那孩子进去的时候,真的拿鱼竿了吗?由于匆匆忙忙,我好像没有看见,不免心里一沉,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没有鱼竿,好像少了个非常重要的道具,还有什么可以辅助性情的安抚呢?
  
   三
   今天的天气多云,还有些阴沉,我想那里有颗孩子的心在漂泊。我虽然在屋子里静坐,心里却不能平静。
   有两只乌鸦在山坡上瞎叫唤,不知道怎么的,让心情更加烦乱起来。出了门,侧耳听听,山谷里什么声音都没有。鸦鸣声声,偏偏来搅动心思,便止不住心里的叫骂。
   这两个丧门神,真让人晦气。想喊了两声驱赶,可离得太远,不会有什么效果,拉开嗓音反而难受。还是向天空使劲啐一口,好像马上得到了它们的感应。它们倒是知趣,一前一后,边“哇哇”地叫着,边飞起去了别处。
   这时,意外地看见老汪一个人骑车而下,一颗心瞬间给揪了起来。他的摩托车在门前停下,脸色苍白,仍然是一脸的焦急。我忙迎上去,还没等说话,他急着追问:“你确定是去了这条沟吗?怎么没有呢?”
   听了他的话,我不由地松了一口气。没找到,说明他没有走到位,或者是孩子躲起来,根本不想见到他。这两种解释是最合理的,孩子钻牛角尖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我不由地放下悬着的心。
   我不由地问他,你是不是最近有什么举动让孩子很厌烦?他不愿跟你沟通是因为害怕你吗?
   他低头不语,心里似乎有许多的难言之隐。我知道他心里的犹豫,不想把自己的无能与无奈,一览无余地展露在别人的面前。每个男人都要面子,没有面子是一个男人万万不可的事情。
   我想,他这个面子是不是重要,在现在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我走过去,主动跨上摩托车后座,很自然地说:“走吧,我跟你去吧,这里面的状况,我比你熟悉。”
   他没有再说什么,立刻调转车头,我们向山谷里进发。
   一路上,我的心情很复杂,脑子里总是出现不该出现的画面,晃晃头不去想,却又无法去打破。风速随着摩托车的速度而加强着,道路颠簸,不是抓得牢固,把我几乎给甩了出去。摩托车差不多已经成了一个颠动着的马勺,大幅度地颠动,这样的状态下,我像个浑圆的豆子,没有一刻的安稳时候。摩托车在越过一个土楞时,憋灭了火,才有了片刻的静态,我忙跳下来,感觉五脏六腑都给颠错位了,再也不想去坐他的车。
   往上还有段距离,可是路况却越来越差,倒不如弃车步行。他看我走到前面,也干脆把车支好,抢几步追上我,一起并肩向上走去。
   第一个池塘很快就到了,没有人影。我不动声色,目光仔细搜索池面,没有发现什么。这是个越冬池,大约有四五米深,林蛙孵化后,会去森林里吃吃喝喝,长大以后便会跳进这里越冬。没有足够的水深是不行是,而且还需要有丰富的泉源,源源不断地提供水源,才不至于在严冬时节干涸缺氧,而造成林蛙的死亡。
   有些长方形的池塘,水是呈碧绿颜色,那是因为里面生长着绿色的水青苔。这种水青苔如丝如缕,长一些的差不多有几十厘米,映衬着水面,好像给蒙上了一层绿绒毯一样。我不敢多言语什么,相信老汪比我更清楚,我围着池塘转了转,他寸步不离。几个钓位没有留下什么新鲜的痕迹,说明那孩子并没有光顾这里。
   第二个池塘在几百米之外。我在路上看见了自行车留下的痕迹,在说明他还在上面。再往上走,海拔高度差不多有一千米以上了,沿着河边已经看不见粗枝大叶的香杨,更多是白桦和冷杉,它们的树体上布满了浅绿色的苔藓,一块块地几乎布满了整个树身。这是森林里最有标识的印记,不要谁告诉,只要看见这样的苔藓,就知道自己所身处的位置。
   还没有走近池塘,便远远地看见那里空无一人。这个池塘是山谷里最后的一个越冬池了,水面也大很多,大约有十几公顷水面的样子。我一边走,一边往周围的山林里瞄,我知道那孩子就在这里,他不想见我们,便躲了起来。池塘不远,有两栋房子,虽然是砖瓦结构,却因无人居住,而且破败不堪。
   我走过去,发现自行车就在一栋房子里,他果然在这里,老汪匆匆忙忙间没有发现它。这孩子究竟去了哪里?我想他是想一个人单独待一会儿,让时间冲淡心中的忧闷。此时的他心里有一把锁,把自己紧紧地锁住了,一时打不开。
   我会心一笑,解开这把锁,我是很有心得的。他不愿意露面,咱有不露面的办法。放下心中的负累,让自己轻,轻的概念是什么呢?我看见头顶的白云,而风正在吹着自己,把自己给吹得飘了起来,飞起来的感觉真好。
   我开口对准高大的山峰喊话。你已经是个男子汉了,是个男人就该挺起来,像个真正的男人,而不该躲起来,不敢面对现实。
   我不知道自己的话,有多少分量,但是我却知道该怎么做,能激励一颗心,滋生出对生活的希望。其实,我无时无刻都在与大山对话,可像这样直言面对却没有过。我知道,此时跟那个迷失方向的孩子,用心灵间的默契沟通已经没有了作用。有时候,高声的呼唤却是让人振聋发聩的,可以让人心灵震颤,荡涤灵魂的,是可以把他召唤回来的。前方的路太凄迷,迷途知返是人性的重大回归,能够回到正确的路上,对于人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啊!
   我喊话的时间不长,言简意赅,意味深长。一个人该如何看待人生道路的选择?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就没有走不通的路。当然,我是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讲的,我的孩子对于他而言,无疑是有榜样作用的。榜样在那里摆着,让我的话多了许多的时效性,也让我的话更具备真实性,少了许多的浮夸和虚假。
   那孩子此时是不是更愿意听我的话呢?我不敢苟同。
   我的声音是环绕立体声的。此时我们所在的地方,已经临近山谷的尽头。山峦呈是环形之状,好像巨大的屏风,声音旋转着向上飞去,通灵的感觉,让人很享受。
   当我看见那孩子慢慢地走出来的时候,老汪忍不住背过身去擦了擦眼睛。
   孩子走过来,我看见了他眼里多了许多东西,是坚定吗?我拍了拍他的肩头,与孩子的眼神碰撞了一下,给了他一个暗示。同时又看了看老汪,向他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开。
   我走出去很远了,再回头便看见那父子俩并肩站在一起的背影。这时候,这位父亲必须要经历的,也是他的人生必须经历的。人与人之间搭上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孩子手里的钓竿,在轻轻松松地起抛,要钓到什么,他自己心里知道。
   阳光初露,阴霾扫去。融融的暖意在笼罩着这对父子,也让我感到这一刻的山谷,风景异常优美。
   河边的一棵树上落着一只灰喜鹊,它叽叽喳喳地叫着,我却不觉得嘴碎,相反却是一个喜气的声音呢?它虽然不是花喜鹊,却是喜鹊的一种,便权当是报喜鸟了。我走进它,居然没有飞走,还甜甜地向去叫了两声,让我心里很是欣然。
  

共 501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编者经历过两次高考,所以,对作者笔下这个故事,感触良多。对于农村和山区的孩子,高考,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最佳途径,尽管高考存在许多不足,但相对而言,是最为公正的一种教育制度。一日上午,骑摩托车的老汪来作者值班的地方找儿子,儿子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出走,细心的作者曾看到过,便安慰他,并指出了孩子去了二道沟的方向。这条山谷的纵深处散布着几个鱼塘,业主承包养殖后因盗伐入狱而使之变得荒芜 ,现在成了钓鱼爱好者的休闲场所。孩子心里憋屈,可能去那里钓鱼散心。作者目睹过邻居因家长和孩子沟通不畅的悲剧,也亲历过和自己孩子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双方进行沟通的往事。他从孩子的眼中,看到了一股自信的力量,所以,他相信了孩子自己的选择。他也希望老汪能把这样的力量传输出去,让孩子看到,并因此坚强起来。天气阴沉,乌鸦聒噪,作者的心情不能平静。见老汪回来寻找未果,便决定乘着老汪的摩托和他一同向山谷里进发。两个鱼塘,阒无一人。池塘不远,是无人居住,破败不堪的两栋空房子,其中一栋房子里面停着一辆自行车。孩子就在这里,只是不愿露面。作者遂对山峰喊话——你已经是个男子汉了,是个男人就该挺起来,像个真正的男人,而不该躲起来,不敢面对现实。言简意赅,振聋发聩。孩子走出来时,老汪忍不住背过身去擦掉眼泪。作者走出很远,回头便看见那父子俩并肩站在一起的背影。河边树上的灰喜鹊,此刻成了报喜鸟,甜甜的叫声,让作者欣喜无比。这个故事来自作者亲身经历,题材鲜活,仿佛还蒸腾着山野的气息。文中叙述了父母和孩子应该怎样沟通,才能填平两代人之间的鸿沟的方式方法,也映衬了作者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作者杰出的书写,让文章没有说教的严肃氛围,倒是氤氲着爱与理解的温暖和芬芳。另外,寻找的过程充满悬念,强烈的故事性令人要一口气读完,欲罢不能。少见的精彩佳作,倾情荐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26003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0-26 06:25:51
  八十年代,曾流行“理解万岁”。人与人之间,要做到彼此理解,沟通方式非常重要。老师选择的这个题材,恰好击中沟通中的弊端,即各说各的,没有灵魂的碰撞。这样一个似乎常见的故事,给人以警示,沟通不是粗暴和居高临下的征服,而是情感的交融,思想的对流。感谢老师一如既往对东篱的支持,期待精彩继续。顺祝秋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枫桦        2024-10-26 15:25:48
  都说时代进步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少了。这件事体现在家庭与父子之间,似乎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可避免了。如果仅仅靠亲情间的默契,是达不到完美和谐的,语言上的沟通越来越显得重要了。文章里所表现的事情,其实是许多家庭都有遇到的,写此文的目的也是有针对性的!谢谢老师的精彩编辑,编辑辛苦,敬茶!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0-26 07:56:09
  这篇散文讲述老汪寻找因高考失利出走的儿子。作者凭借亲身经历,展现两代人沟通的重要。寻找过程悬念迭起,结局温暖。文中没有说教,充满爱与理解,是佳作,值得一读! 祝枫桦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枫桦        2024-10-26 15:30:50
  温暖与关爱,有时候不明言状,在孩子们的心中不见得就是那么的完美。以前总以为不缺吃,不缺喝,还能怎样?其实,差得很多。孩子们的心灵很是乖巧,好像不去抚慰心灵,就不是温暖与关爱。有些话真的说不清,需要用身体力行去做,去感化才行。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秋祺!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0-26 08:47:30
  作者对孩子的理解,可谓细腻周到。突然有一个想法,倘若把作者放在教学岗位,那一定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老师。我做教师37年多,面对了形形色色的学生,尤其十七八岁的年龄,在性格上是处于逆反的暴风骤雨期,一不慎,就是伤害,就会发生大问题。爱心和同情心一点不能少,少了就会铸成大错,尽管可能与老师没有多少直接的关系,但一个老师,一个负责人的老师,一定是一个懂得心理的人,枫桦老师对孩子心理的把握非常到位。的确,一个做父亲的,有时候恨铁不成钢,一旦占据了全部意识,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孩子的年龄,很不成熟,父亲应该用成熟来感化孩子,这是唯一的,棍棒是会把孩子送到另一个世界的。这篇散文,很有现实意义,我觉得散文家丁立梅写过这方面的内容,读枫桦老师的文章让我想到。很有深度的散文,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枫桦        2024-10-26 15:40:18
  谁家都有孩子,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我在文中所写的,基本是来源于生活。比如那个吃毒鼠强的女孩,不计后果的举动,害了自己也害了父母,真可悲。孩子在那个年龄都很叛逆,引导的作用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我的孩子在上学的时期,都非常的顺心,不用家长操心。平时,我和孩子的沟通就非常的多,我们在一起很少聊学习上的事情,天南海北,什么都聊。我的目的是给他卸学习上的重量,现在想想,是对的。我的写作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孩子,我想做个榜样,学习的榜样,靠自己孜孜不倦的学习,去带动和影响他,现在看来是正确的。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秋祺!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0-26 13:34:56
  此文写得妙,铺排有致,善于营造氛围。更难能可贵的是文章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给人思考与启迪。枫桦老师是个有心人,更是一个善良的人,为老师点赞!遥握问安!
回复4 楼        文友:枫桦        2024-10-26 15:44:29
  与孩子的沟通,一直是所有家庭的难事,是让人头疼的事情。我在文章里所描述的,应该是自己所想和所期待的。给孩子卸压力,说起来不是那么容易。这里面真的需要技巧,不能动粗,更不能着急。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秋祺!
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0-26 20:00:11
  非常感人的故事,高考,无疑是人生的一次考验,也是许多人一生的第一道门槛,对于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大人该如何劝慰,作者在这里做到了很好的诠释,那对父子,在作者的帮助下,终于可以坦然自若面对前方的路。美文佳作,学习点赞!祝老师工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枫桦        2024-10-26 22:54:59
  高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像是一道坎儿,一旦迈过去了,会步入人生的一个阶梯。不容易的这一步,需要循循善诱,需要强大的耐心。谢谢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遥握秋祺!
6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10-28 21:59:16
  题目是劝导,真正劝导的话却言简意赅,真正的劝导是心灵的碰撞,郁结的释放,作者和当事人其实是两对父子的无声交流和心领神会。两相情感交织,犹如大山大森林的包容。每每读老师的文章总能领略到文字之美,和睿智的光芒!祝老师开心快乐!
回复6 楼        文友:枫桦        2024-10-29 00:18:10
  谢谢老师的来访留评,谢谢一如既往的支持,遥握!谨祝文丰笔健!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