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来自新疆的礼物(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奖】来自新疆的礼物(散文)


作者:可言 童生,70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4发表时间:2024-10-26 12:08:29

短信提示:菜鸟驿站有我的一个包裹。有好长时间没有在网上买东西了,突然来这么一个短信,觉得有些蹊跷。前几天,服务站的群里有消息:事务局将会在最近给群里的同志们邮寄一份慰问品。我估计这就是事务局寄来的包裹。
   怀揣着兴奋与一个小小的期待,拿上一个小拖车就去菜鸟驿站取包裹。根据取款码,我找到一个长方体包裹。包裹体量较大,外面裹一层灰色的尼龙,看不出是从哪寄来的,也看不出是什么东西。确认是我的后便拉着往回走,回家的路上,心里还一直在琢磨这包裹的来处。
   回到家里,迫不及待地去掉了它外面的包装,露出了一个纸质箱子。箱子很漂亮,图案有着很明显的新疆特色,对于我来说,见到这样的图案,便有一种很自然的亲近感。箱子的两侧写着同样的艺术字“来自新疆的礼物”。说实在的,看到这几个字,还是有些小小的激动与自豪,特别是在妻子面前,觉得很有面子。可以看出,事务局很用心,这个箱子明显是定制的。
   打开纸箱,首先看到是一封慰问信,慰问信封面背景画是我熟悉的喀喇昆仑雪山。对于从来都没有去过喀喇昆仑山的人来说,也许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对于我来说,则不一样,自己曾经三次奔赴喀喇昆仑山,体会过喀喇昆仑山上的艰苦,体会过什么叫做“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我对于这样的画面,感到既熟悉,又亲切。封面的中间是金黄的五角星与飘扬的彩带,旁边是持枪战士的剪影,主色调红色。
   其实,我觉得自己很物质。我知道那慰问信其实也就是一个印刷品罢了。我把慰问信放在一边,想看看慰问品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那是我熟悉的新疆的特产,有葡萄干、巴达木、无花果、若羌枣、杏干等等,另外还有一个袋装的,那是奶疙瘩。新疆的奶疙瘩是我的最爱,在新疆几十年,喜欢上了新疆这片土地,也喜欢上了新疆的美食,而这奶疙瘩是印象最为深刻。看到它,我便想起吐鲁番那个当时还很简陋的农贸市场;看到它,我还很自然地想起在牧区看到的牧民照顾自己的奶牛的情形;看到它,我便想起自己走进蒙古包参加他们的婚礼的各个细节。
   礼品的包装很精美,一样的大小的塑料圆筒,盖子上面印着“新疆印象”,侧面写的则是“新疆礼物”。字很美,意境更美。
   一阵小小的激动后,心里慢慢地趋于平静。妻子说,这是组织的关怀,这些东西就留着自己慢慢吃,绝对不送人。我觉得妻子说得很在理,同意她的说法。妻子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把它们一一放好。
   我开始坐到书桌前,准备辅导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写作业。
   “爸爸以前是解放军吗——”突然转来了一阵近似尖叫的声音,那尖叫的声音里分明是充满着惊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不认识几个字的女儿拿到了那封慰问信。应该是慰问信封面的战士剪影给女儿传递了重要的信息。女儿拿着那封慰问信,高兴地奔向妈妈。
   女儿都上一年级了,我天天都和女儿在一起,但我从来没有告诉过女儿,我以前是做什么的,我不是不准备告诉她,我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是时机。
   妈妈告诉了女儿真实的情况,女儿显得特别兴奋。在妈妈那里得到确认后,又跑到我跟前,非要让我读那封慰问信。
   女儿的班主任在群里强调了:现在是小孩认字的关键时期,要多鼓励小孩认字和写字;多和小孩一起读故事书,培养小孩对文字的兴趣。既然小孩有兴趣,我觉得这也算是一个机会,于是我就耐心地给小孩指读(指读也是她们老师特别强调的)。事实上我每天晚上要给孩子读故事书,给孩子读故事也成了自己很乐意去做的一件事情。
   “慰——问——信,亲——爱——的——战——友:……”
   “曾——经,您——在——乌——鲁——木——齐”
   “爸爸以前在乌鲁木齐当解放军。乌鲁木齐是一个地方,很远的地方。”
   我怕女儿不能理解,念到乌鲁木齐时,我特意停了下来,给女儿解释一下。
   刚开始我是一字一顿地念给女儿听,希望她增加一点语感,虽然我的普通话很不标准,我还是尽量把每一个字念到位。女儿正在学拼音,不要因为我发音不准,把她的拼音带偏了。我的注意力放在每一个字的发音上,并没有怎么注意文字的内容。
   但是,我发现我还是注意到了文字的内容,并且,我发现我已经不能保证我的读音的准确性了,我的发音和声调都变了,当我读到“您将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时,我完全控制不了自己,感觉喉咙是堵住了,声音也彻底变了。女儿也觉察到了我的变化,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我不想让女儿看到我的失态,赶紧用手掩饰自己嘴巴,说:
   “豆豆,爸爸需要去喝点水去。”
   女儿应该是发现了我的异常,但还在一个劲地催我读下去。我没有办法,赶紧起身装着去喝水。随手抓起了一个水杯,就往嘴里倒,但我发现那只是一个空杯子,我还是把喝水的动作做完整了,咽下去的却只是自己的口水。
   我让自己缓了缓神,稍稍歇息了一下,又回到了自己座位上。女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在催我往下读。我也不知道女儿到底听懂了多少,我暗示自己,必须要继续读下去,也提醒自己,要男子汉一点,不要那么轻易激动。
   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总算是心里平静了一些。
   我继续往下念。
   然而慰问信的每一个字似乎都戳中了我的软肋,没有读几个字,那种情绪又自然慢慢地爬上心头。我也尽量克制着,不要在女儿跟前丢脸,但我似乎做不到,读到“乌鲁木齐市永远是您坚强的后盾和温暖家园”时,我便无法继续读下去了,
   “爸爸,你怎么了?”女儿耷拉着脑袋,疑惑地问。
   我觉得我没有办法回答女儿的问题,只是不作声,眼泪却不争气地往外涌。我强忍着,不要让眼泪流出眼眶,但是不行,越是这样,眼泪越是像泉水一样往外涌,我不得不用手去擦自己的眼泪。我的一举一动,女儿都看在眼里。
   “爸爸,你怎么哭了?”
   “爸爸有点点激动”我机械地明显地带着哭腔的声音回应着女儿的问题。
   “妈妈,爸爸哭了,爸爸哭了……”女儿跑着去告诉她妈妈。
   正在卫生间洗脸的妻子听到女儿这么说,并没有表现出惊讶,而是很平静地回应女儿。
   “你爸爸在那里工作了几十年,现在他娘家人来信,他肯定会哭的……”
   等我再次平静下来,我也没有再去读那封信了,我怕自己还是会感情用事,控制不住自己,反而让自己难过。
   想想,也许是妻子说得对,那是我的娘家,是我的第二故乡,娘家人的话真是一字千金。其实那些语言还是不读了为好,我能想象到那些内容的,读一遍只会让自己继续流泪。
   第二天,我发现群里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收到了事务局的礼物,他们也都在群里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有的还发了很多的照片,有的热情洋溢地写上一大段感激的语言,我只是发了一句简单致谢的话。我觉得我的简单话语里其实包含太多想要说的东西,不知道其他战友的内心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是否也和我一样流下了泪水。
   也许是自己太过于多情善感,这其实只是服务站或是事务局的一个简单的活动。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的活动确实击中我及和我一样的战友们情感深处的东西。其实,他们寄的是什么东西,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新疆礼物,让我们有了那样的感觉。

共 28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来自新疆的礼物》,如同一幅细腻的情感画卷,缓缓在我们眼前展开。作者以质朴的文字,讲述了一个看似平常却又充满温情与感动的故事。从收到菜鸟驿站的包裹短信开始,那份好奇与期待便在字里行间弥漫开来。当包裹层层打开,露出具有新疆特色的箱子和慰问信时,一种亲切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些熟悉的特产、精美的包装,不仅仅是物质的馈赠,更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第二故乡的深深眷恋。而故事的高潮,无疑是与女儿一起读慰问信的场景。女儿的纯真好奇,作者的情感起伏,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曾经的军人内心深处的柔软。那一封慰问信,如同一个情感的触发器,勾起了无数的回忆和感慨。这份来自新疆的礼物,不仅仅是事务局的关怀,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连接着作者与过去的岁月、与那片土地、与曾经的战友。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军人的奉献与担当,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力量。感谢作者为我们带来这样一篇真挚动人的文章,让我们在阅读中收获了感动与思考。“晓荷”平台总是能为我们呈现如此精彩的作品,佳作推荐共赏,期待更多的佳作在这里绽放光彩。【编辑:汪震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26 12:10:17
  文章情感真挚,细节动人。从一份礼物展开,讲述了一段充满回忆与感动的故事。推荐!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26 12:11:17
  佳作!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份特殊礼物带来的情感波澜。让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
3 楼        文友:可言        2024-10-26 13:16:05
  感谢汪震宇老师精彩的编按,谢谢老师,老师辛苦。
4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0-27 16:20:53
  一篇让人感动的好文,通过来自新疆的礼物,又回到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岁月,回忆起曾经的战友,新疆那片美丽的土地。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生,看着老师作为军人,让人心生羡慕,虽当年没有机会验上兵,但却对军旅生活很是向往,只能靠军旅电视剧来慰藉内心的小遗憾。好文点赞拜读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可言        2024-10-28 13:41:14
  感谢东阳先生热情洋溢的点评,感谢您对军人的理解,谢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