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三骑凌波门(散文)
在时光的长河中,骑行的记忆如一缕阳光,照耀在我的心头。尤其是那三次与凌波门的邂逅,每一次都留下了独特而深刻的印记。
去年春日,阳光温柔,微风轻拂。我与殷九鸣同学从梨园广场出发,怀着满心的期待踏上了骑行之旅。我们经磨山全景广场,过湖中道,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路过湖山湖,那宁静的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和岸边的绿树。
不久后,我们到达了杨波门,绿道中止,再往前行,不太宽阔的路面上,汽车公交的行驶对骑行与行人构成了不便,又经过一段艰辛骑行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武汉大学后门的凌波门。然而,那时的凌波门向前还是没有绿道,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打车前往目的地梅岭一号,游览伟人毛泽东在武汉东湖时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今年夏日,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与殷九鸣同学再次从梨园广场的湖光序曲驿站出发。当再次骑行至凌波门路段时,发现这里的绿道等工程正在建设中。我们骑行在未完工的道路上,颠簸与坎坷让这段路程变得很是艰难。但心中的那份执着和对前方的期待,让我们坚持了下来。
就在不久前,本来是与殷九鸣同学相约骑行去体验凌波门绿道的感觉,可殷同学之前却不慎左脚板骨折养伤,我便独自踏上了前往凌波门的骑行之路。秋日的武汉东湖绿道,梧桐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行至磨山,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熟悉的摩天轮‘东湖之眼’,再沿湖山道前行,不久便来到杨波门。这一次,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喜不已。沿湖新建的绿道、人行道及双向车行道“三道分离”,景区面貌焕然一新。绿道旁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勃,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芬芳。骑行在这崭新的道路上,心情无比舒畅,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抛在了脑后。
来到凌波门,我站立岸边,阵阵秋风吹拂,极目远眺,可以尽情地观赏东湖的万顷碧波,以及湖对面隐约可见的磨山。
凌波门原址修复的凌波门栈桥等修旧如故,湖底边坡还有一层厚厚的海沙。新修了栈桥前的观湖石阶上坐着一些休闲的游人,走上“水泥黄”颜色桥面的栈桥,蓝天白云配上柔美的光线,让人感受到武汉独特的秋日风情。
凌波门从前是武汉大学的一个露天游泳池,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一处公共观景点,面朝东湖,背靠珞珈山,也成为了江城的一处标志性景观,昔日的刻有“凌波门游泳池”六个红色大字的石碑屹立,凌波门栈桥仍然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
东湖绿道三期工程不久前正式对大众开放,全长105公里形成了闭环的东湖绿道,如同一条绿色飘带,串起了城市的绿色空间和人文景观。亲近东湖游绿道,如今已成为游人与部分武汉市民的生活习惯,无论是晨练或观光,还是全天候的骑行,这里都成为了人们旅行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绿道沿途绿树成荫,为骑行者和跑步爱好者提供了极佳的遮荫环境,避免了烈日紫外线的直射,让运动变得更为惬意,也让人感受到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
凌波门绿道的开通,将凌波门的美景与整个东湖景区连为一体,沿着绿道,一路欣赏到了湖泊的宁静、磨山的劲俏以及沿途的丰富植被,感受到了大东湖、大自然的魅力。改造后凌波门所处的东湖南路,沿线设置的多个观湖平台,可以让人更加近距离地观赏东湖的美景,感受浓厚的人文气息。
三次骑行凌波门,见证了凌波门上的景色变化与城市发展,也让我在这一次次的旅程中,收获了坚持、勇气和对生活的热爱。未来的日子里,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骑行之旅,而凌波门,将永远是我心中那片充满回忆和期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