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贵校(随笔)
贵校
周虎子
1979年我考入了某名牌大学理工科,至今我称贵校。母校早与我无关,出了门就不负责了。我那母校自吹为一流王牌,人都怪怪的。也有特点,心如心高气傲不合群,只顾个人的利益,不抱团不入众,性格怪僻。虽母校历史厚重,也自以为了不起,对我而言还是进错门了。我的志向是当个公社干部,可这学校培养工厂的工程师。那时转专业难,硬熬至毕业也进了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工友们油腔滑调,我十分的不适。到报到时,接洽的人说乍又来个怪货。不解,人家说你那学校早年来了几个人,我告诉你,你看是否脑子和人不一样。我真注意了,都很傲,人都厌恶。后来我遇贵人相助从工厂调到省级媒体,改行了。我那同学们在工厂相继买断工龄下岗的单干的打工的不少。最可笑的是我那初中的民办老师也发奋考到了母校,比我高一年级,毕业后分到了老家县城的部属工厂,过几年那厂垮了老师下岗后在县城卖菜,而他同批的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务事业身份教师了。
我改行后一次媒体联合采访活动,一车人中我认出了一个人不是媒体人。那式子那样子我一眼认出是母校人。私下笑问,他说替个记者来的,真是母校毕业的。母校人和别人不一样,那气质我能看出来。单位里有位领导曾跟我说,什么是好大学?第一树立了人生的志向,第二有一群一生不离不弃互相支持互相批评的队友。你那学校似乎不如我这没名气的大学,我有一大批真诚的兄弟如战友,你似乎没有。我不眼红,你那仅是牌子亮,没内容。
也是的,我那母校在我供职的新闻界也有些,口碑不好还被人嫌弃。似乎通病是自傲,不谙人情世故,多数被边缘化,久之成了孤独游侠,一生没发挥才智。但母校还是母校,在此读过书是事实。我时常戏称贵校,似乎有些避嫌和生份,并非要划清界线的,只是让人淡化我是母校毕业的,以免把我当怪物看。
现在都退休了,那母校的毕业证学位证还压在箱底,很少拿出来示人。并非母校不行,而是不适合我的志向喜好,学校还是好学校。我的后代人选择面更注意适合自己,也考不到母校的分数线,我的家族离母校远了,我称贵校也有些戏称,实际上出了校门就真与学校远了,事实成贵校了。
回首往昔,我与母校的故事似乎总是带着一丝遗憾与疏离。尽管她曾是我知识的摇篮,却未能引领我走向心中的理想之路。母校的光环与荣耀,在我心中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对那段青春岁月的淡淡怀念。
如今,退休的我已步入人生的另一阶段,母校的名字偶尔提及,也不过是嘴角的一抹微笑,心中的一丝涟漪。那些曾经的恩怨情仇,早已随风而逝,留下的只有对过往的淡然与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