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岁月】河南鱼汤(散文)

精品 【金文·岁月】河南鱼汤(散文)


作者:王金启 举人,368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49发表时间:2024-10-29 22:06:01
摘要:我们老家豫东平原的鱼汤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这里的鱼汤会更加注重醇厚的口感。

小时候,在我们老家豫东平原,每个小村庄都有大大小小的坑塘,四通八达的路边沟渠里都有水,凡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鱼。哪怕是连着下上几天雨,有些坑坑洼洼的地方,积下一些水,那水里也有鱼。那时候,到处都是庄稼,到处都有野草,所有的河流都没有污染,水里的鱼很多。
   每到夏天,我们一群小伙伴,有些大一些的孩子穿着裤衩,小一些的孩子一丝不挂,大家成群结队在池塘里或者河沟里玩耍,很多时候就会捉到很多鱼。我们经常在池塘边或者一条水沟里,用泥土垒成堰,然后几个有力气的小伙伴拿着脸盆或者洗衣盆把水一盆一盆地往外刮,我们老家叫做“刮鱼”。运气好的时候,不仅可以捉到一二斤三五斤的大鱼,而且可以收获一大桶或者一脸盆小鱼那些小鱼,有的只有三五厘米长,有的有十几厘米长,看上去就像柳树叶一样,非常喜人。小伙伴们热热闹闹忙活一整天,有的分上一大碗,有的分上半小盆,还有的只要一两条,还有的一个也不要。那些分得鱼多的小伙伴拿回家里,家里人就会把这些小鱼洗净,去掉肚里的五脏,做成一道美味的鱼汤,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美美地尽情享受一番,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个贫困的岁月里,喝上一顿鲜美的鱼汤,确实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享受。
   我们老家豫东平原的河南鱼汤,和别处的鱼汤有很大的区别。在别处,一般是把一条大鱼清炖之后,熬制的一种鱼汤。而我们老家的鱼汤,是首先要把很多只有三五厘米到七八厘米长的小鱼的内脏去掉,然后拌上面粉,把拌过面粉的小鱼晾晒半干之后,用油炸好,然后开始烧汤,加上葱姜蒜粉条等佐料,再把炸好的小鱼放进锅里,烧开后即可食用,一碗鱼汤里大约有二十多条小鱼。这种鱼汤不仅味道鲜美,暖和身体,而且开胃健脾,让人回味无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这种鱼汤只有一毛钱和两毛钱一碗,不仅便宜实惠,而且老少皆宜,是我们老家非常常见的一种美食小吃。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东西物价已经涨了几十倍,老家的鱼汤如今也就是十元钱左右一碗,依然属于非常实惠的一种美食。
   河南鱼汤的历史,或许就像那悠悠黄河水一样源远流长。它诞生于民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过去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人们靠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和简单的烹饪手法,创造出了这道美味。或许是在某个临河而居的小村庄,人们将捕获的鲜鱼精心熬制,为家人带来饱腹与满足;又或许是在繁忙的集市边,一碗热气腾腾的鱼汤慰藉了往来行人的疲惫身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鱼汤在传承中不断改进,融入了河南各地的特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美食。
   河南鱼汤的核心是小鱼。小鱼的种类一般都是草鱼和鲫鱼,也有一些野鱼杂在其间。这些小鱼,经过加工之后,吃起来特别酥脆而且筋道,味道独特,入口喷香,吃起来非常舒心,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葱、姜、蒜是必不可少的基础配料。葱,要选用那种葱白修长、葱叶翠绿的大葱,切成葱段或葱花,它们在热油中煸炒时会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为鱼汤注入一种清新而醇厚的味道。姜,最好是老姜,其辛辣的味道能有效去除鱼的腥味,切成姜片后,在锅底与油相遇的瞬间,那股热辣的香气便扑鼻而来。蒜,蒜瓣饱满,拍碎后丢入锅中,为鱼汤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除了这些,还有花椒、八角、干辣椒等香料,它们的用量虽少,但却如同画龙点睛之笔,为鱼汤带来了复杂而诱人的风味层次。花椒的麻、八角的香、干辣椒的辣,在锅中与鱼和其他配料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和谐的氛围。
   传统的河南鱼汤多是用铁锅炖煮,这种铁锅厚实耐用,能够均匀地传递热量。将处理干净裹上面糊的小鱼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油,随着油温升高,鱼的两面渐渐变得金黄。这个过程中,鱼的香味开始散发出来,那是一种原始而纯粹的鲜香,仿佛在向人们宣告一场美食盛宴的即将开启。当鱼煎烤到恰到好处时,加入料酒,酒液在锅中瞬间沸腾,发出“嗞啦”的声响,同时带走了鱼身上残留的腥味。接着,放入葱姜蒜和香料,翻炒均匀后,加入足量的水。水是鱼汤的生命之源,优质的水才能熬出鲜美的鱼汤,河南的地下水清澈甘甜,为鱼汤赋予了独特的地域风味。
   随着火势的加大,锅中的水开始翻滚,鱼汤进入了漫长的炖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厨师需要不时地撇去浮沫,这些浮沫是鱼的血水和杂质,去除它们能让鱼汤更加清澈纯净。炖煮的时间是关键,时间太短,鱼汤的鲜味无法充分释放;时间太长,鱼的肉质会变得松散,影响口感。经验丰富的老家人会根据鱼的大小和种类,精准地掌握炖煮的时间,让鱼汤在恰到好处的时候达到最佳状态。在炖煮的过程中,鱼汤的颜色逐渐变得奶白。那浓郁的白色,就像是羔羊的奶汁,纯净而诱人,让人垂涎欲滴。
   我们老家豫东平原的鱼汤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这里的鱼汤会更加注重醇厚的口感。因为老家豫东的土壤肥沃,产出的农作物丰富,鱼汤中就会加入一些当地的农产品,比如红薯粉条。粉条在鱼汤中吸收了鱼的鲜味,变得软糯而有嚼劲,同时也让鱼汤更加浓稠。这里的鱼汤在炖煮时,可能还会加入一些自家腌制的咸菜,咸菜的咸香与鱼汤的鲜美相互映衬,形成一种独特的风味平衡。这种带有浓郁乡土味的鱼汤,是老家人对家乡土地热爱的体现,每一口都饱含着他们对这片平原的深情。
   河南鱼汤,对于很多老家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无论是春暖花开季节,还是炎炎夏日,不管是秋雨绵绵的日子还是在寒冷的冬日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鱼汤都是开启一天的最佳方式。那腾腾的热气,像是生活的希望,驱散了寒意,温暖了身体。一家人围坐在桌旁,一人一碗鱼汤,吃着喝着,欢声笑语在鱼汤的香气中弥漫荡漾。鱼汤里有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有夫妻之间的体贴,有长辈对晚辈的呵护。每一口鱼汤都承载着家庭的温暖,是亲情的纽带,将家人的心紧紧相连。
   时光如流,岁月如梭。如今的我离开故乡已经几十年了。记得那一次回老家喝河南鱼汤,还是我刚刚考上大学的时候,从老家来陕西,走到虞城县城,几个同村的伙伴一直送我到火车站,我们几个人在一家饭馆里喝鱼汤。那时候一碗鱼汤只有两毛钱。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那一份真情,那老家鱼汤的芬芳彷佛依然没有散去,依然让我回味无穷。多么想再回到那个时代,再次在老家的池塘里一起垒堰刮鱼,再次一起品尝老家冒着热气香气扑鼻的鱼汤啊!遗憾的是,岁月不再,斗转星移,如今的我们都已经由少年变成白发,匆匆几十年过去,竟然恍如一梦。
   前几天和老家的几位弟兄视频,谈起来当年在一起垒堰刮鱼的事情,我们竟然都不约而同地说,下一次有机会,我们一定在老家聚一聚,认真品尝一下老家的鱼汤。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远在新疆的皇叔的时候,皇叔只是淡然地说了两个字:但愿。
   是的,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的我们天各一方。由于各种生活环境和各人的条件不同,千里迢迢的我们要想在老家欢聚一堂共同举杯,也是一个不小的梦想。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这个心愿,相聚的梦想一定会实现。到时候,我一定邀请大家一起品尝老家的美味小吃河南鱼汤。
   河南鱼汤,是中原大地的馈赠,是历史、文化、情感与美食的完美融合。它那鲜香的味道,如同河南人民的性格一样,醇厚、热情、朴实。每一碗鱼汤都是一个故事,一段记忆,一种传承。它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滋润着我们的生活。
   (原创首发)

共 29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王社长的散文总是烟火味浓郁,充满生活气息。开篇用一群生活泼可爱的小伙伴“捕鱼”开始,引人入胜。捕到鱼带回家,家里人把这些小鱼做成一道美味鱼汤。“我们老家豫东平原的鱼汤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这里的鱼汤会更加注重醇厚的口感。”老家的鱼汤比别处的鱼汤味道好,因为制作过程精细讲究:把很多只有三五厘米到七八厘米长的小鱼的内脏去掉,然后拌上面粉,把拌过面粉的小鱼晾晒半干之后,用油炸好,然后开始烧汤,加上葱姜蒜粉条等佐料,再把炸好的小鱼放进锅里,烧开后即可食。鱼汤口感鲜美,味道独特。作者对河南鱼汤感情深厚,用细腻的文字描述了鱼汤的精致做法,追述了河南鱼汤的悠久历史,强调了“优质的水才能熬出鲜美的鱼汤,河南的地下水清澈甘甜,为鱼汤赋予了独特的地域风味。”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家乡鱼汤的赞美之情,对家乡的鱼汤回味无穷。引起读者味蕾的活跃跳动,真想去品尝一碗“河南鱼汤”。文笔精彩,描述生动形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味。一篇成功描述家乡美味的佳作,建议申报精品,期待作者更多精彩佳作。【金文编辑:晚秋枫叶】【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3000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0-29 22:33:06
  精美散文,阅读欣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0-29 22:34:27
  如临其境,如闻其味,诱人的鱼汤,飘香全文!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30 08:37:48
  感谢晚秋枫叶老师百忙之中无私奉献,特别致敬老师!
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30 08:38:21
  特别祝福送给晚秋枫叶老师!
5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30 08:38:52
  回忆过去,亲情难忘!
6 楼        文友:暖巷独行者        2024-10-30 09:19:22
  王社长两篇写农家小吃的散文,读完身临其境,仿佛看到、闻到、品尝到这独特的美味。有一种悠远回味无穷的感觉。童年的记忆多么美好真切。真羡慕王社长如泉水般涌流的灵感,大气磅礴的文笔呀!
回复6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30 15:13:46
  谢谢老师
7 楼        文友:安然小静        2024-10-30 14:33:05
  老师的佳作连连,致敬祝福老师,鱼汤扑鼻的芳香承载着家的温暖!
回复7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0-30 15:14:02
  谢谢老师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