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造化不应被辜负(散文)
一
2018年1月26日,天降大雪,这于荆州是少见的。雪花很大,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感觉,而且很密集,漫天飘舞,很有意味。这个时候带着爱人、孩子去看雪、听雪,去散步,去雪地里打滚是最好不过的,网上不是流行一句话么——“下雪的时候一定要约心爱的人出来走走,因为一不小心就一起白了头”。可惜正是上班时间,没有人可约,不过我还是决定一个人出去在这雪天里走走,只为了不辜负这良辰美景。
单位离长江只有几百米之遥,而且我午饭后经常去江边,吃过午饭后,我决定一个人去江边看雪。长城看雪,不怎么稀奇,长江边赏雪,可是难遇。因为在之前雪已经下了整整一天,所以地上的积雪已经很深了,走在路边的雪里,一步一个脚印。
这里的江边平常人很少,今天更是空无一人,唯有我一个——眼前的世界就是我一个人的,这一刻我感觉非常自由和惬意。并非我的喜欢融入群体,我更喜欢一个人独自清静,有自己的空间。江面上依然有许多船只来来往往,有运煤的、有装载大型机械的、有托运几百辆小汽车的……不远处就是横亘于长江天堑的长江大桥,对岸是鳞次栉比的树和蜿蜒的大堤,江水浩荡向东流,流走了青春、流走了沧桑。当然最有感觉的还是从天而降的雪,它们追逐着、飞舞着、嬉闹着,落在树上、岸边、江水里,还有那些正在行走的轮船上,在寒冬里编织着最诗意的事。
此时的我感觉跳出天地之外,是真正的自己,不属于任何一个组织,甚至不属于家庭,此时我可以天马行空地思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完全的放空自己,任由雪花撒满全身。天地之间独我一人,此时的我不必去管什么柴米油盐、车子、房子、票子,也不必去想理想、奋斗、价值精神层面的东西,我可以是一个纯粹的我,偷得浮生半日闲,大概就是这种状态吧!
二
1月31日,又发生了一件百年难遇的天象——“超级蓝血月全食”。晚上8点多钟的时候,刚好我带女儿出去,也欣赏了一下这个奇观。那天的月亮很大、很亮,也很圆,我们出去时月亮已经开始被地球的阴影遮挡。我和女儿站在一小公园的边上,这里附近没有高楼,因而视线很好。我给她讲解着我所知道的关于月食、日食的知识,静静的看着月亮慢慢的被地球的影子侵蚀,时间不长满月便变成了半月。女儿指着月亮的左上部对我说:“爸爸你看,月亮的左上边是什么东西,象狗的爪子。”我其实也看见了,只是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可能是大型的山脉吧,月亮上也有很多山的。”我又说:“我们在离月亮这么远的地方都能看那些阴影,可见这个阴影地形非常大,应该有地球上的海洋那么大,要不我们怎么凭肉眼能看见呢?”我搭着女儿的肩膀,就这样看着月亮变化,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在冬夜里感觉到很温暖也很温馨。
我之所以一个人去看雪,陪着女儿去看月食,是因为我觉得上天的造化是不应被辜负的,那些东西可以让你在繁忙之中得到另外一种不同的体验:天地的造化让你看到了自然之美、感到了神奇、愉悦了精神、激发了想象……这样的精神享受为什么不驻足下来去欣赏一番呢?也许你想去西藏洗心,想去雪山独行,还想去远方寻找诗和宁静,可是这眼前大自然的给予的造化,你享用了吗?
其实造物主赋予我们的实在不少,雨后绚烂的七彩虹,夕阳下的那一抹红云,春天里随处可见的花,秋夜里的流星,寒冬季节的雾淞,甚至路边枝头上几只鸟的对唱……你停下来,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不觉得也是饶有趣味的吗?
这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你匆匆为着工作、为着家庭、为着更美好的生活而奔波的时候,偶尔的驻足去看看身边那些造物主制造的美景与神奇,何尝不是又一种人生。
三
大家一定很熟悉那个富翁与渔夫的故事:富翁问渔夫大好的时光为什么不出海去打鱼却在沙滩上晒太阳,渔夫说他现在已经在享受生活,为什么非要等自己奋斗到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才去享受生活呢?渔夫崇尚的是“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哲学。
当然我并非说人不需要去奋斗而去安逸于当下,只是说当下已有的我们绝不要辜负,否则便是你自己的损失。你非得很有钱之后再去孝心父母吗?你非得等到事业做大后有时间了再去陪孩子吗?你非得要有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后再去旅行吗?生活从来就是一个悖论,但是无论你多么成功,多么失意,都不妨碍你去享受当下的已经拥有,也不妨碍你去享受大自然给予的造化,而且这种享受不需要你花费金钱、花费你专门的精力,只需要你脚步放慢一点,心情放松一点就能感受到的,何乐而不为呢?
天地有大美,日月、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四时变化……好的造化是要自己去亲身体验的,它不一定在远方,也很少在朋友圈,而就在身边,留心一下,就能感受;用心去体味,便会觉得意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