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拜谒杜甫草堂(散文)

精品 【晓荷.奖】拜谒杜甫草堂(散文)


作者:今生何求 秀才,2546.1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5发表时间:2024-10-30 17:53:16
摘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成都,这是一个风景秀丽,历史底蕴很厚重的城市,而我之所以为自己这次到来感到庆幸,是因为我终于能有一瞻杜甫草堂的荣幸。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面对杜甫这个伟大的诗人,总有一种想跨越时空去和他对话,去感受他那伟大的思想的欲望。这一次,终于可以到他的家——那座曾在凄苦秋天被无情风雨摧残的茅屋——用最接近的方式感受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成都,这是一个风景秀丽,历史底蕴很厚重的城市,而我之所以为自己这次到来感到庆幸,是因为我终于能有一瞻杜甫草堂的荣幸。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面对杜甫这个伟大的诗人,总有一种想跨越时空去和他对话,去感受他那伟大的思想的欲望。这一次,终于可以到他的家——那座曾在凄苦秋天被无情风雨摧残的茅屋——用最接近的方式感受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了。
   我曾不止一次想象一千三百六十一年前的那个凄风苦雨的傍晚,一个瘦弱的老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在风雨中不住悲叹的情形。
   这一次,当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迈进这保存千年的茅屋所在之处时,仿佛穿越了虫洞,我加快了脚步,急匆匆往里走,有个感觉一直在催促我:你要见的人就在前面。
   远远的,那个影子坐在哪里,虽然周围围了许多浮躁的游客和应付公事的导游。可我分明看到了一双慈祥的眼睛在人群后面示意我:“你来了。”
   他的模样让我震惊:整个人就如同一张纸,前胸贴着后背,削瘦的面庞露出儿分苦楚,两条胳膊正像两根面条一样无力地搭在屈起盘坐的腿上……
   我大步挤进人群,挤到他的身前,两手不由自主摸向他的两只瘦手,恰听到一个导游在讲:“摸摸杜甫的手,一辈子福气跟你走……”
   眼前的这位老人,经历了一个王朝由盛而衰的变故,见证了一个世界强国从内部轰然崩塌的全过程,他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老百姓大声疾呼,为国家命运痛心疾首。他从一个心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凌云大志的青年,苦苦追寻为国为民之路,直到小儿饿死,颠沛流离,衣食难安之中,还在用自已的笔记录着历史的兴亡变迁。“三吏”“三别”之中饱含了多少诗人难以疏遣的忧愤?《兵车行》《丽人行》又包含了多少诗人世俗衰腐地哀痛?《月夜》《春望》抒发了多少诗人对和平生活地无限渴望?
   他一辈子都生活在“对中兴济世的热切期盼,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中,他的生活是那么沉重,他的人生是那么沉郁,他的生命是那么苦累,他哪里会给当下这些浮俗的人带来“福气”?
   我抚摸着那两只已被众人摸得发亮的手,一种瘦骨嶙峋的感觉透过指尖直达眼中,并化成液体,即将涌出眼窝。
   一个强烈的想法从心中升起,我仿佛是在面对一个孱弱的无力老者,他正需要我的帮助。然而,我立刻感到羞愧了,我知道,我没有资格可怜他,在他的面前,这一千多年中死去活来的俗人在他面前哪一个不是卑微的生命?我也同样只是一个平庸的宵小,他的生命和思想之伟大使我辈只有仰观的份儿。
   我想握住那双手,感受到它们的温热,感受到那脉搏跳动的震憾——这是跨越时空的一握,传递给一个后世子孙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那一刻,我或许已经获得了一位先人给予的力量和慈爱。
   没有人会知道,我们的心灵产生了什么样的交汇,那一个伟大的思想会对一个普通的后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抬头望向那双充满苦楚和忧愤的眼睛,那眼睛瞬间变得深隧起来,仿佛整个宇宙一般宏大,正如他的思想——只有心怀宇宙的人才会拥有的令后世仰观和顶礼膜拜的思想。
   后退两步,深深地鞠躬。
   终于站在了那座草堂前。
   我就那么呆呆地站在那里,像是会有人出来见我。
   然而,那院子里的人太多了,男男女女,老老小小,他们在那院子里和屋子里纷繁喧闹,我知道,他们在意的只是这座房子到底是不是一千多年前的真迹。而我却只是为了一个预感在这里等待,等待那个伟大的人。
   眼前的人影渐渐模糊起来,我甚至还能看到许多古代装束的影子,是我的幻觉?还是波粒二象性表现出的平行时空?可以肯定的是,一千三百六十一年来,这个院子每天都应该有很多的人影在晃动吧。
   我坐在那座小小的柴门外的小桥的栏杆上,一动不动,看着眼前的人群从那柴门中进去再出来。他们和我一样,生逢盛世,吃饱喝足,就想着法去开阔自己的眼界,他们衣食无忧,手中有钱,万事皆安。但或许,他们到这里来的初衷和我还是有区别的吧?
   我来这里的原因,只是因为那首传诵千年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首在课堂上讲了无数遍的千古绝唱,可是如果不能站在那座在阴沉的秋风中不堪一吹的茅屋前去体会一下一千三百六十年前那位衰体佝偻、愁容满面的老人那一刻会想些什么,那我在课堂上的慷慨和情怀便都是虚伪!
   夕阳西下,园中人声渐少,眼前的院子也渐渐安静下来。
   我起身向它走去,也是向他走去。跨过那茅草搭成的柴门时,我便如穿越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时空。眼前隐隐透出灯光的窗子隐隐传出了“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的吟诵声。
   院子正中,驻足观望,那薄薄的茅草搭在屋顶上,流出千年岁月的沧桑……突然狂风大作,疾风吹动茅草,它们在风中瑟瑟发抖,终于像有一双巨手,猛地拽住那房顶向两边撕扯,然后又把大把的茅草丢向天空,凄雨,随风而至,无情地洒向屋顶的豁口……
   当我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时,眼泪已经模糊了视野。那个老人,那个枯瘦力衰的老人,在自己尚难保全一家人衣食的境遇中,在那个阴潮寒冷,炕被俱湿、彻夜难眠的暗夜里,是如何把仅有的破被角护住年幼的娇儿,自己却倦缩在床角仰望着屋顶破洞滴下的冷雨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长嗟?
   环顾四周,竹树环合,院中已再无他人。闭上眼睛,在清幽静宓之中可以倾听到那波及千年而不衰的思想巨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站在那座简陋的茅草房前,我久久不愿离去,我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总觉得一定会发生什么,这种想法使我久久不愿挪动脚步。
   终于还是要离开了,在柴门处回首,那个佝偻的身影就在屋檐下,他朝我挥挥手,面带微笑……
   我泪流满面,朝着他,深深地一揖。
   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他其实早就知道的。
  

共 23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历史的长河中,杜甫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无数后人的心灵之路。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带领我们一同走进成都,走进杜甫草堂,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当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仿佛也置身于那个凄风苦雨的傍晚,看到了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却心怀天下的杜甫。他的一生,是为百姓疾呼、为国家命运担忧的一生。他的诗歌,如同一部部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兴衰荣辱。站在杜甫草堂前,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一种伟大的精神传承。作者在与杜甫的“相遇”中,深刻地领悟到了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这种情怀,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应心系国家、关爱他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感谢作者的精彩赐稿,让我们有机会在晓荷这个平台上一同欣赏这篇佳作。《拜谒杜甫草堂》以其深刻的思想、生动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共同赏鉴。【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01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30 17:54:34
  这篇《拜谒杜甫草堂》实在是令人震撼。作者用极具感染力的文字,将我们带入了那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杜甫草堂。从对杜甫形象的生动刻画,到对其诗歌内涵的深刻解读,无不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杜甫的敬仰之情。读罢此文,仿佛自己也亲身经历了那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心中涌起对杜甫的无限崇敬和对那个时代的感慨。期待作者能带来更多如此精彩的作品。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30 17:55:48
  《拜谒杜甫草堂》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杜甫草堂。文章中对杜甫的描写细腻而真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心怀天下的伟大诗人。同时,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杜甫精神的感悟,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下社会的一种启示。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这篇文章,从中汲取力量。
3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24-10-30 18:15:54
  感谢汪老师费心编辑,谢谢您的鼓励。
今生何求
4 楼        文友:何叶        2024-10-30 18:48:00
  文章写得非常棒!感谢老师支持社团,为老师优秀文笔点赞!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5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03 21:32:57
  恭喜老师佳作摘精!祝贺!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5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24-11-06 18:01:07
  多谢鼓励,恳请指导!
6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1-05 21:22:22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6 楼        文友:今生何求        2024-11-06 18:01:24
  多谢您的鼓励!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