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父亲往事(散文)

精品 【东篱】父亲往事(散文)


作者:王家老三 白丁,2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7发表时间:2024-10-31 06:55:54
摘要: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父亲曾经亲自为毛主席站岗

“书房墙壁相框上的父亲”微笑着凝视我三年了。父亲以85载的风雨人生践行了“忠厚”二字。我以此为座右铭,牢记家风,不敢有丝毫懈怠,在新河化工基地化工安全生产监督岗位上,坚守做人底线,敬畏做事红线,把握安全生产这一生命线,“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
   父亲对党忠诚。红色经典老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是根据沈西蒙同名话剧改编的。反映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八连在参加解放上海的战斗之后,又接受了警卫南京路的光荣任务。美蒋留下来的残余势力仍在暗中活动,妄图用资产阶级的“香风毒气”来瓦解我们解放军战士的斗志。“好八连”在党的领导下,毅然抵制了资产积极“糖衣炮弹”的进攻,保卫了人民的胜利果实。当时大上海南京路霓虹灯下也有一位我们平度籍的哨兵——我的父亲。他于1947年“三合山战役”打响前应征入伍的,那次战役仅平度籍战士就牺牲100余人。以后,他又随大军南下。上海解放后,他在上海市委警卫处工作,负责中苏友好大厦(就是后来的上海展览中心)的警卫任务。中苏友好大厦的北门就对着南京路,南京路是当时大上海最繁华的一条主街。父亲也常在北门站岗放哨。
   父亲在世的时候常说,能为大上海站岗,这是一生的骄傲。
   帝国主义者、国民党留下的特务、青帮残渣余孽不甘心他们的失败,总想给新中国的建设制造点麻烦。
   有一次,宋庆龄先生要来观看展出,国民党特务事先获得了消息。他们在走廊尽头的垃圾桶里安装了定时炸弹。父亲带领两名战士在展厅主楼巡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父亲认真检查安全保卫工作,走廊尽头的崭新垃圾桶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个垃圾桶尽管与其他垃圾桶颜色一致,但似乎是新刷过的油漆。他仔细检查拆开夹层,里面安有一个美制微型炸弹,再有半个时辰就要爆炸,那正是庆龄先生到达的时间。“好险呀!”父亲很细心,适合做警卫工作,他尝尝从细枝末节上发现端倪。
   进入上海,每个战士都面临着考验,父亲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性。父亲有位老战友姓姜是烟台人,小姜没有抵挡住“糖衣炮弹”的进攻,经常脱下军装,参加一些灯红酒绿的活动,父亲代表组织严肃批评了他,但却没有挡住他走向邪恶的人生。他带着一个旧官僚留下的小妾和机关的一些保密文件出走南洋,不知所终。在烟台老家,他还有妻儿老小,望眼欲穿。他的妻子曾经来上海找过他,组织上给她一些人道主义的抚恤金。要求全保卫处干部将此做为反面教材,引以为戒。
   父亲是唯一一位以亲身经历对我讲述毛主席的人。那是1956年6月,毛主席视察上海,临时决定来上海展览中心做报告。这时,南京路两侧已挤满了群众。过不一会儿,十多辆“红旗”轿车由东向西驰来。毛主席探身下车,他身材高大魁梧,身着灰色中山装,红光满面,双目特别有神。他向周围干部群众频频招手,场面非常热烈。“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欢呼声已响成一片。毛主席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跟父亲等距离较近的警卫人员也一一握手。一切准备就绪,柯庆施市长请毛主席做报告。毛主席没有带稿子,湖南口音浓重很亲切,他说:“我是从北京走马观花来到上海的,上海各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中央很满意。我不是来做报告的,我们随便拉拉吧……”
   主席的风范,给在场的干部群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父亲常说自己是受到主席接见的战士,其实,每个战士都受到主席的接见和握手,父亲说,主席握他的手的劲儿很大……
   “文革”时期,父亲刚正不阿,触怒了造反派,被遣返回乡,“文革”结束后落实了待遇。他坚定不移的对党和祖国充满热爱,他撰写的《我为毛主席站岗》获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建局50周年征文大赛二等奖。
   父亲为人宽厚。遣返回乡后,父亲担任了生产队里的会计。那时候,生产队里集体劳动实行记工分制,一个健壮劳力下地干活一天记5分,母亲身体健壮,本来应当记5分的。但是,父亲怕别人攀比,从来都是记3分的。母亲为此经常埋怨他,说:“别人家老婆跟着村干部男人沾光,我却是跟着吃亏。”这时候,父亲总是淡然一笑,说道“吃亏是福,可以少生许多闲气,养生长寿”。1980年,生产队里实施“大包干”。互助组里买了一头毛驴,用于耕作。5户人家轮流饲养,轮到我家饲养时候,父亲把精饲料给毛驴吃,总是喂养的膘肥体壮。日久生情,毛驴牵去别人家喂养时,死拉硬拽,都牵不走。田间劳作的时候,牲畜却经常抢不到手。只好是父亲握犁把儿,母亲带着我们小兄弟仨拉犁,成为田野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父亲从来都是把事情看淡,他说,看淡了,做事就从容,不会斤斤计较。这就是父亲的世界观。
   “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1988年,落实政策,父亲没有再回到上海工作,我们兄弟三人也无一去上海接班。父亲说:“党组织能够想着我,落实政策就很知足了。大都市人口那么多,咱就不给单位添麻烦了。你们兄弟三人不靠老子的功劳簿,自己奋斗照样吃饱肚子!”父亲说得很正确,我们弟兄在基层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领导、同事、邻里的好评。今年,我还新获得了”平度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如果父亲活着,他一定很高兴,又要摆出他的看法——就说吧,好好工作,总能获得认可。是啊,我多么希望能够捧着光荣证书,得到父亲的赞赏。父亲活着的时候,我们上学得了奖状,他没有新鲜话,就是那句时代的流行语——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年,思念难以言表,每每垂泪。“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父亲留给我们的思想之魂是忠厚传家,永远,永远……
   记住了父亲的话,给上海站岗,给主席站岗,站直了身姿,靠的就是“忠厚”。忠厚,是父亲的品质,一生贯穿。
  

共 22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本文中,我们被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形象所深深打动。他以自己长达85载的风雨人生,坚定地践行了“忠厚”这一美德,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即使在他离世三年后的今天,那挂在书房墙壁相框中的微笑,依然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子女前行的道路。这位父亲不仅是一位忠诚的战士,更是一位坚守信仰的共产党人。他的一生,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的生动写照。他的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伟大,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忠诚与信仰的力量。 在当前社会,我们更需要像这位父亲一样,坚守做人底线,敬畏做事红线。无论是在哪个岗位,都应该以忠诚为魂,以责任为纲,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信仰和承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让我们以这位父亲为榜样,学习他的忠诚与坚守,传承他的精神与信仰,共同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娓娓道来的笔法,给人亲切感,在朴实的文笔中蕴含着幽美,字里行间饱含着真情实感,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浓浓的怀念之情,读来令人感动。好文,力荐品读!【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01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0-31 07:14:27
  文章写得好,读来给人感动,同时也给人启迪,给人教育。感谢王老师赐稿东篱,期待精彩不断。诚邀王老师入驻东篱采菊文友交流群,群QQ号:749896242 谢谢!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0-31 07:20:17
  这篇散文以亲切朴实之笔,深情刻画了一位平凡伟大的父亲。85 载践行“忠厚”,他是忠诚的战士、共产党人。其形象栩栩如生,作者怀念之情满溢。在当下,我们应学其忠诚坚守,为美好社会献力,此作令人感动。 祝老师一切顺利!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0-31 07:48:28
  父亲留下了精彩,文章满满的干货,父亲的往事,忠厚的主题,鲜明生动。文章情感充沛,文字驾驭功夫深厚,欢迎老师加入东篱,愿你创作快乐!(老乡好!有一次我开车从高速下到灰埠,平度的吧?缘分不浅啊)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王家老三        2024-10-31 08:38:21
  老师,谢谢您!您是平度市哪个镇的?我是大泽山镇的。“东有大泽山,西有吐鲁番”。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0-31 09:44:37
  我是威海荣成人,今春去青州下高速走的灰埠,吃午饭。都是山东老乡,遥握!
怀才抱器
5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10-31 11:09:50
  文章生动感人。以忠厚贯穿一生的父亲,是我们后人做人的楷模,他以正直立命,值得我们学习,致敬前辈!欢迎老师加入东篱!顺祝快乐。
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0-31 13:52:06
  文字基本功扎实,将一位父亲勤忠厚的品德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动。拜读学习老师好文,顺祝秋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7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4-10-31 16:45:50
  一个平凡而高大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回顾了父亲从当兵以后的点点滴滴,文字真切感人,好文欣赏了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