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话说冬藏(随笔)
一年四季循环往复,转眼间,随着阵阵秋雨落尽,萧瑟的秋风把世界带进了冬季。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四季中也是分工明确。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鬼谷子·持枢·全篇》:“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传统中医认为,健康养生要与季节对应:自然界的四季对应人体的五脏,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同样适用于人体。冬季天地闭藏,水冰地坼,自然界阴盛阳衰,万物蛰伏,生机潜藏,以待来春,即“冬藏”。冬天养生也要着眼于“藏”,即天人合一,应该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以备来年春生、夏长和秋收。
中医认为人体冬藏养生,大致包括饮食和行为两方面。饮食要注意补肾,多温补,少吃生冷,多吃山药、萝卜等滋阴补阳食物。行为宜早睡晚起,保证睡眠,适当锻炼,多晒太阳,保护脖颈、肩膀、腹部、膝盖和脚部不要受寒。也就是说,冬藏,对于人类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人们某种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履行着冬藏的自然规律,不全是为养生,很多是生活习惯吻合了冬藏养生要求。冬藏从秋天就开始,把蔬菜粮食收获,该晒干的晒干,该窖藏的窖藏,足够整个冬天和第二年春天食用。他们还把蔬菜切开或者擦开晒干,如瓜干、白萝卜丝、红萝卜丝、蔓菁条,以便储藏,把红薯做成粉条晒干储藏。我小时候物资匮乏,农村家家户户大锅灶连土炕,烧柴做饭,还烧热了土炕,晚上睡觉时不凉。为此农民在秋冬储藏很多烧火用料,如晒干的草、庄稼秸秆、树枝、树叶等,那时农村有“秋天草,冬天宝”一说。冬天农活少了,很多农民就选择早睡晚起,白天在墙根里晒太阳,聊天畅谈,晚上则躲藏在家里取暖避寒。其实,这也是一种休养生息,是生命力的一种积蓄。
不只人类,很多动物们随着寒冷的到来自觉地冬藏。变温动物进行深度冬藏——冬眠,这是变温动物在食物匮乏的冬天保护自己的法宝。如乌龟、蝙蝠、青蛙、蛇类、蜗牛、蚯蚓、很多昆虫等,它们在寒冷的冬季,体温下降,以及代谢、呼吸、心跳次数下降,处于维持基础代谢的睡眠状态。恒温动物虽不冬眠,如田野的树松鼠、老鼠等,往往秋天和初冬藏足食物,冬天尽量深藏不出,节省能量,躲避寒冬。
植物也在冬藏。很多树木,如杨树、柳树、梧桐树、杨树、椿树、洋槐树等,掉光叶子;大部分野草,枝叶枯干。这样根部以上减少消耗,根部却在用劲地储藏再生能力。
冬藏的不仅限于有生命的物体。附着在土壤外表一切植物停止或者减弱了生命活动,土壤本身却在进行着活跃的微生物活动、植物根系作用、土壤酶活性、土壤结构调节等,自我更新,储藏地力。整个大地,无论山峦、沟谷、平地,无论林地或草原,同样都在默默地积蓄能量。
乍看似乎人与动物、植物、大地是有机的整体,天人合一,和谐自然,都在冬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环环相扣,完美统一。其实,并不完全一样。自然界花草、树木、土壤、动物冬藏相对严格,而人们冬藏只是某部分、或者某个时间、某个阶段,或者某种程度,不是整体,不是全部,更有逆冬藏。《礼记·乐记》上说:“春作夏长,仁也;秋收冬藏,义也”,这里的“义”,与鬼谷子说的“天之正”、太史公司马迁说的“天道之大经”,意思接近,是指天地间的道理,是理想状态,不一定能够绝对践行。理想往往与现实有重大差距。古人往往从儒道角度来解释自然现象,把自然现象或者规律道德化,所说的“仁”、“义”,也是如此。这里的“义”是一种抽象化的表述,其意思是说,秋收冬藏是一种道义上的举动,是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一种生存行为。也是儒家所提倡的有所作为的一种表现。所以,只有吃苦奋斗,理想才能变为现实。
吃苦奋斗往往就要逆冬藏。比如养生的两个方面,饮食养生,对于旧中国处于饥饿状态的平民百姓,就不可能做到。而当今物资极大丰富,冬季配备温补食材就不难做到。行为养生,现在大部分人难于全部做到。数九严寒,滴水成冰、寒风刺骨,海拔几千米高哨所边疆,解放军战士们照样一丝不苟地值守哨位、巡逻盘查;三更半夜骑电动车夜班上、下班的工人们急急匆匆;早晨五点多环卫工人开始打扫马路,小吃店老板开始烧火做饭,六点多学生和老师们开始入校,八点多建筑工人们开始在几十米、几百米高空作业,哪顾上冬藏养生!练功人顶风冒雪、汗流浃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古训。他(她)们怀着理想,担着使命,只能逆于冬藏,甘于吃苦,可嘉可敬!
冬藏是为了养精蓄锐,来年发奋有为。逆冬藏是为了长远和大局,做出某种牺牲。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社会分工不同,家庭分工不同,总要有人担当,有人奉献,有人付出,轮到就义不容辞。“苦心人天不负”,世界是公平的,这里付出,必将那里得到,逆向冬藏,定有回报。
冬藏与逆冬藏,都是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春生、夏长是为了秋收,秋收是为了冬藏。冬藏,又是为了春生夏长秋收。踏雪寻梅花千红,冬藏蕴含万春风。细品四季轮回,别有意味,蕴含了丰富的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至于冬藏,更是独有意蕴。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