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 】我的小菜园(散文)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家住在水龙山脚下,门前就是七星河的源泉,就在小河旁边有块自己的小菜园。种着各种蔬菜,我们这儿把蔬菜叫着小菜,地儿又小,所以就是名副其实的“小菜园”!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自从我是一名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时,我家的田都给别人去种,老婆也随着打工潮一直在外挣钱了。所以,我就和泥巴打交道少了,也成了“城里人”。小菜也去菜市场买了,双休日不是去这玩就去那儿打麻将,但心里还是想着等退休了搞一块小菜园种种菜。
计划搞不了变化,老婆随着年龄增长,今年60岁了,不能出去打工了,我也没空去溜达溜达了。老婆建议说:“我们这儿买菜还要起早跑四公里外的‘露水街’的菜市场,很不方便,还不如自己种点小菜吧!”我想是的,种点小菜既锻炼身体,又能吃上健康放心的蔬菜,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种菜是一种乐趣,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松地、播种、浇水、施肥、移植,一样都不能做假,需亲力亲为。种菜是细致活儿,种菜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每一步都有讲究也有技巧,什么时候该种些什么菜?如何浸种?如何追加施肥?如何打药?这些都是大学问,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妻子是个种菜能手,我只干挖地、挑粪等重活,除草、治虫、间苗等细活全靠她。自从有了个小菜园,就吃上自己亲手种的菜,既环保又卫生,关键还味美。当看到种的菜抽芽、长大,那种满心的愉悦无以言表。特别是收获的那一刻,那种满满自豪感便更加强烈。
人勤地不懒,劳动最光荣,勤奋在我们脸上留下阳光与汗水,乐观让我们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土地给了你一种牵挂,让你的闲暇时间有了着落。有了一个能让你施展才华出众好地方。
双休的清晨,我会迫不及待地来到小菜园。晨曦中,菜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微风轻轻拂过,露珠滚落,滋润着脚下的土地。我仔细地查看每一株幼苗,拔掉周围的杂草,为它们松松土。有时,我会蹲在菜苗旁,静静地聆听它们生长的声音,仿佛能听到那细微的“沙沙”声,那是生命在努力绽放的声音。
小菜园里的蔬菜们,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孩子。青菜们总是乖巧地排列着,叶片嫩绿嫩绿的,像是在努力展示自己的清新与活力;西红柿则显得有些俏皮,它们先是结出一个个绿色的小果子,然后在阳光的照耀下,慢慢地变红,像是在和阳光捉迷藏;豆角们则像是一个个优雅的舞者,细长的藤蔓攀附在竹竿上,开出淡紫色的小花,花谢后,便结出了细长的豆角;而南瓜则是最憨厚的那个,它们在地上肆意地蔓延着,叶片宽大而厚实,不经意间,就会在某个角落发现一个大大的南瓜,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
当秋天悄悄来临,小菜园又换上了新的衣裳。菠菜在秋风中舒展着叶片,那深绿的颜色仿佛蕴含着生命的坚韧。芫荽散发着独特的香气,纤细的叶子在风中摇曳生姿。还有那耐寒的萝卜,努力地把自己的身躯往土里钻,只为在冬日里给我们带来清脆与甘甜。
秋霜降临后,其他一些蔬菜逐渐凋零,但菠菜和芫荽却越发精神。菠菜的叶片变得更加厚实,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储备能量。芫荽的味道也更加浓郁,成为了秋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佳品。
冬日的小菜园,虽然没有春夏的繁茂,但却有着别样的宁静与坚韧。覆盖着薄雪的菠菜和芫荽,宛如沉睡的精灵。你看这畦黄心菜是我亲自栽的,是向别人家讨的苗子,栽下去尽心浇水、施肥,尽责管理才长成这么好。因为我最喜爱吃也喜欢它这种颜色,拍出图片又好看。黄心菜惹我喜爱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冬日里约上三五个好友,坐在火锅旁,听着那悦耳的黄心菜炖豆腐,突、突、突之音,比什么交响曲都好听,喝着小酒,聊着一个个新鲜的故事……
在小菜园里劳作,不仅让我收获了新鲜的蔬菜,更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每一次播种,每一次收获,都是一次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我学会了耐心等待,学会了尊重生命的节奏,也学会了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成果。
我家的小菜园因妻子的勤劳而美好,如花园般令人赏心悦目。妻子似乎对小菜园情有独钟,稍有空闲就在菜园里忙活。不像有的乡下婆娘,专爱找热闹的地方,张家长李家短地乱侃。我们这土话叫“靠门框”。她又不像现代妇女,热爱“打麻将”。她整天就想着做事,妻子的勤劳也带动了我,让我这个懒汉有时不免感到自惭形秽,不勤快都不行。
总的来说,种蔬菜给了我种种的收获和感动。通过亲手种植和照料蔬菜,我对农耕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真正理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也拥有了更健康和环保的饮食。
种蔬菜不仅丰富了我的饮食,也给我带来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我所种植的蔬菜,没有经过农药或化肥的过度使用,更接近天然和有机的质量。我吃到的蔬菜更有营养,更有味道。它承载了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是我心灵的避风港,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与安宁。在这里,我亲手种下希望,收获了满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