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甭与人比(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甭与人比(随笔)


作者:周虎子 秀才,114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9发表时间:2024-11-04 13:59:25
摘要:原创首发

甭与人比
   周虎子
  
   别人官再大钱再多,那是别人的造化。各人有各人的情况,别与人比,比没意义。有人说这世上没几个人盼你好,这话说大了。人都忙自己的事,操心自己碗里的稀稠,真没心思嫉妒眼红又心短的盼你倒霉的。也有人说身边人都见不得你好,这话也误导人,你好了别人还能得助得力,同样没那么心短心坏之人。
   确实,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和际遇。官职的高低、财富的多少,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机遇以及诸多复杂的因素,这些并非是可以简单比较或量化的。
   人们常常忙于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的得失,而并非如某些人所言,总是嫉妒或期盼他人的不幸。当然,也不能否认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个别心怀不善之人,但将他们视为普遍现象则过于偏颇。
   人与人没法比,也没必要比,各人有各自的活法。
   有人有社会资源背景关系,信息多,机会多,帮助的人多。你拿什么比,硬比你个子高长相好,无益无用。何不看到了不足,拓展圈子人脉,广交朋友,自建资源。
   有人学历硬业务强成就好,凭技能吃香。你硬比你会说话有眼色会来事,无益无用。何不专心技朮,精其一门,成为专才大匠,让团队离不了你。
   有人虽平凡平常,却脚踏实地不浮不躁,平安度到退休。你心气浮躁,这山望见那山高,折腾不停,中年离职单练。老了与人比退休待遇,拿什么比。
   人家培养儿女良善本份,你势利功利要求儿女拿大钱攀红人。结果老了后人家儿女孝顺左右,你那儿女还在请客送礼的奔波讨好中,顾上照料你。你与人比,拿什么比。你种的因就得现在的果,比有何益。
   每天从同一个小区门出去,有的左行,有的右拐,路径不同,方向目标不同,做的事不同,收获各异,没法比的。
   可以与情况相近的人略比造化,寻找造成差距的原因,发现自己的短板,寻找弥补的措施。比仅是参照比对找问题改进提升,这是正确的方法。若比较后导致了心理失衡,产生了嫉恨和心不平,把问题归于自己没关系没银子,归于各种不公平,那就失误了,就成了硬比。差别依然,自已还是自己,比也无用。有些人的怨气来自于硬比,不找自身的软项,不反问人家凭啥比你成功,自己为何不如人?有些人只比飞了多高,不看自家的翅膀和实力,硬比只有自己生闷气。
   甭跟人比,尽自己的力,走自己的路,各人有各人的因果。要比,得客观的平静的分析自身,这是一种学习促进。盲目攀比,不问人家瓜为啥这般甜这般大,只比甜和大无益。种瓜得瓜,不大不甜那是因果,也得认。怨天怨地没用。
   一生的成果也在退休后显了出来,与人比已晚了,坦然接受,积极买单,好坏多少己尘埃落定,甭比甭计较,随遇而安才能过好每一天。可以回首检点岁月,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就后心平气和的告诉自己,种豆得豆这就是生活。
           
         

共 11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观点鲜明且富有深意。作者以 “甭与人比” 为主题,深刻地阐述了人生不应盲目攀比的道理。通过列举不同的人生场景,如官职、财富、技能、育儿等方面的比较,指出盲目攀比只会带来心理失衡和怨气,而应客观分析自身,寻找差距和改进措施。语言平实却有力,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最后强调退休后应坦然接受人生成果,随遇而安。文章对人们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平和心态、专注自身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4-11-04 14:00:05
  本文立意深刻,围绕 “甭与人比” 展开论述。通过多方面举例,阐述盲目攀比的弊端,强调应客观分析自身找差距。语言质朴,逻辑清晰。对引导人们摒弃攀比、专注自我发展有积极意义,值得深思。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