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西红柿炒鸡蛋(散文)

精品 【晓荷·奖】西红柿炒鸡蛋(散文)


作者:何叶 探花,2203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89发表时间:2024-11-04 16:08:10

来厦门游玩,吃得最多的是西红柿炒鸡蛋。
   他们这的西红柿炒鸡蛋,不是有多好吃,只有这道菜才是我能接受的。厦门,是我国福建省东南沿海的一座重要港口城市,以美丽的海岸线和宜人的气候著称。以前上大学时我曾来过一次,那时喜欢这里,是源于这里有我喜欢的人。这里的海鲜比较多,左一顿海鲜又一顿螃蟹海虾的,感觉总也吃不够。而今再次重返厦门,再也找不回不从前的感觉。我除了喜欢这里的花花草草和潮起潮落的大海以外,一切吃的都不那么热爱了。感觉能让我吃饱饭的,也就只有我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了。
   以前小时候家里穷,能吃上一顿西红柿炒鸡蛋就是最好的菜了。也别说那时家里有菜院子,菜院子不是太大,但也种满了西红柿、辣椒,茄子等绿色蔬菜。那时候,想吃什么菜就随手摘了。那时种植的青菜也不上化肥,纯绿色天然无污染,所以吃的菜也环保。还有菜的味道,随便几个柿子加一个鸡蛋炒出来,就觉得比现在的菜吃得有滋有味。所以,不光是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在我的印象中是最好吃的,别的菜,即使不放肉吃着也很下饭。
   最值得怀念的是奶奶做的西红柿炒鸡蛋,只放一个鸡蛋三四个西红柿一大盘,我和哥也能一顿干下一碗高粱米饭。那时奶奶偏疼哥,上学有一阵我俩都带饭。她给我带的是一碗高粱米饭,外加几根咸黄瓜,一勺子白菜炖粉条。而给哥带的,总是多一份西红柿炒鸡蛋。我说奶奶偏心。奶奶却扯着大嗓门嚷我:“大军是男孩子,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以后是干大事业的人,而且他比你大,就应该吃得多一些,好一些!”
   而母亲也说:“不许和你奶奶犟嘴!你奶奶说的对,你哥是你的兄长,长兄为大。”
   母亲看我不服气的样子,还反复叮嘱我说:“我们老何家的人一定要懂礼节,要讲孝道。”
   我知道,母亲之所以说这句话,是有原因的。那时奶奶在东北时,单独有个小饭桌,我看不惯奶奶吃独食,经常背后和母亲抱怨:“奶奶凭什么吃香的喝辣的?她为啥能吃精米白面大鱼大肉的,而我们就该吃粗粮?”
   有一次,我还把奶奶的小饭桌,拎着给扔到了大街上。母亲把小饭桌捡回来之后,狠狠举起棍子,抽了我几下。母亲还毫不留情面地训斥道:“你奶奶是家里的长辈,尊老爱幼不懂吗?你要学会尊重!”
   其实奶奶有些做法也不对,她重男轻女特别明显。奶奶每次给我和哥带饭都会事先嘱咐哥:“大军呀!西红柿炒鸡蛋这个菜一定自己吃呀!”明显的意思是不让我吃。
   虽然她这么嘱咐,但哥也不是独吃独占的人。每次吃饭时,都会忍不住给我夹两筷子西红柿炒鸡蛋。
   后来我们一家人来承德了,家里的也多养了几只鸡。勤快的母亲又在山根脚下开垦了一块田地。每天挑水上山,辛苦的打理着那块地。各种青菜长势喜人。尤其西红柿结的多了起来,我家吃的最多的也就是西红柿炒鸡蛋了。
   邻居马大爷和老伴都有糖尿病,爱吃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但他们老两口没有地,每次都会去集市上买菜。母亲摘了菜都会给他家拿一些。或许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吧,他们老两口做西红柿炒鸡蛋会放许多糖。学医的母亲去过她家几次看到了,就赶紧制止他们,炒菜千万不要再放糖了!母亲说,总摄入过多的糖分,这样对病情恢复没有好处。马大爷说,菜里放糖,能缓解西红柿的酸还能提鲜,他父母那辈也是一直这么做的。母亲告诉他们,有糖尿病的病人尽量不要吃糖,如果总摄入过量的糖,病情会越来越严重。母亲还给他们亲自下厨,做了西红柿炒鸡蛋。他们吃后,连连说好吃。母亲告诉他们炒这道菜的诀窍,不想让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太酸,炒西红柿时尽量大火快速翻炒,不能时间过长。这样,炒出来的西红柿不会太酸,也不会出太多的汤。虽然他们学会了这道菜,但还是没有母亲做出来的味道,所以一有空闲时间,母亲都会去他们家给他们炒菜,帮他们干家务。那时家家没有自来水,吃水都要去街上水井打。母亲每天都会主动给他们家挑一缸水,照顾他们两老口的生活起居。
   奶奶也支持母亲这么做,有时奶奶亲自下厨做西红柿炒鸡蛋这个菜,还会多炒一些,让母亲给马大爷家端一些。每次奶奶或母亲无论谁在厨房炒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我都喜欢去厨房帮忙,洗西红柿,帮忙打鸡蛋。然后站在一边,静静地等着西红柿炒鸡蛋出锅。时间久了,我也学会了怎么炒西红柿鸡蛋。那时候,我和奶奶和母亲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等以后我长大了,也给你们做西红柿炒鸡蛋。”
   谁能预料到以后的事情呢?我和哥还没有等到能尽孝那一天,我的奶奶和父母却相继离世了。就在我和哥无依无靠时,邻居马大爷的儿子来到我家,拿来一些米面,还把他不用的一辆车借给哥,哥开始每天去滦河大桥头开始拉活。我留在家给哥做饭,但做西红柿炒鸡蛋的机会却很少,吃的最多的是炒芥菜咸菜。
   哥初次出去拉活儿,由于是新面孔人也腼腆,所以找他拉活的人很少。有时赶上一天也挣不了十几块钱,加了车油钱也没有了余富钱了。我和哥就吃米饭就咸菜。买回一个鸡蛋,哥自己舍不得吃,给我煮了,给我当早餐。一个大个芥菜疙瘩一块多钱,省着吃能吃一个礼拜。
   那时候,性格懦弱的哥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变得坚强起来,毅然地挑起了家的责任。每天开始早起晚归出去拉活。哥那时说的最多的话:“小妹,有哥在,你不用怕!”哥的话暖暖的,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哥的形象瞬间在我面前高大起来。那时,我才真正理解了奶奶的偏心,理解了母亲说的“长兄为大。”
   一直信奉母亲说过的一句话:“老天爷饿不死瞎麻雀。只要你够坚强,只要你能吃苦受累,老天爷总会眷顾帮你的。”母亲说的话,一点都不假。只要我们肯吃苦,老天爷就一定不会饿死瞎麻雀!哥为了我俩能吃饱饭,每天会早早起床去大桥头等着拉活,风雨无阻。
   慢慢的时间久了,大桥头拉活的人了解了我和哥的困难,都开始善良的帮助我们。每次有活了都让给哥去拉,我和哥的生活也有了保障。挣到钱后,哥会时常买回几个西红柿和几个鸡蛋,我做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也会学奶奶一样,只放一个鸡蛋,放两个西红柿,就能炒一大盘。就够我和哥吃一顿饱饭的了。那时,为了攒下一些钱,让我能重返学校上学,哥我俩吃的最好的菜,就是西红柿炒鸡蛋了。
   如今来到厦门,我仍然最多的会吃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因为这道十八元一份的菜,不光比大鱼大肉,生猛海鲜让我吃得习惯,更重要的它会勾起我对往事回忆。我会想起我的奶奶,我的母亲,以及我和哥经历的那段艰难岁月。想到这些,我更爱吃西红柿炒鸡蛋!

共 25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篇文章中,西红柿炒鸡蛋这道平凡的家常菜,宛如一条坚韧的情感纽带,串联起了作者人生中诸多难忘的片段,从往昔的童年时光到历经的生活波折,再到如今身处厦门的感慨回忆,每一口关于它的滋味,都饱含着深深的亲情与生活的沧桑。文章开篇,作者身处厦门,在这座以美丽海岸线和宜人气候闻名的城市里,却独独对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情有独钟。曾经大学时因喜欢的人而喜爱这里的海鲜盛宴,如今再次到访,心境已变,唯有西红柿炒鸡蛋能慰藉味蕾,这鲜明的对比,不禁让人好奇这道菜背后究竟承载了怎样的故事。回溯童年,作者带我们走进了那个虽家境贫寒却充满田园气息的老家。菜院子里种满的西红柿等绿色蔬菜,是儿时最天然的美味来源。那时的西红柿炒鸡蛋,用自家种植的食材烹制,简单却滋味十足,成为了记忆中最好吃的菜。而奶奶做的西红柿炒鸡蛋,更是带着重男轻女的印记,虽偏心于哥哥,但哥哥的善良分享,又为这道菜增添了几分手足间的温情。这段回忆不仅展现了家庭中的亲情纠葛,也凸显了传统观念对家庭关系的影响。随着家庭的迁徙,来到承德后的生活依旧与西红柿炒鸡蛋紧密相连。母亲的勤劳开垦出一片菜地,让这道菜在餐桌上愈发频繁出现。同时,母亲对邻居马大爷老两口的关照,体现在对他们糖尿病饮食的关心上,亲自下厨传授炒西红柿炒鸡蛋的诀窍,以及日常的生活帮助,这些细节描绘出母亲的善良与热心肠。而作者在厨房帮忙的经历,不仅学会了炒菜,更许下了长大后为长辈做饭的美好心愿,进一步强化了亲情在这道菜中的凝聚。然而,生活的变故接踵而至。奶奶和父母的相继离世,让作者和哥哥陷入了困境。哥哥为了挑起家庭重担,外出拉活,起初的艰难让他们只能以米饭就咸菜度日。但哥哥的坚强与担当,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那段黑暗的时光。在生活逐渐好转后,西红柿炒鸡蛋再次成为他们改善生活的佳肴,为了攒钱让作者重返学校,这道菜承载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如今在厦门,再次面对西红柿炒鸡蛋,它已不仅仅是一道满足口腹之欲的菜品。十八元一份的它,价格虽普通,却因承载了太多过往的回忆而变得无比珍贵。每一口品尝,都能唤起对奶奶、母亲的思念,以及与哥哥共同经历的艰难岁月的感慨。它是岁月的见证者,是亲情的传承者,在作者心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这篇文章通过一道家常菜,细腻而深情地展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亲情的复杂多样以及人生的起起落落。感谢作者用如此真挚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这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与浓浓亲情的画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06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04 16:08:50
  这篇文章以西红柿炒鸡蛋为线索,巧妙地串联起了作者不同阶段的生活经历,情感真挚动人。从童年时家庭中的琐事、亲情的偏向,到生活变故后的艰难困苦,再到如今对往事的回忆,每一个情节都围绕着这道菜展开,让人深切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亲情的珍贵,是一篇很有感染力的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何叶        2024-11-08 22:34:45
  感谢老师辛苦编辑,问候汪帅帅。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04 16:09:20
  文章写得十分细腻,通过对西红柿炒鸡蛋这道家常菜的反复提及,将作者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无论是奶奶的偏心、母亲的善良,还是哥哥的担当,都在与这道菜的关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亲情的感恩,读来令人感同身受,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文章。
回复2 楼        文友:何叶        2024-11-08 22:35:08
  再次感谢汪帅帅,期待佳作。
3 楼        文友:零余者        2024-11-04 21:32:42
  把这个速度,分我一半。
一个九零后,拥有七,八零后的思想。
回复3 楼        文友:何叶        2024-11-08 22:35:31
  你速度也不慢呀,加油。
4 楼        文友:飞花似梦        2024-11-04 22:51:52
  生活中无论大小的事情,在你笔下都能描出一幅人间烟火气与浓浓亲情,欣赏情感中真挚的文字,学习了!
回复4 楼        文友:何叶        2024-11-08 22:35:50
  问好老师,敬茶。
5 楼        文友:青李子        2024-11-05 10:21:32
  好感动人!读叶子的文章,朴实得如同一日三餐,却又总让人感动得泪眼婆娑。叶子的文章,是情穿出的珍珠。叶子,好样的!
回复5 楼        文友:何叶        2024-11-08 22:36:10
  感谢支持,向姐学习。
6 楼        文友:加朋        2024-11-06 15:51:49
  一道普通的家常菜,凝聚的是几代人的情感,无华之述,却也绽放人性的光华。拜读了!
回复6 楼        文友:何叶        2024-11-08 22:36:35
  感谢老师支持!期待支持哈。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