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家是心灵的港湾(散文)
离别家乡,与亲人分离的人,更懂得回家的喜悦。游子千里迢迢把家还,只为与家人共度新春;近在家乡之外的人赶回家,只为在收获时能为家人分担一些农活;离家学子在寒暑假回家,是想与家人团聚享受那份亲情。
花季少女的我,在离家52公里的小镇上高中。学校很少放假,一周只有半天,一月也只有两三天的假。半天假,就算回,也只能与家人相处短短几小时,因此常不去。而月假,能让我在家待上两三天,那日子甭提有多惬意。
在学校,无疑是最想家的时候。尽管舅舅在这小镇上,我也常去他家,吃晚饭时,我的眼眶总会莫明变得湿润。外婆问我怎么了,我不想让她担心,知道我想爸爸妈妈了,撒了个善意的谎,说我被饭菜呛的。
由于当下信息发达,我虽在这小镇上,但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听到关于家乡的消息。如家乡举办旅游交流大会,那时我正在学校上课,甚为惋惜。不止是我,还有和我同乡的同学,一个个在唉声叹气和抱怨,说为什么在我们远离家乡读书的时候,就赶上旅游发展大会呢!每当听到这句话,我会随声附和,觉得对啊!为什么这么巧啊?周假的时候,拿到手机,刷着朋友圈,里面全是关于旅游发展大会的照片与视频。那场面十分壮观,想回家的心情又溢了出来,我何时才能回家?
终于在国庆的时候,我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安江。这明明是我熟悉的家乡,是我熟悉的道路,为何会生出一种陌生的感觉,一种说不上的陌生感觉,就好似这里不是我的家乡一般。我也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全新的故乡。原来破烂的小路,不仅重修翻新,还在两边立上了指示牌。家乡就像一个妙龄少女,经过一番精心打扮,似新娘,换上了新嫁衣,活脱脱变得非常漂亮,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在外为生活所拼搏的人啊,过年抢不到票的人啊,在外游历的学子啊,是否有一刻会想你的家乡,你的家人啊!我想,他们是多么的牵挂着你,思念着你,时刻为你着想啊!尽管现在的科技有多发达,可以打视频电话,跨洋电话,但你不能触碰到真实的,有温度的亲人吗?只能傻傻的望着屏幕,看着自己日思夜想的人,是能解一时之思,但很快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那年新冠席卷全球,正值春节,许多人被困家里,连拜年都要在网上进行。那时我也有十二岁了,并不明白为什么要在网上拜年,就屁颠屁颠地跑去问爸爸:“爸爸,为什么今年不去外婆家啊?我想外婆他们了。”“今年有病毒,去不了了。”我看着爸爸叹气的模样,便知晓,这次病毒挺严重的。
在家时,不知道家的好,觉得家是一种束缚。束缚着我的翅膀,使我的羽翼不得伸展,不能飞向自由的天空;而远离家时,才发现它是多么的温暖啊!即使你是一只雄鹰,也总不能一直在外流浪,也得有个归宿,让心能自然地休息,让身体能放松下来。
人的一生,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依靠的?在我看来,无非就两种:一种是依靠自己,另一种是依靠家。这里并不是说依靠家里人就是“啃老”。我理解的依靠,就是当我们有了糟糕的情绪,能够找亲人“疗伤”;受到了委屈,也可以找家人尽情地倾诉。
当我考上高中时,更多的是兴奋。兴奋什么?兴奋初中三年终于有了一个满意的结果;兴奋可以摆脱父母的控制,成为一只自由的鸟儿,飞向属于我的天空。而当我真正远离父母时,竟开始怀念起与他们相处的日子。
高中的时间,非常紧张,我想与他们见上一面都只能依靠外公外婆中午与下午的送饭时间。这个时候,我总会要求外婆给妈妈打电话,“妈,你想我不?”“我想你干什么?昨天不才见过?”是的,我们昨天才见过,除去军训结束后的第一天和国庆,那是我上高中以来,见到最真实的她。
我的生日在周二,为了不耽误课程,父母选择在周日的下午,给我提前过生日。这是第一次不在自己家过生日。他们都还有工作,只能陪我匆匆地吃了个饭,连蜡烛都还来不及和我一起吹就赶回去了。今年的生日愿望也没许,这大概是我16年来过得最仓促的一次了。
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我那次因为胃痛,早读下课去请假,我打电话跟我妈说:“我肚子痛,想让外婆带我去买药。”当时因疼得实在不行了,就带着点哭腔,妈妈开始还以为我在学校被人欺负了。再说,我当时就崩不住,想起了这两个月的日子有多难熬,身体和心有多累啊。两行泪水,就这么毫无征兆的滑了下来。如果思念有声,那我的思念会伴着秋风吹到我所思念之人的耳畔;如果思念有力它将带着我对家人的思念跨越山河。
十月的桂花香,打开了我记忆的阀门。无数的记忆,如潮水般迸发出来。小时候,我不知道思念为何感受,读着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时迟迟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而现在,我离家求学,在学校累了时,回头再看这句诗,终于理解了李白当时的感受。如果可以的话,谁又愿意离开家呢?
“回家,回家,有爱就不怕……”去学校的路上,吹着晚风,脑海里出现庄心妍的这首歌。是啊,有爱在陪伴着你,有什么好怕的。只要有家人的爱,同伴的爱在,就可以抵过万难,更别说距离了。所以距离不是问题,只要心中有爱,向前看,看向未来,生活就丰富了!摆正心态,让温柔相随,哭给自己听,笑给别人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