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岁月】河南丸子汤(散文)

精品 【金文·岁月】河南丸子汤(散文)


作者:王金启 举人,368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7发表时间:2024-11-04 19:19:40

在我们老家河南豫东平原,吃晚饭不叫吃晚饭,叫做喝汤。我们老家人傍晚一见面打招呼,经常就问:“你喝汤了没有?”回答经常是“还没有喝呐!”或者是“喝罢啦!”如果有什么事,就会说,“赶快回家喝汤去吧,喝罢汤咱们一块去看电影去!”对方答应一声“管!”或者“中!”然后一溜烟跑回家喝汤去了。我们老家的喝汤,其实不完全是汤,而是一顿晚饭。为什么叫做喝汤,据说在历史上还有一段传说。
   古时候,我们老家都是一日三餐。到了某一个皇帝的时候,这个皇帝贪得无厌,狠毒无比,他下令所有百姓的三顿饭必须改成两顿饭。下午的晚饭全部取消,谁要是吃晚饭就立即处死。百姓们非常害怕,虽然天天忍受饥饿,但谁也不敢反抗。有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看着几个孙子饿得又哭又叫,实在没有办法,就到田间地头挖了几棵野菜,放在锅里,加上几碗水,烧开熬成了菜汤。由于屋子顶上冒出了炊烟,便被当地的坏人举报了。官府立即派出衙役去把这位白胡子老爷爷抓起来,审问他为什么做晚饭。老爷爷辩解说,只是熬汤喝,并没有吃晚饭。后来把这件事报告到皇帝那里,皇帝虽然昏庸无比,但这件事情处理得还比较宽厚,就把老爷爷放了。从此,河南很多地方都不把吃晚饭叫做吃晚饭了,而改成了喝汤。
   说起汤的种类,在我们老家那是各种各样的汤,非常丰富。比如胡辣汤、面筋汤、肚丝汤、肉丝汤、鸡汤、疙瘩汤、三鲜汤等等,其中的丸子汤非常有名,而且非常有特色,不仅清新爽口,而且回味无穷,是我记忆中河南美味里的一种上好的美食。
   一碗丸子汤,看似平凡普通,却承载着无数的温馨与情感,如同一个个温暖的漩涡,将我的记忆与情感紧紧缠绕。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一位老奶奶,家里人口特别多。老奶奶经常吃不饱饭。很多时候,村里的人看见老奶奶,都会给她一碗汤或者一个馍。后来老奶奶有病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全村人都以为老奶奶年纪大了,估计行将不久于人世。老奶奶的儿子孙子围在老奶奶病床前,有的紧锁眉头,有的哭哭啼啼。这时候,老奶奶最心疼的一位孙子趴在老奶奶的耳朵旁边,问老奶奶想吃点啥,老奶奶摇摇头;小孙子又问老奶奶想喝点啥,老奶奶还是摇摇头,后来老奶奶嘴里张了几张,大家都听不清老奶奶说的是啥。小孙子趴在老奶奶耳朵旁边,说了一句“我奶奶说想喝一碗丸子汤!”老奶奶的儿子儿媳妇立马跑到集上,买了些肉和葱、香菜,赶快熬了几碗丸子汤。小孙子端着给老奶奶为了几口,老奶奶精神起来,没过几天,老奶奶的病竟然神奇地好了,并且身体十分健康,一直活到九十多岁才去世。好多人都以为是丸子汤救了老奶奶的命。后来大家刨根问底,还是这位孙子给大家说出来的原因。原来那时候老奶奶已经说不清话语,小孙子自己特别想喝丸子汤,就说了一句“我奶奶想喝丸子汤”的话,没想到,丸子汤竟然能够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因此,我们老家人更加喜欢丸子汤了。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古老的城镇上的时候,河南的集市逐渐热闹起来。那腾腾的热气从丸子汤的摊位上袅袅升起,香喷喷的味道沁人心脾。汤锅中的水欢快地翻滚着,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开启的美味故事。摊主熟练地从一旁的盆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丸子,这些丸子大小均匀,圆润可爱,像是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它们是用新鲜的猪肉或牛肉,混合着葱姜蒜、香料等精心调制而成。肉馅经过反复摔打,充满了弹性,每一个分子都似乎蕴含着制作者的匠心。当丸子被轻轻放入锅中,它们先是在水面上跳跃几下,然后便欢快地沉入锅底,与翻滚的热水相互交融。
   丸子汤的汤,是这道美食的内涵所在。那汤是用大骨精心熬制而成,也许是牛骨,也许是猪骨。骨头在锅中与水、香料一起,经过长时间的炖煮,骨髓中的精华被充分释放出来。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煨,使得汤汁浓郁醇厚。奶白色的汤中,有着骨香的醇厚,还有香料的微妙平衡。八角、桂皮、香叶等香料在汤中交织出一种复杂而迷人的香气,就像古老城镇的文化底蕴,深厚而丰富。在熬制的过程中,摊主不时地撇去浮沫,确保汤汁的纯净与清澈,如同呵护着一份珍贵的宝藏。
   除了丸子和汤,配菜也是丸子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翠绿的香菜、鲜嫩的葱花被细细切碎,撒在碗中,宛如春天的使者,给这碗汤带来了清新与生机。木耳、海带等配菜则为丸子汤增添了丰富的口感。木耳的脆爽、海带的滑嫩,与丸子的嚼劲相互映衬。它们在汤中浸泡着,吸收了汤汁的浓郁味道,每一口都能爆发出丰富的味觉层次。有的摊主还会加入炸过的豆腐,豆腐经过油炸后,表面金黄酥脆,内部却依旧嫩滑,那蜂窝状的结构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海绵,吸附着汤汁的鲜美,咬上一口,汤汁在口中四溢开来,与豆腐本身的豆香完美融合。
   当一碗热气腾腾的丸子汤端到面前,那种温暖从手心一直蔓延到心底。看着碗中漂浮着的丸子、配菜,闻着那扑鼻而来的香气,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起来。先用勺子舀起一些汤汁,轻轻吹一吹,送入口中,那浓郁的汤味瞬间在口腔中散开。汤汁的醇厚、香料的芬芳、骨香的浓郁,在舌尖上翩翩起舞。接着品尝丸子,咬下去的瞬间,弹性十足,肉香四溢。肉的鲜嫩与香料的味道完美结合,每嚼一下,都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丸子的外皮因为在汤中浸泡,变得更加柔软,而内部依旧保持着紧实的口感,这种外软内硬的对比,就像生活中的坚韧与温柔并存。
   在河南的不同地方,丸子汤有着不同的特色。在洛阳,丸子汤可能会更加注重汤的清澈与鲜美。洛阳的水似乎赋予了这道美食一种独特的韵味,使得汤的口感更加清爽。那里的丸子可能会更偏向于牛肉丸子,牛肉的醇厚与当地香料的搭配,让人回味无穷。牛肉经过精心挑选,纹理清晰,肉质紧实。制作丸子时,加入的花椒水不仅去腥,还为丸子增添了一种独特的麻香。在洛阳的街头,坐在简陋的小摊上,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丸子汤,看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着这座古老城市的韵味,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
   而在开封,丸子汤则有着别样的风情。开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美食文化源远流长。这里的丸子汤可能会更加丰富多样,除了常见的肉丸子,还会有素丸子。素丸子用萝卜、粉条等食材制成,别有一番风味。萝卜经过擦丝、焯水后,去除了一些辛辣味,保留了清甜。粉条则为素丸子增加了粘性和嚼劲。这些素丸子在锅中炸制后,金黄酥脆,放入汤中,吸收了汤汁的味道,变得软糯可口。开封的丸子汤在配料上也可能更加精致,会加入一些当地特有的酱料,使得汤的味道更加浓郁醇厚。坐在开封的老店中,品尝着丸子汤,看着周围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厚重与深沉。
   在我们豫东商丘一带,丸子的制作原料多种多样,不仅有素丸子和肉丸子,还有萝卜丸子和绿豆丸子,还有鱼丸子和虾仁丸子,还有其他丸子,普通家庭,主妇们各显其能,长着自己心灵手巧,把丸子做得精美而好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碗丸子汤对于我来说,无疑是最美味的佳肴。我总是会把碗里的丸子吃得一个不剩,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然后心满意足地依偎在姥姥的身边,听姥姥讲那些古老的故事。姥姥的故事就像那碗丸子汤一样,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温暖和力量,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而又坚定的心。
   当一碗碗熟悉的丸子汤端到我面前时,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我回忆起小时候在老家的情景,想起了我的姥姥和我的父母亲对我的疼爱。我轻轻地拿起勺子,喝了一口汤,那熟悉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仿佛一下子把我带回到了童年的时光。我慢慢地品尝着那碗丸子汤,心中充满了感动。这种丸子汤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在制作丸子汤的过程中,也蕴含着河南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从选材到制作,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制作者们天不亮就开始准备食材,精心熬制汤汁,反复制作丸子,只为了给食客们呈现出最完美的味道。这种对美食的执着与热爱,就像河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一样,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热情与真诚。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这道美味,传承着这份独特的饮食文化。
   河南丸子汤,是河南大地孕育出的美食之花。它盛开在每一个清晨与黄昏,盛开在每一个河南人的心中,也盛开在每一个品尝过它的人的记忆里。它用那独特的味道讲述着河南的故事,那是关于历史、文化、亲情、乡愁的故事。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碗丸子汤都将永远散发着它那迷人的香气,成为河南美食文化中永恒的经典。
   河南丸子汤,它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在岁月的风雨中,始终为我保留着一份宁静和温暖。它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共 34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喝汤”为线索,将一段古老的传说与丰富多样的汤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串联起了历史与现实、苦难与美味,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领略了历史的沧桑,又品味了美食的诱惑。作者将重点放在了老家种类繁多的汤品上,从胡辣汤的浓郁、面筋汤的质朴,到肚丝汤的鲜美、肉丝汤的醇厚,再到疙瘩汤的家常、三鲜汤的清新,每一种汤都仿佛带着独特的个性与魅力。而其中着重描写的丸子汤,更是以其清新爽口、回味无穷的特点,成为了作者记忆中河南美味的代表。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开封丸子汤和豫东商丘丸子汤的不同特色。开封丸子汤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烘托下,显得风情别样。不仅丸子种类丰富,在配料上更是精致独特,加入当地特有酱料,让汤味浓郁醇厚。作者描绘食客坐在老店中品尝丸子汤,周边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将人带回历史之中,凸显了美食与文化的交融,令人心生向往。对于豫东商丘的丸子汤,作者着重描述了其制作原料的多样性,“不仅有素丸子和肉丸子,还有萝卜丸子和绿豆丸子,还有鱼丸子和虾仁丸子,还有其他丸子”,通过列举,直观地展现了商丘丸子汤的丰富品类,体现了当地主妇们的心灵手巧。文章最动人之处在于将丸子汤与温暖的亲情记忆紧密相连。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碗丸子汤成为作者心中最美味的佳肴,吃完后心满意足地依偎在姥姥身边听古老故事的场景,充满了温情与怀旧之感。姥姥的故事如同那碗丸子汤,成为了作者童年美好回忆的一部分,也让丸子汤这一美食承载了更多的情感价值。这篇散文在某些表述上稍显重复,但总体而言,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读者在领略美食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地域文化的魅力和亲情的温暖,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篇。推荐阅读,申报获精!【金文编辑:东夷三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05003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11-04 19:21:09
  祝贺王老师佳作不断!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1-04 19:26:52
  感谢东夷三子老师百忙之中敬业编辑,编者按写得特别深刻,致敬老师!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1-04 19:29:08
  致敬东夷三子老师,祝福老师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1-04 19:32:39
  故乡情,一部百读不厌的感情大书!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1-04 20:37:24
  天气变冷,读王社长的《河南丸子汤》好暖心!致敬社长!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5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1-05 08:10:14
  谢谢老师,祝福老师
6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1-04 20:39:39
  感谢东夷三子老师敬业编辑,编按详细精准,鼓励作者,引导读者,辛苦了!致敬老师。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1-25 05:58:31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感恩遇见!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