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固江行(散文)

精品 【东篱】固江行(散文)


作者:滴善斋 秀才,238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97发表时间:2024-11-05 08:08:25
摘要:吉安县固江,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古老的建筑见证岁月变迁,淳朴民风令人陶醉。固江,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吉安县的大地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等待您来探寻。


   在一个阳光温和的周末,应吉水作协主席江枫的邀请,我们吉安一群文青来到固江采风。
   吉安县固江,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近现代走出了王梓坤院士、欧阳家祥和郭延林少将。这里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每一处风景都让人流连忘返,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承载着岁月的荣光,令人陶醉,心生向往。
   在固江镇政府黄宣委的引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瑞溪郭家村。这是一个小巧而宁静的村落,却有着令人惊叹的秀丽风景。
   瑞溪郭家村这个村庄不大,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在这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将军——郭延林。他的事迹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在这片土地上被传颂。
   回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郭延林便投身革命,从参谋、排长、副政治指导员到政治指导员,他在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和水口、乐安等战役战斗中英勇无畏,坚定地跟随红军的步伐,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东征、西征等战役战斗的洗礼。
   解放战争时期,他又成为东北护路军三团政治委员、南满护路军副政治委员、铁道纵队第四支队政治委员。在辽沈、平津、淮海和渡江战役中,他率领着铁道部队,确保解放大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郭延林同志不仅是战场上的英雄,更是人民的代表。他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积极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建言献策。
   站在郭家村的土地上,我感慨万千。这么一个小小的村庄,竟能孕育出如此杰出的人物。这不仅仅是郭延林个人的荣耀,更是这片土地的骄傲。它让我深刻地明白,无论出身何处,只要心怀信念,勇往直前,都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璀璨的光芒。
  
   二
   我们跟随黄宣委来到吉安县的枫墅村,这是一片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土地。这里,青山绿水环绕,田园阡陌纵横。这个看似平凡的村落,却孕育出了一位杰出的人物——王梓坤,他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数学的浩瀚天空中闪耀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王梓坤先生,他的人生轨迹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1929年4月,他诞生在这片土地,这里赋予了他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使命。1952年,他从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开启了学术之旅的征程。随后,他远渡重洋,在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深造,于1958年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此后,他的脚步从未停歇,学术的道路在他脚下不断延伸。
   他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堪称卓越。概率论,这一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学科,成为了他一生的挚爱与追求。他是我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和带头人之一,他的智慧与努力,犹如明亮的灯塔,照亮了无数后来者前行的道路。
   他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成果斐然,还将数学应用于实际,创造了多种统计预报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他发表的《概率论基础及其应用》《随机过程论》《生灭过程与马尔科夫链》等9部数学著作,以及数十篇数学论文,是他智慧的结晶,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他所著的《科学发现纵横论》影响巨大,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无数渴望知识的心灵。王梓坤先生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学术,更在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他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任教,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数学人才。他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期间,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王梓坤先生的荣誉是对他辛勤付出的最好证明。三次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这一项项殊荣,是他辉煌人生的见证。
   枫墅村,因王梓坤而自豪;数学界,因王梓坤而精彩。他的故事,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流传,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
  
   三
   王梓坤的求学之路非常艰难,当他踏入吉安中学,夜晚的自习室里,那一盏盏煤油灯散发着昏黄的光。对于多数同学来说,自备的灯盏和油是照亮书本的希望,可对于王梓坤,那是一份难以企及的奢求。于是,在那一个个无灯的夜晚,他只能在一旁默默记着英文生词。然而,温暖总会在不经意间降临,一位姓张的同学主动邀请他共灯。本就已有两人共用一盏灯的情况下,王梓坤怀着感激,眼睛故意远离一点,想让他们多照些光亮。这份同窗之谊,是黑暗中的温暖火苗。
   而那艰难的通学路,更是王梓坤成长中的深刻印记。父亲的离去,让家庭失去了经济支柱,王梓坤不得不面对走通学的现实。十华里的路程,五里是山路,森林密布,野兽出没,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何等的挑战。
   母亲的担忧溢于言表,而嫂子的挺身而出,成为了王梓坤求学路上最坚实的依靠。每天清晨五点,嫂子便早早起床,备好饭菜。不到六点,王梓坤便在嫂子的催促下起床,带着饭盒和竹棒,与嫂子一同踏上那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一年多的时间里,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霜雪冷冻,嫂子和兄长的轮流接送从未间断。他们用脚步丈量着生活的艰辛,用坚持守护着王梓坤的求学梦想。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王梓坤或许曾在夜晚的自习室里,对着微弱的灯光立下誓言;或许在通学的山路上,望着远方畅想未来。而嫂子那无私的爱,如同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四
   接着我们来到了赛塘村参观。古老的村落宁静祥和,绿树掩映着青瓦白墙。田间小径,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岁月在这里沉淀,心也随之沉醉,时光都放慢了脚步,让人尽情领略这乡村的质朴与美好。
   当我们踏入这片土地,像走进了一段被岁月精心雕琢的历史。它距固江街约1.2公里,北临吉福公路,周边山峦起伏,与谷圹、栋头村相依相连,东靠芦西棚下,南依泸水河,与古巷老屋隔水相望,西与店下、白沙苑相邻。这里地势平坦,沙土质地的土地,呈现出一山二水七分地的独特地理结构。
   行走在赛塘的田间地头,1200余亩的耕种面积展现在眼前,那一片片稻田,是村民们辛勤劳作的结晶。而村东南的金沙洲,更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据说,赛塘王氏基祖王惠忠开基之时,首先相中的便是这片金沙洲。曾经,洲中心地带是原始松树林,可惜在50年代初为新建吉安禾埠大桥全部无偿征用。
   赛塘王姓氏族,其根源可追溯至中唐时期的王仲舒。从宋代开始,后裔迁徙流转,最终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开基后经过三代的发展,赛塘村迎来了鼎盛与辉煌,而后部分人员又开始外迁,他们带着赛塘的血脉与记忆,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四
   赛塘金沙庵的渊源还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宋徽宗宣和初年,四十岁的王善仁,这位河南安阳商人,于商海多年无子女。同行看相者说他下个月有大灾,如同石投入他的心湖。他惶恐难安,无心经营,便匆匆南下去收账,为了返乡避灾,满心皆是未知的忧惧与迷茫。
   春夏之交,泸水河花杏渡口,河水猛涨,阻断了王善仁的归程。他暂居在那废弃的寺庙,命运在此处埋下了伏笔。傍晚,天晴后的河畔,一名少妇投河的身影刺痛了他的眼。他的惊呼,大声呼唤渔船,他以二十两银子的悬赏,换来了一个生命的重生。
   当得知少妇投河的缘由,王善仁的同情化作四十两银子,给予这深陷困境的女子双倍的希望。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少妇与丈夫的深夜来访,本可能引发误会,却因王善仁的正直与坚守,让丈夫的疑虑消散。而就在王善仁开门的瞬间,轰然一声,后墙倒塌,压垮了床铺。生死一线,是由于善念护佑他。
   回途之中,再次遇到看相之人,对方惊叹于他满脸阴德,一定做了什么好事,并断言他的灾难已消除,福报很快来到。而后,王善仁果真连得八子,其中两人登第为官。
   晚年的王善仁,为感恩上苍,倾其所有在赛塘的金沙洲老寺庙原址,新建了金沙庵。这座庵堂,不仅是建筑的存在,更是善的丰碑。当年投河的女子,被请来管理香火,想必她的心中,除了感恩,更多了对善的传承与敬畏。
  
   五
   赛塘村中现存的73处明、清、民国时期传统建筑,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10幢祠堂庄重肃穆,58幢民居宁静祥和,2幢节孝祠诉说着往昔的礼教,2幢书院散发着浓郁的书香,还有那1幢庙宇,承载着村民们的虔诚与信仰。
   赛圹村有三处被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的瑰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怀远将军第,又称念初堂。遥想当年,赛塘村的第十九世孙王接武,生于明嘉靖丁亥年,自小痴迷武术,仗剑走天涯,精通剑术与弓箭,武艺超群。在武举考试中连续三届获奖,更是在平定倭寇的战事中英勇无畏,屡立战功。最终,他在深入敌后侦察时不幸牺牲,朝廷为表彰其功绩,封他为怀远将军。这座将军第,便是对他英勇一生的永恒纪念。
   接着是王氏宗祠,又名崇本堂。祠前那月亮形的池塘,与绕村的南北双环七口水塘,共同构成了双七星伴月的风水宝地,为这座宗祠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祥瑞。电视剧《竹妹子》、《井冈英魂》也曾在此取景,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
   还有那金沙庵,这座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寺庵,历经风雨,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七年所建。它由正厅和边厅组成,占地面积达1023.36平方米。门额上的“金沙古刹”四字,在岁月的侵蚀下,依然透露出庄重与神秘。庵内的三口天井,宛如时光的眼睛,见证着世事的变迁。
   赛圹王氏,秉持“忠孝廉节、耕读传家”祖训,人才辈出。祖祠石柱、墙壁留墨,寄望后人。1925年后,族谱于2018年重修。2019年元宵,宗亲舞龙敲鼓迎新谱,光辉文化史迹流芳,激励后人前行。
   吃完中饭,我们游览了固江老街,沿着青绿河水蜿蜒伸展,那青石板路上印刻着岁月的足迹,木房子散发着古朴的韵味,老标语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幽绿的古井、典雅的祠堂、残墙的青藤,无不彰显着曾经的繁盛。
   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老街已被破坏,新楼房在老街里拔地而起,显得格格不入。那古老的韵味被冲淡,家园的传奇似乎也在渐渐褪色。可我仍执拗地在记忆中搜寻它的过往,试图留住那份亘古不灭的美好,期许着未来,它能寻回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姿。
   下午四点我们结束了固江之行。这里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都深深印在心底。此次行程是一场学习之旅,收获了知识,感悟了生活。挥手告别,带着满满的成长记忆,期待下一次心灵的远行。
  
   2024年11月5日原创发表于江山文学
  

共 40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唐代诗人王勃在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称江西是一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的确,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里的每一片土地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与荣光。今天,我们跟随滴善斋老师的脚步,认识了又一个充满魅力与传奇的地方。固江,其实并不为所有人熟知,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没想到这里却孕育了这么多杰出的人物与丰富的文化遗产。从英勇无畏的将军郭延林,到在数学领域闪耀光芒的王梓坤,他们的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天空。郭延林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英勇奋斗,以及后来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的奉献精神,让人深感敬佩。而王梓坤先生则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成为了数学界的一代宗师,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勇攀科学高峰。除了杰出人物的光辉事迹,固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同样令人流连忘返。瑞溪郭家村的宁静与秀丽,枫墅村的青山绿水与田园风光,赛塘村的古朴与神秘,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然而,同其他地方一样,固江的历史遗迹也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挑战。如何在保持古老韵味的同时,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是一个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滴善斋老师的游记文笔生动、内容真实,读之如身临其境,力荐赏读!【东篱编辑:佳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05003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华        2024-11-05 08:10:19
  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是对固江的一次深情礼赞,也是对红色文化和历史传承的一次深刻反思。通过滴善斋老师的文章,期待更多的人走进固江、了解固江、爱上固江、守护固江。
回复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1-05 10:33:05
  谢谢佳华老师的精心编按和润色,一个小村庄能出将军,说明这个地方人杰地灵!重视教育!祝你生活愉快!
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1-05 09:15:24
  本文娓娓道来的笔法,令人感觉一砖一瓦都承载了历史。那些物件、人物和场景在文字中款款而出,如在眼前。好文,点赞!遥握问安,谨祝精彩纷呈!
回复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1-05 10:33:47
  谢谢湘莉美女老师的美评,有机会你也去看看,村庄小,风景很美!祝你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石叶六        2024-11-05 10:05:44
  固江有浓厚的历史气息,有英勇的将军、杰出的数学家、有神奇的传说、朴实的风土人情、珍贵的文物建筑, 作者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跃然纸上,引人共鸣,美文拜读,祝老师秋安!
回复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1-05 10:34:32
  谢谢石老师的美评,能出将军的村庄很了不起。祝你生活愉快!
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05 15:22:17
  江西这片土地,文化历史底蕴异常丰富,我虽第一次听说固江,但在老师的笔下,我领略了其多姿多彩的人文故事。老师的文字,质朴厚重,叙述从容,仿佛一缕从田野山间吹来的清风。拜读学习老师佳作,秋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1-05 16:10:09
  谢谢韩格老师的留评,固江是我们吉安一个很小的镇,但是出了不少名人,祝你生活愉快!
5 楼        文友:枫桦        2024-11-05 15:36:24
  红色文化与历史交融,让文章多了许多的看点,美丽而传奇的土地上,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在流传!好文拜读!
回复5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1-05 16:11:12
  谢谢枫桦老师的美评,一个小小的村庄能出将军了不得。祝你生活愉快!
6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11-05 16:25:28
  固江,历史底蕴丰厚,走过固江有许多看点。红色文化与历史交融。有英勇善战的将军,又著名的数学家,有美丽的传说。情节生动,情感真挚。好文拜读学习。问好老师,祝深秋吉祥!
回复6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1-05 19:09:25
  谢谢吴老师百忙之中抽空点评,这个村庄很小,出了蛮多人物,不得了,哈哈,祝你生活愉快!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1-05 21:10:32
  哇,吉水固山,真是了不起的地方哦,出的历史名人那么多,还那么优秀。这个小村庄的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知道并走进。美文佳作,学习点赞,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回复7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1-05 21:31:15
  谢谢红花草老师抽空点评,小村庄能出这么多名人真了不起。祝你生活愉快!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