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缘】暮秋游莽山(散文)

精品 【云水·缘】暮秋游莽山(散文)


作者:一鞭残照里 布衣,289.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9发表时间:2024-11-05 10:56:52

虽已进入暮秋时节,但天气一直晴好,不冷不热,适合出去旅游。清晨,我们一行12个人吃过早饭,坐车抵达宜章县莽山五指峰景区,然后排队乘坐全国最长的单线循环八人吊厢索道。索道游览省时省力,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到更多更美的景色,我们饶有兴趣,也来体验一番。
   随着吊厢缓慢往上移动,离地面越来越高。确切地说是离绿色“海洋”越来越远,遗憾的是,晴天多云,如果刮点风,低头俯视波澜起伏的“绿海”,定会别样的壮观。玻璃自带颜色不是很清晰透明,猜想可能是为了照顾有恐高症的人。这种猜想是对的。无论我们如何鼓励如何劝说,金慧女同学死活都不肯低头看,真辜负了脚下一片绿色“海洋”的美景。纵然恐高,金慧还是拿出手机不停地拍摄,往高处拍,往四面拍,感觉看到的都值得拍。大约过了二十分钟,我们被送到了山上站台,出来就看到有不少人围着一座人造的一条巨蟒缠绕着五指峰模型拍照。看到这条巨蟒,我心里不由得愣了一下,原来我想的莽山的“莽”应该指的是群山绵延,苍茫无边的境界,旋即我又想到了巨蟒再上一步便可化龙腾飞。
   随着游人走上一段朱德小道斜坡,之所以叫朱德小道,是因为这里曾经是朱德带领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前面的山一座比一座高,坐缆车时就觉得很高了,这样看来缆车顶多是把游客送到了半山腰的位置。绕过一个弯就看到栈道,景区介绍栈道在1km的高度依山蜿蜒而建,而且绝大部分建在悬崖峭壁的山腰处,联想到在山上搭构钢架,真的感叹我们国家工程队是基建神龙啊!此时看到一些胆怯的游客贴着山走,胆大的时不时得依着围栏四处张望,使用最多的工具就是手机了,简直是一支手机拍照大军。
   像是被刀斧劈过似的,在一座突出的小山和母山之间夹着一个心形池,前面五指峰的秀影在倒影池里清晰可见,这里聚集着一大群等候拍照的人,我们队伍中的女同伴自然不肯放过这个美景。怎么可能为了一棵树就放弃一大片森林,美景无处不有处处有,步步皆景啊!不愿等的就是这种想法,我们这个队伍就这样走散了。
   有不少栈道表面湿漉漉的,山体也是湿漉漉的,很多岩缝中有水渗出,山因有水而灵秀,花草树木就更加葱茏旺盛,不时有虬枝掠过栈道,我感叹当时修建栈道的工人师傅真是匠心独运,一副慈母心肠啊!他们没有把这些横长出来的虬枝砍断,游客纵然要弯腰低头通过,也成为一种别样风景啊。有很多的护栏和树枝上密密麻麻地缠绕着一寸宽的红色绸缎,上面寄托着各色各样的祝福:吉祥如意、身体健康、财源滚滚、学业有成等等。有的山一枝独秀剑指蓝天,有的双峰突兀,壁仞千丈,五指峰挣脱母体傲视群雄。五指峰是莽山的一个主要景点,拍照的人特别的多,五指峰远观近看,十分秀丽,其实很多的名山都有五指峰的影子。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越是生长在山巅的树木越是奇秀,不管是这些另“门户”的山峰也好,还是群山母体也好,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突兀而出,险峻挺拔。每一座山、每一群山都是秀美的风景,都是手机大军打卡的对象。五指峰因为没有道路可通山顶,拍了几张照片就继续前行。
   半山腰有一座依山而建140米50层高的竖井式电梯直达云台山顶,来的时候,60多岁的刘哥就斩钉截铁地说,不坐电梯要爬上去,于是我们几个50多岁的“小伙子”也信心百倍应和着,跟着他一起爬上去。只是在爬了一段七八十度的台阶后,不少人就打起退堂鼓,放弃“誓言”坐了电梯上去。电梯门口坐了没多久,半爬半跑的刘哥就出现在我们眼前,让我感觉脸皮发烫。等了十几分钟我们这支队伍人都到齐了,这个时候已经是中午11:30了,有同伴拿出点心来,大家也就毫不客气地笑纳了。
   我们7点集合就是想上观云台看云海,可惜没有云海,幸运的是天气很不错,晴天多云不冷也不热。观云台是群峰的高点之一,俯瞰群山林海苍茫,并无秋风萧瑟的景象。让我感到震撼的是,近处的树个个笔直挺拔,奋力向上生长,沐浴阳光和雨露,生机勃勃。抬头眺望,远山如黛,远处的山模模糊糊,只能看清一个绿色轮廓。
   观赏着秀丽的景色,吸收着新鲜空气,还享受着吴导用无人机为我们拍摄视频和照片,不要看吴导年过半百,绝对是一个无人机资深操作手;不要看我们这支队伍都年过半百,但在吴导用无人机为我们拍摄的时候,我们也不亚于小青年似的嗨起来,吸引了不少游客也跟着我们嗨起来。在观云台差不多待了一个小时,我们才从另一边踏上下山的栈道,一路上只顾着拍摄,又因为和卫东几十年来才在一起游玩,只顾热火朝天聊天,也没注意沿途的景点叫什么名字。在一处攀岩缴费台上,刘哥因为超过了60岁而不能如愿,为此刘哥十分的遗憾,但我们对刘哥始终刮目相看。
   我有很多年没有正经八百出外爬山旅游,一直坚信:“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正是因为在年轻的时候到过黄山,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有人说去爬山或者说哪里的山色很美的时候,我总是嗤之以鼻,焉知万水千山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妙,眼前的莽山同样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锻造出来的。听到我对莽山的赞美,有同伴说上饶的三清山更美,他都去过几次了,感觉一次比一次好。这让我意识到很多地方都在努力,都想化龙腾飞。
   下到莽山停车场已经下午两点了,游客不断蜂拥而来。喜爱山水喜爱春游秋游,不管是圣人也好,是大文豪也罢,在这一点上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都有共性。在孔子询问弟子志向时,曾皙回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欲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不仅为曾皙的志趣点赞,同时也表明这也是他自己的爱好;在《醉翁亭记》里,大文豪欧阳修面对大好河山,手中举着美酒,却不是赞美手中的美酒,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都很明确地表达对山水的喜爱。其实不管是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还是我们普通人,在潜意识里在骨子里,都有亲近大自然的原始的朴素情感,也是我们向往的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还有一点,出外旅游选择的同伴很重要,跟心胸开朗的人结伴同游,心情定会愉悦舒畅,看山山好,看水水美,就如辛弃疾所言:“一丘一壑也风流也。”
  

共 24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游览莽山的游记散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一行人吃过早饭乘车到达景区,乘坐观光车和索道上山。虽因天气和玻璃透明度问题,有同伴恐高不敢俯瞰,但大家仍被脚下如“绿海”般的美景吸引,纷纷用手机记录。之后经过朱德小道来到栈道,栈道在千米高空依山而建,工程之浩大令人感叹。沿途风景如画,有心形池、五指峰等,五指峰更是吸引众多游客拍照。在登山过程中,有人坚持爬陡峭台阶,有人选择乘坐电梯,大家各有体验。在观云台虽没看到云海,但景色依然壮观,吴导用无人机为大家拍摄增添了欢乐。下山途中,作者和老友闲聊,没留意景点名称,还有同伴因年龄限制不能攀岩而遗憾。这次旅行让作者改变了对山的看法,曾经他因去过黄山而轻视其他山,如今他明白各山有各山的美。同时文中提到同伴对三清山的称赞,也暗示了自然之美各有千秋。作者还联想到古今名人对山水的喜爱,如孔子、欧阳修、陶渊明等,可见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共通的。而且作者强调了出游同伴的重要性,和心胸开朗的人一起,看什么都美。总之,这次莽山之行,是一次领略自然之美的旅程,也是一次心灵感悟之旅,让作者深深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以及旅游带给人的快乐和启发。文笔清新,描写生动,引人入胜。感谢老师的精彩分。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11014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11-05 10:58:58
  文章以清晰流畅的笔触展开了一次精彩的莽山之旅。作者按游览顺序,从出发、乘坐交通工具上山,到游历各个景点,再到下山,将整个行程完整呈现,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在细节处理上,无论是对乘坐索道时的心理和所见,还是对栈道景观、心形池、五指峰等景色的描绘,都细致入微,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11-05 11:02:56
  文章语言朴实,书写流畅。文中洋溢着对莽山景色的由衷赞美,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写,将这种赞美之情传递给读者。同时,还融入了对旅游意义的深刻感悟,描写生动,引人入胜。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创作愉快!开心快乐每一天!
梦在何处
回复2 楼        文友:一鞭残照里        2024-11-05 15:04:34
  老师辛苦了,感谢老师的精心编辑。
3 楼        文友:乡笛        2024-11-05 20:55:33
  文笔清新,描写生动,引人入胜。好文章,拜读了。祝老师秋安笔丰,万事如意!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1-09 20:31:54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莽山也不例外。它的群山绵延、苍茫无边,真的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作者还体验了那么多有趣的活动,像乘坐索道、走栈道、拍照打卡等等,都让人兴奋不已。队伍中的氛围浓郁,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一起享受旅游的乐趣。像朱德小道、观云台等,都让人对莽山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这些历史和文化背景,也让莽山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地方。说到出外旅游选择的同伴很重要,跟心胸开朗的人结伴同游,心情定会愉悦舒畅,看山山好,看水水美。文章情感真挚丰沛!笔触灵动,清新别致,体会多多,感悟深刻。好文章拜读学习,祝老师初冬安暖,写作愉快。
淡淡的云彩
回复4 楼        文友:一鞭残照里        2024-11-18 21:33:34
  谢谢老师的点评。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1-16 08:21:26
  恭喜一鞭残照里老师佳作收获一枚鲜亮的红豆!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好文章让人身临其境,回味久久,再次欣赏学习了。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