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从此天各一方(散文)
1、你在家乡还好吗
所谓的岁月,就是我们和一些人事渐行渐远,和过去的自己也渐行渐远。
它,给了我重要人生转折的地方,虽然已房去房空,唯独里面的记忆不空。
1986年的暑假是我最困顿最矛盾的时候,初三虽已毕业,但高中没有考上,中考那么低的成绩,让我对念书从未有过的迷茫。虽然我是班级里仅有的三个在籍生之一。看着同学们各奔前程,有的去煤矿当了工人,有的去粮站接了班,有的复习准备考技校,大部分都回来农村,开始新的人生。
我是属于最另类的人,煤矿粮站去不了,回家种地心有不甘,考技校我条件不合格。更可气的是原来读的初中撤掉了,这些都预示着我即将无书可读。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经济原因,如果去外地读初中,家里出不起钱。那个暑假我过的无比煎熬。
终于开学了,看见该上学的上学了,改工作的工作了,该务农的务农了,唯独我像飘在空中的鸡毛,心情悲戚到了极点。大概是开学后的第三天晚上,我村在外地学校上班的高老师给我捎回一张纸条,纸条上简单的一句话:来我这复习吧,和你命运相同的好几个。
原来是原来教我物理现在是瓦房联中的李校长。我的心里升起了一丝希望。可即便如此,学费复习费家里也出不起 ,我仍不敢去上学。又过了两天,李校长又捎口信来:来吧,学费书费住宿费全免,伙食费自己带小米。这样我的所有问题就解决了。
可是当我来到学校才发现,一排东厢房大房子做教室,三间小房子做食堂和宿舍。为了我能住宿,李校长还特意雇了个做饭师傅,还给老师们安排了轮流值班。多数晚上他都会到宿舍看完再回家。总之,我终于有书念了。
去的第三天放学后,李校长找了我谈话:其实我觉得你还是很有机会考中师中专的,好好复习一年,考上了可是铁饭碗。
我那时其实对自己很不自信,初一初二都没好好学,初三知道好好学也跟不上了。八十年代大家普遍对考学不怎么重视,因为考上的人太少,都觉得努力也没有用。经他这么一说,也心里汹涌澎湃,但很快心如止水了,成绩太难提升了,离考学太遥远了,所以有时我也问李校长:你说我努力有用吗?前途太渺茫了。
他总是鼓励我:别泄气,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我发现你是今年这届学习最好的呢。
其实不然,我那时在学校排十几名,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恶补。尤其是物理,初二的简直什么也不会。我自学,不会了就去问李校长,反反复复地学,终于可以及格了。可我对物理就是不开窍,总也得不了高分,这时李校长又激励我说:别急,你也有长项,语数化都不错,可以弥补。他说的没错,我是化学课代表,我的答案就是老师讲课的标准答案。我语文尤其是作文好,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来读。至于数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连最难的辅助线题也不再话下。
经过我的不断努力,初三下学期的时候,我已在全镇预选中排名第一,李校长很欣慰,但他说出了短板理论:你物理不好,虽然可以用其它科补,但也不容忽视,毕竟考学的人科科都优秀。于是我又从盲目自信中清醒过来,开始对物理科深入研究。可无论怎样,进步不大。李老师又安慰我:能进多少进多少,每进一步就离成功更进一步。
记得那年报考的时候,我本打算报中专,但李校长私下给我改了中师,他说:你读书不容易,最近几年都是中师录取线稍低一些,把握点。
我点头。可后来那年中专分数线低,依我高出分数线十多分,稳稳能考上。李校长知道后表示了他的遗憾,但我说:没事,也许我更适合做老师。
后来我踏入了市师范学校的大门,第一次住楼房,在楼房上课,当想到我的同龄人们都窝在那个乡村风里来雨里去,心里由衷的感谢李校长。是他给了我好的人生,好的未来。亲爱的李校长,这么多年不见,您还好吗?还记得那时那个又矮又瘦的穷学生吗?如今她一切都挺好的。
2、他和她,还在一起吗?
记得一次念大学的儿子给我说了一句令我非常震惊的话:妈妈,你不让我在高中处对象,在大学处好难处啊。
我不信,有四下打听了一下,结果还真有点道理。于是回首我念初中的那几对,他和她还在一起吗?
说起那时我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没动过处对象的念头,又没念过高中,或许也是一生一大遗憾吧。不过也很好,没有分心,也不会有后来不能在一起的遗恨。不像阿美,说起初恋就恨之入骨。
其实,大家当时都很看好阿美和阿木,且不说二人才貌双全,且门当户对。并且据我肉眼观察,两个人深情以待。可两人高中后分在两校,虽可书信来往,但中间总隔着距离。加之后来一个地北一个天南工作,应该没过七年,阿木就率先结婚。阿美不久也婚配。但阿美每提起这件事就义愤填膺说阿木如何没良心,亵渎了她们的爱情。阿木倒很少评价。总之,两人渐行渐远渐无声。
其实,说到爱情,只有深浅,没有对错。爱谁都有道理,不爱谁都有理由。
我倒是觉得在一起就好好相爱,不在一起就相忘于江湖,可乎?
还有一对阿娟和阿刚。这是我当时就不太看好的一对。阿娟家境好学习又好,而阿刚就是一头热对阿娟好,甚至到了看阿娟脸色行事的地步。说真的,我有点同情阿刚,这么大的付出值得吗?尤其是阿刚送阿娟东西,她都待理不理的,我觉得太卑微了,不好。果然后来,一个高中没考上学做了工人,一个技校进了城里。可想而知,早走散了。但我对阿刚评价一直很好,人朴实真诚,做事也扎实。虽结果不如人意,但爱吗,追求过就无悔。低到尘土没开花,也是一种成长。因为阿刚有这种爱的能力,后来找了个门当户对的,两人日子过得非常好。
还有一对特别隐秘的人。他们都吃国营粮,都可以考技校,家境都很殷实。属于各自有意各自深埋于心的那种,但我隐隐看得出来。我曾问过
阿水:为啥不向阿蓝表白呢,你们很合适啊!
阿水有点犹豫:还是不要影响吧,有缘总会在一起的。
我也曾问过阿蓝:喜欢为啥不勇敢一点,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啊!
阿蓝也淡定地说:如果不能确定以后在一起,就放在心里吧。
后来呢?阿水去远方当了兵,阿蓝考了技校回老家找了工作。两个人还是没有走在一起,但有情有义。再重逢,不尴尬,很从容。
爱情不就是这样吗?做不成爱人,也不要做仇人。爱情不在友情在。友情不在人情在。
何苦呢,一辈子不放过对方,一辈子不放过自己。
我也常常想,如果初中也有一个心怡的人,也极有可能不在一起,但一定有一段值得回忆的记忆,也不错。
话也说回来,初中是空白也很好,可以想象有任意的桥段。和他,或者和他,一切因为从未开始,而有无限可能。
他和她,最终也没能走在一起,但那又怎样,他们曾经一起走过,生命中有些人注定是陪我们走一段路程的。但我确实真心希望,他和她虽天各一方但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