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柳树的情结(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柳树的情结(散文)


作者:墨者剑客 白丁,16.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2发表时间:2024-11-08 22:10:26

步入中年,往往喜欢怀旧。梁启超曾在《中国少年说》中这样概括:“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对于柳树我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不同的往事,不同的经历,柳树总能留给我片片的思绪和深深的印记,也许是喜欢它那翠绿的颜色,也许是喜欢它带给我儿时的许多童趣,也许是它带给我很多的记忆。
   孩童时代,新的学年,新的学期,新的语文课本,翻开那带着淡淡油墨味的扉页,映入眼帘的是那嫩绿的柳树和那在湖面上自由飞翔的燕子彩色绘画。语文课上,老师深情地朗读着课文:“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这朗读,将我带入了春天的遐想,仿佛眼前就是那河边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的垂柳,就是那水面上轻轻点水、空中轻快飞舞的黑色燕子,不时发出“喳喳”的声音,将我深深带入春天那如诗般的美丽画卷中。
   操场边两棵枝叶繁茂的高大柳树,如孪生兄弟般矗立在那里,粗壮的枝干上分别竖立着一根铁杆,是学生们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争前恐后攀爬的爬杆,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每次顺着铁爬杆爬到顶端,总要用手去够一够、摸一摸爬杆顶端的树干,炫耀一下胜利者的自豪感。
   阳春三月,教室窗外的这两棵柳树,抽出一条条青翠的枝条。一场意外的大雪,一个寒冷的天气,使这原本温暖的天气,变得异常的冷。不过下雪之后的柳树更显动人,更显美丽,一条条嫩绿的枝条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如一条条白色的带子。这时我似乎有了灵感,自拟一篇作文,题目也叫“春天来了”。“春寒料峭,一簇簇嫩绿的新芽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迎接着春天的到来……”我陶醉在雪中柳树的美景中,尽情描述着,抒发着自己对柳树的情感。老师在我作文上书写了评语,点评了我的作文,用红笔勾画出我描写不够贴切的语言,个别用词矛盾的地方。这篇作文对我的印象特别深。
   无独有偶,在外求学时,学校围墙外一棵粗壮遒劲的柳树,让我记忆深刻。每次经过它,总会翘首仰望它长长的枝条,伸手去触摸它黝黑皲裂的树皮,感受一下它的沧桑,特别是炎热的夏季,喜欢在树下驻足片刻,感受柳条摇摆,微风拂面,那一丝丝的凉意。
   在一个初秋的中午,当我经过这棵柳树时,在树的旁边多了一个用竹竿搭成的简易白色帐篷,帐篷下坐着一个中年妇女,在她身旁摆放着一台崭新的类似缝纫机一样的机器,她正在机器旁一针一线的纳鞋底。她的身后停放着一辆脚踏三轮车,我走上前好奇地低着头看着这个机器。这个中年妇女笑着说:“你想织毛衣吗?”我说:“这是个啥机器?”她说:“这是我刚买的毛衣编织机,今天第一天摆摊。”我问她:“织一件毛衣多少钱?”她说,“织一件毛衣手工费十块,你是我第一个顾客,可以给你便宜点,一件五块。”说实在的,作为七十年代生人,还从来没有穿过现织的毛衣。这位中年妇女的话,让我产生了织件毛衣的想法。于是我就一口答应下来,高兴地对她说:“明天我到街上去买点毛线,你帮我织一件,你看我这身材需要买多少毛线?”她用软尺在我身上大概量一下,记下尺寸,说“你买六斤毛线就足够了。”我说:“行,明天中午我就把毛线买来。”
   第二天中午,我买好了自己喜欢的深蓝色毛线,兴冲冲来到这棵柳树下,看到那个中年妇女正在机器前埋头忙碌着。她的手熟练地操控着毛衣编织机。她看到我来了,停下了手中的活。我把买好的毛线递给了她,她对我说:“后天下午就能织好,你到时来取。”我说:“好,后天下午四点我来取。”
   到了后天下午,由于临时有事,我把取毛衣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下午6点多,我才猛然想起取毛衣的事。本想着这位中年妇女可能收摊回家了,可是当我急匆匆来到这棵柳树下时,这位中年妇女还在那儿。她把帐篷和机器收拾好装在了三轮车上,手里拎着装毛衣的塑料袋,站在柳树下静静等着我。我急忙走过去给她说“不好意思,我今天下午有事耽搁了,你不用等我,我明天来取都行。”她说:“我孩子这几天病了要照顾,不能出摊了,毛衣织好了,你拿回去试试,如果不合适,改天你拿过来我给你改。”我一个劲地说着不好意思,表达着自己的歉意。她一边说着没事,一边踏着三轮车匆匆走了。这件毛衣做得很合适,做工也很细,看得出她是一针一线用心在织。这是我第一次织手工毛衣,也是唯一的一次。
   一棵柳树就是一道风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会产生一个人就是一棵柳树的想法,这大概是因为我对柳树有种独特的情结吧。每次与一棵棵柳树相遇,我都能感受到我的整个身心都似乎跟柳树联系在了一起,看着她如秀发般缕缕枝条,心灵深处默默地感受着她的灵动。

共 18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对于柳树,作者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这是因为,柳树总能留给作者片片的思绪和深深的印记。在作者心目中,或许是喜欢柳树翠绿的颜色,或许是喜欢柳树带给作者儿时的许多童趣,或许是柳树带给作者的很多回忆。这些柳树,包括孩童时新语文课本上嫩绿的柳树;包括读书时操场边两棵枝叶繁茂的高大柳树;还包括外出求学时,学校围墙外一棵粗壮遒劲的柳树。然而,让作者难以忘怀的,却是柳树下用毛衣编织机为他编织毛衣的一位中年妇女。她善良勤恳,尤其关爱他人、善解人意,给作者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记忆。整篇作品紧紧围绕柳树这一意象展开,表面赞美柳树,实质是赞美那位心灵手巧、内心敦厚良善的中年妇女。文章将柳树与人联系起来,在抒发对柳树喜爱之情的同时,更为读者展现了一位中年妇女的优秀品质,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她的由衷感激之情。好文,流年推荐阅读。【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24-11-08 22:15:17
  再次拜读与编辑作者的文字,并深深为作者细腻的情感与熟练的文笔所折服。但需要提醒作者的是,状语后面的助词,应该写作“地”,而非“的”。同时,在人物对话中,对话句末的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均应该放在双引号之内。所以,请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思绪飞扬淡墨痕
回复1 楼        文友:墨者剑客        2024-11-09 10:42:55
  好的,谢谢老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