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东篱】原点(小说)

精品 【东篱】原点(小说)


作者:秋叶湖边 布衣,494.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69发表时间:2024-11-09 06:52:42


   舒适的阳光透过玻璃,房间温暖了,床单上的花开了,我躺在床上,躺在阳光里,也躺在花丛中。阳光让被子温暖,也让被子更加柔和,我享受着这种暖意,如久违一般的喜悦。
   打开窗,阳光明媚,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天地清明,是冬天走了,是春天来了。如诗词里唱诵的乍暖还寒一样,冬天走了,但寒凉北风并不会完全离开;春天来了,但温暖阳光也没有完全胜利;也许明天,北风会去而复返,太阳还会躲进云层里。而明天还没有来,阳光温暖,世界祥和,我是不是应该出去走走,拥抱阳光,感受温暖。
   这件事并没有让我犹豫太久,因为时间不允许我犹豫太久,一旦到了傍晚,即使阳光还在,温暖也已经走了。如果错过了温暖的阳光,让傍晚微寒的风吹冷我的身体和心情,我一定会后悔的。更何况春天来了,带着温暖的善意,带着欢喜的心情,我如果忽略、错过或者视而不见,应该就是一种辜负,也是一种背弃。
   楼下的人很多,因为阳光,也因为周末,除了老者,所有人几乎都脱去了厚重的棉袄,换上更轻便、更鲜艳的衣服,在世界美丽自己之前抢先美丽世界,大人们的脸上都是惬意,孩子的脸上全是欢喜。天气就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衣服则挡在中间保护自己,只有热情才能缩短距离,只有热情才能袒露自己;若是冰冷无情不在意,距离就会越来越远,也就更会激起对自己的保护欲。
   在楼上时,我本计划找一张长椅,舒服的半躺着,让阳光温暖我;到楼下之后,计划落空了,长椅上都坐满了人,没有人的地方也摆满了玩具,那是纯真的梦,没有人会忍心驱离,也没有人会狠心强取。而那曾经茂密的草地,冬天虽不能让其死去,却已枯黄而稀疏,或许是这种委屈的模样让人痛心,就连孩童也不去上面跑跳。
   没有坐的地方,我只能沿着小路踱步,阳光确实很温暖,比透过玻璃之后的更温暖,更体贴,也更真实。仍然穿着较厚衣服的我甚至感觉到了一些热,加上微微干燥的空气,我的脚心甚至出了一些汗,低头才发现自己穿着保暖的棉拖鞋。
   香樟树偶尔的树荫,成了恰到好处的调节剂,抬头细看,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忽略世界很久了,因为香樟树已经长出了细细的锥体的芽苞,如已经破壳尚未挣脱的雏鸟,芽苞尖上的一点点绿,是翱翔的希望。我一直不明白,包括香樟在内所有常绿树为什么要选择苦撑,即使曾经柔嫩的叶变硬,甚至鲜艳的绿泛黑,也要熬过冬天,在新芽茂盛之后再慢慢跟旧叶别离。这像是找好下家再提离职的职场人士,虽然繁琐波折,甚至会不顺利,却能避免没收入的空窗期;也像是找好备胎再逐渐激化矛盾的恋爱男女,虽然在道德伦理上有不忠贞的嫌疑,却能避免寒凉萧瑟的孤独期。
   相比于香樟,茶花的叶子似乎更厚,更硬,泛黑的程度也更深,株冠像一颗半球体被一根杆子支撑着插在地上,这种形状自然是经过精心打理,符合人的心意,却不知道符不符合树自己的心意。当然,茶花也更低调,更沉默,也更热爱世界和生活,因为在冬天他们也没有放弃,那有些夸张的花苞如同硕果,容易让人怀疑季节。茶花先绽放美丽再长出新叶的顺序,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其对世界和生活的热爱吗?或许也可以理解为是虚荣心。
   映山红没有茶花那么着急,还没有长出花苞,仔细看才能发现一些新芽的痕迹;他们似乎也比茶花更加幸福,因为他们不孤单,甚至有些拥挤,可以拥抱同伴,也可以让同伴拥抱自己。我只愿意称其为映山红,不仅因为杜鹃还有其他颜色,还因为杜鹃总是带着悲伤、悲痛、哀怨的意境;此外,红不仅是这片土地现在的颜色,还是那首老歌中最深厚的感情。
   映山红脚下没有种上草皮,裸露的土地长出了稀稀疏疏的小草,他们娇嫩却坚强,即使知道在开花结果之前会被人为除去,依然拼命的生长自己。我蹲了下去,用手指轻轻触碰,像是唤醒,之后我就成了一名指挥官,认真的检阅自己手下的童子军。我问这些孩子怕不怕冬天和寒冷,他们用奶声奶气、参差不齐、此起彼伏却又坚定的语气回答不怕,我又问他们喜不喜欢春天和温暖,他们回答喜欢,即使回答的声音依然乱七八糟,但没有了坚定,而是欢喜,发自内心和生命本质的欢喜。
   我笑了,差点一屁股坐到地上,我再次用手指轻轻触碰,把唤醒变成了调戏,我在调戏这些刚钻出泥土的小草。此刻,我已经完全不在意旁人疑惑不解的异样目光了,我蹲在地上,沉迷在我的世界里,在我和小草的世界里,在小草奶声奶气又乱七八糟的回答声里。这时的我内心欢喜,心情愉悦,心跳加速,脸色红润,头脑还有些兴奋。
   热情是有时限的,即使亘古不落的太阳,也需要休息的时间积蓄能量,此时的阳光已没有了刚下楼时的温暖。已经靠近傍晚了,我该回去了,但我不想回去,我想感受那最后一丝阳光的温度,即使不再温暖。人走茶凉,阳光没有了温暖,人也走了,大人走了,孩童也走了,长椅又空出来了,我坐到长椅上,执行起原本计划中的半躺。路上的行人已经不再全是惬意,有些脚步已显焦急,提着用袋子装着的各种食材,去追寻不同形式的温暖和幸福。食材!是食材提醒了我,也给了我答案,我原本还在思考如何解决晚餐的问题,这下我有答案了,我可以自己做!
   超市很近,商品齐全,在去往超市的路上,我是快活的,甚至有些期待,只是回家的路上,我却后悔了。除了食材,我还拿了一袋大米,因为上一袋大米已经吃完一段时间了,十公斤的重量和并不远的距离,我本来很有信心。但我高估了自己的体力,又忽略了不适运动的棉拖鞋,我的脚掌已经感觉到不舒服,我的手已经感觉到了酸痛,傍晚并不温暖,我的额头竟出了一些汗。
   进入小区大门的时候,我走路的样子已经显露出吃力,呼吸也已经变成了大口喘气。门卫杨叔看到了我,有些关心又有些玩笑的问我为什么要买这么重的东西,为什么不等我家那位回来后让他搬,我只能微笑又无奈的表示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杨叔犯起了嘀咕,满是疑惑的问我他去哪儿工作了,好像快两年没有见到他了,我还是微笑的说会回来的,只是语气由无奈变成了坚定。
   好在还有电梯,如果是爬楼梯,我肯定是不行了,我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嘲笑自己的无能,也嘲笑自己的糊涂之举。我不是一定要自己在超市买大米的,还有其他的方式,我可以选择网购,配送员会送到楼上,送到家门口,而且外卖配送并不会太久。即使后悔,即使嘲笑自己,我也还是期待的,期待自己制作的晚餐。
   在沙发上休息了十多分钟后,天色已经暗了,脸颊的汗渍也已经干了,我的心跳和呼吸都已经平复了,我终于决定开始动手做饭。打开音乐软件,我要让音乐陪伴自己整个的做饭过程,然后才开心的拿起茶几上的食材和地上大米向厨房走去。进入厨房后,我愣住了,我立马怀疑是不是停电了,而客厅明亮的灯光告诉我并没有停电。我又怀疑是不是厨房的灯坏了,但这个怀疑的答案我无法马上得到,这需要验证,而我并没有工具,也没有备用灯泡。
   我原本期待的心,此刻就像一盆旺盛燃烧的炭火被泼了一杯水,一杯水并不能让炭火完全熄灭,我却开始失望,甚至莫名其妙的生气,升自己的气。我看着自己辛辛苦苦买回来的食材和大米,再一次嘲笑自己的愚蠢,我本不用这样辛苦的。大米成了改变心情的关键,因为我本来可以网购的,那么我也同样可以网购灯泡进行更换,这样我仍然可以继续做饭的计划,只是时间会稍晚一点而已。更何况这个灯泡终究是要换的,虽然不熟练,但我并不是没有换过灯泡,这并不是什么难事,我很有把握。
   在等待的半个小时里,我洗了米,煮了饭,把食材放进冰箱,看着原本的空冰箱慢慢填满,我的失望和生气也一点点被抹去,甚至还有一点喜悦和满足。灯泡到了之后,我搬来椅子,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满怀期待的站上去准备把坏灯泡拆下来,然而现实给了我最无情的一击,一定是椅子的问题而不是我身高的问题,否则我肯定够得着了。我把椅子踢到一边,因为我看到了客厅的桌子,它比椅子高,原本是放电脑的,看起来也并不太重。当我踩着椅子颤颤巍巍的站上桌子之后,我够得着了,我再次得意起来,因为这足以证明不是身高的问题。
   当我小心的抓着灯泡准备拆下来,却发现往左拧不动,往右也拧不动,但又不敢太用力时,我再一次发现了自己的无能。我大概知道一般的螺丝松的方向是逆时针,但也有相反的,我不确定这个灯座螺丝的方向,更不敢用蛮力,虽然我没有蛮力。我只能在网上搜寻这个问题,答案是统一的,几乎没有特殊的情况,都是逆时针松,顺时针紧。我知道更换灯泡时要先关闭开关,而在确认是否停电时我按了好几次,已经记不得怎样是开或怎样是关了,在新灯泡时灯突然亮起时,那感觉就像是握着一棵引信已燃的炸弹,也像是突然发现毒蛇缠手。
   看着新灯泡的光照亮整个厨房,并且比之前更亮,我本该得意的,本该开心的,但一系列的不顺影响了我的心情。我决定不休息了,立刻把桌椅搬回原处后开始做菜,我不仅期待饭菜入口的时刻,也期待着食材化为菜肴的过程。当我把桌子搬回去时,我发现原本放桌子的地方竟然有两片树叶,已经死了很久只剩遗体的树叶。我疑惑了,为什么会有树叶,我明明经常清扫,为什么没有发现它们。
   想了半刻,我找到了答案,阳台靠厨房而不是客厅,桌子在客厅,一头挨着沙发,另一头挨着窗,挤压着窗帘,树叶一定是从窗子进来的,挂在窗帘上,我移动了桌子,惊动了窗帘,抖落了树叶。我拨开窗帘,尝试着把窗子关严实,虽然我早就知道这扇窗坏了,无论怎么关都关不严,总会留下一指宽的缝,他曾试过好多次,也曾说过会把这扇窗修好。即使知道答案,我仍然想着去尝试,而结果依旧没有改变,无论我怎么用力,窗子依然关不上,而这关不上的窗,让我原本并不欢喜兴奋的心冷了下来。
   我蹲下去,想把树叶捡起,我并没有用力,树叶却碎了,看来他们在这里的时间确实很长了,干燥到脆了。如果不是远离泥土和水份,它们应该早已轮回,早已腐烂进供养自己的泥土里,轮回到生长自己的树干里。树叶碎了,我自己似乎也碎了,我呆住了,半天没有动弹,那种感觉就像传说中的灵魂看到了自己已经死去的冰冷的尸体。终于,我缓慢的站起来,缓慢的走向扫把簸箕并拿起,缓慢的走回来,我要轻轻的把树叶扫掉,倒进垃圾桶。
   扫掉地上的树叶,我再次抖动窗帘,可惜没有树叶再掉下来了,我安慰自己,这并没有什么,这只不过是两片树叶而已,我不需太过在意。桌子挨着沙发,中间一定还有其他东西,就算灰尘恐怕也不会少,我想扫干净,将扫把伸到沙发下面,结果如我所料,确实有东西被我扫出来了,是一个烟盒。烟盒应该也很久了,颜色已经发黄,字迹也已模糊不清,烟盒里面还有两支烟,早已过期,泛黄的程度比烟盒更加严重。
   丢了扫把簸箕,我再次蹲了下去,捡起烟盒后一屁股坐到地上,我闭着眼睛,把脸埋进自己两条腿的缝隙中,我有些崩溃,我抱着自己的腿,想紧紧的抱着自己。我越抱紧自己,手就越用力,然后烟盒被我捏瘪了。我慌了,立刻放开自己,就像小时候打碎了玻璃玩具,我想把烟盒恢复原状,我小心翼翼,手指不禁颤抖,烟盒却没能恢复原状。
   我确实崩溃了,一把将烟盒捏扁,我仍然坐在地上,再次抱紧自己,我以为闭上眼睛就能忍住,但腿却感觉到了潮湿。
  
   二
   深秋凉,冬已立,天未明,雨不尽。一路上的纠结,一整夜的不眠,带我回到这里,雨夹杂着夜的冰冷,夜携带着雨的深邃。
   我没有伞,准确的说是我没有带伞,因为紧张,我忘记了,我的衣服和头发都已湿润。这是个很矛盾的事情,理性的那部分一直在抵抗,我不该来这里,也正是这种抵抗,让我无法入眠。我一直在问自己要不要来这里,我始终认为我不该来,但选择的旅店却就在这附近。
   我来了,我终于来了,早上五点,天还没亮,下着小雨,在微弱的路灯陪伴下,我终于来了。我不知道是因为放不下,还是因为不甘心,又或者放不下和不甘心都不是原因,只是原因的表像而已。即使下着雨,我却走得很慢,我不再去纠结原因,却总是忍不住问自己,来到这里又能怎么样呢?没有答案,因为不会怎么样,一切都不会改变。
   这附近的路我很熟悉,坑洼的地方依旧还是坑洼,路边的树也没有改变模样,只是有些店铺,已经换了门牌。因为熟悉,所以踏出的每一步都不需要经过观察,我眼睛看着的是路边的每一棵树,我想记住它们的样子,永远记住。我以为自己热烈的目光会得到回应,但是没有,树像是忽视我,又像是睡着了,它们沉默、冰冷,甚至有些无情。
   正常十分钟的路,我却用了二十分钟,走到大门口时,原本缓慢的步伐突然停住了,从经验的角度说,从缓慢到停止不应该是突然,这个突然更像是说我自己,我突然胆怯了。大门有岗亭,也有门禁,我有些担心,这个担心不是害怕被认为是别有目的之徒,而是担心进不去时应该怎么办,如果是曾经认识的门卫,我该如何解释为什么要回这里,如果是不认识的门卫,我又该如何解释为什么要来这里。回和来虽有一字之差,但实际没有差别,都是要进去,只是我已经不住在这里了,加上这个时间点,无论是回还是来,似乎都不合情理,也都解释不清。

共 922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小说分两条线索进行,女主人公似乎带着温暖色调的渴望,渴望情感以及生活的回归;男主人公在细雨中返回“原点”,进行探索和回望,似乎带着灰暗失落的无力感。作者很好的把这两种格调统一在一篇文章中,更加突出了“原点”的文章主题,一个简单的故事,似乎和情感有关,似乎和生活有关,作者努力使两个主人公站在原点处进行思考,进行交融,然而更多是心情心绪像两条无暇相交的平行线一样,沿着各自的轨道滚动流淌,让读者感触很深。似乎是意识流类的、朦胧小说,以心情心绪的变化为主线,甚至在每一个细节描写上,都倾注了浓厚的心情心绪,比如无意飘落客厅里的两片树叶,比如换灯泡的心理建设,或者是雨中一直燃烧着温度的香烟,直通心肺的温暖回忆。回归原点,是为了和自己,和过去的人进行和解,进行归复、来复、回复,从而找到一个新的开始。文章的格调似乎深沉灰暗,但似乎又充满了追寻美丽色彩的强烈愿望。文章毫无违和感、浑然一体,表达方式很高明,也很纯粹,很像五四时期一些著名作家的写法,不注重故事情节,倾向于意识情绪的肆意流淌,然后再进行梳理回归,完成情绪思考的闭环。一动一静、一行一坐、一明一暗,尽显作者老道笔力,驾驭文字如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如落叶铺地般的厚重苍凉,真乃一篇绝美的情感生活类意识流小说。倾情推荐赏读。感谢赐稿东篱,遥祝文安。【编辑:花落五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10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花落五峰        2024-11-09 06:54:28
  一动一静、一行一坐、一明一暗,尽显作者老道笔力,驾驭文字如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如落叶铺地般的厚重苍凉,真乃一篇绝美的情感生活类意识流小说。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1-09 07:09:03
  这篇小说双线并行,女主温暖渴望,男主灰暗无力,却统一于“原点”主题。以心情心绪为主线,细节倾注情感。格调深沉又有追寻愿望,写法高明纯粹,如五四文风。动静明暗尽显笔力,是绝美意识流佳作,令人称赞。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09 16:13:05
  小说虽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心灵的历程一波三折,颇具意识流小说的风范。人生可能就是如此,画一个不规范的圆,从原点出发,兜兜转转,再回到原点。深沉的叙述,足见驾驭文字的功力深厚。拜读学习老师佳作,顺祝生活写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13 22:20:37
  恭喜佳作摘精!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5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2-20 03:43:30
  周四清晨向优秀的老师问安!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原点》优秀作品,顿然间对创作和生活有了新的认知,同时也对老师流畅细腻的文笔和精益求精的执着心生慕羡,更对世间真情和人间温暖多了一份认同感悟。感谢老师精彩创作分享!祝老师创作丰盈,安康常伴!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