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忆】秋天的田野(散文)

精品 【宁静·忆】秋天的田野(散文)


作者:老鼠的亲兄弟 秀才,2770.6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3发表时间:2024-11-10 20:48:36

田野上一片已经收割后的稻茬。一行行稻茬间,留下一个个深浅不一,被泥浆回流后不是很明显的脚印,虽然已经干涸了,但依然可以识别那是曾经有一双双光着的脚板子,在泥浆田里移动过的脚印。作为农家的孩子,暑假里我也每天要参加生产队里的劳作。夏季里生产队里农忙季节,每天清晨三点出头,就会听到生产队长的哨子声响。那哨子声,往往打碎了我香甜的梦,我用意志支撑起自己,努力压抑着自己想回到床上,继续香甜的美梦。生存就是这样残忍而又无情的。我光着脚板,走出门外,被外面的风一吹,整个人的精气神又提上来了,就随着泥巴路上的脚步声,钻进黎明前的夜色,走向田野。有时在秧田里拔秧,有时在田里割稻。拔秧的时候,往往会有人不小心屁股沾上了水。我也不知屁股上湿过多少回,一阵湿气的信息钻进大脑,才赶紧抬一抬屁股。
   那时为了抢收抢种,生产队上也往往需要带早餐到田野里。就是天亮后派劳力回庄上,呼叫几声,带早餐的,将早餐准备好,送到某某家。那人自己吃了早餐,收齐了所有在田里劳作人的早餐,将早餐带到田野上,找一条比较宽的田塍,或者田野里的某一坟茔前,歇下担,呼叫一声:“开饭了!”劳作的人就上了田,找到自己的早餐,散坐到四处,稀里哗啦地开始吃早餐。有时还会有人发现某某某的脚上还挂着一条或两条蚂蟥。要是女社员脚上挂着蚂蟥,那惊动就更大,会闹起阵阵笑声。
   我很少笑。因为我是生产队上最穷困的一户人家,父亲早逝,兄长残疾,母亲曾是位精神病患者。生活让我无力面对田野,发出爽朗的笑声。不过,我喜欢听他们边吃边聊有趣的话题。坐在坟茔前吃早餐,也有人会突然钻出一句“坟里面的人钻出来抢吃了喽!”胆小的女性会偏头看一眼,赶紧托着碗远离几步,似乎已经远离了“坟墓里的人”。
   也有年长一些的会说起简短的传说。说,坐在坟墓前,墓里面的人看到了,会将外面的人,当成自家的贵客,不会对外面的产生恶意,而心生伤害之意。深夜,星星铺在苍穹,放田水的“看水员”还会特意选择坟牌前,将蓑衣摊在坟牌上,席地而靠在坟牌上,点上一袋烟,深深去领会阴阳两界的神秘通道。虽然他们不一定有意思考极具哲学思辨的阴阳,但无意中他们是免不了有着那一层的意识流动。也许此时此刻他们所体会到的阴阳两界,是远胜于书本上所传递出的信息的。而“鬼”要是从外面夜游回家,看到大门前靠着一个人,会心生敬意,当着是自家的客人,而悄悄地钻进坟墓,去做阴间的美梦。
   不过,我从小还是怕坟墓里突然钻出一只“鬼”来的,轻易是不敢靠近坟地。采猪草时也会远远地避开坟地。有儿伴瞎嚷嚷一声“鬼来了喽”,便拔腿就跑。
   而大白天的,与社员们坐在坟地上,也并不感到恐惧。毕竟人多势众。
   偶尔也会有某位社员家人忘了送上早餐,就会有好几个人声称吃不下了,将余下的早餐让给没有带上早餐的人。
   吃得慢的人,还没有搁下碗,队长就开始嚷嚷,“俺动手喽,坐在这儿说说鬼,还真的会饿死,变成真鬼的!”
   社员们哈哈哈地大笑着,挽起裤管,撸起袖子,光着脚板,踩进水田里。
   那时上午是很少插秧的,万不得意,必须插的田块,也须在清晨赶紧插下去,以免午间的日头毒辣而焦了苗叶。上午得赶紧拔秧,将下午需要的秧苗备足。备足了,那怕拖到星星出来,夜色笼罩了田野,没有插完的秧苗也得努力地插下田。
   而我蹲在水田里拔秧,早上盼望着晌午早点到来,好回家吃午餐,午餐后可以补一觉。下午盼望着太阳早点下山,可以冲进河里痛痛痛快快地洗个澡。粮食问题似乎不是我所操心的。就是偶尔生起来年会饿肚子的事,也打消不了盼望着洗脚上田。
   真正在田里干活,是一种煎熬。熬到午间,就跑回家吃饭,午餐后我的睡意一扫而空,很有可能会跑出去捉知了,一直听到村巷上传来队长催上工的哨子声,又掉头往田野上跑。
   炎热下的水田里躺着一条条翻白的泥鳅,与一只只小虫子。它们是被滚烫的田水烫死的。有种白色小虫子,两头尖尖的,你在水田里,很容易被它钻咬上一口,又痛又痒,有些女孩子被咬上一口,会夸张地跳起来,叫一声“我的娘唉”。
   我与小孩子们是很少排进大人的队伍里下田插秧的,因为手脚笨拙,往往被安排插“绳子”,就是为了插到田里的秧行整齐,拉一条绳子,小孩子们就沿着绳子插,插完一片田,再真正下大田。我第一次插秧还是八岁那年一个黄昏,记不清那天白天干了什么活,可能就是割稻,而黄昏,天色已经暗下来,田里还有许多秧苗,队长就呼小孩子们也下田帮忙。不管好坏,秧苗下田就会有收获。我也排进了大人的队伍中,我弯腰努力地将秧行插得齐整一些,努力地插直,期待着大人们发现了,我居然是个“插秧奇才”,好好地表扬我一下,却不料,我旁边的一个年轻人,见了我插的秧,哈哈大笑了起来,说我还是一个吃奶的孩子,居然要插九行,你有那么长的手吗?他说大人也才插六行,两脚内两行,两脚外分别两行。我这才明白秧与秧之间是要有一定的间距的,它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吸收阳光,享受露水。这一细节铭刻在我的大脑里,始终不会模糊不清。那是我第一次以一种自己的失败而铭记于心。以一种羞愧而铭记于心。
   秋天里田野上一片稻茬间,不断地有两条小沟,偶尔会看到脚板子的模型。那是人一步步脚印移动出来的,在田里留下的短暂的印迹。那些印迹倾诉着曾经的汗水与劳累,沿着稻秆,凝结成了一粒粒金黄色的稻谷。凝结成了公社粮站里山一般高的粮食。
   我刚刚心念所动,准备创作一部儿童小说,映入脑海的却是田野上一行行被收割后的稻茬。我甚至觉得它们是大地上的琴弦,发出古筝般厚重的音质,敲击着我的灵魂。那一幅画面,很少有人会发现一种美感,而我回味起来,那是一幅极具美的力量的。稻茬并没有死去,它的根扎在田里,依然是活着的,它还会发出芽,甚至直到抽出新穗。只是很容易被人们忽略。
   秋收冬种,稻茬很快被一片片地翻耕过来,泥巴上又留下一个个光着脚板的印子。我只是星期天,或放农忙假时上生产队上劳作,握一把锄头,跟着大人们平翻耕过平的泥巴,开始种油菜麦。
   冬季田野上又是一片清幽幽的麦苗或油菜苗。天空中飘下朵朵雪花时,就会听到有人唱带着期望的民谣“年内白三白,年外有好麦……”
  

共 24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八岁下田插秧,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体会呢?秋天的田野里才割完稻子的泥地上一行光脚的脚印就是答案。说点题外话,我刚从云南回来,也下到田里,只为拍摄一组秋收的场景。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早年的校园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如今想来这歌曲太唯美,生活的内里未必是这样,稻田里脚印又一次做了回答。散文主题思想深刻,通过对小时候参加生产队劳动场景和体悟的描写叙事,形象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农村生活一个部分,农人的辛苦,日子的艰难,孩子的艰辛,都在字里行间涌现,进而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第一活着就是硬道理,第二活着且要活得好一些是活着的目标。作者善于观察生活,或者说这就是作者的生活,因而细节的真实很容易令读者产生共鸣,比如,割完稻子的田里二茬稻子还在发芽,依然是活着的,它还会发出芽,甚至直到抽出新穗。我想这恰是这篇散文的主旨,过往艰辛的生活,苦其心志,一幅极具美的力量的画面敲击着“我”的灵魂,也敲击着读者的灵魂,至少小编我是感受到了这种敲击。散文逻辑顺达,层次分明,语言质朴而生动鲜活,往往是几笔就勾勒出一个生动的劳动或是休息的场景,是一篇优秀散文,推荐文友阅读,随着作者的笔触去寻味生活与日子的酸甜苦辣咸。【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12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1-10 20:50:57
  一篇感情真挚饱满的散文,通过儿时参加生产队劳动的过程描写,阐释了苦乐兼具的生活,令人深思。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1 楼        文友:老鼠的亲兄弟        2024-11-10 21:05:40
  谢谢总编,辛苦总编了。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1-10 20:52:16
  感谢老鼠的亲兄弟老师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1-11 13:18:36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16 19:30:18
  恭喜老师佳作摘精!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4 楼        文友:老鼠的亲兄弟        2024-11-17 11:28:49
  谢谢老师。
5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4-11-30 13:27:17
  老鼠的此篇文章,让我想起了四十多年前的那一段农村生活。通过秋天的田野描写,写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老鼠兄弟渴望在文学上能取得成功的心愿。放心吧,已经是冬天了,春天马上会来临的。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5 楼        文友:老鼠的亲兄弟        2024-11-30 14:12:44
  谢谢大姐。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