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三人共秋柿(散文)

精品 【东篱】三人共秋柿(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506.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69发表时间:2024-11-14 06:13:34
摘要:难忘三人行,把心情写在一张宣纸上,宣纸上的秋柿,就是我们三人的笑脸。我从老者的身上汲取了精神的力量,佩服老者的心态,更希望成为他们一样的富有朝气具有深厚文化的人,珍惜春秋时日,每一天都有灿烂的时光。


   书法家“老海”,画家“启荣”,加上我这个平常喜欢写个豆腐块式文章的,是为三人。
   以往,几乎每年的重阳节,必有相聚。我属于忝列其中的人物,年龄不太合格。他们俩说并非急于拉我进入重阳节的队伍,是他们想沾沾年轻人的蓬勃之光,有点受宠若惊。并有俗解——老少搭配,赏秋不累。是仿“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句而来。喝茶,聚餐,闲聊,把个秋天弄得既从容,又有仪式感。
   连续好几年,他们都跟着社区组织的老年“东篱菊”团游登山赏秋。今年被我拦下来,答应霜降后去赏秋,补上这一课。
   我编了一些可笑的理由。“东篱菊”这名字,应该在篱园边转悠,若登高就不合团游的名字了。
   老海90整岁,启荣87岁,加上我这个接近古稀的,共245岁,按平均算,应该归于“登高一族”,可还是我一个未至古稀的人,就滥竽充数了,算“乌合之众”,我任性,我不去,他们必须将就我这个小朋友了。其实,我是担心两位的腿脚不便。
   还有我不便明说的原因。就在前几日,老海在微信里沮丧地告诉我,同龄的卫人国先生(老海兄弟般的好友)走了,未赶上重阳节……卫先生也曾经是我的同事。想起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敢矫情抒怀,生怕老海登高想到这个诗句,徒增悲切。甚至提及“山东兄弟”几个字都是一个忌讳,老海很敏感。我们恰恰都是山东荣成人。
   到多病之秋的人,多思,多愁,多感,“三多”会影响情绪的。
   关于题目里的“共”字,揣摩很久,用上了。秋日,共聚柿树之下;共举首看柿灯笼,享受秋日这“高光时刻”;围绕秋柿,共话秋柿;还要劳驾两位,加上我,为崮山前的老毕老友共绘一幅“秋柿图”,共吟一首“秋柿诗”,共书一篇“秋柿章”,三人,三秋,面对一树秋柿。两位听了兴高采烈。篱边赏秋柿,秋影有三人。我把两个句子发给两位,增加一点诗意。
  
   二
   重阳登高,变成了篱园边上共赏秋柿。车载而至,老远看见就惊呼,真的是就像小孩子,我生怕车门关得不紧,再次试锁。崮山老毕门左,有一棵老柿树,有些年头了,今年挂果够多的。除了上窜的枝条,擎着满满的柿子,热情地招摇,整个一棵树,就像撒下一张网,铺排得罩了菜园一片,投影树下的南溪。再怎么粗壮的树枝,都甘愿为枝头的柿子压弯自己,枝头垂地,经风吻草木,就是不肯“落草”。
   熟透了,才美。我说这话,马上后悔。但后面加个“美”字,终于回到喜庆上。
   挂着沉甸甸的果,总是把姿态降低了再降低。老海感慨道。所有的挂果,成籽粒的,都是这个特点,就连一向傲枝齐聚向天的海棠树也是这样,陆游不是说“一枝气可压千林”么?是啊,老海在八十岁后,就出版了两本作品,知晓的人甚少,他告诉我馈赠朋友的就20几本。我知道,并非他的朋友少,只是他不喜张扬,知道的却未得到赠书的朋友抱怨,他总是说“涂鸦涂鸦,自娱自乐”。柿子压弯了枝头,在他看来那不是负重,而是自娱自乐的情态,也许赏柿的人,没有几人可以有这样的发现。喜欢一种风景,总有暗合心情和阅历的理由。就像我必须一页页阅读老海的书,我逐个端详着柿子,其实并无异样,但必须把眼光给每个柿子,这是礼仪。
   淙淙溪声,奏着细碎的秋曲,从柿树下流过,尽管没有莺歌燕语,却也是胜过春景,别有一种情调。老海蹲在溪边,柿子映照在溪水上,悠悠地晃动着。老海说,真的会赏景的,可能人是最没用灵性的,柿子和溪水,彼此懂得,我投影给你,你奏乐我听。哪有什么寂寞!是的,老海最近几年,连朋友呼他出门找个饭店坐一坐,他都一概推脱。是否是这样的情调让他有了寄托?那次我去他家,谈了一上午的阳台花草,谈的最多的是那株四年不枯的辣椒树,每日阳光“光”临,阳光觉得辣椒应该长成树。这是老海的别解,我不敢苟同,但佩服他的发现。后来我网上查,确有辣椒树一说。
   枝头的柿子,是“高光时刻”;弯曲的枝上柿子,也有着“吻草亲水”的时刻。老海诗兴来了,居然看出“高高低低各不同”。有智慧的人,从来不会厚此薄彼,也不会轻易地做出否定。这让我想到20几年前拜他为师练习书法。老海端详我写的一幅字,面露欣喜之色,我觉得,他一眼就看出我缺少临摹,纯属随性发挥,他给我的字以高格评价——才子字。还专挑了几大优点,赞我构字不落俗套,布局颇有险笔,淡墨飞笔可见功夫……我听出了他的意思,却就是不肯点破我的破绽和败笔。但稍微琢磨,就自知所短在哪里。越是大家,越是平易;越是高手,越是眼低,总能让人觉得舒服。我格局不大,所以也喜欢别人说我个好,欣然以为这都是我的“书法”的真正优点。有些时候,视为优点,比挑刺要好多了。
   我把椅子搬到树下,让他们临溪而坐。轻微的秋风,并不带着悲切,秋风也懂得作美,吹皱了涟漪,生怕溪水寂寥,时不时摘下柿叶抛在溪中,让溪水带走。
   “落叶已随流水去”,(元·庭忠禅师)最令人伤感,何尝不是一种潇洒之态?老海居然吟句。启荣唱道:“秋风只解摘柿叶,未懂成舟自在行。”落叶,漂流,这些意象,极易引起老者的感慨,但他们却能将惆怅化作诗意,获得禅性,让我深受感染。无论是谁,百年之后,不过如此,何必让眼下的日子就开始变得悲悲戚戚呢!
  
   三
   情绪,被酝酿到最高的刻度了,我明白,绘画和书法,除了技巧功夫,一定要有情绪驱动,美好的情绪,会在落笔上表现出来,愤笔怒书,笔画就如刀剑;挥笔春风,扑到纸上的,都是春风掠过的风轻云淡,山醒草翠。我将笔墨纸砚已经摆在案子上。
   启荣要把今日的“柿景”,搬到宣纸上。明代画家陈洪绶道,“赏花不过三两枝”,柿树枝杈有无数,但取两枝入画纸。蘸墨泼纸,任其浓淡,两枝交错,浓淡相宜,铁黑的枝干,虬曲倔强的样子,如从柿树砍下来。几片随秋风的柿叶,半红半绿,随意地飘零在枝上,节骨上。笔蘸嫩黄的彩,一圈一圈,然后淡黄的水墨填图,整张纸上,错落有致地落下了醉人的柿子,谁还有心思去数几个柿子,就像一位农妇,拎了篮子从柿树上刚刚摘下,真想伸手取几个,其实,柿子在宣纸的枝上,我生怕那条枝被压弯压折。丰收来得如此容易,容易得就像在转眼之间,美好的获得,应该就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吧,其实功夫是在一张画之外,启荣四十年的绘画功夫,将今年的秋景,片刻打捞上来。我担心,这样的柿子画,他有宿构的因素,但不敢说出。
   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他在宣纸一边,划上老海半个身子,一只胳膊,挥手指向画外,一只鸟儿也只是半个身子飞进画纸里,但飞向和鸟眼,不容置疑,都是指向那一枝沉甸甸的柿子。
   空白处,书下“兹年更事事如意”。一气呵成,毫无滞顿。
   老海赞道,好心情,好柿子,好一幅秋柿图!
   启荣先生得了“三好”,喜上眉梢,做捧着“三好”奖状的样子,让我为之拍照。
   轮到我了。我却是心中腹稿打过几遍,绝不拘泥于当日秋阳灿烂时,好在宣纸上没有划上一轮秋日。显出我的干练来,急不可待,否则就枉少于两位老者20多岁了,故作沉思,装出口占的派头,作吟“秋柿诗”——
   篱边柿子搬墙上,留住秋天朵朵香。
   庭院从今无夜色,担心摘取晒成霜。
   “无夜色”三个字,引起两位狂笑。老海道,月辉自愧不落院,银河自觉光不流……
   其实,此前我早就准备了一首词,生怕一首七绝不能尽意,填词“行香子”——
   门外栽兰,花影摇溪。有黄鹂久住相知。
   舍西红杏,笑问斜晖。竹下杯响,醉树木,又邀谁。
   柿黄不酒,阳光作伴,不在乎是是非非。
   性情不改,有酒言迟。举头灯笼,月妒忌,夜来归。
   朋友一生贪酒,耕收为务,我是为他的品性而感动,与其说“月妒忌”,不如说我羡慕。身边有佳景,何须叹寂寥。
   尽管按照人们的经验,吃柿子不能喝酒,喝酒不吃柿子,就像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酒和柿子相忤逆,但我还是要表达他的醉酒人生,让他抱怨,柿子当前,“有酒言迟”。
   老海早就在为书法创意准备,不时地以手空中练字。他向来以独特的草书见长。他的书法创作理念是“空枝散落一地”,至于后半句“雨伞吹成空架”,他不取。“空枝”是言落笔不拘成章,要苛求空灵之气。字在宣纸上,呈散落状态,不求刻意整齐有致。
   年九十,而笔力犹强,我很少见,老海做到了。简单说,落笔成趣,令我难掩笑意,我特别喜欢这种观摩的细节和过程。写成,我才敢击掌言妙,生怕影响老海挥毫。
   书成,细品更妙。章法疏放有度,墨浓墨淡,似溪水跌汀,缓急有致,一股自然之气,于毫下淌出,笔画线条的变化,处于感性状态,或打破字形,拙中藏睿,或巧里生妙,令人一下子懂得“巧妙”运笔之趣,天成其韵。虽飞龙走蛇,却深藏老辣之气,沉稳与飘逸,往往难以凝聚一篇,但老海硬是将这样矛盾的概念,捕捉在一起,起、行、放、收,显示了十足的弹性和流畅。
   我道,柿子是软的,老海运笔却是硬朗。如此相得益彰,难得,难得!
   老海为人,一辈子耿直,我们之间也常常有观点交锋,但在书法上,我向来崇拜,严谨之气,就像他当年上课一样,是在从容气度里,不失个性。他说,授课都是一个版本,哪还要教师干什么,放一段录像看看就得了。也正因为如此,我年轻时,也一直在探索着改变自己的每一堂课的授课模式,可以说,我在事业上得益于老海的熏染。
  
   四
   三人都带了印章,每人自找空白,数一数,大约有20几个印章,签名章,闲章,趣章,都争相飞红。我笑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打卡”,我们这些老者喜欢“盖章”。老海说道,一幅《富春山居图》,题跋就有55次,盖了100多方印章……既然是三人成画成书成诗文,把自己的笑脸也放在一张宣纸上,岂不合适?
   一枚柿子,吃了就吃了,在中国,柿子是一种特有的文化载体。是啊,即使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鉴赏者不同,意境就不一样。一幅《兹年更事事如意》,让我们谈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平凡的日子,一旦注入文化,就生出广博深邃的意义。快乐地活着,这是生活最朴实的主题,这个主题并不简单、肤浅、庸俗,低品,但快乐并不等于嘻嘻哈哈,需要注入有深度的文化,当下,文化色彩比吃穿的满足更重要一些,这才有直抵内心的真正快乐。
   难忘“兹年”“共秋柿”。我说老海今年90生辰就以这幅秋柿图作为礼物吧,他不肯,嗔怒道,鲐背之年,怎么可以这样草率!
   我慌忙道,不急不急,急什么!我在构思赠与老海兄“期颐之年”的礼物呢……
   他88岁时,我写《米寿赋》,接上去就是《鲐背赋》了。他说喜欢这样的赋,读了让他振作,好像有了力拔山兮的劲儿……
   已经装裱悬于厅中,当然是老海自己的书法。他喜欢布置作业,让我给他写一首《观柿》。生怕老海急不可耐,便引刘禹锡的两句“柿诗”送与他——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
   老海说,但待期颐之年,我们三个还“共秋柿”。
   意犹未尽,老海又道,赶上这样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是啊,老海是身患三种癌症的老人,现代医学让他一次次起死回生,“共秋柿”的日子,才一次,期待年年“共秋柿”……
  
   2024年11月14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4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描绘了三位老友在重阳时节相聚赏秋柿的情景。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友情,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的追求。文中的自然景象描写细腻灵动,通过柿树挂果、溪水淙淙、秋风轻拂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朴素、宁静美好的意境,还有人文情怀的融合,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深邃的思想,使人读罢,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三人在赏秋的过程中,各自发挥所长,启来作画,作者吟诗,老海书法,共同创作一幅“秋柿图”。这幅作品,不仅是对秋柿的赞美,更是对友情和生活的感悟。通过艺术创作,找到了与自然与生命的对话方式。文中对好友的创作过程有着极其细腻与灵动的描写,在欣赏本文时,能深切感知到他们在创作时激情迸射,挥毫自如的生动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文章也传递出一种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尽管三位老友都已步入晚年,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尤其是90高龄,身患三癌的老海,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乐观、坚韧和美好。在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是位内心细腻、柔软且善解人意的人,为了不让老友“触景生情”,滋生伤感,花着心思促使他们将原来的重阳登高改为篱边赏秋柿。全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上乘之作!力荐品读,感受经典!【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1400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1-14 06:25:23
  这三个大才子聚在一起了不得,哪怕把他们放进沙漠里,同样能有办法弄得风生水起、诗情画意!我在想像着一个作画,一个吟诗,一个书法,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思想、文化与灵魂的撞击?好美,美了岁月!感谢怀才老师给我们带来美丽、温暖、力量之作。遥握问侯,谨祝一切美好!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14 09:59:51
  谢谢湘莉老师的精彩编辑,谢谢你的美誉,谢谢你的美评!不敢称三才子,别人称,我们只能自觉舒服得意,一点才情,只为享受生活的好,不然,太苍白就对不起生活了。老者过重阳节,就像儿童过六一儿童节,都是心情最兴奋的时刻。我们当然也要响应节日的召唤。人在沙漠,首先要找到走出沙漠的方向,我们算是找到了晚年的快乐方向吧。三人各有一点专长,在别人,在大家眼中,可能不值一提,我们是靠着这一点,打扮好我们生活的样子罢了。但愿不同年龄的人,都找到自己的快乐方向,让生活充满快乐。遥握,问候冬安,期待佳作,谨祝创丰!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11-14 08:19:34
  本文是一篇上乘散文,描绘三位老友重阳赏秋柿。自然景象营造美好意境,人文情怀深厚。三人创作“秋柿图”,展现艺术热爱。作者善解人意,改登高为赏柿。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尽显乐观积极,值得品味。 问候怀才老师,祝你身体健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14 10:05:03
  不敢称上乘之作,只是简单记录了一次老者赏秋的画面,留住一点灿烂时光吧。生活的好,需要我们投入进去,展示我们的才情,增加生活的质量,赏秋柿就是要以秋柿为主题,抒发我们的感情。三人创作“秋柿图”,是一个小传奇,不能留名,但慰藉当时也好啊。乐观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题,乐观会产生才情,感染生活。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美评,遥握,问候冬安,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1-14 08:48:47
  这篇文章,我看到的是,红彤彤的柿树下,三个大才子,相约共赏秋色。柿子,是秋色里的红,是燃烧的火焰。老师的文,写柿写人,写出对生活的热爱,也蕴含着生命的多舛。亦人亦物亦景,情思交融,好美的一幅图画,可比肩《富春山居图》。好心态,是长寿的第一秘诀,羡慕三位大师,豁达快乐的人生观。拜读老师温暖大作,顺祝身体健康,童心永驻!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14 10:10:58
  每读韩老师的留墨,总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有味道,那么亲切,喜欢。谢谢韩老师的美评!三人,哪敢妄称才子,不过这话喜欢听,在小圈子里说,不怕丢人现眼啊。是的,柿子是燃烧的火焰,我们的情绪也被点燃了,真的难忘。每个生命都不容易,走过是幸运,得到当下的快乐,就是对生命的慰藉,人生多舛,但我们总不能把苦难挂在嘴上反复念叨,需要快乐的瞬间抵御那些多舛的日子。算是小圈子里的《富春山居图》,盖章那个情节有点像,我想到了那幅传世作品。文学就是要表达积极的人生观,不然起不到激励人的作用。我们也有苦难,但快乐币苦难重要啊。就像我们在江山写作,克服很多困难,但我们看到的是收获,情感的愉悦。遥握,问候冬安,期待韩老师的美文,谨祝创丰!
4 楼        文友:石叶六        2024-11-14 09:30:01
  三位大才子老当益壮,相聚一起吟诗作画,如岁寒三友般风雅动人,尤其是书法家的诗兴“高高低低各不同”,让我忍俊不禁,怀才老师的文章生情并茂,深邃宽广,每篇都闪着独特的魅力,向老师学习,遥问冬安!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14 10:15:15
  真的老了,被放进了老者的队伍,石叶老师给了“才子”的荣耀,很高兴,自知才疏学浅,写点小白文,抒发一下好心情。远近高低各不同,老海其实指的是我们的地位,本分高低,老海这个人,也有挺拔他的机会,他不喜欢,就做一个教师,所以有着这番感慨。但愿写的每篇小文都有点特色,被大家喜欢着。看到石叶老师拄杖登山的镜头,一位优雅女人的形象,让我喜欢你,那么从容简朴,有多少是光芒,给人的是鼓舞的力量。遥握,期待石叶老师的美文,谨祝创丰!
5 楼        文友:枫桦        2024-11-14 10:16:26
  非常有情趣,非常有意境的一篇文章。三位老友,三个大才子,所展现的精神境界与才能是让人信服的。文意通达,积极向上,一种乐观的思想境界,无限高远!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14 10:21:04
  谢谢枫桦老师的美评鼓励!不敢称才子,多了大,我知道是老的意思,不过,我觉得还是人以群分这个话是对的,一约而成。我是想帮老友老毕消耗柿子,带着他们前往,不过吃不了几个,观赏的意义,比食用价值高。生活需要正如文化,不然生活就没有多少色彩了,好在我们三个都是乐观的人,尽管人生多舛,但不会拿多舛的人生作为闲聊的主题。遥握,问候冬安,期待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1-14 12:02:48
  老友相聚,快哉乐哉,美景美画美诗,闲情逸致雅兴,造化钟灵,境界了得,如沐春风,如饮甜酒,祝三位大才子,流年安好,岁岁有今朝!问好怀才老师,创编快乐,敬茶!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14 12:27:54
  喜欢欣然老师的“快哉乐哉”的评语。生活在于找到自己的喜欢,在于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不负年老,有了情调,就不亚于年轻的生活了。谢谢欣然老师的美评。遥握,问候冬安,期待佳作,谨祝创丰!
7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11-14 12:56:30
  读了老师的文章,我不敢言语了,那种对文章、对书法、对绘画深刻的理解和执念,和对老朋友的备至关怀,让人肃然起敬。我只能说,读老师之文章,方知自己之渺小。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14 12:58:55
  谢谢金刚指老师的留墨。过誉了,怀才抱器学过书法而已,对绘画稍微懂得一点构图的知识,都是皮毛。读金刚指老师的诗歌,率真,又感深沉,诗意在情境中,借助反复的意象,传达出丰满的诗意。特别期待金刚指老师的诗歌,遥握,问候冬安,谨祝创作快乐!
8 楼        文友:娇娇        2024-11-15 05:53:25
  一篇佳作,神来之笔,画面感极强,真真的爱不释手,陶醉于文中全景中,读后满心留芳……敬佩老师们对生活充满激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让人为之动容!特别是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给人鼓舞。一篇温暖的文章,诗情画意,字里行间写满深情厚谊,让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问好怀才哥哥冬安,祝事事如意,永远年轻!创作快乐,最美(秋柿图)真棒!
娇娇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15 07:46:25
  谢谢娇娇老师的美评鼓励。很长时间都是忙的,所以就没去娇娇老师的空间看看,见谅。亲身经历,这一天是美好的,快乐刻进了骨子里,所以为之记。生活,并非用来诅咒的,呵护每一天的日子,这是活着的任务啊。快乐的主题也不肤浅,每一天都快乐,在现实生活里是不容易实现的,但我们的愿望可是如此,这就需要一颗对生活温暖一点的心,怀才也是努力去做一个快乐的人而已。文学让我们相识,彼此观望着,阅读着,也是快乐。娇娇老师的点评过誉了,很感谢。希望娇娇老师的佳作不断,谨祝冬日安康!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1-16 17:33:32
  三个大才子聚到一块,那文化氛围肯定是不必说的,吟诗作画书法,一样都不落下。三人共同创作的秋柿图,精品中的精品。特别佩服患病的高龄老人,这份真情,是无法言表的。好文,阅读来迟,祝贺老师斩获精品,祝福老师!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16 18:06:29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我们三人就是趁着秋色找点快乐吧,秋柿挺好看的,吃起来不能多,我们就应邀写诗作画,留下美好的回忆,也让朋友老毕高兴高兴。明天找点快乐,好不容易,总是要出门寻找的,这是我的观点。遥握,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丰!
10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17 10:16:05
  恭喜佳作摘精!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17 12:08:48
  谢谢纪老师留墨鼓励,遥握,谨祝冬安!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